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如虎的这场产品品鉴会,走的是雅俗共赏的路子。
因此它并不是纯的产品销售会,销量并不是它的直接目的,它的着眼点,也不是完全在今天推出的酒品本身,而是在于企业品牌的塑造和目标人群的培育。
因为在目前看来,他的酒品,在白酒市场已经有了一定知名度,要做的是做好企业的战略规划,树立高规格的企业品牌,以品牌的能量,来拉动产品的终端销售,这才是有一定名气的企业的销售模式。
真正的大品牌,并不是反反复复的告诉你它的品质有多好,而是你只要看到这个品牌,就知道它是这个品质,品牌本身,就是品质的保障。
所以,在本次会议上,胡如虎大力宣传的是企业文化和本次新品酿造香型和口感等,甚至还邀请行内有名的专家开了几个小型的知识讲座,力图让企业和产品的历史、工艺、文化等给目标群体留下深刻的映像。
不过,以谢易的眼光看来,胡如虎的这场品鉴会,却已经有些落伍了,胡如虎这会儿干的,很可能是一件付出相当大的精力与财力,却收效甚微的事。
首先,对有几千年酒文化发展史的国家来说,白酒市场已经发展成熟。白酒的消费,已经日常化、场景化,白酒并不是一个小众的消费产品,普通的消费者其实并不需要懂酒,他们所关注的,更多的是产品的口感体验和其价位是否与自身的消费能力相匹配。
其次,就这样一场品鉴会的组织来说,它的主题不够鲜明,这么些业内人士和目标客户聚在一起,看似热闹,却实际上失去了交流的主题,大家除了寒暄几句,好像也没什么话可说。
如果换做谢易来做,他会组织针对特定人群的小规模的特色会议,而不是开这种形式的大杂会。
不过,谢易倒是抿起了嘴角,胡如虎这会议开得不咋地,他谢易的收获却不小,居然在这里捞到了漏网的江小饮。
说起来,谢易真该好好谢谢胡如虎。
谢易这么想着,居然对胡如虎,露出了一个微笑,然后心满意足的找江小饮和许量他们会师去了。
胡如虎恰好远远的看见谢易在冲他笑,他却有种被人算计的感觉,赶紧深吸几口气,把那种不太美好的感觉抛之脑后,打起百般精神走会议流程。
胡如虎慷慨的走上台去,滔滔不绝的讲起他的白酒、讲起酒文化的源远流长,讲起凝结着自己一生心血的企业,一场演讲下来,把他自己都要感动哭了,很多嘉宾本身就是在业内摸爬滚打多年的老人,也或多或少产生了共鸣。
可是,胡如虎并不知道,他唯一的女儿胡琦,却对此场景表现出了一种冷淡,甚至是不削。
她看着自己的父亲在台上慷慨激昂的演说,心里万分的不以为然,甚至这样的场景,让她觉得十分的庸俗可笑。
胡琦出国多年,由于当时年纪很小的缘故,关于胡如虎和他的白酒,胡琦并没有什么很深刻的认识,更谈不上接受本地传承千年的酒文化的熏陶,在她眼里,这不过是一个挣钱的行当,仅此而已。
胡琦对白酒从来都没有什么好的联想。
胡琦手里端着一个高脚杯,里面却装的是与本次品鉴主题会格格不入的香槟,就像她自己说过的,她并不喜欢白酒的味道,这会儿不过是强忍着在胡如虎面前表现罢了。
前面一些致辞、产品核心价值表述之类的环节一过,品鉴正式开始,合着悠扬轻缓的乐曲,空气中开始飘荡起醉人的酒香,令人心旷神怡。
胡如虎人员邀请得很到位,不管是有头有脸的重要嘉宾,还是在酒业中有一定地位的专业人士,都撑得起场面。
胡如虎带着女儿胡琦和公司的高管们,对重要的客人逐一敬酒,双方你来我往的互相客套,气氛一下子就热闹起来。
来到谢易、荣书、胡山和许量他们面前的时候,胡如虎谦逊道:“谢总你们几位能来,是给我老胡面子。来来,请品品我的这个新产品,看是否如得了口。”
许量自诩为二流酿酒师,其实他在业界人缘和口碑真心不错,在本地的酒业里面很是有几分知名度。
胡如虎尤其对他说道:“许工你是老行家,一定要多多支持。”
许量的脾气,历来是做好好先生,尤其是参加人家的新品品鉴,许量一直是只谈优点的,“胡老板过谦了,您的这酒,酒体醇厚饱满,绵甜柔和,酒味全面,余味净爽,是难得的好酒。”
谢易和胡山、荣书虽然不像许量那么的专业,可是到底在酒业里面摸爬滚打这么久,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很是得体的点评了几句,既不夸张,又不失态,完全听不出作为竞争对手的酸味儿来。
不知道的,还真以为谢易和胡如虎是多年的知己,就差穿一条裤子了。
谢易和胡如虎你来我往,真是互相把马屁拍爽了。
江小饮站在这些老总们的身后,瞧着谢易此时的样子,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刚才凶神恶煞的拍自己身份证的,不是这个笑得跟偷吃了鸡的狐狸似的这个人吗?
真是人不可貌相,长得帅的尤其如此!
还有一件事让江小饮嗤之以鼻,这家伙明明是个三杯倒,这会儿被敬酒,假模假式的装装样子,其实一看就没怎么喝。
谢易这边装得辛苦,江小饮自己这会儿却连端酒杯的资格都没有的,她能做的,就是默默的当布景板,闻闻酒香味儿而已。
不过,许量还真的说对了,在酿酒界,有那么一种人,是真的有过人的天赋的。
这种人在嗅觉、味觉、甚至触觉上都异于常人,不需沾唇,就知道酒品的原料、水质、酒曲、工艺及品质好坏等基本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