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回到瑞安后,就为张子悠和张子仁的升小学做准备。
下个学期,他们二人就要上小学了,接下来,他们即将在瑞安市人民小学读书。
到八月下旬开始,母亲为他们两人买好铅笔、橡皮擦、手摇卷笔刀、一套尺子等多种文具和书包。
在给孩子们办理好小学入学报名后,他们二人于九月一日到校报到,并领取课本和作业本。
三日,他们正式在一(一)班正式上课了,整个班级里就有四十八个同学。
这所学校设施俱全,有四百米田径跑道、实验室、广播站、微机室、劳动室、雨天体育室、阅览室、琴房、画室、校史展览馆、舞蹈室、阶梯教室、泳池、多功能舞台、多功能会议室等。
这里的每个年级段各有十个班级。
这所学校可以说是全瑞安设施设备最齐全的一所非寄宿制的小学学校了。
这所学校还组建了多个兴趣小组和多个校园队。
其中有钢琴兴趣小组、中国象棋、五子棋、围棋等多个棋类兴趣小组、绘画兴趣小组、手工兴趣小组、舞蹈兴趣小组、科学实验兴趣小组、摄影兴趣小组、轮滑兴趣小组、滑板兴趣小组、表演兴趣小组、国旗队、足球队、篮球队、乒乓球队、田径队、游泳队、啦啦队、合唱团等多个兴趣小组和校园队。
十月国庆假期结束后,各个兴趣小组和校园队开始招新,招新对象为低年级的同学。
张子悠的小学班主任姓金,叫金晓慧,金老师在一次班会课上就鼓励让班里的同学积极参加兴趣小组或校园队的活动。
金老师把报名表交到班长手里,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直接找班长报名。
张子悠喜欢表演,自然会选择加入表演兴趣小组,而张子仁喜欢摄影,自然要加入摄影兴趣小组。
但加入摄影兴趣小组有一个条件,那必须要有照相机才行,最起码,也得是个“傻瓜机”吧。不过,玩具相机可不行,就算它有拍照功能也不行。
张子仁回到家后,就告诉父母,自己加入了摄影兴趣小组,但是需要一台相机但不是玩具的那种。
父亲问他相机的类型有什么要求,他说,最起码要那种“傻瓜机”(袖珍相机的俗称)就行了。
父亲二话不说,就带着他到数码城购买一台袖珍相机给他。
每个小组或校园队各有一名老师进行指导,另外,还有一名组长和副组长或队长、副队长,其余的为组员或队员。
组员或队员到了五年级可竞选副组长或副队员,副组长或副队长到了六年级,将自动晋升为组长或队长。
因此,组员或队员将来想要当组长或队长的,只需要在四年级下学期参加副组长或副队长的竞选,当选后,于五年级上学期开学即可任职。
而副组长或副队长在队组长或队长请假不在或毕业离校的情况下,将临时被任命为代理组长或代理队长。
而组长或队长的正式任职时间同样也是在上学期开学日。
而所有的竞选规则及其解释权均归属于组内指导老师,如指导老师请假、退休或离职,由组长作代理老师管理整个组或队。总之,“上级”不在,“下级”来替。
张子悠所在的表演兴趣小组主要以排练各种舞台剧为主。
每年学校都会举办不同的文艺晚会,如元旦文艺晚会、艺术节开幕式文艺表演暨兴趣小组汇报演出、儿童节文艺晚会、小学毕业典礼暨文艺晚会等四种文艺晚会。另外,运动会开幕式还会有文艺表演环节。
但参加这些文艺晚会并非有节目就能上的,要通过校领导的初审和终审方可有机会参加彩排和正式的舞台。
不过,这个表演兴趣小组会排练一些适合儿童表演的小品,不过基本上都会在历年央视春晚找一个经典的、难度不大的小品来演。
这学期,他们要为元旦文艺晚会排一个小品了。
每年的文艺晚会都会定在十二月三十一日十八时三十分。通常学校里的每一台晚会,按领导的规定,不能超过一百分钟,因此,晚会的平均时长往往都是一个半小时。而晚会的举办地点有两个,一个是拥有四百米跑道的大操场,另一个是位于体艺楼里现成的多媒体舞台。
至于晚会会在哪里举办,就要根据不同晚会或活动形式和规模来定。像元旦文艺晚会,就是需要热热闹闹的,所以要在大操场举行。
不过,国庆假期后,按惯例,学校要举行为期三天的运动会。
运动会按低年级、中年级和高年级进行比赛。十月十日上午八时三十分开幕,十二日十六时三十分闭幕。
张子悠和张子仁都为自己报名了一百米。
两人在一百米的赛道上拼尽全力,闯进决赛,并分别获得铜牌和第四。
运动会闭幕之后,大多数的兴趣小组都为元旦文艺做准备。
每个兴趣小组都有各自的排练时间和场所。
学校规定,每个兴趣小组和校园队只能在周末排练或训练,且不能超过一小时,如发现未在规定和指定时间内进行排练、训练或学习,发现一次则暂停该兴趣小组或校园队排练、训练或学习两周;如发现第二次,加倍,并剥夺该兴趣小组或校园队指导老师的指导资格;如发现第三次,直接解散该兴趣小组或校园队。
而表演兴趣小组的排练场所是在体艺楼的二号排练厅。排练时间在每周日10:00——11:00。
本次要排练是一部儿童剧,是一部童话剧《卖火柴的小女孩》。
他们所排练的这部儿童剧是进行了一次改编。《卖火柴的小女孩》所发生的内容是在国外。放到中国,自然是要改编一下。
所以,这部儿童剧是这样的:在一个除夕夜里,一个小女孩穿着一双大人的鞋,手里拿着几根火柴,在大街上叫卖,可是大街上谁也没有买她一根火柴,也没人给她一点钱。
但是,要是她爸爸知道了,她没卖出一根火柴,会揍她的。
突然,有一辆马车从她旁边飞奔而过,给她吓得连拖鞋都跑掉了,其中一只拖鞋找不着了,另一只被一个小男孩儿捡走了,他说,他要拿来给未来的孩子当摇篮。
她只好赤着脚走在大街上继续卖火柴。
可这一天,天气特别冷,她的手脚都冻僵了。所以她只好从手中抽出一根火柴,在墙面上摩擦,火柴点燃了。她把周围都照亮了,她感觉自己好像在火炉旁,她忽然间觉得自己没那么冷了,手也暖和了一些,可是就在她正想要给脚暖和时,火柴忽然熄灭了。
然后,她再次点燃一根火柴,她仿佛看到有一家三口正在享受一顿丰盛的年夜饭,在这餐桌上有一大盘热腾腾的饺子,还有北京烤鸭、宫保鸡丁儿、红烧肉、西湖醋鱼、双味蝤蛑等。就在她正想要拿起筷子享用时,火柴又熄灭了。
接着她再次点燃一根火柴,这次,她看到了人们正在释放一盏盏明亮的孔明灯和那绚丽多彩的烟花。她抬起头来一看,这烟花是多么的绚烂、多么的美丽。
这时,天空划过一颗流星,她想,也许是有人要离开这个世界了。因为以前,在她奶奶还在世的时候,跟她说过,只要有一颗流星从天上划过,就说明,这世上有个人来到了天堂。
天,逐渐越来越冷了,她在墙角边发抖得直哆嗦。
这时,她又一次擦亮了一根火柴,这是她手中最后一根火柴了。她看到了她的奶奶,她希望奶奶一直在她身边,并把她带走。
这一次,她终于实现了她的愿望。她的奶奶这次终于要把她带走了,就在那新年钟声敲响的那一瞬间,她的奶奶带着她一起去了很遥远的地方,那里是一个幸福而又美好的地方,那里没有疾病,痛苦,更没有饥饿。
天亮了,人们经过这个路边,看到这个女孩的尸体时,只是觉得她特别可怜。可他们并不知道,昨晚到底发生了什么。
整部儿童剧的内容就是这样。里面其实不过是把一些国外的元素都去掉,全部替换成中国的元素,融入中国的传统文化。而且,还是将圣诞节改成我国的传统节日——春节。
在正式排练和选角前,指导老师怕有的同学没听过这个童话故事,就这个故事给所有同学讲了一遍。
从这部儿童剧来看,所需要的角色有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一位车夫、一个男孩、一家三口、一位老奶奶和一些群众。一共需要十四五位演员。
如果《卖火柴的小女孩》以影视化呈现的话,效果会更好一些,因为这里面是有用到特效和后期的制作,才能把一些效果呈现出来。
但这又毕竟是舞台剧,想要把故事里的内容呈现出来,其实是有些困难的,这就需要演员的表演和一些道具的辅助才能把整个故事在舞台上呈现。
另外,这马车,不能真的弄两匹马来演,只能做道具。
在排练之前,当然是要进行选角了,最重要的还是女主,指导老师就对这个角色的竞争者通过表演其中的某一小段作为选角的考核,看看谁更适合演这个角色。
在整个表演兴趣小组当中,一共有二十位同学,其中,女生占十一位,这十一位当中,又有六位想要演这个主角。
而这个选角的考核就是在奶奶正要把她带走,而这一切其实都是她的幻想,她最终倒地死去。
按剧本上排练这一段是这样的:小女孩点燃一根火柴,这时候,奶奶从左边上场,她看到奶奶向她走来,她大声呼喊“奶奶”,这时的奶奶已经走到她的面前,抚摸着她的头说“好孩子,奶奶想你了。”
小女孩站起身,抱在奶奶怀里,并说道:“奶奶,我好冷,您可不可以带我走?我好想一直待在您身边。我知道,火柴一灭,您就会消失。”
“好好好,奶奶啊,就跟你一起去一个充满幸福和美满的地方,那里没有病痛,没有寒冷,也没有饥饿。好孙女,跟奶奶走吧!”奶奶说。就这样,奶奶把孙女带到了天堂。
这时,舞台灯光熄灭,再次打开时,那小女孩已经倒在地上。
就是这样的一个片段给那六个女孩演,当作考核。在经过所有人的表演后,最终选定张子悠来扮演这个角色。因为指导老师觉得她在表演的时候,念台词咬字清晰,感情到位,把想要温暖,想要一直陪伴奶奶身边的那种渴望都体现出来了。
女主定下后,其他角色也相继定了下来。
之后,他们开始连续几周的排练。
经过几周排练过后,他们分别在十二月十四日和二十一日参加在多媒体舞台的初审和终审中,整个节目都打动了台下的校领导,最终于二十八至三十日的十八时三十分进行连续三天的彩排。
为了能够把一些节目的效果呈现出来,学校特意在大操场里搭起了长二十四米,高十三点五米的高清LED显示屏,还安装了立体环绕音箱,上下各有一排射光灯。在观众席的最后面,还有一盏追光灯。这些所有的灯光都由一台电脑控制。
三十一日下午,学校不上课,各个班主任让全班同学各自带上椅子到指定的区域进行椅子的摆放,并拿一张已经裁好的白纸上写上名字,贴在椅子的靠背上,以免坐错位置。
张子悠和张子仁的母亲就是这所学校的音乐老师,所以,她会在学生区后面的教师区观看女儿的表演。
十八时三十分,晚会开始了。
每个节目都很精彩。整台晚会的节目各种各样,有歌曲、舞蹈、诗朗诵,还有钢琴演奏等。
晚会还设置了有奖问答环节,该环节分三轮进行,平均每半个小时进行一次。不过每轮主题都不一样。
第一轮为生活小常识,第二轮为脑筋急转弯,第三轮为中国传统节日文化。
每轮一共有三个问题,回答正确,即可得到一份礼物,回答错误,再找一位进行回答。不过,活动对象仅限于该校的学生们。
为了公平起见,灯光老师用射光灯在观众席上抽取,而且还会通过大屏幕上显示。灯光打到谁的身上,谁就上台回答。不过,及时回答错误还是有个安慰奖。
不过,在第二轮的有奖问答环节之前,刚好是儿童剧《卖火柴的小女孩》。
不一会儿,《卖火柴的小女孩》开始准备上台表演了,趁着主持人正在串场时,指导老师让所有表演成员们放轻松点,别紧张。然而他自己心里比谁都紧张。
在主持人下台后,几个群演和张子悠从左侧走上舞台,而台下,有一个小朋友拿着台本和麦克风念起了旁白。
张子悠扮演着卖火柴的小女孩,手里攥着四根火柴,她边走边叫喊着:“卖火柴,谁来买我的火柴?!”
她照着平时排练下来的剧情,认认真真地演下去。
当一个小男孩把她的拖鞋带下舞台后,她就要全程光着脚丫演完剩下的所有内容。
这时候,气温只有1℃,这样寒冷的气候完全贴合剧情里的气候,她演起来,更加具有真实性。
但是为了表演,她只能忍受如此寒冷的气温。前三天的彩排,她也是这么坚持过来的。
因此,她每天彩排结束后,她母亲都会给她泡上热腾腾的泡脚水给她泡脚,就不想要给她冻了。
这部儿童剧,观众看着熟悉,但又陌生。
熟悉是因为故事熟悉,陌生是因为这是经过改编的儿童剧,只是把平安夜改成除夕,把烤鸭变成了我国传统美食——北京烤鸭,还融入了年夜饭、烟花等农历新年元素。
整个故事是把我国的春节融入进去,使整个故事充满了浓浓的年味儿。
为了迎合节日的气氛,在这部儿童剧当中,还用上了《春节序曲》作为其中的背景音乐。而整个故事所发生的年代就在我国民国早期,所以,服装上都采用民国时期的衣服。而卖火柴的小女孩,她一开始除了穿大人的拖鞋外,她的全身上下的服装都是各种补丁拼接而成,这就看起来特别的贫困。
在道具方面,指导老师是下了本儿了。就在卖火柴的小女孩第二次“点燃”火柴的时候,舞台上就会出现一张餐桌和三把椅子,餐桌上有几样菜,其中就有北京烤鸭。不过这些菜都是在网上买的仿真菜。至于这餐桌和桌椅,其实就是在办公室里搬来的。
就在小女孩划第二根火柴时,灯光只打在她身上,其他地方都是暗的,那么趁舞台其他地方还暗的后,后台会有五个男老师和几个女老师一起把那桌子、椅子还有菜立马端上来。不过这办公桌上还铺好了餐桌布,那样看起来更有餐桌的样子。
整个节目是非常打动人,好多小观众们都看哭了,而奶奶出场时的片段尤为感人。
最感人最令人心酸的地方就是小女孩跪在地上求她奶奶把她带走的时候。而在这时张子悠的演技在整个表演的过程中,达到了最高潮。
最后,当小女孩倒下的时候,张子悠的母亲看到这一幕,心酸地流下了眼泪。
这眼泪不只是因为剧情的感动和心酸,更多的是心疼。
这一天天气很冷,和故事里的气候相差无几,虽然张子悠并没有光着脚走在地面上,而是在舞台上。但同样也是冰凉的,而且,她身上穿的服装很薄,手上也没戴着手套,脖子上也没有围脖,在气温只有1℃的环境下长达十分钟的表演,她担心女儿会不会感冒,在家里早已备好了感冒灵颗粒,只怕她挨了冻。
好在她表演完了之后,赶紧穿上袜子和棉鞋坐回自己的位置上继续观看其他演员们的表演,她才不会再挨冻了。这下母亲也就先松了一口气。
通过前三天的彩排和今天的演出,张子悠对那卖火柴的小女孩所遭遇到如此寒冷的天气,是同身感受的。因为她在表演的时候,手脚也是冻僵的。
而今天和故事里所发生的时间更是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因为,一个是跨年夜,一个是除夕,都是要迎接新年的一天!
儿童剧《卖火柴的小女孩》就这样演完了。接下来到了第二轮的有奖问答的环节。
有三个脑筋急转弯,谁能答上来,谁就能获得一本安徒生童话故事书。
首先主持人开始提问第一个问题:一个不会讲外语的小明和一个不会讲中文的外国人为什么可以有说有笑?
然后主持人下令灯光师用射光灯抽取一名小观众。在倒计时结束后,最终灯光打在张子仁身上。
这本安徒生童话故事书是张子悠特别想要的,不知张子仁能否回答上。
张子仁边上台,边想着答案。上台后,主持人给他一分钟的作答时间,就在作答倒计时最后三秒时,他忽然想到了一个答案。他告诉主持人是因为他们语言不通,在打手势。
“回答正确!恭喜你,你获得了一本《安徒生童话故事》!”主持人说完,将这本未开封的书装进袋子里递给他。
张子仁兴奋地拎着袋子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并将此书送给自己的姐姐,还跟她说,“姐姐,我帮你争取到了这本书。”
“谢谢弟弟!”张子悠感谢道。
晚会结束后,母亲和孩子们一起回家。
在路上,母亲询问女儿表演的时候冷不冷,她说她自己挺冷的,手脚都是冰冷的,不过后来好多了。
母亲摸了摸女儿的手,感到她的手还是冷的,她看到女儿的手已经冻得有些红了,母亲的鼻子酸了一下,多少还是有些心疼,于是她对她的手在她嘴边哈了一口气,搓了搓,就将她的手揣进她的衣兜里。
“悠悠啊,现在暖和了没有?”母亲对女儿说。
“现在暖和多了。”张子悠回答。
回到家里,母亲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烧开水。开水烧开后,母亲从卫生间里端出一个洗脚盆,放在正在看电视的女儿脚下,拿来开水壶,打开盖子,将开水倒进整个盆的三分之二,再打一瓢凉水倒进去,然后,她将一根手指慢慢地伸进去试试看,感到不烫后,让女儿把拖鞋和袜子脱了,把脚放进去泡一小会儿,几分钟后,母亲给她洗了脚,洗的时候,还问她暖不暖和,舒不舒服,她回答母亲很暖和也很舒服。
母亲做完这些,心里就舒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