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士官三杰
郫县豆瓣儿2015-11-30 23:304,244

  “蔡锷、蒋百里、张晓准~”梁英士跟着方木念叨了几句。

  随即,梁英士从身上掏出一个小本子,还有一支笔,快速的记录下了这三人的名字。

  在写这三人的名字的时候,梁英士不由得反问道:“木少,你怎么知道日本士官学院有这三个人”?

  要知道,西川的情报部门,可是掌握在梁英士的手里,只要是方木知道的事情,他一定会知道。

  可现在这事,也太奇怪了,因为他梁英士从来也没听说过这三个人,西川在日本的情报联络点,也没有传出过消息,说方木对着三个人敢兴趣。

  还有一点,那就是方木竟然说,那个叫蒋百里的人,今年会到德国去留学,这事都还没发生,横竖都还没一撇,方木都知道,这也太厉害了吧!

  “不会是木少除了西川情报部之外,手里还掌握着一支情报部门?”想到这里,低头写字的梁英士,抬起头望了方木一眼,心底一阵发颤。

  可惜,方木并没有任何想要回答梁英士的意思,虽然他也读懂了梁英士的眼神,只是劝说道:“英士,别多想,西川只有一个情报部!”

  “哦。”梁英士木然的点了点头,又问道:“木少,可你怎么知道日本陆军士官学院有这三个人,还有那蒋百里,他今年就一定会去德国?”

  方木讪讪一笑,拍了拍身上中山装的胸口处,掏出一支烟,点着之后,深吸一口,吐出一团迷幻的烟雾,缓缓地说道:“当然了,他们那么出名,我又怎么不知道!”

  “至于那个蒋百里,天生的军事家,去德国是他的宿命!”

  “出名?”梁英士不解,疑惑的挠了挠头。

  “那他们的年龄?”梁英士再次问道。

  方木轻轻一笑,吐出嘴里的烟雾,说道:“平均不过二十岁,蔡锷与蒋百里年龄相仿,张晓准稍大一些。”

  这下,在听完方木的话之后,梁英士满脸惊讶之色,失声道:“平均才二十岁!”

  这不容的梁英士不吃惊,一群二十岁的娃娃,都使得方木如此上心,必定有他们的出奇之处

  但梁英士听方木的口气,似乎是那三个人很出名,可一群二十岁左右的人,再怎么出名,又能出名到哪里去~

  况且,西川情报部在日本的情报分部,也没有传回消息说,日本有着三个名人,更不用说方木还对这三人如此上心。

  此时的梁英士,真是满脑子的疑惑,那疑惑,都快将他的脑袋,给充斥得爆炸了,使他不由得再次向方木问道:“木少,我们在东京的人,并没有传回这三个人的消息,你又是怎么知道他们特别出名?”

  面对满脑子疑惑的梁英士,方木呵呵一笑,沉吟少许,缓缓地的说道:“或许他们现在不出名,但过两年,就出名了,绝对会成为我西川的得力干将?”

  “得力干将?”梁英士依旧是不解,还想追问。

  方木却在这时摆了摆手,阻止了梁英士的追问,眼神中闪过一丝追忆,凝望着虚空。

  他的思想,则是随着他动作的停顿,而陷入了历史的洪流之中,去追寻这三个英杰,被人称赞为士官三杰的人才!

  蔡锷、蒋百里、张晓准三人,中国历史上的士官三杰,与满清朝廷内的士官三杰不同,他们的出名,则是因为日本陆军士官学员的一次结业报告之中。

  其时,在1899年至1901年,蔡锷、蒋百里、张晓准三人先后留学日本,并在日本陆军士官学院学习军事,并一同毕业。

  在1906年(光绪32年),日本陆军士官学院的毕业大会上,这三人可是用自己的才华,狠狠的折辱了一次,骄傲、自大的日本人。

  在1906年,那一年的日本陆军士官学院毕业大典,相比于普通学校的毕业典礼,日本陆军士官学院还有一个习俗,那就是获得学业成绩第一名的人,将获赠天皇的赐刀!

  这在当时,对于中国留学生来说,日本天皇的赐刀,或许只是一件可有可无的东西,但对于信奉神道教,忠于天皇的日本人来说,却是至高无上的荣耀!

  可事实往往出乎人们的意料,日本天皇赐刀给最重要的步兵科的第一名,结果却被蒋百里夺得了第一,将那把倭刀带回了中国。

  蒋百里的获奖场面颇为神奇,因为日本陆军士官学院宣布毕业生的名字,是从前向后的,第一个念到的便是蒋方震。

  当时的九期步兵科毕业生,有三百余日本人,四名中国人,若干泰国留学生(在晚清时代,泰国与中国一样,还没有完全沦为殖民地,属于半殖民地的状态)。

  就这样,第一名被中国留学生蒋方震拿了,天皇赐刀当然属于中国了。

  面对此情况,日本士官普遍感到面子上难以忍受,谁知宣布第二名的时候,还是中国人。

  这位第二名,就是在辛亥革命之中,于云南起义推翻满清,又于后来反对袁世凯的护国战争之中,挥军北上的风流将军蔡锷。

  其实大家说蔡锷风流,全都是因为他被袁世凯囚禁的那段时间内,在北平的烟柳巷之中,与名妓小凤仙纠缠不断的一段感情。

  这也是世人胡乱的杜撰而已,当时蔡锷心系中国,无比的痛恨袁世凯,并且又肺疾缠身,就算想和小凤仙风流,但也是有心无力。

  蔡锷这个人,其他的不说,他对国家,完全可以配得上忠臣二字,以天下为己任,再说家庭,虽不是一个合格的丈夫,合格的父亲,但也算是一个富有责任心的丈夫与父亲。

  如此,他又怎么可能与小凤仙扯在一起了呢!再说当时,袁世凯为防蔡锷反对他称帝,对他严加看管,蔡锷身边二十四小时都有人的跟随,他又怎么可能去烟柳巷找小凤仙。

  甚至有可能,蔡锷都不认识小凤仙,蔡将军,乃是心系天下之人,又怎么可能被儿女私情所羁绊!

  好了,话题转回来,再说当时日本陆军士官学院的毕业典礼,当第二名依旧是中国人的时候,引起的骚动就更大了。

  于是,日本人在宣布第三名的时候,为了预防不幸,便事先检查了一下,哪想到,这次的结果还是中国人,名叫:张晓准!

  日本陆军士官学院的毕业发布官伏见宫亲王,惶恐之下,感觉无法向天皇交代,临时在后面换了一个日本学生做第三名,想想前四名日本学生不过半,也是悲哀,便将第四名也换成了日本学生,于是张晓准便落到了第五名。

  增加的两个日本人是谁呢?一个叫荒木贞夫,日本陆军大将,陆相,二战之后的甲级战犯,至于另一个人,真崎甚三郎,后来的台湾总督,陆军大将。

  与此同时期的日本毕业生,还包括松井石根大将,日本侵华华北方面总司令,阿部信行、本庄繁等,堪称日本帝国的一代精英,尽皆败在蒋百里、蔡锷之手。

  此后,慑于中国留学生的霸道,日本陆军士官学校规定,中国留学生与日本留学生,必须分开授课,以免出现相同的尴尬场面。

  除此之外,还有一件轶事,关于蒋百里的,当时蒋百里在受了日本人这样的好处之后,日本人还是希望他说日本几句好话,谁知道蒋百里将军的评价,却是说了一句话。

  这话的具体大意是,中国向日本学习到的东西,有两样不可取,一是教育,另一则是军事。

  撂下这句话的蒋百里将军,然后飘然到德国,以德国国防军第七军营长的身份据悉考察军事。

  历史对蒋百里将军的评价,是非常高的。同样,历史名人对蒋百里将军的评价,也是非常高的。

  比如兴登堡元帅,或者是兴登堡总统,这位经历了德意志第二帝国,魏玛共和国,还有希特勒的第三帝国的老将,在评价蒋百里的时候,曾说过这么一句话,大体意思是:‘中国即将出现一位伟大的将军,我想大概是你。’

  蒋百里将军,虽然不如蔡锷那么出名,担任过云南督军,又组建护国军征讨袁世凯,又与小凤仙留下了一段缠绵的佳话,但他对中国的贡献,却是巨大的!

  二战的时候,中华民族抗战的持久论,大底也是出自蒋百里将军的理论,那本《国防论》。

  蒋百里对日本人的军事评价不高,但他的后半生,却与日本人纠缠不清,他是国名党对日作战计划的主要设计者,他编著的《国防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国军队的理论依据。

  蒋百里将军曾心酸的写下过一句字:‘千言万语化作一句话,中国是有办法的。’

  这就是那个年代,一个平凡却又不简单的中国人的呼声,的呐喊,他是爱国的,他愿意为了自己的祖国去死,他的满腔热血,他的一身真挚情分,都洒向了祖国,中国。

  中国,这片生他,养他的土地,身上承载着中国文化和流淌着炎黄血液的蒋百里将军,组成他的每一个分子,每一分元素,都是来自这片土地。

  不论是哪一个中国人,都离不开祖国的恩,离不开祖国的情,所有中国人的心脏,都有一根无形的主动脉,与祖国大地的核心相连,从而引发国人那颗誓死报国的心。

  若国家不负我,我亦不负国家,若国家负我,我亦不负国家!

  国破家何在?如文天祥当年在伶仃洋的咏叹一样,‘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中国人,若是没有了根,没有了国家,不就是那漫无目的飘荡的飞絮,四处游荡,浮沉,失去了彼岸的浮萍。

  没有人能够变成蒲公英,随风飘到哪里就在那里扎根,必须要有一个予以生息的地方,要有祖国!

  蒋百里将军,用他所有的爱国情怀与热血,畅写了一本回荡一个世纪之久的《国防论》,其《国防论》的作用,不论是在北洋政府时期,还是军阀混战,直皖战争、直奉战争、旷日持久的抗日战争时期,都给予了中国非常大的帮助。

  他是中国这片土地上孕育的天之骄子,当年在日本陆军士官学校,豪言壮志,言:日本两不可取,一军事,二教育。

  事实也如同百里将军语言的那样,日本人最终也为他们的猖狂,付出了言重的代价,二战的战车,将带着日本这个国家,驶进无尽的深渊。

  他更是中国的军神,相比于蔡锷的名,他更注重默默的为祖国付出一切,在担任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的校长时期,为中国培养了一大批军事人才,抗击日本人,捍卫中国尊严的军事人才。

  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可不是一个名声不显的学校,他可是与黄埔军校齐名,甚至是超过黄埔军校的名校。

  只不过,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是由北洋政府创建的,准确的说,应该是由袁世凯创建的,而后来,由于袁世凯的称帝行为,导致全国有识之士口诛笔伐,或者是如蔡锷那样,挥军北上讨伐。

  如此,才导致了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的没落。

  要知道,在晚清的最后几年,包括民国的最初几年,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在中国,可是非常出名的。

  它是以袁世凯为代表的北洋系,为了培养军事人才而创立的陆军摇篮,在北洋军之中,很多的中下级军官,都是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毕业的,甚至是连北洋军之中,其中几个镇的统领,如段祺瑞,都是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毕业的!

  由此可见,蒋百里将军对中国的重要性,一生桃李满天下,末己未酬报国情。

  这个时代,大多数中国人,都是爱国的,就好比蔡锷将军、蒋百里将军一样,方木亦是如此,去请蒋百里、蔡锷、张晓准来西川,就是他爱国的一个侧面表现。

  此刻,被蒋百里、蔡锷的爱国情怀所感动,身处会议室之内的方木,眼眶都不由得湿润了……

  ……

继续阅读:第21章 钢铁厂的伍老板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铸造中华帝国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