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僵硬地抱着青衣少女,杨刚脑子有点懵,而被一双有力臂膀夹在腰间的少女也失却了平日的镇定稳重,一抹红晕猛地浮上白玉般的脸颊,一颗芳心更是如小兔子一般急跳起来。
两个人傻傻发呆也就维持了一瞬间,随即便如中了箭的兔子一般,猛地分开来。
意外让原本一本正经的两个人尴尬起来,杨刚还好一点,扭头扫视一圈,没有察觉诸多偷窥目光后,便恢复了常态,而颜亚虹却没有杨刚那般厚脸皮,深深埋着头,不言不语,半晌没有一丝动静。
多大点事啊,不就是轻轻抱了一下么,至于嘛!
这么想的杨刚其实心里很虚,不过脸上混若无事,仿佛刚才什么也没有发生一样,别说,这样一来反倒让两人之间的气氛渐趋和缓。
红晕仍在,颜亚虹终究抬起头来,强作镇定,瞄了杨刚一眼,轻轻开口。
“时辰已经晚了,大人,奴家先行告退,稍后再为大人解说金陵风土人情罢。”
“呃,好好好,颜小姐还请自便,本官,咳咳,也觉得有些疲累了…………”
款款起身,颜亚虹缓缓离去,看似不慌不忙,可若细心观察,便会发现女孩儿脚步有些急促,不过杨刚此时可没心思细瞧,因为一边甲板上出现了一个身影,却是颜越。
颜老头不是晕船么?怎么…………呃,这老家伙看见了没有?天地良心,我可不是存心占他孙女便宜!
此地无银三百两便说的是杨刚现下心态,原本不过是偶然事件,可是想得多了,单纯就变得复杂起来,本是英雄救美的义举也不那么理直气壮了。
追思世人世事,往往如此,许许多多聪明人总要给任何事安一个理由,找一个目的,给生活定一个高高在上的目标,仿佛不如此就无法过日子一般,岂不知如此却是落了下乘。
为了生活而生活,为了快乐而快乐,为了帮助而帮助,为了救人而救人,有人觉得人生如戏,戏如人生,这等人只能说他先就给自己戴上了一层面具,至于增添了多少障碍,平添了多少烦恼、忧虑,那便见仁见智了。
让徒增烦恼的杨刚感到幸运的是,步出船舱并来到杨刚身前的颜越似乎没有看到之前一幕,没有一丝儿提及,老头儿及其淡定地举举手以示礼节,开口问了一句及其平常的话。
“黄昏已至,大人用过饭点了么?”
“呃,有劳颜先生挂怀,本官正打算用饭。”杨刚一愣,立刻心情轻松一截,却没深思自己为什么要紧张。
“如此吗,卑职也尚未用饭,不知和大人一同如何?”
自家心腹智囊提出要求,杨刚还能说什么,自然是欣然同意,片刻之后,杨刚、颜越到了最为干净、僻静的一间船舱内,简简单单三两个菜,外加一壶清酒,便是两人的晚饭了。
古代讲究食不语,若是吃饭时大声喧哗,那是很没礼貌、很粗俗的表现,故此杨刚、颜越两人这顿饭吃得十分安静,又或者说,十分压抑。
颜老头什么都好,就是太过讲究,和他一起吃饭真真无趣,喝杯酒都放不开得紧,唔,要是张路、卢大富在这儿就好了,兄弟们一起大口吃肉,大块喝酒…………
杨刚正想着,对面颜越放下筷子,擦了擦嘴,然后开口。
“卑职吃好了………卑职脾胃不好,饭量甚小,大人还请自便。”
颜越不过略略喝了一碗粥,夹了两筷子菜,此后就静静地坐在一边看杨刚吃饭,被别人盯着,就算是心腹,杨刚也觉得不自在得很,想了想,杨刚决定让气氛活跃一点。
“颜先生,您和本官相交相识也有些时日,在您面前本官就不讲究那些虚礼了,唔,俺饭量大,吃饱肚子还得好一会,颜先生若是觉得可以,本官边吃饭边和颜先生说说古今如何?”
杨刚的意思是像后世一样,边吃饭边聊天,肚子饱了,心情也愉悦了,两不耽误,不过颜越可没有讲故事说古今的兴趣,微微点点头,颜越一开口说得便是正事。
“倒也不碍,时间紧迫,那卑职便和大人议一议公务罢,不过在此之前卑职想知道,先前我那孙女儿都为大人讲解了些什么?大人可否给卑职说说么?”
“呃,颜小姐说得还真不少,什么史可法啊,马士英啊…………”
颜越一副正经认真的样子,杨刚却是随口回答,饿了大半天了,这个时候杨刚心思全在吃食上。
不过杨刚到底不是一个吃货,手里筷子不停,杨刚还是把该说的都说清楚了,唯有最后一节用到了春秋笔法,含糊带过。
“哦,如此说来,我那孙女儿仅仅提了些皮毛,并没有为大人深入讲解金陵诸公人品、心性啊!”
颜越点点头,算是了解了情况,瞧一眼杨刚,算一算日程,缓过劲来的颜越缓缓开口。
“此时无事,卑职给大人讲讲金陵之事罢,大人不需太过专注,略略分心听一听便是…………虹儿为大人说到的第一位金陵大员是史可法史公,那卑职便也从史公讲起好了。”
“史可法祖上乃是东汉溧阳侯史崇,可谓世代显贵之家,自史崇算起,其子孙绵延数十代,到史公这一代已经是树大根深,遍及天下,不过嫡系传承却是史公这一脉。”
“我朝太祖开创基业,定鼎天下,史家多有入朝为官者,太祖恩典,史家得以世袭锦衣卫百户官职,不过史家书香门第,子孙多半是瞧不上小小武职的,史公便是如此。”
“崇祯元年,史可法月宫折桂,进士及第,此后宦海一帆风顺,历任西安府推官、户部员外郎、郎中、都御史等职,崇祯十六年七月拜南京兵部尚书,参赞机务,而到了今上弘光帝登基,拜为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一品高官,当朝宰相。”
颜越嘴里说着史可法平生,语气淡淡的,毫无动容之处,一旁杨刚却支楞起耳朵,很是用心,无他,史可法可是后世鼎鼎有名的民族英雄,入了教科书的!
只是,听着听着,杨刚突然觉得有些不对味儿,隐约觉得自己的心腹智囊颜老头儿似乎对史可法很是不屑。
是错觉么?应该不能吧!杨刚想着,却不知马上就要听到一段与后世历史教科书完全不同的对史可法的评价了。
“史可法史公宦海多年,比之大多当道诸公,才能还是有的,治民能做到廉洁奉公,治军能与士卒同甘共苦,若是太平盛世,遇到圣主明君,少不得也能有一番作为,可是………”
“可是如今却是乱世,需要的是能当机立断的豪杰,史可法史公虽有风骨,对朝廷忠心耿耿,可是做事优柔寡断,瞻前顾后,兼之其为东林党人,党争之事万万脱不开…………更兼,当年万历宠幸郑贵妃,欲改立老福王为太子,因东林党阻挠才未成事,今上未登基前便是福王,如何能忘了此节!?”
“如此种种,史公虽然名望卓著,可是却无其实,大人到了金陵后,无需在史公身上多费精力!”
颜越说得轻描淡写,却是把史可法直接否定了,一旁杨刚听得目瞪口呆,而心里却翻起层层波浪。
我擦,颜老头说得这些东东我在都听过啊!在哪个论坛帖子上见过类似对史可法的评价呢?唔,太久远了,久远到我都忘了,不过还好还好,家有一老,好有一宝,要不是颜老头,说不定我真就巴巴儿的瞻仰史可法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