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八章 王公节赍郡为礼
肥猫江湖2025-07-02 21:533,235

张胤闭门不出,开始张晟、荀彧、华歆、张飞、樊秀等还想进去劝一劝他,但徘徊一阵后又无奈散去。

  一连三日,书房中除了偶尔传出《长相思》的笛音以外,多数时候沉默、安静。没有人知道张胤在想什么,但当他开门出来的时候,已经又恢复成了那个雅量高致、龙行虎步的北方霸主,而气度威严更胜从前。

  张晟、华歆等人终于能将心中的大石放下,各自松了一口气。

  张胤出来见张晟、华歆、樊秀三人在院中等候,微微一笑,将一封奏表递给华歆,道:“即刻送入宫中。”

  华歆点头,也不问表奏何事。

  张胤笑道:“我监管失职,请降一级。”大司马为上公,降一级应是三公,但华歆明白,张胤指的肯定是重为骠骑将军。张胤为骠骑将军时,位特进,可比三公。

  华歆道:“这样也好,正好堵住那些朝臣的嘴。”

  张胤扭头问张晟道:“子盛可在?”

  张晟道:“昨日曾在这里等候兄长,我去找他来。”说完与华歆一同离去。

  樊秀将眼前的一缕碎发拂到耳后,轻声道:“怎么,想通了?”

  张胤微笑不语,樊秀看着他笑了笑,也不追问。

  不一会儿,徐荣跟着张晟过来,张胤示意两人随他席地而坐。

  张胤道:“子盛此来,可曾带着什么人?”

  徐荣道:“有二三十跟随我已久的老卒,不忍舍弃,随着带了来。”

  张胤颔首道:“嗯,都编入飞熊营吧!有这些人在,你也好掌控。你去过飞熊营了吧?”

  徐荣点点头,道:“士卒们的底子很好,军纪怕是要加强。”

  张胤道:“姜尚开周朝八百年基业,有通天彻地之能,其别号‘飞熊’,可惜这两个字险些被董卓毁了。如今子盛统飞熊营,可要用心治军,莫让我失望。”

  徐荣拱手道:“请大司马放心。”

  张胤摆手道:“我已自降为骠骑将军。飞熊营中,宁辑将军段煨,数投他人,为了名声和家族,今后他不太可能再有异心,此人乃是段太尉之后,兵法谋略皆不逊于你,可以威慑之,而后用之。张济勇猛善战,先登陷阵是其职也,其侄张绣在恨奴身边,妻、妹留于长安,且此人曾宁愿坐牢也不愿舍弃故主,忠义之心是有的,即使比不过亦洛巫,也不逊色多少,可放心用之。其余郭汜、滇莫等,用不用,用不用得好,则要看你的手段。”

  徐荣正色道:“多谢将军教诲。”

  张胤道:“我已调长安和郿坞存粮三十万石出来,奋威将军兼领监军沮授辅佐你们,你与恨奴可择日出兵,我要明年春时,凉州平定。”

  张晟、徐荣一同起身,齐声遵令。

  张胤让两人坐下,对徐荣道:“子盛可还有什么要求?”

  徐荣踌躇片刻,道:“有一事请骠骑将军照顾,吾有一同乡,复姓公孙,名度,曾为冀州刺史,文武皆有才略,只是受战乱影响,一直赋闲在家,我欲表举他接替我为辽西属国都尉,不知将军意下如何?”

  “公孙度?这个人我有耳闻”张胤沉吟半晌,道:“赵芳走了,辽西郡和辽西属国需要有熟悉当地情况的人接任,还是让田楷为辽西太守,李敏代你为辽西属国都尉吧!乌桓营仍让田楷领着。左冯翊池阳人王承、柳铮之从弟柳毅,有军略,可为两地长史辅之。”

  张胤如此说,徐荣本来以为是拒绝了他,心中稍稍有些沮丧,公孙度与他少时交厚,实在是碍不过情面,却又听张胤说道:“我已调单经代你指挥鲜卑营,岳牧办完此地事宜后也将回到幽州,下一步鲜卑营和破虏营仍有作战任务……弘农那里不能空着,让公孙升济过去任太守吧!”

  徐荣大喜若望,弘农连接长安与洛阳,在他眼中地位要比辽西属国更高,也更富裕,张胤这是给足了他的面子。其实,张胤是有些介意对公孙度在原本历史上的表现。弘农太守的分量的确比辽西属国都尉更重,但夹在两京之间,就算公孙度有野心,他也没有那个能力折腾出事来。而公孙家在辽东的影响力却不小,近来在辽东也算规矩,以公孙度的履历和家世,给个太守并不为过。

  徐荣了了一桩心事,十分高兴,又表示想让儿子徐骜到张胤身边历练。张胤哈哈一笑,满口答应。其实,大部分军将都会将成年的孩子带在身边教导,比如黄忠就将独子黄叙留在身边为军侯,指导兵略。徐荣这么做既有表忠心,又有些投机的心思,张胤马上联想到了很久以前他曾经送给张挚过一匹小马驹的事。有时候张胤也觉得有些好奇,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悍将竟然也有这么一面。

  张胤道:“兵器制造局的兵甲和刀矟优先装备白骑、飞熊二营,此事你可去找子鱼先生商议。”

  徐荣道了声诺,又商议了些细节,然后与张晟一同离去。该叮嘱张晟的话,张胤已经早就说过了。

  隔日,张胤进宫,于朝会之上正式提出迎天子重返洛阳。百官中明言反对的人倒也不多,东汉立国即定都洛阳,此事早就深入人心,百官们也大多是受董卓强迫从洛阳迁来,虽然有些人已经在长安置了产业,但心中多少还是惦念洛阳的。

  不过,对迁圣驾往洛阳心存疑虑的也有一些。议郎王誧便以洛阳全城焚毁,天子驾临无处为由向张胤提问。

  张胤道:“我汉室宗庙皆在洛阳,弃宗庙于不顾,不仅是陛下之过,亦是我等臣子无能。如今逆贼伏诛,百姓归心,若不重复宗庙,何言为君?何言为臣?”

  “洛阳城虽毁,亦能重建;百姓离乱,亦能安抚;若宗庙隳圮,安能重建乎?”张胤环视众臣,“今关中稍定,复我汉室之机至矣!河南、河内,何处不能使我君臣暂时栖身?”

  张胤的意思很明显,就是暂时在洛阳附近设行宫,使天子暂居,另一边重建洛阳。

  议郎荣邵道:“重建洛阳,钱从何来?”

  张胤道:“朝廷府库尚有一些,剿灭董韩所得亦有一些,以此为之虽嫌不足,然明年此时余钱已有矣!”

  这话让一众大臣满头雾水,什么叫明年就有钱了?钱从何而来?

  张胤道:“董卓强迁洛阳百姓数百万口入关中,愿重返洛阳者,可许之。”

  “嗡……”百官不由得议论起来。什么叫想回去就让他们回去?回去的路费从哪来?到了洛阳住哪?吃啥?谁来解决?朝廷吗?钱呢?这些事可都是需要大把花钱的。有些人甚至以为张胤在胡言乱语。

  王誧道:“大司马说笑吗?这可不是简单的事。大司马不知至今无数百姓仍然无片瓦栖身,无粒米果腹吗?”

  张胤笑道:“安抚关中百姓,重建洛阳城,两件事可一并为之。”

  张胤转身向着群臣,侃侃而谈道:“幽州麦不过七十钱一石,冀州粟亦仅只百二十钱,以朝廷积存和讨逆所得于长安、洛阳买粮不过百万石,然若至幽冀二州购粮,则可翻十倍。今冀州已定,陛下可下一旨意,调幽冀二州之粮,以舟船顺大河运送至洛阳,可补粮食之缺。”

  “可定一政策,百姓中愿意重返洛阳者,可随军东行。至洛阳后依人口划分土地,然而青壮需要服役筑城。筑城者,每日按工得钱。至于多少容后再议。而留居关中之百姓,可行屯田之事,划分伍屯,先修住房,再开土地。住房所用之土石木砂就地索取,所开土地皆为自有,朝廷拨牛马、工具、种子之类,待产粮后以粮食还补朝廷。此事可划个期限,或五年,或十年,此后地归百姓,不再收粮。牛马、工具、种子等幽州产出不少,可转运而来。幽冀二州虽然有所付出,但朝廷也无需用钱弥补,只需按量免其赋税即可。待明年此时,产了粮食,收上来赋税,钱自然也就有了。”

  尚书冯硕问道:“若百姓不愿,如之奈何?”

  张胤道:“若君为耕种之百姓,可愿乎?”

  冯硕沉思片刻,微微点了点头。

  张胤道:“此事看似繁复,其实容易,只是需要一忠君细心之重臣为之。”

  朝臣中又是一阵骚动,淳于嘉出列道:“陛下,臣愿担此任。”

  杨彪亦道:“臣也愿意。”

  刘协大喜,当即决定以淳于嘉为主,杨彪辅之,施行此法。详细施行的方案,也就不用在朝会上讨论了。

  刘协的心情也很急迫,又问何时可以动身返回洛阳,何处可以设为行宫。

  宗正刘谦进言道:“关中初定,冬日将近,此时不宜迁动圣驾,不如待明年,大司马之法见效之后再定此事。至于圣驾将幸何处,宜先派一可靠之臣到河南巡查为好。”

  淳于嘉、邓泉等也附议。刘协便打消了近期就返回洛阳的念头。张胤本来也没想着让刘协马上就返回洛阳,这关中不定,他也不放心。

  随后张胤又表中原大儒、弘儒堂教授申屠蟠为将作大匠,主持重筑洛阳城之事。杨彪表奏以大鸿胪赵岐为使,前往河南巡查。刘协当庭允了。

  不过,赵岐还未出发,却有一人献上了奏折,希望天子大驾前往他那里暂居。此人正是河内太守王匡。

  张胤对此微微一笑,因为随王匡的奏折一同来的,还有一封密信,是王匡亲笔写给他的,上面寥寥数语,只说愿意献河内郡给他。

  张胤暗道:“王公节这是要拿河内郡当礼物投附他,只想讨个忠君的名声!”

继续阅读:第三百二十九章 袁公路不舍南阳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峥嵘志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