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磊看着同时提供的信息,整个人愣在了现场,因为他看到的名字令他完全不能接受。
他默默的收起所有报告,重新进入审讯室,再一次审讯刘玉柱,只是这一次闫磊的态度有了180度巨大转变。
一坐下,闫磊就冷眼盯着刘玉柱,恶狠狠的询问道:“刘玉柱,老实交代,你究竟是替谁卖命?!”
刘玉柱还是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样子,默默的低着头,也不答话。
闫磊将一叠文件拿了起来,“你不用隐瞒,警方已经调查了你的户头,最近一年的所有账目往来都查的清清楚楚!”
听到这话的时候,刘玉柱的表情有了明显的变化,似乎是有一点惊讶,有一点害怕。
缓了缓。
刘玉柱苦笑着摇了摇头,“我就知道会这样,你们警方真是厉害,想藏都藏不住。”
闫磊继续问道:“现在可以说实话了吗?”
刘玉柱长长的叹了口气,说道:“既然你们都已经查出来了,那我就没有什么可隐瞒的了。闫队,你想问什么就问吧。”
看来,他是打算全都交代。
旁边负责记录的警察集中精力、竖起耳朵。
闫磊开门见山的问道:“第一个问题,你这段时间是为谁做事?”
刘玉柱抬起铐着的手,指了指闫磊手里的材料,“你不都查到了吗?还用我说?”
“我要的是你的答案!”
“行。”刘玉柱顿了顿,然后说出了那个名字,“这段时间我一直都在替动物研究学院的科长——陈卓工作,是陈卓让我杀人。”
叮……
旁边负责记录的警员手突然停顿了下来,脑海中出现了幻听,不敢置信的抬起头看向刘玉柱,然后又转头看了看闫磊。
此时的闫磊并没有那么惊讶,只是浑身颤抖、瞳孔瞪大。
一致。
答案是一致的!
刚刚闫磊得到材料之后,看到最近一段时间给刘玉柱大笔汇款的名字正是陈卓!
而且,还不是同名同姓那么简单。
警方调查清楚,这个汇款的陈卓,正是动物研究所的爬行类科长、多次拯救暄城于危难、闫磊的挚友——陈卓!
为什么?
不可能!
闫磊完全不相信这个答案。
他强压住心中的怒火,瞪着刘玉柱,恶狠狠的说道:“你少跟我胡说八道!你替陈卓做事?呵呵,你知不知道最近一个月陈卓根本就不在暄城!你编瞎话也得编的靠谱点。”
确实,最近一个月的时间陈卓他前往了亚马逊雨林,根本就不在暄城,根本就没有作案的时间。
说陈卓是凶手,有点不靠谱。
然而刘玉柱却轻蔑的笑了,语气不屑的说道:“负责杀人的是我们三个,又不是陈卓。所以,他在不在暄城,又有什么关系?而且明白告诉你吧,陈卓之所以离开暄城去亚马逊雨林,就是为了刻意制造不在场证明。”
有谁会想到最近一段时间的午夜屠夫,背后真凶竟然是在地球另外一端的陈卓呢?
这个不在场证明制造的真好。
闫磊沉默了。
仔细想想,时间确实有点巧合。
陈卓前脚刚离开暄城,就发生了第一起午夜屠夫的案子,陈卓刚好摆脱了嫌疑。
而且,刘玉柱竟然对陈卓如此熟悉,不光知道陈卓的信息,而且还知道陈卓的最近动态,如果不是跟陈卓有合作,他怎么会知道这么多?
陈卓,有嫌疑。
闫磊又问道:“那陈卓为什么要你杀人?既不为了钱,也不为了色,他杀人总要有个理由吧?”
关于这一点,刘玉柱摇了摇头。
他说道:“陈卓没有跟我说那么多,只是让我负责杀人。我杀人,他付钱,其他的都不过问。”
顿了顿。
刘玉柱似乎想到了什么,补充道:“不过我在跟他接触的过程中曾经不止一次的听他提到过什么‘半小时血清计划’。他说,不管付出多大的代价都要完成这个计划;他还说,这个计划遇到了一些麻烦,正常的研究手段是没有办法解决的,得使用一些特殊方法。我怀疑啊,陈卓花钱让我们杀害年轻女孩子,就跟这个计划有关系。”
“这……”闫磊彻底沉默了。
他跟陈卓非常熟悉,是非常好的朋友,知道刘玉柱的话并非空穴来风。
陈卓确实非常想要完成半小时血清计划,甚至已经到了疯狂的地步。
不怀疑陈卓为了完成这个计划,会使用一些特殊的手段。
但是!
陈卓会为了这个计划去杀人?
不,绝不可能。
根据闫磊对陈卓的了解,他绝对不相信陈卓会干出这么伤天害理的事情,也不相信那个为国为民、舍生取义的陈卓会做出如此丧良心的事。
他不相信!
“刘玉柱,要是被我查出来你弄虚作假,故意撒谎,误导警方的侦查方向,我饶不了你!”
“我刘玉柱坏是坏了点,但从不说谎。”
“呵。”闫磊站起身来,直接转身离开了审讯室,此刻的他一个头两个大,甚至有点恍惚。
陈卓怎么可能是凶手呢?
可……
可所有的证据、证词都那么的对陈卓不利,全部都指向陈卓。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陈卓是凶手的可能性很大。
如果陈卓真的是凶手,那……那可如何是好?
闫磊感觉双腿像是灌了铅一样,沉重的很,每走一步都要使出全身的力气。
“集合,开会!”
五分钟后。
会议室。
闫磊坐在长长的会议桌的顶头,其他的警员全部到齐。
闫磊神色凝重的看着手里的材料。
他缓了缓神,开口说道:“关于午夜屠夫的案子,现在有了最新进展,召集大家开会,就是要把当前的线索集合说一下,听一听大家的意见。”
其实。
按照平日里闫磊的习惯,在有了如此针对性的证据之后,他已经可以命人去把凶手抓回来审讯。
但这一次的凶手偏偏是陈卓!
闫磊感觉自己的大脑有些空白,没有办法正常思考,所以他需要把大家召集起来,听听众人的意见。
听一听,这个案子是否还有转圜的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