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可怜天下父母心(下)
明月万里2015-10-25 03:564,046

  第六十一章可怜天下父母心(下)

  尽管我们的前人们早已经有了“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做牛马”的古训,但如今看来,我们的国人似乎一向愿意为儿孙做牛做马,且乐此不疲,而在近年来,更是做到了极致。

  我们似乎说这样有什么不好。因为连外国人都羡慕咱们国人紧密的家庭关系以及浓浓的亲人情义呢。

  只是他们不知道的是,当这紧密的家庭关系和浓浓的亲人情义走到了另一个尽头的时候,会酿发怎样的悲剧。

  南下的候车室里,各色各样的人们将狭窄的空间挤得水泄不通。

  而大多数和我一样的人,似乎已经习惯了这里的嘈杂、拥挤、肮脏、甚至空气中混着汗臭味、廉价香水、食品味道的气氛。我们坦然的坐在自己狭小的座位上,好象这一切是如此的自然。

  也有少数年轻的面孔,亦如数年前的我一般,怀着一腔虔诚中略带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期街着自己在南方的前途。他们好奇的眼光,不时的打量着身边的人们,似乎他们只要这样一再的打量,便能从别人的脸上找到自己在南的方向和希望似的。

  而我不得不享受这难得的清闲。短短的六天假期内,发生了太多的事情,我的身体和我的思想一直处在高速运行之中。

  还有两个小时才能开车,我半眯着眼睛,装作无视我身边的人们,便当给自己有些疲惫的身心放个小假。

  可仍有各种不同的声音传入我的耳朵,他们口中那些生动真实的故事,不时的叩击着我的心灵,让我的心情沉甸甸的,再也找不到一丝半点的轻松惬意。

  就坐在我旁边的几个三四十岁的男男女女们,正绘声绘色地讲述着他们刚刚经历的事情。尽管其中还夹杂一个年轻的生命,但在他们生动的描写之中,他们显得如此的轻松,如此的释然,便如同正在讲述一个遥远的时间和地域的故事。

  而我的心却久久难以平静。一个年轻的母亲,为了满足儿子的小小的心愿,竟然赔上了自己的生命。在我们感叹生命的脆弱之余,有没有更多的反思。

  或许会有些许的感叹,也或许会有如同笔者以下的这些简单的文字(我们已经离开文学有多久了?),但那份沉甸甸的思绪,却久久的压在我的心头,使我不得释然。

  尽管我的那位同龄的兄弟只是一个卑微的矿工,尽管他可能正负债累累,尽管他还有无数的愿望想要去实现,但他还是毅然选择了让自己的妻儿租在市区的蜗居内,让儿子能在市区接受更好的教育。

  让我除了感受父爱的伟大,以及身为穷二代的无奈之外,似乎更多的是无语。

  是的,我们这一代穷二代已经输在了起跑线上,那么,我们的下一代,他们会不会继续输在起跑线上。

  这位卑微的煤矿工人,以自己小小的举动,替我们同为穷二代的人做了很好的诠释。

  要给孩子最好的,这是大多数父母的心声。

  要让孩子接受最好的教育,享受最优厚的条件,这或许也是大多数父母们的期盼,尤其在穷人身上显得明显。

  而我似乎亦不能免俗。因为我们害怕,我们害怕那个可怕的穷字永远的、耻辱性的贴在我们的背上,一代一代,代代相传。

  我们有追求幸福生活的权力,我们亦有改变我们面前命运的权力,谁也不能剥夺。

  尽管精英们的代言人一再声称,既然我们这些穷人根本不具备在城市生活的条件,为何还要挤在这拥挤的城市,并且谩骂各个城市那虚高的代价。

  但他们不知道的是,我们的农民兄弟所面对的那些困难和无助。当他的地被推平,当他们的孩子没有意识的喝下三聚氰胺,当他们的父母渐渐老去,却只能指望他们自己来抚养,那些可敬的老人,他们曾经一同为共和国的繁荣富强贡献热血青春,却只能把自己的老年交给紧张的劳作和或许并不甚宽裕的儿女们。

  这位卑微的矿工,他会不会和我们其它的同龄人们一样,只是希望让自己的下一代再做一个卑微的矿工,再做别人案板上的肉。

  他们或许可怜、或许可悲,可怜可悲的都是父母的心,只是,已经被物欲和光怪陆离的大千世界浸*得迷失了自我的人们,何曾体会这份沉甸甸的不堪承受的父母之爱。

  一个年轻的母亲带着六岁的宝贝儿子租住在市区,就为了让孩子能享受城人的教育,尽管年轻的父亲挖煤赚来的钱很辛苦,也很危险,但为了能让孩子接受城人的教育,从此后不要再做一个矿工,年轻的父亲觉得这样很值。

  矿工的孩子享有城里的小孩应该享有的一切:无论吃的、吃的、用的,只要孩子提出来的要求,年轻的父母就算自己再苦再累,也是尽量的予以满足。他们想当然的以为,要让孩子的未来起点高一点,理应便要给孩子享有最好的条件。

  当然,一个六岁的孩子,对煤矿的阴暗潮湿没有任何的印象,也对那些浸透着父亲的汗水甚至鲜血的钱有任何的想法。他只是单纯的以为,只要自己想要的要求,好象父母还从来没有拂逆过他们。因为自己是父母的心头肉,而自己只要表现得足够乖,学习成绩足够出色,便已算是完成了对父母的责任。

  也只有在和父亲相处的时候,望着父亲手掌脚掌上那永远洗不干净的煤痕,年轻的孩子才会小小的露出一丝嫌恶,甚至会对父亲说上一两句:“爸爸,为何你的手总是那么脏,我们老师可是教育我们要讲究卫生的。”

  而年轻的父亲非但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妥,反倒为自己的儿子能领会老师的教育而感到骄傲。

  虽然挖煤很辛苦、很累,但是年轻的父亲还是想尽方法让自己的儿子感到富足,因此,儿子小小的房间里,堆满了各式新奇古怪的玩具。

  可在度过了最初的新鲜感之后,小孩似乎对这些都没有兴趣。那天,也不知道是自己心血来潮,还是看到了自己的朋友也有这样一件,一回到家就嚷着要自己的母亲去买汽球。

  再好再贵的东西他们也给儿子买过,一个带造型的汽球,充其量也不过几块钱,只要能哄得了儿子开心,这点钱算得了什么。

  不假思索的,这位年轻的母亲带着儿子上了街,四处寻找儿子想要的那款汽球。可似乎老天好象要偏偏和他们做对似的,尽管他们已经放开了双眼去寻找,甚至找遍了附近的数个超市,仍是没有找到儿子想要的那款汽球。

  年轻的母亲已经累得两腿酸痛,再也不想走了,只得以近乎哀求的口气对儿子说:“宝贝,人家卖汽球的都回家吃饭了,要不妈妈明天再帮你买好不好,妈妈现在实在走不动了。”

  “我不嘛,我就要嘛,你一定要帮我买回来。”儿子似乎觉得受到了莫大的委屈,立即不依不饶地嚷道,“你就是不想给我买,要是我爸在这里,他一定会帮我买回来的。”

  “宝贝,你都长大了,要懂事,妈妈刚才背着你走了那么远的地方,都没有看到,你看确实是没有,都说了,妈明天一定帮你买回来。”

  “呜呜……,你就是不想给我买,你对我不好,没想到小孩一看汽球就要泡汤,竟径直往地上一躺,手脚乱舞的嚎哭起来,并吸引了不少好奇的目光。

  “宝贝,听话,你都六岁了,还躺在地上,你看人家都在笑你呢。”

  “谁敢笑我,看我不让我爸打他。”小孩倒是没有哭了,立即一骨碌爬起来,向着那些正欲抬腿离开的围观的人们示威性的挥舞着小手。

  或许是这个小孩的坚持感动了上天,也或许是连上天也不想让这位母亲如此为难。正当他们继续迈开脚步时,却突然一串花花绿绿的汽球刚刚从他们眼前掠过,眼看便要转过街角。

  母亲不想再错过这个机会,立即一拨腿就追了上去。

  “吱嘎”,一声尖锐的刹车声响过,斜刺里突然闪出一辆摩托车。母亲全部的注意力都凝注在前面的汽球上,根本不曾感到危险的*近,立即被摩托车撞倒在地,直直的飞出去几米远,鲜血立时从她的头颅倾泄而出。年轻的母亲双手无力的伸了伸,似乎想要抓住些什么,都已经无力再举起双手,她那探求的右手永远的被定格在了空中。只是她那绝望的双眼,久久不能闭合,她是在忏悔,还是在自责,或许只是小小的遗憾,已经无人可以知晓。

  或许是太疲惫,也或许是觉得继续议论也没有什么意思,邻位的几个大姐们已经停上下了议论。她们却不曾想到,他们那当作故事一般谈论的话题,已然在我心头激起了阵阵波澜。

  是的,我们都是穷二代,是的,我们都过得非常的艰难。因为,属于我们的机会是如此的少,前方的希望是如此的渺茫,因此,我们担心,我们惶恐,我们的下一代会继续象我们一样,继续背着个穷某代的包袱。

  尽管我们已经很努力了,尽管我们已经非常的用心了,但我们还是在底层苦苦的挣扎。所以,我们要更加的努力,要让我们的下一代不要一开始便输在了起跑线上。所以,哪怕我们吃更多的苦,受更大的罪。我们亦受了。

  或许我不能指责这位极度溺爱自己孩子的父母。在他们朴素的念头里,或许以为,只要给孩子最好的了,便能培养出最优秀的下一代,不再称之为穷的下一代。因为他们这一代已经没有机会出人头地了,所以他们便把所有的希望寄托在下一代的身上,希望他们的下一代能帮他们出人头地,扬眉吐气。

  我似乎也不能指责我们的同胞们想要出人头地的想法,因为这种精英的文化,这种出人头地,与众不同的历史传统已经深入我们国人的骨髓,让我们的国人们一代人的为儿为女做牛做马,且乐此不疲。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或许是所有父母的心声,但这世上需要的龙凤似乎也就那么多,失望之余,似乎也从来没有人反思过这样会有什么不对。

  随着拥挤的人流,我们很快的又踏上了南行的列车。

  似乎觉得这段并不是很漫长的旅程太令人沉闷,又有人提起了刚才在候车室听到的这个可以称之为故事的人间悲剧。

  “这算什么,”立即有来自更北方的旅客插言道,“这还只是个小孩子呢,他还不懂事,我们家那位都二十岁了,还天天在家里玩,天天就泡在游戏厅,没有钱了就找他妈要,我现在真的拿他没有办法了。”

  “都这么大了,怎么不让他出来打工呢。”立即有人插言道。

  “我说了,我说过多少遍,可他说我答应过要供他供到大学毕业的,所以现在不能叫他打工,可他连大学都没有考上,我怎么供他上大学。”

  “唉,是这世道变了,还是现在的孩子太不能吃苦了呢,可是,自家的孩子这样,总得想办法教育他才是。”

  “可能是我一直在外面打工吧,疏忽了他们的教育吧,都是让他妈给惯的。更可气的是,我说他没考上大学,就应该出去打工,他也无话可说了,竟然说‘你要我去打工也行,你帮我找个五千块钱一个月的工资的工作,我就去打工,’你说我打了快二十年工了,还没有这么高的工资,他一个啥都不会就会打游戏的小屁孩,人家谁愿意给他那么高的工资。”

  车间一时陷入了沉寂,若有所思的听众们,他们似乎找不出合适的话来形容他们此刻的心情。此时的他们是在称量自己的工资,看是否能达到这位年轻的人们的要求,还是在思考,他们如今的心理,已经无法理解如今的年轻的人们的追求了呢。

继续阅读:第62章 又一次陷身于江湖的漩涡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穷二代的成功路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