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王,秦使来了。”
“秦使?他们灭了周国竟然连个招呼也不给我齐国打,明显没有把我齐国放在眼里。把秦使给我轰出去,不见。”
“大王不可,不管齐秦两国关系如何,我们不能轰走人家的使者,要不然平白让人看轻了齐国。”
“寡人如何做还需要你来指教吗?把秦使给我轰出去。”
“大王,秦国主动来找我齐国显然是想重归于好,如果我齐国能与秦国结盟共同讨伐三晋,届时两国平分天下不是更好?”
听到这个消息,齐王忽然喜逐颜开,笑道:“那好,把秦使叫进来。”
秦使走进大殿,对着齐王行了一礼就开口道:“我们陛下让在下替他像大王你问好。”
“陛下?”齐王听到这两个字,禁不住冷哼道:“秦国还真敢称帝,难道就不怕山东六国合纵伐秦吗?”
“怕自然是怕的,可即使你六国伐秦大不了我秦国在退后崤山以西罢了。称帝之事已经告知上天,我们陛下上次擅自退帝,遭到上天惩罚,差一点被雷电劈伤。所以为了安稳的活下去,只能厚颜继续称帝了。”
“哦,既然如此秦使来我齐国所谓何事啊?”
“我们陛下想让王上承认我大秦帝王之位,共同商议结盟之事。”
“荒唐,秦国想称帝去称好了,何必让我齐国承认,秦国真是欺人太甚,把秦使给我轰出去。”
秦使还想再说却没能成功,被齐王直接轰了出去。
敦煌城,秦啸顺利的接收了乌孙王的大军,月氏的覆灭给了他们猛烈一击,让他们知道凭借自己的国力根本无法与秦国抗衡,所以识趣的投降了,这让那些心存异志的人一时没了施展的机会,而乌孙王则借着这个献出敦煌的机会获得了秦国的好感,过上了自己梦寐以求醉生梦死的生活。
而秦啸此时正在敦煌城内,指挥着那些人开始整修敦煌城。就在城楼巡视时,一个传令兵走了过来道:“将军,陛下有令把这里的防务交给陈将军,让将军你返回咸阳。”
“可是咸阳出了什么事?”
“出使六国的使者陆续回来,无一例外都遭到了山东六国的排斥,出使齐国的使者更是被齐王给轰了回来。”
“哦,那好,你让他们稍待,我去安排一下手中的事务。”
“诺”
其实军中的事情也没有什么安排的,秦啸经常都是让陈鹏自己去处理那些军中事务,他只是负责在这里闲转而已,如今交代起来也就简单,三言两语交代完毕,随着那些前来传信的人一起返回咸阳去了。
咸阳皇宫,出使的秦使此时正站立在大殿之上,像秦王诉苦。有人开口道:“陛下,这让六国承认我大秦称帝的事无异于登天,他们一听说此事 根本不容我们开口就直接否决了。”
“看来左将军把此事看的太过简单了,我们低估了山东六国的顽固。从这里看来他在国内实行的政策不一定是对的,陛下还要尽早警醒才对,在这样下去大秦非得出乱子不可。”有臣子趁机攻许秦啸,显然他是秦啸新政的受害者。
“陛下,左将军已经返回,正在大殿外等候。”
“宣他进来。”
“诺”
看着秦啸步入大殿,众人的眼神都在他身上聚焦,幸灾乐祸着有之,担忧着,无奈有之,也有愤怒着,如今这次出使不成平白损失了大秦的国威。这是那些心系大秦着所不能忍受的。
锐利的目光扫过群臣表情的丰富的脸庞,秦啸镇静自若的对着秦王行礼道:“臣参见陛下,太后。”
“长信侯不用多礼,上次你与寡人说这次出使能使我大秦称帝之事得到六国的承认,可如今却成了骑虎难下之势,我大秦更成为了山东六国嘲讽的对象。敢问长信侯有何策应对?”秦王虽是问计,但语气颇为不善。
“敢问陛下可是同时像六国派出了使臣?”
“对”
“那可定就成不了,索性六国暂时无战事,臣愿领命出使齐国,促成我秦国称帝之事。”
“长信侯不怕风大闪了舌头,这么多使者难道还顶不上你一人吗?”
“诸子百家还不都共尊太公为祖,蛇无头不走,这诸国争霸没有一个主事之人还不都乱了套。我秦国自古以来就是出帝王的地方,如何不能称帝,大秦唯才是举,诸位没有能力说服六国不代表别人不行。”
“好,既然长信侯有此勇气,王儿何不成全了长信侯,让他当这个使者前往齐国。”宣太后听到这些话仿佛看到了自己熟悉的那个身影在这里舌战群臣,那个人叫张仪,曾经是先王最倚重的大臣。
孝公有商鞅,先王有张仪,而自己垂帘听政自然要有自己的左膀右臂。穰侯已经被奢华的生活所腐蚀,开始爱惜自己的羽毛了,她不能单靠一个穰侯,她需要给这个帝国注入新的血液,而秦啸业正是这项政策的具体实施着。
秦王略一沉思就点头道:“好,既然如此寡人就把出使的重任交给长信侯了。”
“臣必不负陛下重托。”
“好,退朝”
秦王刚宣布退朝,秦继业就率先追上了离去的秦啸道:“虎子,你知道什么啊,你就敢接下这个任务?”
“怎么了?”
“怎么了?齐王早已经不是曾经的齐王了,他新扩疆千里,已经变得暴戾无比,就你这脾气两人呛起火来你还能有命回到秦国吗?”
“无妨,我听说临淄有个稷下学宫,里面有这个时代最著名的学者,儒家又一代表人物孟子正在那里,正好去拜见一下。”
“你最好别去,自秦国立国以来还没听说有那个出名的学子,你去稷下学宫不是等着被他们所侮辱吗?”
“大哥不必担忧,且看我如何安然返回即可。”秦啸没有过多言语,径直离开了皇宫。
由于秦国兴修水利,又注重道路的建设,所以自咸阳道崤山秦啸一路疾驰三天不到就到了洛邑城下。由于一路急赶到达城下时天色已晚,错过了宿头刚刚到达城下就被城上守将喝问:“来着何人。”
“我等是前往齐国的秦国使者,因为急着赶路错过了宿头,劳烦兄弟打开城门让我们进去。”
“除非是边关急事,要不然错过宿头一律不得开门。尔等在城下等候等明天一早开了城门在过关去吧。”
“你这人怎么不通情理啊?信不信我一箭把你射下来。”脾气火爆的刘能不满的喊道。
“你就是把我射下来也别想进城,要想进城等明天早上吧。”城楼上的小将丝毫不为所动。
“你……”
“好了刘大哥,反正咱们进城去也是休息,在这城下休息一晚也不错,正好可以感受一下我大秦边境到底安稳不安稳。”
“可……”
“好了,没什么可是的,我只是想来与白大哥碰个面商量一些事情而已,明天再说吧。”
秦啸说着从马匹上拿下毯子自顾自的把马匹拴在一旁靠着城墙睡了起来,城楼上的士兵看到城下的几人就这样靠着城墙休息了起来,有人不忍道:“公乘,咱们这么做是不是太过分了?在怎么说也是咱们大秦的官员,要是他们秋后算账咱们怎么办?”
“怕什麽,秦国是讲法律的地方,咱们是秉公办理,他们能拿咱们如何?况且自长信侯的新法推出之后,对军队的监管就更加严了,那些想仗着官职欺压手下的人是一点办法也没有了。”
“公乘你还别说,自从长信侯这新法变了之后这军中是越来越有人情味了。以前大家在一起聊天无非是聊聊谁砍了多少人头,能升多大官。可现在聊的却是家长里短,他们家又发生什么变化了。”
“那倒是,如今这日子是越来越有盼头了,据说自泾阳开过来的水渠如今已经到了我们县了,我爹来信说我们家的百亩良田如今都已经建了水,那禾苗可是一个劲的疯长。如果不出意外今年又是个好兆头啊。”
“公乘我还听说咸阳又开始移民了,去西北的免三年税,而且朝廷还给一户一头耕牛,我们村那些土地不够的人已经开始迁移了。”
“唉,是啊。什么时候不打仗了咱们就回家守着老婆孩子过好日子。哦,对了给城下的那几个人放几床被子下去,别把他们给冻着了,毕竟都是秦民出门在外也不容易。
“诺”
天色刚刚擦亮的时候,白起带着几个侍卫开始在城楼上查岗。看着站在城楼上的公乘就笑道:“赵四,昨天晚上城楼这里没出什么情况吧?”
“没有,就是从咸阳来了几个号称去齐国的使臣,来晚了我们没给开城门,半夜给放了几床被子下去。”
“你个笨蛋,既然是使者就应该查看了他们的公文把他们放进了,万一有什么事你有几个脑袋砍啊?”
“啊,没人告诉我说是要查看公文啊?”
“这还用人告诉吗?要不是看你打仗有两把刷子我真想踢你两脚,还不赶快下去,向人家道歉。”
“诺”
随着城门“吱呀”一声打开,白起与赵四就朝着几人走去,看着站立在哪里的侍卫,赵四就问道:“你们大人呢?”
“遛马去了。”
“兄弟,我是这洛邑城的守将白起,你们大人是哪位啊?”
“你就是前将军白起?”侍卫惊愕的打量着白起。
“是我”
“那真是巧了,我们大人是左将军,受陛下委派特地出使齐国的,半道上掉头到这里找将军有事相商。”听到侍卫的话,拿着剑的赵四手上一抖就把手中的剑掉到地上去了,哆嗦着捡起了自己的剑,紧张的看着白起道:“将军,完了,昨晚我把长信侯堵在城门外住了一晚,他不会找我麻烦吧?”
“哟,赵四,你一向不是天不怕地不怕吗?现在怎么哆嗦城这样了?”白起笑着拍了赵四一下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