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骨肉重逢
念怀2025-10-21 09:503,007

  临安城外,官道蜿蜒。

  日头偏西,将远处的群山染上一层金色的余晖,宋府上下,在这焦灼的等待中度过了无数个漫长的日夜。

  每一声马蹄,每一声车轮声,都牵动着他们的心弦。

  这天午后阳光正好,宋府大院的门房处,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一个小厮气喘吁吁的飞奔而来,嗓门都劈了叉:“福伯!福伯!定州来的车队到了!就在城门口!”

  这声音大的,把整个宋府都惊动了。

  “什么?!”

  “来了?!”

  赵氏手中的针线掉落在地,她猛地站起身,因为站的急了,人有点晕,她身体晃了晃,幸好被吴氏和孙氏给扶住了。

  宋老头也从太师椅上弹了起来,他顾不得颤抖的双腿,就要往外冲。

  “爹!娘!慢些!”宋瑞峰也跟着冲了出去,其他人也浩浩荡荡涌向大门外。

  门外,一辆马车缓缓停下,那车夫正是风尘仆仆,脸上带着疲惫,却怎么都掩饰不住喜悦的李牛。

  他麻利的跳下车,先是向宋瑞峰行了一礼:“老爷,小的幸不辱命!”

  随即,他便来到车厢旁掀开车帘,扶下一对中年夫妇和两个半大的孩子。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位中年妇人,她身着一件粗布袄裙,头发梳得一丝不苟,眉眼间带着北方女子的坚韧和朴实。

  她的脸上虽然留下了岁月的风霜,却依稀能看到赵氏年轻时的影子,以及几分与宋老头相似的眉目。

  她就是宋季春!

  宋家失散了近二十年的大女儿!

  “春儿…”

  赵氏看着眼前这个容颜已改,饱经风霜的女儿,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情感,颤抖的喊出了在心底呼唤了无数遍的名字。

  她挣脱开两个儿媳的搀扶,踉踉跄跄的扑了过去。

  宋季春在看到宋氏一家子人涌出门的时候,就已经愣了。

  她看到为首的那位慈祥却又苍老的妇人,听到那声熟悉的春儿,她心里多年的委屈,思念,辛酸,如同山洪暴发一般,瞬间冲垮了她内心的所有防线。

  “娘——”她一声悲戚的呼唤,带着撕心裂肺的哭腔跪倒在地,她不顾一切的扑向赵氏的怀抱,紧紧的抱住她。

  “我的春儿!娘苦命的女儿啊!”赵氏紧紧抱着失而复得的女儿,哭得不能自已。

  宋老头走上前,看着跪在地上的大女儿,他那饱经风霜的脸上,此刻也充满了心疼和自责。

  他颤抖着伸出手,轻轻抚摸着宋季春的头顶:“回来就好,回来就好啊!”

  宋瑞峰看着眼前这感人至深的一幕,记忆中那个温柔大姐的身影,与眼前这位饱经沧桑的女子重合。

  他的眼圈也泛起了红晕,快步上前,将赵氏和宋季春搀扶起来。

  “大姐,回家了,咱们回家了!”宋瑞峰声音都有些哽咽,用力握住宋季春的手。

  宋季春被父母和大弟扶起,她泪眼朦胧的看着眼前这张熟悉又陌生的脸,这个已经长成了顶天立地的大弟,也是她日夜思念的家人。

  而一旁的李实显得有些拘谨和不安,他身量不高,皮肤黝黑,穿着一件打着补丁的棉袄,一看就是老实本分的汉子。

  他紧紧牵着两个孩子的手,紧张又好奇的打量着眼前豪华的宋府,以及宋家那些穿着体面,气度不凡的亲戚们。

  李承志约莫十五岁,身形瘦长,眼神却透着一股机灵劲儿。

  李淑婉十三岁左右,脸庞长得秀气,此刻正紧紧抓着父亲的衣角,好奇又有些害怕的打量着周围的一切。

  他们从未见过如此气派的府邸,也从未见过如此多的有钱人亲戚。

  感人至深的认亲场面,让围观的宋府下人们也纷纷抹泪,无不为宋家寻回失散多年的骨肉团聚而动容。

  将宋季春一家迎进府后,宋瑞峰便开始郑重的介绍家人。

  “大姐,这是你的大弟媳,我夫人苏明华,这是你的侄儿宋安宇,还有侄女宋安沐。”宋瑞峰指着身边的妻子和两个孩子。

  苏明华笑着上前,她伸手拉过宋季春的手:“大姐一路辛苦了,回来就好,家里大伙儿都盼着您呢。”

  宋安沐和宋安宇也齐齐上前行礼:“大姑,您回来了。”

  宋季春看着眼前这两个称呼自己为大姑的孩子,心里有些复杂,但更多的是亲人相见的喜悦。

  她拉过李承志和李淑婉:“承志淑婉,快见过你们大舅和大舅妈,还有你们的安沐妹妹和安宇弟弟。”

  李承志和李淑婉也有些拘谨的跟着见礼,嘴里小声的叫着人,四个孩子互相打量着,眼神中带着一丝生疏。

  接着,宋瑞峰又介绍两个弟弟:“这是二弟金秋,这是三弟青阳,这是金秋的媳妇吴氏,这是青阳的媳妇孙氏,还有他们的孩子元冬元序和白露。”

  一大家子围在一起,热闹而又温馨。

  宋季春看着这些血脉相连的亲人,心中感慨万千。

  苏明华又给介绍了苏老头和陈三罐柳文渊,等终于介绍完家里人,他们便将宋季春一家引入早已准备好的西院。

  一进院子,宋季春就被眼前的一切惊呆了。

  崭新的家具,松软的被褥,温暖的房间,处处都透露着亲人对他们的用心。

  “娘,这…这也太破费了。”宋季春看着一应俱全的物品,感激又觉得不安。

  她过惯了简朴的日子,眼前的一切让她觉得受之有愧。

  赵氏拉着她的手,红着眼说:“傻孩子,说什么破费不破费的!这是你自己的家!你这些年在外面受了苦,家里给你准备这些,都是应该的!”

  李实也有些手足无措,他看着这豪华的院子,感觉自己像是做梦一样。

  “大姐夫,你们舟车劳顿先好好休息。晚上咱们一家人好好吃顿饭,为你们接风洗尘。”苏明华笑着说,她的笑容温暖而亲切,让李实感到了一丝放松。

  晚上,宋家大院里张灯结彩,灯火通明,丰盛的接风宴,在花厅里摆开,桌上摆满了南北菜式结合的美味佳肴,既有临安的西湖醋鱼,鱼羹,也有赵氏特意让厨房做的北方烩面,炖肉和饺子。

  席间,宋季春在苏明华的引导下,断断续续的讲述起这些年的经历。

  “当年我被拐子拐走后,在经过定州时我使计逃了出来,身上没吃没喝,在差点饿死的时候,被李实给救了,公公和婆婆心善,看我无依无靠就把我留了下来…”宋季春的声音有些沙哑,但语气却很平静。

  “公公和婆婆对我很好,把我当亲生女儿养着,后来我嫁给了李实,他是个老实人,对我很好,我们一起经营着一家小杂货铺,虽然日子清贫,但也算安稳。”她看了看身边的李实,眼中带着依赖和感激。

  李实见状,也憨厚的笑了笑。

  “后来北方战乱,兵匪四起,我们一家跟着乡亲们四处避祸,吃了不少苦头…”宋季春说到这里,眼圈又红了,但她很快又笑了笑,“不过现在都好了,我回来了,能和爹娘你们团聚了!”

  听着宋季春亲口讲述整件事情,宋家人唏嘘不已,纷纷眼眶湿润。

  他们知道宋季春讲的轻松,可她这些年吃的苦,应该是远比她说的要多得多。

  李实话不多,显得老实本分,他偶尔会给宋季春夹些菜,照顾着两个孩子,看得出来他们夫妻俩的感情很好。

  两个孩子一开始还有些拘谨,但在孩子们热情的招呼下,也渐渐放松下来,开始好奇的品尝着桌上的美味佳肴。

  席间,李牛也详细汇报了出门寻亲及远行旅途的经过。

  “这一路虽然辛苦,但有萧世子安排的照应,小的和大姑奶奶一家都平安顺利,大姑奶奶知道要来临安团聚,高兴的几天几夜都没睡好觉呢。”李牛笑着说。

  宋瑞峰对李牛赞赏有加:“李牛,你这次立了大功!宋家不会亏待你的!”

  他重赏了李牛,不仅给他发了丰厚的赏银,还给他放了假,让他好好的休息几日,和他同去的李顺也被赏了。

  当晚,宋安沐做了些北方口味的面点送到新院子。

  “大姑,这是我做的枣泥糕和驴打滚,您尝尝合不合口味。”宋安沐笑着说。

  宋季春尝了口枣泥糕:“嗯!好吃!这枣泥又甜又糯,比我以前吃的都要好好!”

  李承志和李淑婉也狼吞虎咽吃着,他们连连称赞:“安沐妹妹做的点心真好吃!”

  李实也被分了一块,他默默的吃着,然后默默的说了一句:“好吃!”

  这让宋安沐感到很高兴,这份小小的心意,成功拉近了她与大姑一家的距离。

  夜晚,当一切喧嚣归于平静,宋老头和赵氏的房中,灯火彻夜未熄。

  宋老头和赵氏,还有宋季春,三人围坐在一起,彻夜长谈。

  他们弥补着这些年缺失的时光,说着彼此的思念,倾诉着各自的经历。

  赵氏拉着女儿的手,怎么也舍不得松开,宋老头一脸慈爱的看着女儿,眼中充满了欣慰和疼惜。

继续阅读:第373章 安家落户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小农女空间:逃荒种田两不误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