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砰!”又是一拍桌子的响声。
这时,却是一个身穿青色马褂的老者,年岁大约五六十岁,圆脸,脸色红润,鼻梁下挂着一撮白须,但下巴却是很干净。
只见那老者在一拍桌子之后,猛地一瞪屠渊,大声喝道:“屠渊,你小子太猖狂了,如果军方敢要五百万两银子,那我外交部今年的开销,必须得一千万两银子!”
这老者,他是今年,也就是1902年(光绪28年),才被方木请到西川来的,他是一个历史名人,即便是在现在,也非常的出名,方木当初为了请到这老者,可是花了很大的代价。
这老者,在一生的斗争之中,总是离不开‘外交’这两个字,甲午中日战争之中,作为李鸿章的幕僚,中日两国的谈判的谈判之中,作为中方代表,有他的身影,满清和墨西哥签订友好条约的时候,也有他的身影,辛亥之后,南北议和的时候,他更是其中的重要人物。
但这老者,现在却是西川外交部的部长,方木手下最重要的幕僚之一!
并且,他还有一个名号,在1877年,返港的时候,由于精通法律,是英国殖民地开业的第一位华人律师。
1882年,伍廷芳成为李鸿章的幕僚,曾参与过中法谈判,马关条约的谈判,
1912年,辛亥革命爆发后,在南北对峙的时候,伍廷芳作为南方的谈判代表,与北方的谈判代表唐绍仪一起主持‘南北议和’,并在谈判中与唐绍仪尽力斡旋、谈判,为南方革命党取得了最大的利益。
可伍廷芳的结局却是令人惋惜的,他才华横溢,满腔报国热血,一生壮志未酬~
在辛亥革命之后,伍廷芳通过南北议和,在谈判的过程之中,对于关键性的问题,丝毫不让,步步紧逼,最终逼迫袁世凯在谈判书上签字,使得清帝退位,为革命的暂时性成功,立下了汗马功劳。
可后来,袁世凯复辟称帝之后,他又四方奔走,大声疾呼袁世凯为卖国贼,终究却不得成果。
在袁世凯短暂的帝王生涯之后,北方最终也恢复了共和。
最终,在郁郁寡欢之中,终生不得志的伍廷芳,于1922年的某一天,悄然去世~
伍廷芳,从到川西的那一刻开始,他就注定了,以后必将成为国际外交上的一个风云人物,受众人瞩目。
其实,伍廷芳对于方木来说,他不仅看上了伍廷芳的外交才能,更看上了伍廷芳从事外交工作这么多年来,那深厚、广阔的人脉关系,这,对于西川极有用处。
西川不同于一个国家,它只是一个地区,而作为嘉州知府的方天敬,他的行政区域,也不是整个西川地区。
嘉州知府,其行政范围,也只是囊括了嘉州地域而已,西至乐县,东至宜宾,这一条在地图上分割了四川西部的分割线以及附近区域,便是嘉州知府的行政区域,并不包括整个四川。
只是嘉州这块地域,它的位置很重要,分割了整个西川,其西川整个地区都在嘉州府的辐射下,嘉州知府的位置,也是仅次于川省总督的第二大重职!
还有一点,方天敬这任的嘉州知府,与以往的嘉州知府大不相同,因为他在朝廷之内,有很深的背景,庆亲王奕劻、恭亲王善耆等王公大臣与他的关系,非常密切,而且作为大清国的实际统治者慈禧太后,也非常的偏袒他。
因此,方天敬在升任嘉州知府的时候,西川各地官员,如:知州、知府、道台等官员,虽说是和方天敬平级,但却纷纷投到了方天敬的这一派系,唯方天敬马首是瞻。
但这些官员也只是投靠,只要方天敬、方木在西川,不伤及这些官员的根本,也就是行政权力,收受贿赂的渠道,也是无伤大碍。
方木在入主西川之后,虽说是名义上的西川王,但对于西川,也没有完全的掌控,只掌握了除行政权之外的其他权力。
在西川,方木也只是依托方天敬的职权,奋力的发展工业、军事,大肆兴办工厂,修建铁路,以求壮大自己,并没有贪图西川的行政权。
对于西川的行政权,方木也不是不想掌控,也不是不想清除西川官场上的这些贪官、硕鼠,只是现在还不能动,不能在西川反贪、灭贪。
西川官场,现在还动不得,现在还不是反贪的时候,若是打草惊蛇,便会引起西川那些官员的反抗,甚至是狗急跳墙,与方木、方天敬拼死相搏。
时代就是这样,总存在一些无奈……
方木一旦这么做,影响实在是太大了,一定会撼动整个官场的,再次震动满清朝廷,从而招致慈禧、奕劻等人的反感,甚至,就连方天敬的仕途,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所以方木不能这么做,不能动西川官场半分,为了以后的发展着想,他只能暂时隐忍。
在西川,方木纵使设立了很多部门,但却没有一样部门,是触及了西川官场利益的,全部都是与工业、商业、农业、铁路等有关的部门甚至连嘉州地域之外的税收,他都没有去掺和。
现在的西川,现在的方家,也只能算是一个,不完整的,没有包含行政的势力。
方木要的,不是一个残缺的四川,他要的是一个完整的四川,一个集军政两大权力为一体的四川!
方木现在是隐忍而已,只是在等,等一个时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