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休想打败我们
念怀2025-07-28 18:153,264

  院子里,白日里热火朝天的景象被另一种紧张取代,宋安沐这一天都呆在为她临时搭起的简易“作坊”里。

  在油灯的光晕下,她额上沾着泥点,正全神贯注地对付着一团油光发亮的深褐色黏土。

  这泥已经被陈三罐的大木槌“伺候”过无数遍,又被她反复揉捏,此刻在她手中温顺得像块面团。

  她取过家人们搓好的泥条,手指灵巧地盘旋,垒高,压实,抹平缝隙,一个大水缸的雏形在她手下渐渐丰满起来,肚子圆润,口沿微收。

  陈三罐蹲在一边,眼珠子随着制作人的手指转动,大气都不敢喘。

  自从宋安沐说要烧陶罐,这闯祸后蔫了许久的汉子就像换了个人,满眼都是压抑不住的亢奋。

  此刻他看着那初具规模的泥缸,越看越激动,颤着声音再次问道:“安沐丫头,这缸真能成?”

  “三罐叔,你都问第八遍了!”宋安沐头也不抬,手指用力抹平一道接缝,“等把泥揉透了,阴干好了,火候到了,就能成,你就等着吧!”

  “好好好!”陈三罐实在是太高兴了,“上好的陶罐能换半斗米,我卖陶罐的时候就琢磨过,要是自己能烧,一定要多多的做,多多的卖!”

  他货郎的本能,在泥巴的香气里彻底复苏:“丫头咱可说好了,等烧出了好玩意儿我帮你卖,你六我四!”

  “哼,一个泥巴缸也值得念叨?吵得本喵睡不好觉。”墨玉溜达到了草棚口,瞳孔在昏暗的光线下闪着微光。

  它嫌弃地扫了一眼那灰扑扑的泥缸雏形:“这条缝都没抹平,烧出来了准漏水,白费柴火。”

  说完,它优雅地一甩尾巴,又消失在夜色里。

  宋安沐被它一提醒,赶紧凑近细细的检查起来,果然发现一处细微的缝隙,连忙展开补救措施。

  陈三罐则对黑猫敬畏得很,觉得墨玉大人说得话准没错,也跟着瞪大了眼睛检查其他陶坯。

  院子另一头,宋瑞峰正对着那个塌了半边,跟歪嘴怪兽一样的土窑发愁,白天他们垒到关键处塌方了。

  这让众人泄气不已。

  宋安宇蹲在塌方处,用小棍戳着散开的泥浆,他认真的建议道:“爹,泥浆还是太稀了,粘不住砖,得像糊墙那样,多加点草筋进去。”

  宋瑞峰采纳了儿子的意见,重新和泥浆,这回掺入了大量的碎干草,湿泥马上变得粘稠筋道,韧性十足。

  全家合力,像修补城墙一样,用泥浆把塌陷处仔细的糊上压实,又用找来的木棍在窑内做了临时支撑。

  一个虽然坑坑洼洼,丑陋不堪,但总算结构完整的简易土窑,重新立了起来,在夜色里像个沉默的卫士。

  王婆的援手总在半夜悄然而至,她挎着半桶清水,轻轻放在宋家院外的石头上,然后迅速消失在黑暗中。

  这半桶水在存水缸彻底见底的夜里,是真正的救命甘霖,滋润着他们干渴的喉咙和焦虑的心田。

  煎熬的等待终于结束。

  陶坯在草棚里阴干得差不多了,用手掌掂上去轻飘飘的,敲击时也发出了沉闷的咚咚声。

  土窑也干透了。

  决定性的时刻到了!

  连早早睡觉的三个小娃都醒了,屏息围在土窑边目光灼灼,窑膛里已经铺好了引火的干茅草和细柴。

  宋老头神情肃穆,亲自将一支浸了油的火把凑近火膛口。

  “呼啦——”

  橘红色的火焰瞬间腾起,贪婪地舔舐着干燥的柴草,发出欢快的噼啪声,火光映亮了每个人紧张的脸庞。

  漫长的煅烧开始了。

  陈三罐往里头添加着细柴,浓密的灰白色烟雾从烟道口滚滚涌出,带着湿土的气息,熏得人睁不开眼。

  墨玉早就嫌弃地跑进林子里了。

  这一步至关重要,要让窑内残余的湿气缓慢排出,否则里面的陶坯会在高温下被炸得粉身碎骨。

  浓烟持续了大半天,空气里弥漫着烟火与泥土混合的独特气味。

  烟雾渐稀,火焰由红转黄,热浪扑面而来,宋青阳接替了陈三罐的位置,开始进入中火氧化阶段。

  他投入更粗壮的硬木柴,火焰立刻蹿高,发出呼呼的声响,窑壁被烤得发红发烫。

  宋青阳的额头汗珠滚滚,他紧盯着火焰的颜色和窑体的变化,均匀地添着柴,孙氏在一旁给他擦着汗。

  宋安沐也守在旁边,凭借记忆中的经验和感觉,判断着窑内的温度。

  炽热的空气灼烤着皮肤,时间仿佛被拉得无比漫长,窑口的火焰已经呈现出炽烈的白黄色,亮得刺眼,将小半个院子都照亮了。

  窑体通红,像个巨大的,燃烧的心脏,向外辐射着惊人的热量。

  这是最后的高温烧结。

  宋家男子轮番上阵,将最耐烧的硬柴投入火膛,热浪逼人,汗水刚渗出皮肤就被烤干,留下白色的盐渍。

  陈三罐也抢着帮忙,脸被烤得通红,眼睛熏得流泪也顾不上擦,只是机械地递着柴火。

  空气在热浪中扭曲,每个人都像在蒸笼里搏斗,只为窑内那泥与火的蜕变能顺利完成。

  终于,宋安沐感觉窑温达到了顶峰,那灼热的气息仿佛连空气都要点燃,她朝父亲用力点头。

  宋瑞峰扯着嗓子大喊:“封窑!”

  全家齐动!

  用早就准备好的湿泥团,迅速而精准地封堵窑门,烟道也被死死堵住,巨大的热量被封存在窑内。

  窑体发出低沉的嗡鸣,像一个被捂住了嘴巴的巨人。

  接下来,是更煎熬的等待。

  窑内的余热和缺氧的环境会让陶器在缓慢冷却中变得更加坚硬致密。

  存水缸彻底空了,众人小口小口的喝着灵泉水润喉,围着不再喷吐火焰却依旧滚烫的窑体,焦躁地踱步。

  陈三罐和赵氏围着土窑一圈圈地转,嘴里不停地念叨着:“老天保佑,一定要成啊,成了就有水缸了,有水缸就不怕没水喝了,保佑保佑…”

  当黎明的第一缕微光驱散黑暗,窑体终于摸上去只是温热了。

  紧张的气氛几乎凝成实质。

  宋瑞峰拿起锄头,深吸一口气,开始敲击封门的硬泥块。

  “噗…噗…哗啦…”

  封泥碎裂剥落,一股积蓄已久的热气裹挟着灰尘猛地涌出,窑内光线昏暗,残余的温度依然灼人。

  宋瑞峰屏住呼吸探身进去,小心地摸索着四周,将里面烧制的陶器一件件往外传递着。

  一件,两件,三件……

  窑口的地面上,渐渐摆满了还带着窑火余温的陶器。

  一阵短暂的寂静。

  随即,压抑的欢呼声从宋家破屋里猛地爆发出来!

  “成了!真的成了!”

  大部分陶器都完好无损!

  尤其是宋安沐倾注最多心血,掺了灵泉水的那三个大水缸和几个大水罐,在晨光中呈现出均匀的灰褐色。

  水缸的缸壁厚实,虽然表面看着很粗糙,布满了泥土的颗粒感,但器型十分稳固,敲击时发出当当当的脆响,如同金石之音。

  宋安沐激动地走过去,抱起一个水罐,入手很沉,带着窑火的余温。

  苏明华拿着竹筒上前,把灵泉水倾倒进去,清亮的水流注入缸中,稳稳当当,没有一丝渗漏。

  “滴水不漏!真不漏!”她的声音中带着哭腔般的喜悦。

  “水缸!大水缸啊!”陈三罐比谁都激动,他扑上去,粗糙的大手颤抖着抚摸着水缸的表面,像是在抚摸稀世珍宝,“咱们有容器存水了!安沐丫头!你是这个!”

  他高高竖起大拇指,以示肯定。

  几个女眷也走上前,伸手摸了摸水缸和水罐,感叹着宋安沐的聪慧手巧,三个娃手拉手围着堂姐绕圈。

  就连宋安宇也被拉着一起…

  柳文渊对着那三个在晨光中伫立的大水缸说道:“妙哉妙哉!水火既济,厚土载物!李里正那等魑魅魍魉妄图以邪法断我等生路,实乃螳臂当车,可笑不自量力!此窑火旺器成,更昭示我等根基深种,气运勃发!哈哈哈哈!这是大吉之兆啊!”

  他这一通神神叨叨的吉祥话,宋家人听的不是很懂,但魑魅魍魉,大吉之兆这些词语,好歹他们也是学过几个字的,自然能理解其中的意思。

  此刻柳文渊说的这些话,听在他们的耳中,是格外地提神醒脑。

  墨玉迈着优雅的步子踱近,凑到一个水罐前嗅了嗅,伸出爪子,用肉垫不轻不重地敲了敲罐壁。

  “叮!”

  一声清脆的回响。

  “嗯,烧硬了,装水马马虎虎,”它点评着,算是给了个及格分,随即又昂起头,露出那副欠揍的睥睨众生模样,“不过这离本喵装鱼羹的细瓷斗彩碗,还隔着十万八千里呢!”

  嗯…众人太激动了,没理会墨玉大人的发言。

  宋老头走到最大的那个水缸前,布满老茧的手掌用力拍在厚实的缸壁上,发出沉闷而有力的回响。

  他布满血丝的眼睛扫过地上这一排粗糙却结实的储水家什,又望向远处村子的方向。

  “好!有存水的物什,命根子就攥在咱自己手里了!”他脸上展开笑容:“李里正想掐断咱的水?下辈子吧!你们都挺好!这烧窑的手艺攥紧了!往后咱不光要烧水缸存水,还要烧碗烧盆!这都是能换钱粮的好手艺!”

  他回身,目光落在院子里那一排排阴干待用的土坯砖上:“下一步就是给这院子砌上结结实实的墙!把咱们的根在这太平村里扎得更深!更牢!”

  存水的危机,在这泥与火的淬炼中被打破。

  袅袅炊烟再次从新灶的烟囱里升起,笔直地升向湛蓝的天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稳定,更加有力。

  那烟雾里,仿佛也带上了一丝泥土的厚重与窑火的炽热。

  宋家的根基,在这片曾被视为废墟的土地上,又向下,倔强而又沉稳的,扎深了一寸。

继续阅读:第141章 看似平静的日子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小农女空间:逃荒种田两不误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