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章 撤军
肥猫江湖2025-07-02 21:363,343

“骠骑将军若走,讨董之事……奈何哉?”王匡眼神灼灼看着张胤,心中仍有一丝期盼。

  张胤摇了摇头,强笑道:“王河内莫要灰心,有大兄在,有诸位郡守在,讨董不在话下。”

  “唉……”王匡颓然摇头,心知这事也不能强求张胤,关键是普富卢和那楼这两贼反叛得实在太不是时候了,早不反晚不反偏偏选了讨董的紧要时候。张胤若走,不仅西进无望,恐怕洛阳还有得而复失的危险。

  许攸突然问张胤道:“能不能不回?”

  张胤道:“许兄,你觉得呢?普富卢似愚实奸,他的部落归化已久,所有人都以为他已经对朝廷有了足够的忠心,没想到还是趁幽州空虚的机会反了,这其中要说没有人诱使,我第一个不信。”

  许攸无奈点头,只听张胤接着说道:“普富卢部众数百落,全力征兵的话,控弦之士可达数万,其领地又毗邻黑山百姓屯田之所,信报中说叛军不往蓟城而往西,已连续屠戮数个屯田区。黑山民都是幽州去年秋冬才收服、安置的,其心尚未稳定,若遭屠杀、驱逐一定会将仇恨记在幽州人的头上。并州那里也好不了多少……幽并两州的黑山民有数十万,若是乱了,恐怕又是一个黄巾之乱。幽州军主力皆被我带出,我若不回如何平得了这等规模的动乱?事出突然,我已经命张翼德督本部军回返幽州。”

  许攸撇撇嘴,缩入角落不再说话。他知道幽州是张胤的心血,幽州发生了这么大的事,无论如何张胤都必须回去。其实若张胤回了幽州,对袁绍只能有好处,坏处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如今董卓已经逃走,命朱儁守洛阳。朱儁是什么人?那是讨伐黄巾时三路主将之一,吴郡大族子弟,无论如何也不可能与董卓一条心。讨董其实已经实现了阶段性的胜利,袁绍所追求的目的也已经基本达到了,下一步是该考虑如何谋划冀州了……至于张胤所说的怀疑有人诱叛普富卢,许攸也是相信的。近年来,幽州在张胤的治理下诸胡归附,蛮夷远遁,百姓生活稳定、富裕,归附胡人中有谁会贸然反叛呢?说没有人在背后使阴招,打死他也不信。

  王匡道:“敢问骠骑将军,将军回幽州后,威虏将军那里……是否也要回并州?”

  张胤道:“上郡杂胡并处,那楼反,很可能带了个不好的头,不仅要平定他,还需要杀鸡儆猴,震慑群胡,否则并州不会安定。吾弟子明堪为刺史,责任在身,推脱不得。我晚些时候会去信给他,建议他即使回军,也要在河东留有足够兵力,以牵制董贼,配合诸位讨董。河内这里,我也留些兵马。”

  王匡稍有茫然地道:“那就好,那就好。”

  张胤道:“本想与诸君共力讨董,克复国祚,奈何小人行于后,吾有心无力矣!”

  沮授道:“继续西进本就是无望之谋,骠骑将军回幽州平乱后修整军备,来年再商大计,此亦善哉!”

  从始至终,袁绍都未曾说过一句话,此时突然开口道:“子承,于情于理我与诸君都不该强留你,但缺了你,这西进函谷关也是不可能了,徒为遗憾……数月来,能与子承戮力共进,讨董诛贼,我与在座诸位皆有荣焉。今军粮不济,洛阳荒废,我等宜各回本州,休养生息,以期来年。我袁本初在此盟誓,明年定当再战讨董,不斩董贼,誓不为人!”

  张胤也不知该说些什么,起身郑重向袁绍行礼,又向王匡、沮授、许攸等人拱手致意,婉拒了袁绍摆酒践行的提议,然后率华歆、齐周、樊秀、典韦等人离开大帐,半路上正遇到风尘仆仆的孙坚。

  孙坚听了张胤说明前因后果也是长叹一声,这声叹息里包含着无尽的落寞、无奈和彷徨,他舍弃长沙太守之位,倾全力北上讨董,不想却惨败鲁阳,其后招兵买马,本想联合张胤打破函谷关,重振威风,却又遇到了这样的事。失去张胤的帮助,又得不到袁术的支持,他空有雄心壮志,又能奈何?若讨董不成,他舍弃荆南四郡还值得吗?

  张胤看出了孙坚的郁闷心情,安慰道:“文台也无需沮丧,董卓势力庞大,又占据地利,我等能有今日收获,已是大功一件,天下人皆知我等忠义。按盟主所议,你我各回本州,厉兵秣马,来年再战,未为晚矣!”

  孙坚垂头丧气,只觉得道理虽都对,但却似乎留有太多遗憾。

  孙坚道:“骠骑将军,后将军那里……不愿供给军粮。”

  此事在意料之中,张胤道:“你我都已尽力了,只是文台此去荆州恐怕也不会好过。”

  孙坚默不作声,这点他又怎么想不到?只是没有解决之法而已。

  张胤道:“孔伷因受惊吓,缠绵病榻,无力政事。我有意向朝廷举荐文台为豫州刺史,不知文台可有意乎?”

  “嗯!什么?”孙坚以为自己听错了,张胤竟然要表举他做豫州刺史,这可是他万万没想到的。

  张胤道:“豫州乃天下之中,然而近来黄巾余孽死灰复燃,官吏滑胥,民众苦多,文台若为刺史,可有信心治之?”

  孙坚大喜,激动地道:“多谢骠骑将军抬爱,坚虽鲁钝,但有为国为民之心和一腔热血,愿担此任。”

  张胤正色道:“文台之能,我早知之。我明日一早拔营北回,会派人将表奏送去长安。”

  其实,如今董卓当政,各州郡皆不服,上表也只是做个姿态而已,有张胤这句话,孙坚就已经可以去豫州走马上任了。至于孔伷那里,有张胤协调关系,想必也不会有什么障碍。

  不过张胤做出这种承诺,孙坚不得不考虑下一步的打算。之前,张胤先是表他为假中郎将,然后袁术为收买人心又表他为行破虏将军,现在张胤再次表他为豫州刺史,这其中的意味可就有些耐人琢磨了。为了争取名望,他不惜投入袁术门下,而如今,难道要改头换面吗?而袁术又岂是那么好糊弄的人。孙坚意识到这次回荆州也可能会有一番风雨。

  “我留一千战马与你。文台现为破虏将军,此职我亦曾为之,我与文台也算有缘。今后我在北,你在南,各展本领,治国为民吧!”张胤笑着说道。

  孙坚也回过神来,心中激荡,向张胤郑重行礼。张胤笑而不语,翻身上马返回大营。

  大帐外,楚鹤已在等候。

  “老师,上次在南阳遇到的张机求见,正在偏帐等候。”

  “谁?张机张仲景?”

  “正是他,学生也见过的,还有另外一人。”

  “快带我过去。”张胤没想到张机会来,急匆匆随楚鹤去了偏帐。

  樊秀笑道:“咱们的骠骑大将军还真是性急啊!明天就要走了,我得去收拾一下行装吧!”说完飘然而去,留下不明所以的华歆、齐周等人。

  偏帐中,张机见到张胤匆匆而至,也很惊讶,赶紧起身见礼:“见过郎君,机与汉升贸然前来,郎君勿怪!”

  张胤拉住张机的手,笑道:“何怪之有?我盼都盼不来你呢!来来来,快请坐!”

  张机身边之人也一同行礼。此人四十来岁,穿一身赤袍,身高超过八尺,体态修健,胸前飘洒一缕长髯,相貌极是雄毅。

  张机向张胤介绍道:“郎君,此时吾之同乡黄忠黄汉升,他前时一直隐居在家,今特来投郎君。”

  “是前大将军麾下骁将黄汉升吗?”听黄忠说确实曾在何进手下任职,张胤大喜,命跟在身后的楚鹤快去备酒宴,他要与二人边饮边聊。

  之前袁绍谋除十常侍,因仇恨蒙了眼,不去收拢军权而是选择先杀诸阉,最后被董卓渔翁得利,在小平津黄忠看出董卓的凶残本性,不愿像吴匡、张璋一样臣服,而是辞官回了家乡。他只有一个独子黄叙,之前感染过疫病,虽然未死却落下了病根儿,回到南阳后他四处寻求名医为儿子治病,恰巧被同样辞官回乡的张机遇到。说到治疗伤寒疫病,当世无人能出张机之右,张机花费了月余功夫调理,黄叙的身子渐渐硬朗了起来,再无性命之忧。黄忠感恩戴德,一月以来与张机也到了无话不谈的地步,当他得知张机为儿子所用的药方中有一些是得了悯农郎君张胤的提醒,连带着对张胤也起了好感。

  后来诸侯联合讨董,张胤亦倡义兵,张机则说他之前与张胤有约定,辞官本就是要去幽州相投,黄忠的心思也跟着动了。要说黄忠也是有大志向的,他虽是寒门出身,但因勇力在军中出人头地,直做到比两千石校尉,就这样舍弃了又怎能甘心?历史上他辞官回到荆州后,独子黄叙病逝而亡,使得他意志消沉,一直隐居不仕,直至八及之一的刘表相邀才勉强出山。而今,历史的轨迹已经发生了变化,他的儿子还活的好好的,他的内心也充满着战斗的渴望,当然不愿意就此终老。张胤的名声、威势和所作所为,目前看都是一个不错的追随对象。最终,黄忠选择跟着张机一同来投张胤。

  搞清楚了来龙去脉,张胤乐开了花,这是白捡了一员猛将和一位神医,前者且不必说,单这张仲景就是十万兵不换的宝贝,他准备这次回去就将医馆建起来,让张机主持。

  张胤的态度也让黄忠心里的石头落了地,他当然看得出来,张胤对他们两人都极为重视。他原本还有些担心自己是何进部曲的身份,现在看来完全是多余了。

  楚鹤将酒水送了进来,张胤又让他去请了华歆、齐周和医曹从事李和来作陪。一番交谈,李和对张机是佩服得五体投地,他号为幽州名医,但与张机相比就像萤火比之皓月,拍马也追不上。

继续阅读:第二百二十一章 背叛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峥嵘志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