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氏单于对于不能与秦军大战,还是有些不太甘心,于是就开口问道:“我们能不能想办法与秦军大战一场?”
“大战是可以的,可与秦军打赢了也与我们于事无补,况且我们也不一定可以战胜秦国。就算战胜那也是惨胜,一旦我月氏大军有所损伤乌孙与匈奴都不会眼睁睁的看着,我们与乌孙之间的矛盾尚且可以调和。可匈奴人历来恨我们月氏入骨,他们是不会放下现在这个好机会的。”
“那以你看我们该如何发展?”
“放下一切身段一边向秦国告罪,一边想办法西撤,远离秦国,在于秦国接壤的地方留下足够的缓冲地带,秦国乃是农耕国家,缺少战马。一旦路程过长他们是无法对我月氏进行打击的。另一方面集中优势兵力吞并乌孙,匈奴等国,等实力强大之后,在北上与林胡各部一争长短,只要我们占据了整个北方草原,届时不管是秦国还是燕赵两国都得在我月氏的雄兵下颤抖。”
“好,左贤王的谋划果然不错,你觉得咱们应该何时西退?”
“这个要等到单于你整合月氏兵马以后了,要不然就是带到哪里也无用。”
“报……单于,右贤王信使传来消息,右贤王在洋河河畔发现秦军踪迹一路追杀,已经把秦军逼回陇西去了,右贤王正率军返回让单于带领各部首领前去迎接。”
“什么?这股秦军不是秦军宿将秦啸业所领吗?为何如此不堪一击?”听到秦军撤退月氏有些惊愕的看向了传信的士兵。
“手下不知,只是右贤王就是这样吩咐的,他说那些秦人并不怎么厉害,看到他们老远就跑的没影了。”
“好了,你下去吧。”
看着传令兵远去,单于一脸无奈的看向左贤王道:“早知道秦军如此不堪一击,当初就应该让你去,这下白白便宜了右贤王。他的威望恐怕比之先前更高了。”
“这还是次要的,最重要的是我们现在丢了敦煌,一旦右贤王得知此事肯定会大做文章,他挟大胜之姿归来我们将何以面对?”
“这样好了,你带上你的一万精兵,会同我部的两万精锐,合计三万夺回敦煌,要是能趁机打败乌孙那就更好,届时有了这个功绩我们也就不惧右贤王的功劳了。”
“好吧,目前恐怕只有这个方法了。”
“将军,有三万月氏大军沿着石窟朝着敦煌去了。”
“好,他们终于来了。通知各部做好准备。”
“诺”
传令兵刚走,乔泰就进了大帐道:“将军,我们为何不在石窟依照地形吞了月氏的大军?”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如今还没有人知道我们秦军已经到了这里,所以他们肯定会毫无顾忌的直奔敦煌,让他们先于乌孙打一场再说。”
“乌孙丞相死了,乌孙王恐不是月氏人的对手。要是月氏人吞并了乌孙那对我秦国就更加不利了。”
“没关系,乌孙与月氏的仇恨不是那么轻易能化解开的,先让他们去打吧。”
“报……,王上,月氏左贤王领兵三万已到城下。”
听到月氏大军来了,乌孙王本能的就有些慌乱,不过想起相国的死,又有些悲愤的道:“月氏远道而来,通知各部于我出城迎战。”
“迎战?”那些部落首领听到这句话一个个瞪大了眼睛盯着自己的王,以为他又发什么神经了。
“丞相就是战死与月氏人手中,自先王开始我乌孙与各部的交战持续走入下坡。要不是丞相以一己之力力挽狂澜,我乌孙那还有现在的局面。如今他以生命替我们换来了敦煌城,我们决不能让他在回到月氏人的手中。”
“王上,以前丞相在的时候我们尚且不敢与月氏两万人硬碰,如今他们有三万人,我们是无论如何也打不过的,还请王上三思。”
“不用三思了,相信你们已经得到了消息月氏的近万大军在距离敦煌不远的地方遭遇袭击了。我派人查看过哪些尸体,据返回的士兵说那些人的伤口是一种里浅外阔的伤口。据经验老道的老兵说起,这种兵刃叫做刀,是秦军黑甲骑兵惯用的一种近战武器。乃是秦军左将军秦啸业所领之兵明显的标志。在这一代能吃掉近万人不被发现的恐怕也只有以速度著称的秦啸业了,只要敦煌城还在我们手中秦国就不会坐视不理,任由月氏那些敦煌。”
“诚如王上所说,可秦军为何要保护我们乌孙呢?”
“秦国与月氏开战,而以月氏的实力是绝不可能打得过秦国的。他们唯一的结果就是往西迁移,敦煌是他们的必经之路。秦国想要经略西域,月氏人就决不能西退,要不然对秦国将是没完没了的麻烦。我们乌孙与月氏有仇,敦煌在我们手中月氏人没了退路只能选择与秦军决一死战,而这正是秦军希望看到的结果。所以秦军是不会看着我乌孙被月氏灭掉,除非我们放弃了敦煌。一旦失了敦煌我们乌孙也就没了价值。”
听到乌孙王分析的头头是道,一众部落首领除了惊讶还是惊讶,这还是那个贪花好色的乌孙王吗?何时变得这么有条不紊了。
面对乌孙王的改变,一众部落首领从开始的不屑慢慢变得凝重了起来,月氏大军遭袭,他们乌孙人没有动手,而月氏不可能攻击自己的部队,所以这个幕后黑手八成就是秦军。
既然确定了秦军就在附近,那接下里的事就好办了。虽然乌孙从未与秦军打过交道,可毫无疑问此时的乌孙是安全的,秦军并没有能力越过月氏占领敦煌。而为防止月氏西逃他们乌孙是最好的选择。
左贤王刚刚准备休整队伍对敦煌城发动攻击,却见城门大开,一对对整齐的乌孙士兵打着为丞相复仇的口号,朝着左贤王的疲累之师发动了攻击。
左贤王与乌孙交战多年,自以为很了解乌孙人,可这一个简单的冲击却让他晕头转向了起来。毫无防备的他,被乌孙大军这一下搞得晕头晕脑,不过到底是沙场宿将,不一会就组织起了队伍开始防守起来。
“左贤王,快撤吧,乌孙人来的凶猛,我们的先锋部队已经抵挡不住了。”
“你确定对面的这些人是乌孙人,他们何时有了这么强大的战斗力?”
“乌孙王亲自上阵领兵打了过来,说是要替他们丞相报仇。乌孙人群情激奋,势不可挡。”
“真是乱拳打死老师傅,这乌孙王一个什么都不懂的愣头青竟然让我栽了这么大一个跟头,通知大家尽快撤退。”
“诺”
月氏大军来得快走的也快,看到他们退去,有激进的部落首领就要追击,却被乌孙王拦住道:“不能追,月氏虽然打乱但我们并没有给他们造成实质性的伤害,弄不好冲出去反遭埋伏。接下来的事情就不是我们能管的了,自然有人收拾他们。”
月氏大军一路东窜,好不容易歇了下来,确定了身后无人追赶,忽然一阵地动山摇,在他们的正前方,一条黑色的长龙卷起漫天的沙尘冲了过来。
那斗大的秦字此时是格外的耀眼,不用猜月氏人就已经知道这些人的身份了。面对疾驰而来的秦军,左贤王刚刚稳住的阵脚又开始骚乱了起来,只能挥舞着王旗想办法让他的士兵迎战。
秦军的装备可不是乌孙可以比的,他们的马鞍,马镫等物领先这个世界几百年的时间,这些月氏人根本就连反抗都来不及反抗,只有个别人仗着高超的马术短暂的支撑了一会。就调转马头朝着敦煌的方向跑去。
乌孙大军,刚刚在城外集合完毕,准备回城就看到月氏大军又冲了回来。看到他们的速度,乌孙王急道:“快,整军备战冲上去。”
“王上,月氏人不是冲着我们来的,他们身后有人追赶,看样子真是秦军。”
“好,通知各部弓箭伺候把月氏人给我赶回去。”
“诺”
“左贤王,小心”左贤王的侍卫发现了天空上那黑压压一片的箭雨,匆忙把左贤王推开,
而其他的士兵则没有这么好的运气,许多人被连人带马射到在地。看到这一幕,左贤王只能感慨的道:“多少年不曾遭遇这样的事了,真是虎落平阳被犬欺,要不是那些秦人这些乌孙人哪有胆子敢向我们月氏发起进攻。”
“左贤王,秦人扑上来了,我们现在该怎么办?”
“唉,前有强敌,后有追兵,通知他们下马向秦人投降。”
“投降?不,左贤王我们宁可战死。”
“有时候活着比死更难,单于一心想要有所作为,可从现在的结果看来他的计划显然失败了。我们只有投降了才能替月氏留下那一份血脉来,要不然月氏就要消失了。”
“诺”
“将军,月氏人要向我们投降。”
“投降?他们有多少人马?”
“不足五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