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明明可以窥伺到墓穴里面的情况,那么如果能给我们提供一些准确的信息,对于我们进入古墓来说将是非常有帮助的。
明明眨眨眼,不太明白我的意思。我摸着他的小脑袋,然后也跟着坐下来,顺手把明明抱进怀里抱着,两只手和他的小手重叠在一起,这种抱着明明的感觉让我多年来想要有个弟弟的期待瞬间充裕起来。
我说:“明明能看到墓里面的情况?你不是说那个哥哥在睡觉吗?只有他一个人在睡觉吗?还有没有别人?”
按说只要有荆轲一个就够了,但是一旦有其他的陪葬者呢?秦皇把佩剑看得很重要,不然也不会交给荆轲!并不是说他有多信任荆轲,而是荆轲的气节值得他赌一把!
明明似乎在思考着什么,然后摇摇头,说:“就一个。在一棵很大很大的树里面。”
树里面?难道是树棺?
我琢磨了一下,又仔细问的问了问:“是什么样的树?只有一截吗?”
“不是!”明明很肯定的回答说:“是一个很大很大的树。”他怕我不明白,还特意用双手在半空中画了个圈。殊不知这样我更不懂了。如果说是树棺的话我还能理解,可是把人藏在树里面,这可能吗?难道是死树?越想越是这样,不然会生长的树怎么可能藏得下人呢。总不能把荆轲挂在树干上吧!
我被自己这个想法吓到了。然后哆嗦了一下,握着明明的小手,说:“那明明能不能看到里面是什么情况?我们要从那里进去,怎么走比较安全?”
我已经把明明当作了导航仪,如果能找到安全的路径,当然是最好的。可是我心里也是明白的,既然秦皇当年把荆轲一个人藏在这里,就说明这里肯定是机关重重,寻常人若是进来,估计没走几步就要翘辫子了。李斯都没敢进来闯一闯,我们就更要万分小心了。
明明却摇摇头,说:“路太多了,找不到。”
嗯?路太多?难道这个入口里面是迷宫吗?就像李斯墓穴里的无限回廊那样的?
是不是这样的我就不清楚了,再问明明的时候,他就开始犯困。小脑袋一点一点的,我知道这是体力透支。他才刚刚苏醒就被我抱过来问东问西,现在肯定是累了。于是我放下他让他好好休息,自己则是按照过来时候的感觉回到了现实中。
这种感觉真是太奇妙了,仿佛在自己的身体里存在另一个世界一样。这让我想到了小说里面的修真,貌似都是这样的情况。那我是不是也等于是一只脚迈入了这一个行当里面?
但是想想师父那样的高人,我还是无奈的摇摇头。我这样连皮毛都算不上。
原本按照师父的打算,这一个月的十五进入古墓的话对我们来说是最有利的。可偏偏遇上了这么一档子事给耽搁了,虽然经过一场搏斗大家都很累,也错过了十五,但是还好徐闻寻得了老祖宗的尸骨,我也得到了项羽的馈赠。总的来说收获也算不错。只是不知道明天进入古墓之后会是什么情况。
因为明明苏醒之后带给我的消息比较多,所以有点心烦意乱的睡不着。可是我一个人又有点想不明白,翻来覆去的,看着小鲜肉踢被子,我更没心思睡了。于是干脆爬起来准备去外面坐一会儿。虽然已经休息一会了,但是火堆应该还没有完全熄灭。当时为了防止火灾,还特意用沙子和石头做了个防火墙,里面的火焰是蔓延不出来的。
只是没想到,当我走出去的时候,发现阿蒙也在。而且出来有一会儿了,火堆燃烧的很旺盛。立刻被一股温暖所包围,我叹口气,心说和阿蒙真是心有灵犀。就算是这样的情况下碰上了我都不会感到意外。
于是我走过来,坐在了阿蒙的身边。我靠近的时候他就感觉到了,因此也没有回头,看着我坐下来的时候只是注视着我,并没有说话。
我勉强撤出一抹笑容,说:“睡不着,出来走走。你呢,为了什么睡不着?”
阿蒙没有立即回答。意料之中,本来我还以为就算有回答,也就是‘没什么’或者‘想些事’这样简单又没什么营养的台词,但是他却突然说:“荆轲!”我也猛然抬头,这还是阿蒙第一次和我提起荆轲!这么长时间以来,只有在沙漠中的时候阿蒙提到过荆轲的名字,回到城市在我们出发来到这里之前,都没有再提起过,今天怎么突然说到了?
我惊讶的看着他,他并没有反问我什么,而是用树枝拨弄了一下火堆,目光里似乎有什么在不断的闪烁着。
我安静的等待着他的下文,但是十分钟过去了,我们依然保持着最初的安静。除了火堆发出噼里啪啦的声音之外,什么都没有。这样安静的夜里,连一点风声都没有。
我叹口气,算了,还是我来问吧,不然你永远别想从他的嘴里打探到什么。于是我说:“史书上记载荆轲刺秦的时候,你率军在西北镇压匈奴。所以,你和荆轲是没有见过的对吗?”
这只是我的猜测,按照记载来推算的话,蒙恬是在秦皇死后才被赵高李斯联手害死,在这之前,蒙恬一直都是率军镇压西北河套,因为有他在,匈奴才不敢轻易犯边。但是秦朝内乱,蒙恬死后,匈奴很快又重新夺得了西北河套。之后刘邦得了天下,却也没能把匈奴赶出去,从而不得不接受和亲来维持西北的安宁。那么也就是说,荆轲刺秦的时候蒙恬不在朝中,应该是事后才接到的消息。可是为什么我看阿蒙的脸色,反而像是对一位老友的扼腕呢?
“认识!”阿蒙用现代词表达了他和荆轲的关系。然而真的仅仅是认识吗?
我用怀疑的目光看着他,他抬抬眼皮,看着我说:“曾在樊於期的府邸上见过一面。”
樊於期?
我知道,那可是秦朝有名的武将。当然名气是比不过蒙恬了。最后他背叛秦国去了燕国,荆轲刺秦的时候所献上的东西就有樊於期的头颅!
我记得当时有一部电视剧叫《荆轲传奇》,里面演绎了荆轲与樊於期还有一位女子的传奇故事,三个人从小一起长大,然而一次变故导致了三个人出现了不同的人生转变。尤其是荆轲。如果说电视剧里面大部分都是虚幻的传奇故事,那么阿蒙的说法就是:荆轲与樊於期是认识的!而且很可能是朋友关系,不然怎么会出现在樊於期府邸里?可是为什么最后荆轲又会带着樊於期的头颅去刺秦呢?史书上说是因为太子丹于心不忍杀害樊於期,所以荆轲私下会见了樊於期,告知实情,樊於期为了成全荆轲,自刎而死。所以当时秦皇会接受荆轲的朝拜,大部分都是因为叛将樊於期的头颅。毕竟是个皇帝都无法忍受背叛,那是对天子威仪的质疑!
我若有所思的问:“所以说,你们是点头之交?”
这是一个很广泛的词,在现代没什么意义,最多出于礼貌。但是在秦朝那个年代却很有讲究,尤其是他们这样身份不俗的武将世家,点头之交也是有着不同的意义,与我们现代人所谓的朋友差的很多。
阿蒙没有任何回答,当然也没有点头或者摇头。但是他这个样子完全就是默认了。按照当时的年代来推算,荆轲刺秦在前,蒙恬被害是在秦皇被害之后,以当时秦皇的年龄来算的话,蒙恬见到荆轲的时候还是个少年啊!难道是因为少年崇拜英雄,所以才会对荆轲刺秦的事情难以接受吗?
但是阿蒙可不是那种容不下事情的人,再说这毕竟都是陈芝麻烂谷子的事情了,走过了千年看过了朝代更替的阿蒙会看不清这点事实?
我顿了顿,想起明明说过荆轲也是活死人的事情,于是想了想,最后还是问他:“你知道荆轲他——”
下面的问题我不知道该怎么问出口,难道说他也是活死人?这不是等于揭阿蒙的伤疤吗!可是说他在睡觉?这和开国际玩笑有什么区别吗?
在我纠结的时候,阿蒙却突然说道:“我知道!”
我猛然抬起头看着他,他刚才说了什么?他知道?
阿蒙没有继续看我,但是我知道他肯定会把这个答案告诉我。不然他不会说出来。于是我屏住呼吸等待着,最终,我看到阿蒙好似在回忆着什么,说:“荆轲祖上姓姜,庆氏。是齐国大夫庆封的后代。后因战乱,迁居卫国,改姓为荆!庆氏先祖在齐国曾任第一任护国法师,术法高深,擅长天星风水和奇门遁甲!”
这个我还真不知道,荆轲刺秦流传已久,没想到荆轲的祖上还是个风水大师。这样说来的话,那荆轲的祖上流传下来什么风水秘术就不奇怪了。如果真是这样,那荆轲会变成活死人也可以说得通。可我还是不明白,既然荆轲变成了活死人,为什么他没有像阿蒙这样走遍天下而是要守在一方土地里面?按照明明的话来说,他已经睡了千年吧!
阿蒙抬头看了我一眼,然后说出了一个惊天秘密:“庆氏祖先师从西王母!”
什么?西王母?那个传说中万妖之母的那一位?
其实在很多人的意识中,存在一个很大的误区。西王母和王母娘娘是同一个人。其实不然,西王母国是真实存在过的,和神话中的王母娘娘完全不同。记得《山海经》里面有这样一段记载:王母之国在西荒,凡得道授书皆朝王母于昆仑之阙!
这里面所说的西荒,指的就是乌鲁木齐一带。距今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因为过于偏僻,而且发源于三皇五帝时期,所以流传下来的史书中对这个国家并没有过明确的记载,很多都是依靠从古墓中发掘出来的竹简才能找到关于这个国家的只字片语。所以对这个国家是否真的存在过有很大的争议。但是既然连阿蒙都这样说,就说明应该是靠谱的。在我的印象中,对西王母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盗墓笔记》中对西王母宫的描写。那么真正的西王母是什么样的?
阿蒙没让我等太久,继续说:“那是奇门遁甲之祖!善控尸!”
传说西王母有妖法,可以布下惊天阵法,甚至可以召唤天兵天将。所以当时在三皇五帝那个妖魔横行的时代,西王母依然可以稳稳当当的统治着西王母国,甚至还有传闻说西王母甚至比皇帝还要早一步登天成仙!
传说是怎么样的都无所谓,毕竟都是捕风捉影。但是阿蒙说的可不一样,没有根据的事情,他是不会随口乱说的。况且关乎庆氏祖先,他也绝对不会信口雌黄。
西王母擅长控尸,也许这也就是百姓口中可以召唤的天兵天将,那个时候人类比较迷信,对一些神奇难以理解的事情都会赋予神秘的色彩,加油添醋之后变成了神奇的力量。但是西王母发明了奇门遁甲这件事应该是不容争议的。如果说庆氏祖先真的师从西王母,那么庆氏祖先学会的,恐怕不仅仅是奇门遁甲。
控尸是很容易的,但是想要控制数量庞大的尸体就不那么容易了,更何况还是可以抵挡数万大军进攻的尸体!所以说西王母这个人的确可怕,有这样的本事,想要搞出几个活死人还不容易吗?那么恐怕庆氏祖先也学会了这种法子,不过肯定存在着一定的风险漏洞,再不然就是技术还不成熟,庆氏祖先不敢贸然进行,然而到了荆轲身上,技术逐渐成熟,才能留下荆轲。不然西王母那样实力强劲的女人怎么会允许自己百年之后任由他国来践踏自己的帝国呢!
我看着阿蒙。既然他知道荆轲祖上的事情,肯定就知道荆轲家族会有这样的术法。那么阿蒙的身体——
“那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