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平那几个打往省外的电话,像几颗深水炸弹,在南丰县这个死气沉沉的“作战室”里,掀起了滔天巨浪。当李建国县长终于从“嘉鲜生”、“pbb”、“速风物流”这一连串如雷贯耳的名字所带来的巨大震惊中,稍微缓过神来时,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找到了县委宣传部的部长,老刘。
“老刘啊,你……你可得把咱们这次的宣传工作,给我盯紧了!这是天大的好事,是咱们南丰县翻身的绝佳机会!”李县长激动得有些语无伦次。
宣传部长老刘,是一个在宣传系统干了一辈子的“老笔杆子”。他扶了扶自己的老花镜,脸上却不见多少喜色,反而充满了忧虑。
他第一时间找到付平,手里还拿着一份连夜赶出来的、标题为《关于南丰县柑橘事件网络舆情应对预案》的文件。
“付……付处长,”老刘的语气,带着一种机关里特有的、小心翼翼的试探,“刚才您联系的这些大企业,真是……真是太振奋人心了!我们宣传部,一定全力配合!只是……只是关于这个舆论的调子,我有点不成熟的想法,想跟您汇报一下。”
付平示意他坐下说。
“付处长,您看,现在网上的舆情,还是非常汹涌。虽然有了一些正面的声音,但主流,还是在批评我们地方政府不作为。我的意思是,我们是不是应该,趁着这个机会,先想办法把热度给降下来?”
他将那份文件,小心翼翼地推到付平面前。付平扫了一眼,只见上面罗列的,都是些他再熟悉不过的条款:“积极联系各大网络平台,申请对‘砍树视频’等负面内容进行降权处理”、“统一发布官方权威通稿,强调客观原因”、“联合公安网监部门,严查传播不实信息、煽动对立情绪的‘网络推手’”……
“我们想,是不是应该请省里帮忙,跟几家大的媒体平台打个招呼,多做一些正面的引导,尽量消除‘砍树视频’带来的负-面影响。”老刘压低了声音,说出了他方案的核心思想,“毕竟,家丑不可外扬。这么大张旗鼓地再报道下去,万一……万一火烧得太大了,超出了我们的控制范围,省里会不会怪罪我们,说我们是在主动‘惹事’?”
付平听完,没有立刻说话。他只是看着眼前这位谨小慎微、一辈子都在和“负-面舆情”作斗争的宣传部长,缓缓地摇了摇头。
“部长,你的顾虑,我理解。”付平的声音很平静,“但你这个方案,是典型的‘堵’的思路。放在十年前,可能还有用。现在这个时代,是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纸,是包不住火的。”
他站起身,走到窗边。
“洪水来了,靠堵,是堵不住的。你堵得越高,最后溃堤的时候,力量就越大。唯一的办法,是疏导。是挖开一条新的河道,让洪水按照我们希望的方向去流淌。”
付平转过身,目光变得锐利而坚定。
“所以,我们的选择,只有一个——非但不能‘灭火’,我们还要主动‘添柴’!把这把火,烧得更旺,烧得更大!烧到让所有人都看见!”
这番话,让在场的所有南丰县干部,都倒吸了一口凉气。宣传部长老刘,更是急得差点从椅子上站起来。
“付处长!这……这太冒险了!这简直是在玩火啊!万一媒体还是抓着我们的问题不放,穷追猛打,那我们……”
“那就要看,”付平自信地笑了笑,打断了他,“我们,能不能给他们一个更好的、更有价值的、他们无法拒绝的故事了。”
付平没有再给县里这帮已经被传统思维禁锢了的干部们,过多解释的机会。他知道,说再多,不如做给他们看。
他当着所有人的面,走到了会议室的一个角落。那个角落,信号最好。他掏出自己的私人手机,翻出了两个同样存在他私人通讯录里,而非工作通讯录里的号码。
第一个电话,他打给了江汉省电视台新闻中心的主任,王建军。两人当年在省委党校一起学习过一个月,算是“同窗”。
“喂,哪位?”电话那头,传来一个略带疲惫但中气十足的声音。
“王主任,我是付平。在南丰,给你惹麻烦了。”付平的开场白,很谦逊。
电话那头的王建-军,显然愣了一下,随即哈哈大笑起来:“付处长?你这个大秀才,怎么跑到舆论的风暴眼去了?何止是惹麻烦,你这是给我们新闻中心,扔了颗炸弹啊!我们现在正头疼呢,这事,报道的尺度很难拿捏。说重了,怕引起社会恐慌,给地方添乱;说轻了,又不解决问题,还显得我们媒体不痛不痒。”
“王主任,我就是来给你解决这个‘两难’的。”付平直截了当,“我有个想法,想跟你合作一把,搞个大新闻。把这次危机,变成一次典型的正面报道案例。”
“哦?”王建军的兴趣,明显被提了起来。
“我给你一个总的宣传基调,你看怎么样?”付平的声音,充满了感染力,“‘我们不卖惨,我们卖甜!我们不求同情,我们求认同!’我们不回避问题,但我们更要挖掘问题背后的价值。我们把这场危机,当成一次南丰蜜橘这个‘区域公共品牌’的、迟到了三十年的‘品牌发布会’来打!”
王建-军在电话那头,沉默了片刻。作为一个资深新闻人,他瞬间就捕捉到了付平这个提法里,那四两拨千斤的精妙之处。
“……有意思!”他的声音,突然变得兴奋起来,“付处长,你继续说,这个切入点,非常好!一下就把格局打开了!”
“具体来说,”付平继续说道,“我希望你们的报道,能分成三个层次。第一层,是继续引发共情。老张砍树的视频,是引爆点,我们可以继续深挖,采访更多果农的故事,把‘丰收的痛苦’这个点,打深打透。第二层,是建立认同。我希望你们能派最好的团队,拍一拍南丰的绿水青山,拍一拍这里独特的砂质土壤,讲一讲南丰蜜橘几百年的种植历史,挖一挖那些几代人传承下来的匠心故事。让观众知道,我们的橘子,是真正的好东西。第三层,是引导反思。在共情和认同的基础上,再由你们的王牌评论员,来剖析这背后的产业结构问题,把落脚点,放在如何推动农业现代化上。这样一来,有温度,有厚度,还有高度。您觉得呢?”
王建军在电话那头,几乎是脱口而出:“绝了!付处长,你这哪里是来求我帮忙的,你这是直接给我们新闻中心,送来了一份顶级的‘新闻策划案’啊!行!就这么办!我马上让王小倩那个团队掉头,再派我们最好的纪录片导演和评论员过去!明天一早,组成一个前所未有的‘深度报道组’,到南丰找你!”
挂断王建军的电话,付平没有停顿,立刻拨通了第二个号码。
省报业集团的总编辑,老黎。一位在省内新闻界,德高望重的“老法师”。
“老总,我是付平。”
“臭小子,我还以为你忘了我这个老头子了呢。”老黎的声音,带着一丝笑骂,“说吧,无事不登三宝殿,又有什么烫手的山芋,想扔给我这个舆论消防员了?”
付平笑了笑:“老总,这次不是灭火,是请您来点火。点一把能推动改革的、理性的火。”
他将刚才对王建军说的思路,从报纸评论的角度,又重新阐述了一遍。
“……深度和反思,是你们省报的强项。我建议,你们可以围绕这次事件,做一组系列评论员文章,就叫《丰收的烦恼三问》。一问产业结构为何脆弱?二问市场渠道为何失灵?三问政府作为为何缺位?把这次南丰的个案,提升到推动全省农业现代化战略转型的高度,来进行权威解读。我相信,这组评论,一定会引起省委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
电话那头的老黎,沉默了很久。然后,他发出了一声由衷的赞叹。
“付平啊付平,你小子,真是天生搞政治的料。几年不见,手腕和格局,都非同日而语了。你放心,这件事,我亲自来抓。我明天,亲自带评论部的主任,到你那一线去!我们要把南丰,做成我们省报今年度,最成功的一个舆论引导案例!”
当付平挂断最后一个电话,转过身时,整个会议室里,出现了长达十几秒的、针落可闻的绝对安静。
所有南丰县的干部,包括李建国县长和宣传部长老刘,都用一种看“外星人”的眼神,呆呆地看着他。
他们无法想象,这个年轻人,竟然能以这样一种平等、专业、甚至带着一丝“指点江山”意味的姿态,在短短十几分钟内,就调动了省内两大顶级官媒的“王牌军”。
“各位,”付平打破了沉默,脸上带着一丝从容的微笑,“‘神’,我已经给你们请来了。”
“明天,南丰县,就是全省最大的舞台。接下来,我们是继续演一出哭天抢地的悲情戏,还是一起,唱一出波澜壮阔的、逆风翻盘的励志大戏,就看我们自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