听到晋王的话之后,沈筱棠的第一反应就是,他竟然让人监视自己。
不过后来一想,凭他的身份,就算监视自己,自己又能如何呢?
不闹翻,起码自己还能留在这里,若是真的闹翻了,他要是一狠心把自己整去京城,那她再想回来一次,可真是难如登天了。
所以,面对晋王的时候,她绝对不能强硬,而是得哄着来才行。
“哪有,爹爹对我这么好,可是让我时时刻刻都惦记着呢。”特别是每次他送来的那些礼物,都得让自己绞尽脑汁想理由和家里解释。
还好,贺氏和沈老汉都单纯的认为他讨人喜爱,所以才会入了晋王的眼。
可惜,沈筱棠此刻还不知道,关于她身世的真相,沈老汉和贺氏早就已经知道。
她也不知道,每次晋王送来礼物的时候,他们表面是多么的欢喜,背地里就有多么的忧伤。
因为,任凭他们再费心费力养了沈筱棠这么多年,也永远都给不了她晋王所能给的这些尊容。
同时,他们也在不断的反思,这么自私的隐藏自己知道真相的事实而把孩子留在家里,究竟是对是错。
他们就算再尽心尽力付出一切,也永远都比不上晋王爷随手给的九牛一毛。
这才是作为父母的他们,心中最大的难堪。
又说了几句贴心的话之后,沈筱棠这才开口问,“押运红薯应该也不算什么特别大的事情吧,爹爹随便派个人不就好了,怎么还亲自来了?”
晋王张口就是一句埋怨,“就知道,你这没良心的丫头不欢迎本王。”
被看透了心思的沈筱棠尴尬一笑,“哪有啊,这不是路途遥远吗,快马加鞭也要大半个月的路程,我这是担心爹爹会一路累坏了。”
“那你这担心就是多余了,本王年轻力壮,赶这么点路还不在话下。”晋王回答。
其实,他怎么可能会看不出来呢,这孩子根本就不欢迎他。
但,他就是想来。
他晋王想做的事儿,连当今圣上都未必能拦得住,他又何须去在意别人的想法。
可是,当看到沈筱棠口口声声的推脱之后,心中却还是有些难受的。
说过笑过也闹过之后,晋王忽然平静下来,神色也是一本正经,开口道:“丫头,那些曾经伤害过你的人都已经付出了血的代价,你也该释然了,趁着这次机会,跟本王回京,如何?”
红薯的产量,或许对于东陵国来说是一件大事,但是,还真不至于让他一次一次的来回跑。
他想来,完全是为了沈筱棠。
明知道,上次沈筱棠拒绝去京城的话语很坚定,可是他还是不甘心,把自己唯一的亲生女儿,晋王府唯一的小郡主,留在这一个山旮旯里生活。
然而,即使再次提到这个话题,沈筱棠依旧非常坚定,“我留在这里很好,父母疼爱,兄长庇护,还有一大帮侄子侄女拥护着,爹爹不必为我的生活而担忧。”
晋王府不缺自己这一个小郡主,即使这些年没有自己,晋王府依旧尊荣。
可是,她的父母却离不开她,还有沈家,虽然什么都没有,可是留在这里,才能让她感觉到满足。
良久的沉默之后,晋王一张沉重的俊脸又重新挂上了笑容,“好,本王不逼你,只是,本王还是希望,你能够慎重的考虑一下我得意见。哪怕去了京城,本王也不会逼你和沈家断绝关系。”
任晋王说的再好,沈筱棠也永远不接话茬。
那语气里的敷衍,他们彼此都心中知道。
晋王并没有留下多久,但是从他的口中,沈筱棠却知道了很多事情。
从过年到现在,不过两个多月的时间,但是对于京城来说,却发生了不小的动荡。
就像南宫泽曾预料的那样,晋王得岳家柳家,家产被尽数充公,但是柳家家主提前认罪并且奉上全部家产,还是换回了柳家一族的性命,甚至,比南宫泽预料的还好一些。
柳家并没有被流放,甚至,都没有被赶出京城,还保留了自家的祖宅。
只是,现在的柳家一贫如洗,曾经的辉煌却再也不在。
还有莫家,最倒霉的莫过于他们,莫家全族,于二月初五斩首,整整100多口族人,无一生存。
之所以会选择那天,因为,二月初二是沈筱棠的生辰,晋王不想在她生日那天增加杀孽。
早就知道古代的人命并不值钱,可是真正的听到这一切的时候,特别是晋王口中的轻描淡写的语气,才真正的让她意识到,人命究竟是多么的轻贱。
还有就是莫夫人的娘家,也没有逃脱这一劫,也是尽数斩首。
至于莫夫人,晋王并没有提起她,不过想来,也不会有什么好下场的。
还有一件事情,晋王并没有提,因为事关太子妃,他的长嫂。
此刻,太子妃已经陪着王妃进了皇家寺庙,表面上是为了帝后祈福,可是真正的原因,自然是瞒不过他们自己的内心!
当年换孩子的事情,虽然看似只是柳氏的一时冲动,可是,在谁都不知道的情况下,竟然已经悄声无息地插进了那么多只手。
他之所以耽误了这么长时间才来这里,就是因为在京城调查这件事情。
然而,最后所有的一切,却都指向了太子妃的身上,至于太子,在自己刚刚查到太子妃身上的时候,太子就主动找到他向他道歉。
当年,是因为太子醉酒,所以才不小心说出王妃腹中的孩子是福星的事情,而太子和王侧妃姐妹情深,怕王妃生下福星对王侧妃不利,这才策划了后面的事情。
包括莫夫人敢要沈筱棠的命,也都是太子妃的命令。
至于不揭穿王妃换子的事情,而是又找了一个孩子送去王府,也是为了能够永远地牵制住王妃,从而让自己一心一意的帮助太子。
就连太子,也是在晋王调查太子妃的事情上被他发现了,然后他又多番调查,这才查清楚当年事情的真相。
只是,任谁都没有想到的是,刚出生的孩子被灌了毒药竟然都没死,并且,还能遇到贺氏这么一个不问是非一心把闺女当命的女人。
若不然,沈筱棠就算当年没被毒死,就凭那副残破的身体,恐怕也不会活到现在。
只是,太子妃策划的这一切,还真是打的好算盘。
晋王提到了柳家的下场,提到了莫家的下场,甚至提到了莫夫人娘家的下场,却唯独,没有提起那个女人。
她的生母,导致她被换的罪魁祸首。
在压抑的气氛中沉默了半天,沈筱棠还是没忍住,开口问了一句,“她呢,如何了?”
晋王挑了挑眉,心中已经明了,沈筱棠所问之人是谁。
只是,还是有些心酸。
连伤害她的人她都关心,怎么就不多心疼心疼自己这个一心只疼爱他的亲爹呢!
想着,晋王道:“和太子妃一起在寺庙祈福呢。”
沈筱棠怀疑,“祈福?”
若是她没有猜错,这个名义上的祈福,应该是变相的惩罚吧。
别问她为什么知道,因为电视剧里都是这么演的。
女人犯了错不好定罪名,就找个好听的由头送去寺庙,实则,庙里头一年到头吃斋念佛,哪个贵夫人愿意去那里吃苦!
还有,晋王妃去她还能理解,毕竟犯了这么大的错误,能保住一条小命就不错,可是,“太子妃也犯错了?”
能和晋王妃一起去寺庙祈福,想来,这个错误应该还不小吧?
这让沈筱棠想起了,南昌与东陵国开战的原因。
当初她在南昌的时候好像听说过,太子妃害了南昌送过来和亲的公主难产,这才是导致两国开战的原因。
难不成,这事竟然还真如南昌人所说,是真的?
要真是这样,那太子妃的罪过可就大了。
晋王原本并不打算说出太子妃所做之事,可是当沈筱棠问起的时候,他又觉得,这件事情更加不应该瞒着。
因为,在他心里,即使现在沈筱棠不愿意回去京城,可是他也绝对不会看着她一辈子都待在这里蹉跎时光。
她总有一天会回去京城,把这些事情告诉她,以后她到了京城,心里也总该有些防备,免得又被谁给害了。
晋王并没有先开口说原因,而是问了沈筱棠一句,“如果当初的事情真的是因为事出有因,并不是王妃一个人的错,那你会原谅她吗?
如果沈筱棠选择原谅,那……
然而,沈筱棠的回答却很明确,“如果一个人插了你一刀,可是却跟你说了对不起,你会原谅他吗?”
晋王失笑,本王会插他十刀。
可是,他却没有在沈筱棠的面前说出来。
因为,也要看这个她是谁啊!
比如,他能够毫不留情地斩杀莫家,却依旧为柳家求了情,还有王妃,哪怕恨她狠心,他仍然保留了她的王妃身份,让她受到了最低的惩罚。
哪怕,这其中还牵扯着很多其他的原因,可是平心而论,也确实有他心软的缘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