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迷屋》这部小说里,我提到了《滨城爱情美食指南》。滨城其实是我的家乡淮南,我曾有三次离开家乡去外地工作的机会,但最终放弃了。除了那份对于家人的眷恋,还有心中对于家乡饮食难以割舍的情结。一起看看我家乡的小吃吧。
提到淮南的饮食,很多人首先想到豆腐。淮南的豆腐,以八公山为最。八公山豆腐之所以好吃,更多的原因是原料。豆腐的原料其实并不只有黄豆,还有水。八公山豆腐好吃,是因为酿造豆腐的水好。
从豆腐延伸出来的小吃,大概有三种,一种是豆腐包子、豆腐烧卖和豆腐饺子;二是油炸豆腐干;三是油炸臭豆腐干。后两者是淮南街头常见的小吃,华灯初上时,如果你看到街边有一个小小的推车,推车上摆放着豆腐干、臭豆腐干、土豆片以及肉串,那就是油炸摊上市了。油炸摊上的小吃价格很便宜,一块钱可以炸浅浅一碟豆腐干。如果你是来淮南上学或者办事,夜晚闲暇无事,就上一瓶啤酒,来两三块钱的豆腐干肉串,这是种花钱最少质量最好的小吃,当然,如果你想减肥就不要选择这种吃法。
真正能够体现淮南豆腐小吃精髓的还是豆腐包子、豆腐烧卖和豆腐饺子。豆腐包子多与菜搭配,很少与肉混合,中间多放辣椒或者包菜,流行于市井之间。烧卖则高档一些,多为酒店和宾馆的主食,用薄薄的烧卖片,裹着切成丁的豆腐、香菇、水芹和肉末,绝不放任何调味料,那鲜味足以迷得你喘不过气来。豆腐饺子就是用豆腐制成饺子皮,裹以肉馅、芹菜泥,一般馅里盐不会放太多,主要是让你吃其中的鲜味。还有一个豆腐春卷,只吃过一次,油的味道夺去了豆腐的香味。
淮南最有名的小吃当属牛肉汤。曾在广州待过两个月,回来后第一件事就是喝碗牛肉汤。淮南牛肉汤以辣鲜为主。除了牛肉,三味配菜依次为豆饼、粉丝和千张。这三味配菜都是淮南当地特产,豆饼鲜嫩、粉丝滑而吸汁、千张筋道十足。其实淮南的牛肉汤,牛肉反而为一味配菜,人们吃的是豆饼、粉丝、千张,配上两块烧饼,若北京人吃过一次,也许可以忘记什么是小肠陈了。
凤台的马店羊肉汤亦是一绝。凤台回民颇多,羊肉汤中辣椒较少,以鲜为主。这种羊肉汤一般配的是白馍,汤鲜肉浓,汤里调的是熬出来的羊油,却绝少腥味,美中不足是缺少一股辣劲。凤台县还有一味菜叫做凤台千张,凤台千张比一般千张厚,用素油配青椒炒,吃的时候千张还有股淡淡的甜味,可谓人间极品。
我住在矿务局后门,往西走有条基地小街,那里夜市摊上的菜基本包括了淮南小吃的所有内容。卤菜摊上的素菜最好吃的莫过于豆腐干。有一家卤菜摊的火腿鸭做得相当好,我姥姥八十二岁,依然可以咬动他家的火腿鸭。烧饼有好几种,有一种是用平锅煎出的薄油饼,中间可以夹鸡蛋,另外一种炉烤薄烧饼,会吃的人会买上两块烧饼另夹四根烤羊肉串,一口咬下去,青葱夹着油脂一点点滴进你嘴里,还有平锅煎饼。我母亲很爱吃平锅煎出来的韭菜大饺子,韭菜嫩而不腥,可见掐头去尾去了不少,摊主相当厚道。
忘了介绍淮南特有的汤面类小吃,一味被称之为“砂汤”,实际上是把鸡蛋加入排骨汤或者鸡汤里,这里最讲究的是鸡蛋,打出的蛋清融入汤里要见到氧气泡,这说明汤火足,鸡蛋拌得匀。鸡汁豆腐脑也是淮南小吃一绝,还有油茶,基地小街里有一家非常好吃,我早起跑步时,绕到基地小街,总会到哪里喝上一碗。
各位兄弟姐妹,淮南的小吃是一篇短文里根本介绍不完的。如果你们到淮南,想吃好的小吃,老钱可以带你们去。不过记着来之前要在我的公共知青沙龙博客里留个言,提前通知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