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奉命搞破坏,让我们这些嗷嗷叫的兵们非常激动,好像砸轻了便丢了脸一样。这个看起来很厚的木板经受不住十几个彪形大兵们的轮番攻击,很快便开裂了。
我真想上前说上一句,各位,砸锁就行了,何必把木板砸烂呢。
木板虽然裂了,但是想进去显然不行,我从大头斌手上拿过那把搜出来的军刺,然后把军刺放在锁套下面,使劲往上一绞,锁套便带着铁钉从木头里面出来了,轻松拉起木板门。
拿过强光手电,我便下去了,下去一看我便惊了,没有什么AK,更没有什么爆炸物之类的。一架巨大的老古董,只在电视里面见过的老古董,眼前可以肯定是枪,还是机枪,要不是我对军事知识还比较感兴趣我都认不出眼前这东西是什么枪,这是一架水冷型马克沁机枪,至少七八十年历史了。
什么是马克沁机枪?只能这么解释,看过《长征》吧,长征里面红军用的,带四条腿的重机枪,四个人扛着走,枪管是一个圆圆的铁圆柱形,这种重机枪就是水冷型马克沁重机枪。
“连长,大家伙,真是大家伙。”我显得有些兴奋,似乎寻宝人找到了宝藏。
“什么大家伙,里面有什么玩意?”连长问道。
“马克沁,马克沁机枪,大家伙。”我兴奋的回答道。
“机枪?妈、的,弄上来看看。”连长似乎没有听懂什么马克沁,但是“机枪”这两个字他是听明白了的。
“连长,下来几个人,我一个人怕是弄不上去。”我回答道。
很快下来了几个人,费了好大的劲才把这支枪弄了上来,惊了所有人,连长都看得直发愣,一时间只有屋主人在旁边手舞足蹈、唧唧歪歪。连长反应过来,叫人控制住屋主人,又叫陪同的当地派出所同志联系他的上级。
我借着充足的阳光好好打量着这架大家伙,这架几十年的大家伙一点也不显老态,阳光的照射下油光发亮,一看就知道有人对它经常保养,枪上面有一层油光,保养得还不外行,至少知道枪要擦油,轻轻拉动一下枪栓,很顺畅,看来还经常拆解下来上油,幸好我没有发现子弹,这真是一个大杀器,现在用来打仗不行,但是用来制造混乱显然是大杀器。
仔细看看,这支枪是原来德国产的,很多国家也仿制过,包括中国在二战时期也仿制过。我想这支枪可能是当时哪个土司手下的武装,后来便慢慢传下来了。
“你刚才说这是什么机枪来着?”连长回过神来问道。
“马克沁机枪,水冷型马克沁重机枪。”我有些卖弄的回答道。
“妈、的,这玩意现在还有人家里有,我还以为都在博物馆呢。”连长表达了一下自己的震惊。
“嗯,这枪少说有七八十年了,还保养得很好。”我附和着连长道。
连长不答话,走上前去仔细研究起了这支枪,连长似乎对这支枪起了很大的兴趣,大头斌也上去琢磨起来,接着更多的人都想上去研究研究。一会拉拉枪栓,一会三点一线瞄来瞄去,更有甚者抓着两个枪把手身体带着枪一起抖动、嘴上叫着:“哒哒哒哒~~!”
通过翻译询问着主人,主人一个劲的解释着,这时才好好打量了一下这个屋主人,一个四五十岁的藏族汉子,个子不高,身材却显得很壮实,其实我真有些相信主人的解释,他真不一定是我们要找的人,他也许只是把这枪当个传家宝一样吧,他的爷爷传给他的父亲,他的父亲传给他,他的爷爷教他的父亲怎么保养,他的父亲也教他如何保养。他没事就擦擦这支枪,就像传家宝一样的爱护着这支祖传枪。也许他觉得家里有枪不犯法,或是他认为家里有枪但是没有子弹就不犯法,也许他可能知道家里有枪犯法,但是他就是舍不得讲这支祖传的枪上交给政府。不论怎么样,在我心中,我不相信他是,他怎么看都是一位老实的牧民。
当地的公安来了,枪与人一起带走了,我们的这次任务很快就结束了,坐着可恨的东风大篷车回来了。
没想到之后还经常出这种任务,一两次觉得新鲜,多了便让人受不了,路上太不安逸了,吃得更差,藏民家中的牛肉真吃不习惯,牛肉的风干的,外面看着跟内地买的干牛肉差不多,切开便隐约能看见血丝,如何也下不了口,只能吃部队带来的干粮,吃得人拉不出大便。
之后再也没有第一次那么大的发现了,连一支正规的枪都没有找到过。还经常一无所获,连个武器零件都没看到。这就像是寻宝的人满怀希望的出门,然后失望而归,有时候实在憋屈了,真想把牧民家中的藏刀当军用武器收缴回来。
这段时间真是把人搞得累去半条命,心中觉得这种累真不值得,每天累死累活但什么都找不到,还老是去打扰藏族同胞们安宁生活,碰到一些脾气不好的还对我们吹胡子瞪眼,心中气得不行。大头斌也向上面发起了牢骚,以后没事别接这种吃亏不讨好的事情做,哪个部队不能做,非得要我们侦察营去做这种事情。
安静了一段时间,真正的又出任务了,这次是大动作,不再是之前的一些搜查违禁物品的小事情。
这次任务牵扯到很多事情,这些事情也是我后来才知道的,当时没有这种觉悟。
依然是内部任务,出动的人数很多,这次任务让我们这些秘密之内的人都意识到了将有大事情发生,也让我们压力特别大。
(真诚的希望您再看完之后能给些鼓励与支持,有点什么就来点什么吧,感谢了,小东的写作动力离不开各位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