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福冲着他龇牙笑。
“老天爷都不想让老子死在你这个老东西手里,定是那万千冤魂在保佑我,他们要为自己伸冤呢!”
“姓秦的,你让你儿子洗干净脖子,等着被砍脑袋吧,哈哈哈……”
“老天有眼,老天有眼啊!”
李大福发出了畅快的笑声,他喊得很大声,虽然已遍体鳞伤,但此时,他却完全没有觉得痛苦。
秦国公摇头:“不可能,不可能……这世上哪有什么鬼神,定是有人在搞鬼!”
他四下乱看,想要发现什么漏洞。
可惜,什么都没有。
他忍不住看向李渔,问:“李公公……”
李渔也是一头雾水 ,摇头道:“这……这还真是出了奇了,咱家可从未见过如此怪异之事。这……莫不是真是见鬼了?”
李大福得意洋洋,道:“是他们秦家造孽太深,害死了那么多无辜百姓和将士,老天爷也不忍心让真相被他掩盖,要留着我这条命,为那些冤死在燕阳关外的人报仇呢!”
李渔也不禁陷入了沉思。
因为他有点相信李大福的话了。
首先,李大福承受住了第一轮酷刑,也不肯改口。
再来就是这灵异事件,也的确蹊跷啊。
“难道真是有冤情吗?”李渔嘀咕了一句。
虽然声音不大,但秦国公还是听见了。
毕竟此时这屋子里安静的,连呼吸声都听得见。
他立刻反驳道:“李公公,难道真的相信这个意图谋害陛下的贼人的话吗?他肯定是受人指使,来陷害秦家的!”
“事情也未免太巧了,襄河那里发了瘟疫,这人却从襄河跑到了藤远要告御状。”
“陛下到藤远明明是临时决定的,他如何得知?定然是受人指使,要某害陛下,顺便栽赃陷害秦家,好个一箭双雕的毒计!”
秦国公不愧是老奸巨猾的家伙。
到了这个时候,明明已经慌了,知道自己原本的计划不能成功,又迅速想到了应对之策。
那就是一口咬定李大福是受人指使,又定死了是襄河那边出现瘟疫,把泗阳撇干净。
而在襄河,又能知道陛下在腾远的,还能有谁?
秦国公的目光扫向花泠。
“世子妃,您不觉得这件事也太巧了嘛?”
“陛下前脚病倒,您后脚就跟到了藤远,还带来了治病的方子,把陛下的病给治好了。”
“啧……好高明的手段啊,老夫十分佩服!”
矛头直指花泠。
花泠笑了,像是听见了多好笑的笑话似的,然后抱了抱拳头,对秦国公道:“国公爷,实在佩服,佩服啊……不得不给您老行个礼了,像您这么大年纪,脑子还能这么灵活,为了给自己和儿子脱罪,这么拼,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年轻人好好学学!”
“不过有些东西也不能乱学,比如这厚脸皮,和这份狠毒的心思,您说呢?”
秦国公眯起眼睛,表情阴森。
“世子妃就算嘴再硬,也改变不了事实。你这么护着刺客,显然是怕老夫从他嘴里问出什么来。”
“这件事,老夫一定禀明陛下,一切都由陛下定夺!”
秦国公冲着斜上方拱拱手,时刻不忘对皇帝的“恭敬”。
花泠只觉得他虚伪做作。
“好啊,您尽管去说,身正不怕影子斜嘛……陛下明察秋毫,总不能因为某些人几句颠倒黑白的话,就真的让黑白颠倒吧?”
花泠嗤笑一声,并不把秦国公的话放在心上。
她不信皇帝会这么乱猜疑。
秦国公也是一声冷哼,充满了对花泠的轻蔑,道:“那就走着瞧,世子妃有句话还是说对了,身正不怕影子斜,我秦家满门忠烈,对陛下,对大燕,那都是赤胆忠诚,陛下怎么可能会相信一个刺客的胡言乱语?”
说着竟拂袖而去。
花泠故意气他,问:“国公爷,您不继续审啦?不是还要用重刑吗?口供还没画押呢……”
秦国公被气得脸发白,但没理会花泠,气冲冲走了。
花泠嘻嘻笑起来:“真没劲,我还以为他多大能耐呢!”
李渔却忧心忡忡地提醒:“世子妃,您还是……小心一点吧,国公爷可不好惹啊!”
花泠耸肩,道:“我所作所为,都是正大光明。我相信邪不压正,更相信陛下耳聪目明,必然知道孰是孰非!”
李渔欲言又止。
花泠过去问李大福:“疼吗?”
李大福摇头:“不疼。”
花泠叹了一口气,道:“怎么可能不疼呢?这皮肉都烂了,可是我现在没办法帮你治疗,你得忍着。”
李大福憨笑一下:“世子妃放心,我熬得住,我发过誓的,一定要见到陛下,将冤情诉清,我就算还有一口气,也会做到的!”
花泠微微点头。
李渔对花泠道:“世子妃,您还是先去看看陛下吧,这里有咱家就行了,国公爷想必暂时不会再动大刑了。”
花泠点点头。
虽然皇帝那里,未必肯听她说话,但她要不在,秦国公见了皇帝,那可是什么脏水都能往她身上泼了。
她看了一眼李大福。
终于还是离开了。
不过她去皇帝那里的时候,并未见到秦国公。
皇帝也没睡醒。
等到傍晚,皇帝醒了,又喊她过去。
其实皇帝的病已经没什么大碍了,可能皇帝比较娇贵吧,一直要花泠按时按点过来给他诊断,要强烈要求花泠多给他用点好药,确保他身体尽快康复。
花泠也不好给他解释,这些药虽然治病有效,但也不可以乱吃。
就给他开了一些维生素,反正补一补也没坏处。
又过了两三天,皇帝觉得自己彻底没事了,才出了屋子。
这几天倒也平静,因为秦国公那老东西没有作妖,也没有继续提审李大福,李渔那边就按惯例,每天去询问,得到的,自然也是同样的供词。
花泠几乎以为秦国公要放弃了的时候,老东西竟然胸有成竹一般地来求见皇帝了,而且还直言已经查清楚了刺客的身份和来历。
“陛下,臣不负所托,经过这几天的详细查访,终于让老臣查到了这刺客的身份。”
“哦?刺客是什么身份?”皇帝眉头都没抬一下,淡淡地问。
秦国公拿出一份文书,道:“陛下请过目。”
皇帝抬抬下巴,李渔就去接过来,呈给皇帝看。
皇帝扫了一眼,眉头渐渐蹙起,眼神也冷了下去。
“上面的内容,都是真的?”皇帝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