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萃山下,双方激战之中,天色已经渐渐暗淡下去。随着视线的模糊,对战局的影响是,陷阵在对射中,优势渐渐增大。
此处,在郝昭的预料之中,也是李通能预见到的。一样的视线,但陷阵对弓手的训练,显然要更胜一筹,动作千锤百炼。
双方的对射,是互相压制,不是说精确度不重要,却并非关键。随便挑出一个陷阵军的弓手,视线受阻,不影响他出箭。
敌军的阵势,是个很大的范围,且在不断的对射之中,手感是会越来越为纯熟的。有经验的弓手都清楚,手感,不输视觉。
在某些地形条件下,前者的效果,甚至更大。对应到训练之中,自然便会有种种与之相应的方法,此刻就体现在战场上。
但这还不是李通最担心的,方才攻击凝萃山的战斗,给与青州营和西凉铁骑最大威慑的,并不是陷阵的刀盾手和弓手,而是……
郝昭队列的后方,又有一队士卒从山上而下。他们肩扛手提,抬着种种器械!到了距离同袍百步之遥,便开始平整土地。
陷阵军,器械队!那是压在李通心中的一块大石。之前的战斗,他也大致看出了敌军的所处位置,眼下的步军对战,他们……
可以及时投入战斗吗?李通不会怀疑这种可能,兖州之战时,一军就做过。不过为了全军的机动性,邱泽只带了六具。
六具,还是简易的,论威力,和凝萃山上的,不可同日而语。郝昭在下山之前,已然传达军令,让器械队加入随后的作战。
但如同高顺给他下令一样,郝昭也给了队长很大的自主权。他要观察好敌军的动向之后,才能做出攻击的决定。
也就是说,方才倘若李通所部,对陷阵军发动反突击。那么即使没有援军加入,郝昭只需稍稍后退,器械队就能助战。
器械队队长,也是陷阵军的军官,对战局的判断能力,绝不差。队长一直等到校尉与司马率军,和青州营纠缠之后,才行动。
之所以等到现在,是因为轰天炮的拆卸,是一门很精细的活。士卒们在此特别的小心,他们对轰天炮,不输骑兵爱战马!
小半个时辰,在战场上说长也长,说短也短,但对器械队的装卸而言,算得上极快。眼下,还能有大约盏茶功夫的视线。
确定敌军阵型的位置,视觉对弓兵队影响不大,对器械队就更小。因为轰天炮是面攻,覆盖攻击,只需要确定一个范围。
前方纠缠激烈,战局气氛炽热,但器械队平整土地,装配轰天炮的动作,却没有受到战场气氛的影响,一切都是井井有条!
装卸也好,平整土地也罢,要做到万无一失。小小的疏漏,等到轰天炮攻击之时,也许就会有极大的影响。
李通想到了这一点,也不由心中暗叹,因为他很快就发现了那一队陷阵士卒的身影。怕什么来什么,还真的是一点不假。
陷阵军的战力很强,演技也很好,但李通知道,敌军的动作,绝不是演戏给自己看的。他们的轰天炮,甚至能伴随步兵冲击。
训练有素的士卒,能让石弹的攻击范围,始终锁定在同袍身前二十步。随着他们的冲击不断延伸,令敌军防不胜防,苦不堪言。
必要之时,更能给你来上一手,玉石俱焚!谁敢忽视陷阵军的视死如归?他们的军讯就是有死无生,置之死地而后生!
知道敌军接下来的战术,晓得其中的威力所在,令李通无奈的是,他缺乏与之应对的战术!曹军无法对器械队形成威胁。
唯一的方法,就是反突击,冲上去,和敌军绞杀一处,正面对决。但此刻的战局却是互相牵制,谁先动,谁就会遭受更大的损失。
敌将之所以不断试探青州军战阵,一是探清弓手攻击的强弱,现在看来,也是为了后续器械队的攻击,不受阻碍。
天色昏暗,对敌军器械队的攻击,起不到太大的障碍作用。李通虽然不知道对方是怎么做到的,却在实战中感受过威力。
冲上去对敌军进行反突击,念头稍稍一现就被李通所否决。眼下的兵力,并不足以支撑他这样做,敌将也许真希望他如此。
可以预见的是,自己真正收迫做出变化,与敌短兵相接之时,那时候陷阵的援兵再投入战场,曹军就真的难以收场了!
怎么办?有器械队在手,敌将稳如泰山,成竹在胸。自己不能反击,也不能等着挨器械队的打击,那是盾阵防守不住的。
一但被漫天飞石打散阵型,对面的敌军是不会放过突击的机会的。
摆在李通面前的,是一个两难的选择,他还必须应对好。虽然自己也留了后手,可敌军把握战机精准,是能给他重大打击的。
“全军听令,等我倒数,五声之后,全体平移后撤!”俗话说,急中生智,面对敌军巨大的威胁,李通还是想出了应对。
目光死死顶住对手器械队的动作,李通口中倒数着,现在他最希望的就是,老天能给他一双千里眼,看清对面每一个动作。
精神高度集中,心无旁骛,李通眼中,天地之间,只剩下了对面的器械队。他在看着敌军平整地形,架设轰天炮!
“退!”终于,在李通口中迸出了这个字,曹军阵型,在将军下令之后,开始了整体的后撤,所有人并不转身,背向后退。
“上!”几乎与此同时,郝昭也率众向前逼近,此刻的郝校尉,眼中闪动着某种光芒,类似张飞遇上吕布时的模样。
棋逢对手,将遇良才!对双方而言,都是一种满足。虎牢关下的张飞吕布,靠的是绝世武勇,郝昭李通,则是指挥上的对抗。
什么?你说为什么不用叶欢对李进来形容?那一战,才是世间公认的最强之战。不行,原因很简单,不够贴切。
叶欢当时对上李进,可没有郝昭这样的心态,他是被逼出手的。用后世的话来说,一个磕了药,一个有外挂,绝不纯粹!
面对危机的形势,李通的表现,在郝昭及司马一级很多陷阵军官眼中,都是颇为惊艳的,那整体后撤之间,极有定边风范。
很显然,李通是想利用轰天炮发射之前的准备,打一个时间差,迅速退出轰天炮的攻击距离,让器械队不能形成威胁。
之前的全神贯注,就是在借助最后一丝天光,观察器械队的举动。至于距离上的把控,李通大约清楚,自己要退出百步。
百步,并不是多长的距离,即使是步卒全力冲击,也就是不到十息的事情。但要维持整体阵型不变,还要背向,难度极大。
战场上,李通见过陷阵、蛟龙、飞虎等三军用过此战术。好处很明显,始终面向敌军,攻击也好,防御也罢,尽皆有利。
前提则是,你的背向后退,不能自行拥塞,各部之间,各人之间都要保持好距离,否则一旦失败,后果不堪设想。
青州营从没放下过对强敌的学习,背向整体后撤,平时也是练习过的。但在战阵上,他们还做不到敌军那般收放自如……
因此,不到逼不得已,李通也不会冒险施展。这一切,都是被郝昭陷阵军强大的压力逼出来的,不得不为之。
令李通将军欣慰的是,曹军的苦练成果,今日在战阵上,显露出来了。不用回头去看,光听脚步声,李通就能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