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枫走近前去,见这里果然是一个寺庙,心中大喜,急忙跑回去,准备把周氏父女送到寺庙里存身。
可是叶枫忽然想到那三两镖车和车上的东西,这些东西倒是颇为值钱,可是偏生又笨重的紧,教人丢下也不是,带上也不是。叶枫呆立半晌,忽然想到:佛家有因果之说,说现世一切果,举凡皆有因。这姓周的如果不是要托大保这一趟镖,倒也不会如此。
接着一想,叶枫不禁摇头苦笑,自己所做的因似乎比周恺行要多得多,现在自己举步维艰,在江湖上处处都是麻烦,似乎也是自己所做之因。叶枫待要好好想想自己都做过哪些亏心事,可是刚想了一下,便忽然想起:老子做过的亏心事着实不少,要是一件件的想起来,非要到明天这会不可,眼下可不是干这个的时候。
叶枫一声长啸,将周恺行放在向日驹上,把周大小姐横抱在手里,往那边的那个小庙走过去。
到了庙里,主持见他器宇轩昂,可是带着两个伤重之人,倒是颇为奇怪。叶枫不等他相询,便开口说道:“在下三人是威信镖局的镖师,这两位同伴为贼所伤,是在下将贼人杀跑了,这才救下他们两人。”主持听他一说,急忙点头道:“原来如此。”便不再多问,这等江湖上的事情,还是不去参与为妙。
叶枫接着说道:“经此一役,在下心灰意冷,那几辆镖车还在那边林中,上边有五万两镖银,就送给贵寺做香油钱吧。”那主持在寺中呆了几十年了,便是出手大方的施主,也不过三两五两的给,哪里见过出手便是五万两的大数目?登时嗔目结舌,说不出话来。
叶枫见那和尚愣了一下,似乎要问些什么。这种事说得越多越不靠谱,少室山下,只怕这些寺庙都和少林寺有点关系。说不定一会便要露出破绽。叶枫当即向那和尚一抱拳道:“大师父,后会有期了。”说罢转身急急忙忙离去。
但听得和尚在后面还说道:“施主,不妨留下来吃碗素面,在请问施主尊姓大名,咱们造功德簿,这……”叶枫听他还在喋喋不休,心中不由得不耐烦之极,施展轻功往外跑去。
出得了山门,那匹向日驹还在庙门外面,刚才叶枫顺手把缰绳一扔便走了进去。他从前骑总是有人在一旁伺候,从小养成的习惯,是无论如何都改不了了。
但是难得,这马竟然颇有灵性,就算是这样也并不跑远。叶枫惊喜之下,登时便将寺中的那点小小不快忘了,催马赶路,回到山脚下的镇子上。
回去之后叶枫便去找柳梦蝶和叶嫣然的下处,可是叶枫未免泄露踪迹,只是叮嘱她们暗暗跟在自己身后。自己可不知道能不能找到她们,少林寺是天下名胜,来往游人数以万计。这镇上的客栈可决计少不了,只怕得有几百家,难道自己一家一家的去找去?
想到这里叶枫忽然想起李黼,他为了寻找一个青梅竹马的儿时玩伴,不惜挨家挨户的去看人家姑娘小姐背后有没有胎记。自己如果一家一家的去挨着这客栈寻找,只怕跟他倒有些相像。
这时候天色已晚,叶枫心想:就算是要找人,也不急在这一时。当即便找了一个客店安歇下来。他认识叶嫣然和柳梦蝶的笔迹,在这家客店造册登记之时,叶枫特意的看了看最近几天来往客人的记录,可是却没有看到这熟悉的笔迹,不由得失望之极。
叶枫回到房中,忽然想起一个办法来,自己既然能从字迹找到人,如果将这字迹派给各个客栈的掌柜的,岂不是马上便能将这两人找了出来?生意人求的是财,只要银子花到了,哪有不肯帮忙办事的?
可是转念一想,又觉得这个办法十分不妥。首先来说,自己现在身上并没多少银子,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可是没有重赏,自然也就没有勇夫了。再说这两人何等精明,万一假装不会写字,让店主代写,这一番心机岂不是白用了么?
这一晚叶枫心潮起伏,翻来覆去的睡不好。到了戌时左右方才沉沉睡去。这一夜无话,第二天叶枫醒来,想道:“茶馆酒楼之中,来往闲人不少,消息灵通。要打听消息不妨去哪里,那些店小二也不必重赏,只要轻赏便可问出不少话来。”
主意已定,叶枫便梳洗好了出去,虽然他从小养尊处优,可是在峨眉山上一年,叶枫都是自己在做这些事,这时候也已经不以为意了。
叶枫走到街上,见大街两旁做买做卖的人都是不少,可是绕了一圈也没看见一个茶馆酒楼,不由得心中暗暗纳罕,怎地这里一个颇为繁华的所在,竟然连茶馆酒楼都没有?当年他在东京汴梁之时,见到许多人便是成日泡在茶馆里面,早晨天刚蒙蒙亮便过去,到了晚上才回来。
酒楼之中这等人便少了,不过酒楼里面江湖人却是不少。这些人三杯酒下肚,便肆无忌惮的高谈阔论起来。虽然说的十九是假,但是说得多了,倒也偶尔能说出些重要的东西来。
按理说有人的地方便应当有这两处买卖,可是少室山下这两样却偏生一样都没有。叶枫不由得暗暗纳罕。
这小镇也不太大,不到一个时辰便转了个遍,可是就是没发现这两处所在。叶枫心中纳闷之极,只好回到客店。
回去之后,看见过来招呼的伙计,叶枫忽然心中一动,伸手把他叫来,给了他一两银子,低声问道:“这里哪里有勾栏院?”原来叶枫心想:若是问他茶馆,他可未必知道,知道了也未必肯说。可是天下大小客栈却和当地的妓院多多少少有些联系,这一下绝不会谈听不到。
知道了此地妓院在哪里,再去探听茶馆,甚或就在那里打听消息,便不是多么为难了。
(作者按:《灵兰秘典》是我国古代医书《素问》中的一篇,主要阐述藏象学说和十二内脏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