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就以长信侯之言,准备上党会盟,约六国国君在上党朝拜。”
“什么?朝拜!”燕王一脸惊愕的看着身前的燕国使者。
“是的,秦王已经像六国派出了使者。”
“秦王这是疯了,他真以为凭他一个没有实际控制权的帝位就能掌控六国不成?”
“好计谋,王上,这次我燕国恐怕真要朝拜一次秦国了。”
“上将军糊涂,寡人堂堂燕王怎么能去朝拜同是诸侯的秦国。”
“王上仔细想一想六国会盟,以齐王的性格他会买账吗?秦国以上邦自居,若是师出无名他们是不会同意伐齐的,一旦我五国相继朝拜秦国那么秦国就有一个正当的理由号令天下以伐不臣。所有攻打齐国的诸侯也就变得师出有名了。”
“不行,这样以来我们就等于变相的承认并坐实了秦国的帝位,就是以后相帝,我们也是叛逆秦国自此正统之名将牢不可破除非能有人灭了秦国。”
“百步的路程咱们已经走了九十九步了,就差临门一脚这个时候返回功亏一篑。况且秦国处心积虑的计划了整件事,攻齐如果不能让他们利益最大化那么他们凭什么与我们联手灭掉齐国。”
“可要是齐王答应了会盟的要求呢?”
“齐王不答应就伐齐,齐王若答应我们就更得答应,要不然这就是两强联合对抗诸侯了。到目前为止秦国完全置身事外,并没有染指我山东六国之间的争斗,而是转身发展自身灭掉了来自他们西方的威胁。这个秦啸业的手法比商君,张仪之辈可要利索多了。要不是秦王没有孝公的胸襟,如今的天下恐怕早已经变了样了。”
“那我们能不能想个办法像逼杀商君那样逼杀了秦啸业,这样一来面对穰侯我们也好有个喘息之机。”
“暂时还没有办法取缔秦啸业在大秦的地位,至少在现任秦王死去之前他是无法被消灭的。秦国的历代国君虽然或多或少都有这样那样的毛病,但是他们有一个最厉害之处就是相信自己的臣子,。”
听着乐毅的解释,燕王皱着眉头道:“也就是说这次伐齐之战,秦国很有可能是最后的赢家?”
“对,这也许是最后唯一的结局。”
“都说燕赵多侠士,上将军能否召集大量的侠客让他们替寡人入秦刺杀这个秦啸业呢?”
“这是下招,列国征战,从来就没有哪一个国家敢直接派出刺客去刺杀对方的将领。这会被列国所不齿,上次赵国排出侠客武太行兄妹入秦刺杀秦啸业失败还被送了回来,这就是一个无声的警告。列国对赵国也是警惕万分。如果我们燕国这样做了,以后恐怕很难溶于诸侯之中,一旦被孤立起来那么以后的路就更加难走了。”
“好,是寡人唐突了。似上将军这等英豪都有属于自己的骄傲,决不允许自己的对手死于刺刀之下,寡人听说秦国有一支秘密部队,专门处理一些棘手的事情。上将军是否在咱们燕国也着手成立这样一支秘密部队,用来与秦国角逐呢?在战争之中有时候也能发挥奇妙饿作用。”
“这个臣可以效劳。”
“那就好,既然如此上将军这就下去准备吧,同时命人准备好入秦事宜。”
“诺”
乐毅刚走,自一旁偏殿就走出一个青年男子,对着燕王行礼道:“父王,上将军根本就没有办法对付秦啸业,留着秦啸业只会对我燕国伐齐大业增添许多苦难。以儿臣之计咱们还是召集一批杀手去刺杀他吧。”
“荒唐,王儿此话千万不能再说,寡人与上将军相知多年,他的为人寡人知道,一个将军,一个国君不能再战场上战胜对手在背后里想阴谋诡计就算赢了始终是为人所不齿的。望孩儿谨记。”
“诺”太子虽然应答的很快,但他的嘴角翘起的弧度告诉燕王自己这个儿子根本就没有把自己的话放在耳中。
也正是燕国太子的这种教育方式,最后导致太子丹因为派出荆轲刺秦而给秦国以理由灭掉了燕国。
在燕国接到秦使传信的时候,齐王同样接到了秦国的传信,气愤的他抓起案几上盖着秦王大印的绢布就朝着秦使脑袋上砸去,怒道:“秦王欺人太甚,他真以为他这个帝王有多大能耐不成?竟敢号召六国朝觐。他以为他是周天子吗?”
“这只是陛下命在下传与齐王的圣谕,齐王若不遵守在下自行回转陛下即可。”秦使虽然对暴虐的齐王有些害怕,但他代表的是整个秦国,所以并没有打算后退。
“告诉你们秦王,我齐国虽然与诸侯关系紧张,可也没有依靠秦国鼻息生存的时候。秦国若想从我齐国这里取得便宜那是休想。”
“既然如此在下定会把齐王的这番言语带给陛下。”秦使说着恭敬的捡起被齐王丢在地上的圣谕,转身离开了。
秦国,听着秦使把齐王的话语带回,穰侯冷哼一声就到:“长信侯,如今我秦国被齐国侮辱你当如何啊?”
秦啸业并没有理会穰侯,反而对着秦王拱手行礼道:“陛下,齐王不敬我秦国上邦,口出狂言公然蔑视我秦国天威,罪同谋反。请陛下发讨逆檄文,约诸侯会盟上党,相约共同伐齐。”
“秒啊,长信侯这一环扣一环的妙计可真是层出不穷,五国已经得罪了齐国,如今咱们叫他结盟他不去就会被孤立,去了就会被迫响应我大秦先前的朝觐之事。可以说他们已经被绑在了我大秦的战车之上。”想到其中厉害的白起首先鼓掌说道。
“彩,陛下齐国几次三番与我秦国作对,现在也是时候让他们尝尝我秦国的厉害了。臣愿领兵与齐国交战。”刘奇作为一个沙场宿将,虽然没有什么泼天大功,但却也没有什么过错,在这大争之世能保持这样功绩的人还真不多。
“对,陛下还有臣。”白起适时跟着拱手请命。
“臣也愿往。”
“臣也愿往。”
…………
听说是讨伐齐国,这些武将一个个像打了兴奋剂一样,争抢着想要付之行动。
“好了,具体以谁为将等寡人想清楚了再说,此去上党长信侯熟知那里的情况就由你与梁将军随同寡人前往,至于穰侯则负责留守咸阳,与向丞相一起筹备迁都长安的事情。”
“诺”
“陛下,至于攻齐的主将臣举荐一人。”
“哦,长信侯举荐何人啊?”
“银川太守王翦,此人担任一郡太守确实有些大才小用,臣举荐他为太守只是为磨练一下他的性子。如今他的各方面已经成熟,完全可以独当一面,替我大秦征伐天下了。”
“长信侯,你要是自己担任攻齐主将老夫无话可说,可那王翦就是一个小鬼头,他根本不熟悉那些大规模的兵团作战,这攻齐还得需要我们这些老将出马啊。我看着攻齐的人选还是由老夫担任吧。”刘奇与秦啸的关系不错,所以才会插科打诨。
“江山带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属于老将军的黄金年代已经随风逝去了。如今的战场早已经开启了新的打发,老将军这稳扎稳打的做法未必适应现在的时代。”
“什么改革,尽扯淡,你当老夫没去过你的军营吗?还不是你一人说了算?他们那个有说话的权力了?”
“老将军这话就错了,如今的秦军实行的是主将参谋制,一个将军要带上十几个参谋进行历练。由他们集体进行战法的决策与分析,全方面无死角的对敌人的下一步行动进行全面的剖析,给每一个人充分发言的机会。这样一来会让更多的错误方法消失,一旦打起仗来势必如排山倒海一样朝着敌人杀去,根本就不像原本那样排兵布阵白白浪费时间。”
“你是说我们的战法过于老套了?”刘奇眼睛一瞪怒视着秦啸。
“不是老套了,我大秦目前需要的是进攻性的将领,他们需要替我大秦完成统一重任。而像老将军这等打法已经不适合现在军队的发展了。”
“好,就以你所言老夫这次不与你争这个主将的位置,但我要带着我的十几个老伙计随同你们观战,若是你们的战法不行,到时候可别怪老夫手下无情。”
“好,既然老将军有此话语,秦啸业就舍命陪君子了。”秦啸笑着与一脸严肃的刘奇击掌订下了盟约。
“好,既然二位将军自行调整好了谁当主将的问题,那寡人也就不再多言了,此去上党老将军也随行吧。”
“诺。”
“陛下,他们都去了上党,那我秦国的南面由谁负责呢?虽说我们与楚国关系不错,可目前除了朝着南边发展我们已经无路可走了。”
“先不要考虑楚国的事情,等我们处理完了齐国的事,再去考虑楚国。”说道楚国秦王就是一头冷汗,要不是当年遇到秦啸他放了楚王,此时他背负的就是背信弃义的骂名,别说是称帝就是会盟恐怕也没有帝王敢与他会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