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海镇的每一日都充满了咸湿的海风和忙碌的气息,宋家人在海边大院里安顿下来,逐渐适应了这种滨海生活。
宋安沐白天除了跟着家里人一起探索小镇,便是观察着当地的各项产业。
几天下来,她对望海镇的晒盐法有了初步的了解,心中的想法也愈发清晰。
“我瞧着这望海镇的晒盐法,虽然能出盐,可效率着实不高。”宋安沐趁着大家在院子里纳凉,将自己的观察说了出来。
她手里拿着一小块本地产的粗盐,苏明华接过瞧了瞧,点头道:“是啊,这盐粒粗糙,颜色也有些发灰,看着杂质不少。”
宋瑞峰也沉思道:“我在码头和一些盐商闲聊过,他们也说望海镇的盐虽然产量大,但品质上乘的却不多,大多是供给寻常百姓,若是能做出更精细的盐,定能卖个好价钱。”
宋安沐接着说:“而且这晒盐场就这么平铺着,一旦遇上下雨天,盐田里的海水被冲淡,好不容易析出的盐晶就全毁了,这样靠天吃饭,也太不稳定了。”
她脑子里已经浮现出了一整套现代化的晒盐工艺流程图。
宋安宇手里也拿着一块盐,用指甲轻轻刮了刮:“姐说得对,我观察了几天,他们的盐田规划也比较随意,没有一个统一的排水和引水系统,导致一些地方容易积水,一些地方又得不到充分的日晒。”
“那你们是想…”宋老头放下旱烟袋,疑惑的看向几人。
宋安沐眼中闪着光芒:“我想,咱们能不能租一小块盐田,尝试看看能不能改良晒盐的方法?说不定能做出更白更细,杂质也更少的盐呢!”
“改良晒盐法?”宋金秋听完挠了挠头,“这晒盐可不是小事,祖祖辈辈都这么晒过来的,咱们这些外行人,能行吗?”
赵氏也有些担忧:“是啊,这万一要是把盐田给折腾坏了,岂不是要赔钱?”
宋瑞峰却看向她,眼中带着信任:“安沐你有何想法,不妨说来听听。”
他知道女儿经常会刷什么造纸制盐之类的小视频,也许她真有什么好点子呢?
宋安沐便将自己的构想娓娓道来:“我琢磨着可以把盐田分成几个小池子,第一个池子用来蒸发海水,让水分慢慢蒸发掉一部分,第二个池子用来沉淀杂质,把那些泥沙什么的沉下去,第三个池子用来结晶出盐,这样一来盐就会更干净,而且咱们还可以用一些沙子和木炭,做个简单的过滤装置,让海水在进入结晶池之前,先过滤一遍。”
她用树枝在地上画着示意图,力图让大家听明白。
宋安宇在旁边补充:“这叫做分级沉淀和过滤,虽然简单,但效果肯定比直接晒盐要好得多。”
苏老头也觉得有道理:“这听着倒像是药材提纯的法子,层层筛选,去粗取精。”
“这…听起来好像行,但具体该怎么做呢?”赵氏还是有些畏首畏尾。
宋瑞峰觉得想这想那的,还不如直接上手干来的实在,他也不管众人同意不同意,直接拍板:“行!既然安沐和安宇有这个想法,那咱们就试试!哪怕是失败了也权当是增长见识了。”
所以第二天一早,宋瑞峰便带着儿女去拜访了宇信,说明了他们想租用一小块废弃盐田进行试验的意愿。
宇信听了脸上露出惊讶之色:“宋兄要改良晒盐法?这可是世代相传的营生啊!”
他心里自然是有些怀疑的,这晒盐的法子,祖祖辈辈都是这么过来了,哪里是外行人说改就能改的?
宋瑞峰笑道:“宇乡绅莫要误会,我们只是想做些小小的尝试,绝不会胡来,若是能有所成,也算是为望海镇的盐业尽一份绵薄之力。”
他知道不能直接说大话,先从小处着手,稳扎稳打的来。
宇信见宋瑞峰态度诚恳,又想起萧钰逸的嘱托,便没有多言。
他略一思索,便爽快的答应了:“既然宋兄有此雅兴,那宇信自当支持,镇子西边有一片废弃的盐田,那里面积不大,荒废已久,宋兄若是不嫌弃,可随意使用,租金便免了。”
他嘴上说得大方,心里却觉得这群人恐怕是异想天开,迟早会知难而退。
宋瑞峰大喜,连连道谢。
有了宇信的支持,宋家人便开始了他们的晒盐改良试验。
他们租了几名本地的短工,又让李牛父子和宋家男丁帮忙,一起前往那片废弃的盐田。
盐田里杂草丛生,泥土板结。
宋瑞峰带着众人先清理杂草,平整地面,宋安沐和宋安宇拿着图纸,指挥着大家按照他们的构想,修建蒸发池,沉淀池和结晶池。
“这里要高一点,方便引海水进来!”宋安沐指着一个地方说着。
“这个池子要挖的深一点,到时候方便沉淀杂质!”宋安宇在另一个地方指挥。
老盐工们听说宋家要改良晒盐法,不少人都跑来看热闹。
当他们看到宋家人挖出不同深度的池子,还用沙石和木炭做过滤装置时,都忍不住窃窃私语,脸上带着明显的嘲讽。
“这些外乡人,真是不懂行啊!”
“就是!祖宗传下来的法子,哪能随便改?这不就是瞎折腾吗?”
“我看他们啊,迟早得把这片盐田给毁了!”
面对老盐工们的嘲笑和质疑,宋家人并没有理会。
他们埋头苦干,日夜不停。
白天顶着烈日挖土运泥,晚上在院子里借着油灯,研究从空间商城里兑换出来的关于盐的性质和提纯的书籍。
墨玉有时会跳到宋安沐的肩膀上,用爪子点点书页,示意一些关键之处。
试验的过程,远比想象中要艰难。
第一次,他们引海水入池,结果沉淀池里的杂质没沉多少,蒸发池里的水分也蒸发得慢。
好不容易等到结晶池里析出一点盐,却还是有些发黄,和原来的粗盐没多大区别。
“怎么回事?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宋安沐看着失败的成果,有些沮丧。
宋安宇拿着小铲子,在盐田里仔细查看:“姐,可能是咱们的池子深度不够,沉淀效果不好,而且过滤装置的沙子和木炭配比可能也不对。”
宋瑞峰鼓励道:“失败乃成功之母,不要气馁!咱们再调整,再尝试!”
于是他们再次返工,加深了沉淀池,又调整了过滤装置的材料配比。
第二次,盐的颜色倒是白了一些,但盐粒却结晶得太慢,而且产量极低。
“这不行啊,产量这么低。”赵氏看着少得可怜的白盐,摇了摇头。
他们没有放弃,继续从换来的书籍中寻找着答案。
宋安沐和宋安宇发现盐的结晶速度和温度,湿度,浓度都有关系。
于是,他们又开始调整引水的时间,控制海水的浓度。
就这样。
失败了三次,五次,甚至十多次。
每一次的失败,都会引来老盐工们更加响亮的嘲笑。
但他们却像着了魔一样,执着的进行着各种尝试。
宋金秋和宋青阳从一开始的犹疑,到后来的全力以赴,看到大哥和侄子侄女的坚持,他们也燃起了希望。
终于,在一个风和日丽的午后。
宋安沐和宋安宇蹲在结晶池边,看着池子里慢慢析出的盐晶。
阳光下,那些盐晶闪耀着雪白的,细密的颗粒,如同白色的钻石一般。
“成功了!我们成功了!”宋安沐突然跳起来,激动的大喊。
宋瑞峰和苏明华赶紧跑过去一看,只见结晶池里的盐,果然比他们之前见过的任何盐都要白,都要细!
“天啊!这…这真是咱们晒的盐?”赵氏也凑了过来,她伸手拈起一点尝了尝。
味道醇厚,咸度适中。
而且没有一丝苦涩的杂味。
“对!虽然产量不高,但品质惊人!”宋瑞峰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这个消息很快传到了宇信的耳朵里,他将信将疑的来到盐田。
当他看到那一片白花花,如同雪花般的细盐时,整个人都愣在了原地。
“这…这真是宋兄你们晒出来的盐?”他伸手拈了些尝,顿时惊为天人,“妙啊!真是妙!这盐简直是人间极品!”
那些之前嘲笑宋家的老盐工们,也一个个围了过来。
当他们亲眼看到,亲口尝到宋家晒出的白盐时,脸上的嘲笑变成了惊奇,继而变成了由衷的敬佩。
“这家人真是神了!竟然能晒出这样的好盐!”
“这盐又白又细,比咱们晒出来的强了百倍!”
“看来咱们的晒盐法,确实是该改一改了!”
宋家人将这批成功晒出的白盐,小范围赠送给周围的邻里和镇上的商户试用。
“这盐可真是不一样!炒出来的菜都更香了!”
“是啊,又白又细,入口即化,而且一点杂味都没有!”
“我家孩子平时不爱吃饭,今天用宋家的盐做的菜,竟然多吃了半碗!”
好评如潮,很快传遍了整个望海镇。
宇信看到了巨大的商机。
他再次拜访了宋家,脸上带着前所未有的热情。
“宋兄,这精盐的法子,可是望海镇的福音啊!宇信想与宋兄你合作,将这精盐推广出去,不知宋兄意下如何?”
他主动提出了合作的意愿。
宋瑞峰微微一笑:“宇乡绅能看得上我们宋家的微末技艺,宋某自是求之不得,具体合作事宜我们可再详谈。”
他知道,有了宇信这样的本地乡绅合作,他们的精盐能更好的在望海镇立足,并推向更广阔的市场。
与此同时,宋家三妯娌也没忘了她们的海产加工事业。
三人指导着本地的一些妇女,用更卫生,口味更丰富的鱼露和虾酱制作方法。
“妹子,这鱼露要用这种小鱼,腌制的时候要多放些盐,而且要放在通风干燥的地方,不能见光。”吴氏细心的指导着。
本地妇女们一开始都有些不解,她们做的鱼露和虾酱,都是自家祖传的法子,哪里有这么多讲究?
但当她们按照宋家三妯娌的方法做出来尝了后,都惊呆了。
“哎呀,这鱼露,可比我平时做的香多了!”
“是啊,而且颜色也好看,一点腥味都没有!”
宋安沐还给设计了统一的包装,用竹编的小瓶子或者陶罐,外面贴上她手绘的图案,让这些海产品看起来更加精致。
宋安宇注意到老盐工们提水和运盐都很费力,便想着能不能用滑轮和杠杆原理,制作出一些省力的工具。
他画出图纸,带着李牛父子和短工们一起动手制作,虽然简陋,但效果却很明显,他还利用当地的竹子和藤条,设计制作了一些更省力的提水设备和搬运工具。
宋家和宇家的关系也日益融洽。
两家人经常互相宴请,一起品尝望海镇的特色美食。
宋家女眷们的厨艺也因为苏明华的指导而大增,她用现代烹饪理念,教大家做了许多新奇美味的海鲜菜肴,让宇家的家眷们都赞不绝口。
而在这段时间里,宋家人在空间里也发现了新的变化。
墨玉告诉他们,因为他们引入改良生产技术,为望海镇的盐业带来了变革的希望,空间积分再次大幅增长。
这让宋家人更加坚信,他们的努力,终将得到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