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宣太后荒淫无比,我们何不想个办法送一些美男子与她。从而蛊惑与他。”
“不行,此人虽然荒淫,但是却不傻,她一直在为振兴大秦做着努力。就连那个与她生了两个孩子的义渠王都能忍心杀死。就是想要迷惑也是秦王,而不是他的母亲。秦王此人寡义而好大喜功。先前驱逐甘茂,孟尝君等人,后又囚禁楚王。还未有所作为就敢贸然称帝可见其喜功之心。况且此人最著名的就是没有什么主见,但自己所认定的事情又是极其认真的,上次孟尝君脱逃之事就是他的宠妾帮的忙,如今我们大可以训练一些有姿色的歌姬送往秦国以麻痹秦王。”
“秦王好糊弄?诸位以为秦国现在局面是白来的吗?不错秦王是有这样那样的缺点,可不否认此人见有他祖父孝公的优点。知道自己有多少能力,能干成多大的事,如果没有孝公的胸襟与抱负就是再来十个商鞅也成就不了一个大秦。秦国国君能征善战着有几人?他们最大的能力不是征战,而是用人。一个国家连国君都需要上战场的时候那就说明这个国家已经无人可用了。秦王驱逐甘茂是因为他要给穰侯腾出一个位置,驱除孟尝君是因为孟尝君此人说白了不是谋国之士,充其量也就是一个谋己之人。至于囚禁楚王一事却更加简单,单纯的想要楚国割地而已。”
“说起囚禁楚王之事,当时秦王已经拒绝了孟尝君的要求,原本谈判早已经破灭。可他后来忽然又释放了楚王,并且宣称孟尝君以此为借口威胁秦国纯属子虚乌有。楚王是自愿到秦国去的。楚王自己也做了声明。我一直以为这件事有人在背后谋划。这件事发生的时候秦王正要宣太后闹别扭,所以才有了这样一件不讲信义的事情发生。可最后秦王却能放回楚王这就有些不太寻常了。”
“这件事不讨论了,当年楚王逃到咋们赵国被咋们拒收据说曾经去过秦家村,也正是那个时候秦王去过一趟秦家村。点拨秦王的很有可能就是这个秦啸业。别看秦王现在对秦啸业多加防范,可心底里对于秦啸业此人还是很依赖的。要不然崤山之变也不会听从他的意见了。”
“这秦啸业不知道是何许人物,赵将军你与廉颇将军都与其打过交道,此人到底如何啊?”李兑一脸期待的望着两人。
廉颇与赵奢两人几乎是下意识的摇了摇头道:“这个我们还真没看出来,不过此人文武双全。一般这样的人都不是特别拔尖的,可此人武能治军,文能安国兴邦。实乃我不世出的天才,日前赵将军图谋刺杀一事已经落败。此人可以说对我赵国已无亲近的可能。他要经略西北,咋们能不能出使月氏,让月氏人帮忙拦住他?”
“这恐怕不行,月氏人与大秦的关系远比我赵国要好。更何况义渠与匈奴的前车之鉴在那里就是月氏人想要动手也不敢。不过一旦他们与月氏人胶着起来,对我赵国倒是一件好事。我们就可以从容的处理我们与齐国之间的关系。”
“但愿如此吧。”赵王只能寄希望与秦国是真的无暇他顾,要不然这对赵国来说始终是一个灾难。
正在赵国小心部署之际,齐国此时却是一片欢腾。拿下了宋国齐王的风头一时无两,此时朝会之上却有人对着齐王道:“王上,这秦国原本邀你称帝,可因为苏大夫巧言令色使王上你错失帝位。如今我齐国拿下了宋国,可却无缘与帝位,这实在可惜。”
“怕什麽,寡人不日再次称帝也就是了。”
“ 陛下,上次是你自去帝位的,这帝位去了正好应了你与帝位无缘。这才让秦国有了可乘之机,如今秦王的帝位虽然列国尚未公开承认,却已经被列国百姓所认可。如今就是我们想要称帝恐怕也没有人愿意尊我齐国了。”
听到此人话语苏秦匆忙站了出来行礼道:“王上,此皆乃臣之错,请王上责罚臣。”
苏秦自然知道齐王的性格,此时要是辩解齐王肯定会暴怒,莫不如自己请罪这样以来反倒是条活路。
果然,齐王摆手道:“此乃寡人之意与苏爱卿何干,更何况苏爱卿身兼六国相印大涨我齐国声威,寡人怎么能怪罪与苏爱卿。只是这秦国不知天命擅自称帝,实在该教训,上次因为寡人忙着灭宋没有理会。如今寡人腾出手来正是联合各国灭秦的好时机。苏爱卿就由你继续担任合纵之事,联合各国准备攻秦吧。”
“诺”
齐国又在积极备战准备攻秦,不过这次他的攻秦之战,秦国还没有理会,就已经危机四伏了。先是赵国以刚刚讨伐未成为由拒绝出兵。接着韩魏两国也不敢轻易许诺。至于燕国一如既往的支持齐国,楚国则保持了他们以往的态度隔岸观火两不相帮。
“哼,韩赵魏三国未免太看不起我齐国了,派出使节出使秦国,联合秦国攻打韩赵魏三国。”面对齐王的咆哮殿上的众人第一次惊慌起来。此时要是与三国决裂那齐国所面临的处境也不会太好了,况且秦国岂是易于之辈。
“王上三思,三国都有其顾虑,上次我们齐国率先撤军攻宋,已经把三国置于秦国的打击之下,幸好秦国忙着整顿国内事宜没有时间它顾要不然后果不堪设想。还请王上熄了雷霆之怒,再派出使节联合各国。”
齐王虽然暴虐却也听得进他人的意见,听到此话也只好作罢。不过树欲静而风不止,齐王的这几句话早被有心人传播了出去,原本就对齐国充满戒心的三国,此时与齐国却是越走越远。
就在各国在那里勾心斗角之时,帝王历终于自咸阳城流出,以他那独到的速度迅速朝着四面八方传播开来。
关于今天是几月几号,百姓们也许并不关心,可那天开始收割,那天开始播种他们却格外上心,所以这帝王历又被称之为农历,专事农业生产的日历。
“这日历上说了,过几天就是清明了,清明节是缅怀先人的日子。同时也叫介子节,是为纪念被晋王烧死的介子推而举行的。这一天人们要用面粉做成燕子的形状,做成馒头插在先人的坟前,告诉先人春天来了。”
“啥是面粉啊?”
“真笨,面粉就是小麦磨成的粉,就是面。”
“我只见过面饼,还是我们村的刘财主家儿子那天吃的时候我看到的。这祭祖也是有钱人才能祭的,要不然我们怎么有能力把面粉做成的燕子挂在自己祖坟前。”
“你知道什么,秦国人机会都能吃到面,因为地方的差异他们关中人种的小麦与粟米,而蜀中人种的是稻米与小麦。这些东西可是他们的主粮。”
“这是真的吗?秦人竟然能吃这么好的东西?”
“要不然你以为咱们与他们打仗为什么总是输,吃的就没有人家吃得好。”
“人家秦国种地都能获得爵位,你们能吗?还在这里异想天开。真是不知所谓。”听着两人的谈论,一旁有人不满的插言道。
“唉,你谁啊?我们两个说几句话关你屁事啊?你怎么这么事多?”正在说话的两人一脸不忿的盯着刚才数落他们的男子。男子看到两人变了脸色,一脸尴尬悻悻的走了。
而与此同时,另一个城市里面,也有人拿着农历看到:“乖乖,这端午节是个什么节日我们怎么没有听说过啊?”
“端午节是纪念水神的日子,用糯米做成的粽子撒两个进到水里祭祀一下龙神,希望在夏收来临之时不要下雨,要不然一旦下大雨这麦子可就无法收割了。”
“原来是这样,这当秦人就是好,我们要是也能当秦人就好了。”
说着无益听者有心,两人话音刚落一个尖嘴猴腮的人忽然探过头来道:“两位若真想去秦国我能帮忙。”
“你能帮什么忙啊?”
“我认识一个朋友,最近要带一批货物前往秦国,你们要是想要前往只需缴纳十个刀币就行。”
“十个?我们要有钱就不会向往秦国的生活了。”
“那五个怎麽样?”
“五个也没有,我有一个兄弟是打渔的,过些天我们带上全家人乘了船沿着汾河水顺流直下就能到达秦国,用不着你们护送。”
“那这样好了,便宜点我们也是走水路,你们只需要带上全家人拿上干粮随我们一同前往秦国就行,如何啊?”
“我就想不通我们这些人无权无势你怎么总想与我们通行呢?”
“不瞒二位,我们在秦国有一个亲戚他是秦国的一个将军,他新的了几千亩土地无人耕种。所以想要让我找人前去耕种。这些地虽然都是朝廷赏赐的,但是由于我这兄弟族中弟兄们少种不过来,朝廷又要交税,而秦国的百姓们都去给朝廷种地了,现在这地有没人种,一旦朝廷怪罪下来他可就吃不了兜着走,所以才让我给他找人。”
“那如果我们去了,种了地以后怎么交税啊?”
“我也不和你们胡说,秦国的农业是按照十税五的税率交税的,你们要去了税五肯定不成要留下一成给我们将军。所以就按六成收税,剩余的全归你们所有。你们觉得如何啊?”
“这有保障吗?”
“当然,你们要是不信去了先登记,只要入了秦籍,登记了户籍,如果有人私自长税,你们告到衙门去他们可吃不了兜着走。”
“这样好,我这就去找我爹娘,与老婆孩子。”男子说着兴奋的跑去找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