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我终于踏上寻梦的南下征途 在大多数的同村人看来,虽然我入了大学,但同他们一样站在太阳底下,重复着他们一样的农作,我的人生并没有因为大学而变得不同,或者说,他们就算认为大学生有什么不一样,但在他们的眼里,我是不配享有这个大学生行头的,或者,他们认为,那对他们是一种耻辱?
虽然扩招之后,村里陆续有人考上了大学,但好象我进入大学犯了大家的忌,各种难听的话更是不绝而耳。
后来听到邻村的一件事,才让我想明白世人的心态。邻村的一个人买刮刮彩中了一辆汽车,可当他开回家后,第二天早上一醒来,便发现四个轮胎都被扎破了,油漆也被刮得不象样子。
他们习惯了父亲作为一个弱者接受他们的欺负,但最没有用的父亲居然能生出我这样一个大学生,让他们以后再也不能为所欲为的欺压父亲了,所以我的大学身份对他们来说,显得尤其的刺眼。
经历了大学三年的历炼,我已经习惯了沉默,习惯了别人的无理讥笑和讽刺,我只有将作无视这一切,只在内心暗暗的告诫自己:“原谅他们吧,他们什么都不知道。”
小姨妈看着我就要毕业,也想帮我一把,她小心的对小姨父说:“你的表哥不是有个差不多的女儿吧,看介绍正槐和人家认识下,要是他们能谈成,正槐的工作就不用担心了。”
小姨父的表哥我听说好象是个林业局的副局长。虽然我对通过姻亲关系获得成功十分的不以为意。因为这样就算成功了,别人会将你的努力全部抹杀掉,而全部会将之归功于某位女人及其身后的势力的帮助。因为在我们身边这样的例子太多了,比如在校时比大舅差得多的章善林就是其中之一,后文自有介绍,这里就不多说了。
但长辈的关心,我也不能装作不理,于是随意的问了一句:“那个女孩子的人品还如何?”自从认清了何芳菲、孟紫菲之类的女生之后,我对女生的人品尤其在意。”
“人家可是局长的女儿,愿意跟了你那是你们家的福气,你还问人家的人品干什么?”小姨妈不假思索的说。
我立即觉得受到了莫大的侮辱,我是穷,我是穷家小子,但我找对象是找过日子的人,局长的女儿又怎么了,难道就不要人品了,或者说局长的女儿要是愿意嫁给我就是屈身下嫁了?这个曾经对我无比关照的小姨妈,如今为何变得如此的陌生,难道是受势利的小姨父一家的影响?我不敢往下想,也不想多呆,匆匆的道了句便离开了。
伯父这时显得特别的热心,特意跑来对我说:“三百六十行行出状元,世界上只有下贱的人,没有下贱的业,你们前几年挖煤夯砖还不是做得很好。读了大学分不到工是大形势所*,不是你的错,大不了从头来过。你哥哥姐姐没有读大学还不是照样做得很好,只要自己努力,一定可以混出个前程来的。”
伯父的话可能是好心,但听在我心里却特别的难受。我想我的父母让我读出个大学来,肯定不是想让我继续去夯砖挖煤来证明这个世界上没有贱业的。
看着我背着大包小包的回到家中,除了年龄大了三岁,多了几本书外,日子似乎仍过得和以前一样,母亲的脸上露出了失望的神色。
有人甚至不避嫌的议论说:“早知道读个大学没有什么用处,还不如早点出去打工呢。”
伯母更是不加掩饰地对伯父说:“早就知道借钱读书是还不起的,还好,我们早就把钱要回来了吧。”伯父没有吭声,只是脸上闪过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得意。听他们的议论说,堂兄又跳了槽,似乎工资又涨了一百块。
父母曾对我寄托无限的希望,但如今面对别人愈来愈过头的议论,父亲显得更沉默了,而母亲则在别人一次又一次有意无意的询问之后,终于忍不住说:“要不我们再借点钱去找找关系,看能不能分到个工作。
我内心感到深深的悲哀,原来我的母亲都对我的能力和前途失去信心了,我的心仿佛被刺刀狠狠地剜了一刀。但我仍不得不故作坚强,一脸轻松地说:“你不用*心,我心里自有主张的。”
母亲这么说是有原因的。我一毕业回家,外婆的一个远房表弟便柱着拐杖,半仰着头眯着双眼摸到了我家。信誓旦旦的表示,只要我们准备两千块钱打通关系,他保证帮我分到工作,我没有让他多说,立即就客气地把他请走了。并偷偷的责备母亲:“一个快瞎了的人,能有什么关系。多数是想来骗钱来的。”
母亲对我的态度很是不满,立即反唇相讥:“人家那么可怜,肯定会有好心的人愿意帮他的。再说了,他也是我们家的亲戚的,要论起来你还要叫人家做外公的,亲戚怎么可能会骗人呢。”
我不由笑起来:“象他这种连路都走不稳,找个路都要费半天劲,腰快驼到地上的人,确实是很可怜。但这个世界上象他这样的可怜人多了去了,你所说的好心人却少得可怜,他们哪里有那么多的精力来答理这些可怜人。更何况根本不是他本人的事情,人家凭什么要来帮我们?亲戚?这么多年来了,挂着亲戚的名义来爸爸这里来骗医药费的还少了吗?”母亲只得无语了。
其实我还在等我的资料。学校给了我们一份派遣单,让我们去市里的教育局报到,之后我人的关系才会有个着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