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打断脊梁
郫县豆瓣儿2015-10-27 15:053,645

  可这三次机会,这三次崛起的机会,满清朝廷都没有把握住,都让其白白流失了~~

  这三次,让中国彻底崛起,不受欺凌,弥足珍贵的机会,都被满清鞑子给白白的浪费 了……

  其实自甲午之前,满清朝廷在还没有,被小日本打断脊梁骨之前,也不是一个任人宰割的国家或是朝廷。

  满清朝廷大量的,带有严重性的丧权辱国条约,其实都是在甲午之后,或是‘辛丑’之后,才被迫与列强签订的。

  因为在甲午之后,财政收入,排在世界第六,海军东亚第一、世界第九的,偌大的满清朝廷,或者说是中国,竟然被小小的日本,这样一个弹丸国家给打败了,这让西方的那些列强国家,简直就是大跌眼镜!!!

  日本这样的弹丸国家,人口小于中国几十倍,国内的资源更是少得可怜,资源贫乏、国力微弱。

  当时,日本虽然经过明治维新,将全国各地,上上下下的改革了一番,产生了一种新的气象。

  可日本国土有限,又是一个小小的岛国,资源贫乏,就算是再怎么改革,也比不上满清,如此广袤的国土,和如此众多的百姓、税收、资源。

  而且当年中日海军的对比,满清光是北洋舰队的总吨位,就要远远的超于日本,还没有算上南洋舰队哩!

  在1890年时,北洋海军二千吨位以上的战舰有7艘,总吨位27000多吨;而日本海军二千吨位以上的战舰仅有5艘,总吨位约17000多吨。

  在军力上的对比,当时日本全国的总兵力,加上陆军的几个师团,海军的军官士兵、预备役士兵,也不过才二十几万人。

  甲午开战时,清朝陆军总兵力达96万人,而日军总兵力为24万人,清军与日军的兵力之比达到4:1;

  而满清当时全国的总兵力,海军、陆军等,总共加在一起,可是整整近百万军力!!!

  在税收上面,满清一年整整八千万两白银的岁入。而日本当年的岁入,一年也不过几百万两白银的税收,相差了满清几十倍!!!

  而且,当年甲午中日战争,打到酣处的时候。那时日本国内的经济,因为战争的进行,需要消耗大量的钱财、人力、物力、资源,已经处于崩溃的边缘了。

  不!不只是日本国内的经济,处于崩溃的边缘,就连整个国家都处于崩溃的边缘!

  当时,因为甲午战争的进行,而且还是和中国,曾今的宗主国,进行全国性的战争,日本国内大多数的日本人,对于自己国家能否打败中国,都抱有低沉、不自信的心理。

  那时,由于战争的进行,日本可是拼尽了全力,在和中国进行对赌国运的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对于日本来说,就是一场灭国级的战争,若是打赢了还好,若是打输了,日本则会陷入万丈深渊,永世不能翻身,永远被中国压在身下!

  但甲午中日战争,对于中国来说,却是一场局部的战争,一场不受重视的战争,一场没有投入全国国力,来与日本生死一战的战争。

  在那场战争之中,满清虽然号称有近百万的军力,可实际投入甲午战争的兵力,却只有不到二十万!

  日本却是真的,拼尽了全国的国力。由于日本的拼命作势,使得国内经济萎靡、民生凋敝,全日本的人民,都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生活艰辛、苦难。

  那时,日本国内的起义,反对与中国进行战争的声音,简直就是此起彼伏。不是因为他们同情中国,而是因为他们害怕战争打败了,自己的生活会更加贫困!

  因此,在甲午战争进行到最后的时刻,日本这个,敢于中国对赌国运的弹丸小国,已经濒临崩溃了~

  若是,满清再坚持下去、不妥协、不议和,坚持和日本打持久战,小日本绝对会被拖垮的!

  可惜的是,满清最终没能坚持下去,统治中国的统治者,实在是太软弱了~~

  满清最终却和日本,议和了~不,应该是投降了,签订《马关条约》,赔偿日本两亿三千万两白银,这使得本来就接近崩溃的日本,一下子就活了过来。

  而且,日本还用满清赔偿的两亿三千万两白银,拼尽全力的发展自己,以致在十年之后,打败了同样觊觎中国东北的俄国,踏入列强行列!!!

  日本竟然能在甲午战争之中,打败了中国,打败了满清,打败了强大于他几十倍的中国,而且还是打断了中国的脊梁骨!!

  小日本这种打断满清脊梁骨的动作,让西方的那些列强国家,终于明白了:原来满清只不过,是一只纸糊的老虎!

  满清的那些,所谓庞大的北洋舰队、南洋舰队、总兵力,只不过是外强中干,中看不中用,用来唬人的而已。

  因此,在甲午中日战争之后,西方的那些列强,对中国的欺凌,才开始变本加厉起来,才开始无所忌惮起来!

  在甲午中日战争之前,西方列强国家,虽然和中国有一些矛盾、冲突,可也都是小打小闹,从来都没有扩展到全国性的,灭国级战争。

  因为那些列强国家担心,中国的国土如此庞大,人民如此众多、资源如此丰富!若是真的惹急了中国,惹得中国与它们来次,鱼死网破的战争,那它们可承受不起!

  因为中国有几亿的老百姓,若是真的鱼死网破,只要中国的工业能支撑得起,随时都可以扩充到几千万的军队,与列强国家同归于尽!

  而且,那时洋务运动也在中国大地上,进行得如火如荼,进展喜人。

  这让列强曾一度认为,中国也已经踏入了列强行列,并不比它们差多少,双方之间发动全面战争,谁死谁活,还未可知呢!

  并且,列强之间也不是铁板一块,团结的很。列强国家相互之间,也都各自的矛盾、和各自的小心眼儿,并不是如人们认为的,那么牢固的关系。

  因此,在甲午之前,西方列强国家,虽然和中国也有些矛盾,但都是一些小打小闹,还不至于使中国,到了灭国的地步~

  甲午战争之前,列强和中国打得最大的几场战争,也就是第一次、第二次鸦片战争了,还有就是中法安南战争。

  但这几场战争的规模,也不是太大,算是武装冲突吧。战争中,列强对于是否扩大战争,也是持否定的状态,尽力的压制着战争的规模,使得战争不要扩大。

  而且,在甲午之前,中国还在安南打败了法国人,可谓是震惊世界,让其他的列强国家,纷纷都以为,中国踏入列强行列了!

  虽然那场战争,中国只是在军事上胜利了,政治上失败了,属于不败而败,可打败法国人的事情,却是不争的事实啊!

  中国如此庞大的国力、军力,在安南打败法国人,如此伟大的壮举,实实在在的震慑了,列强国家一次。使得当时的列强国家,在中国嚣张举止,收敛了许多~~

  因此在甲午之前,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唯一能算得上的,就是商品入侵了吧!

  可那也只是一种商业竞争,谁叫满清自己不争气,不发展国内的民族工商业就算了,还对那些想发展民族工商业的人,尽力的打压,简直就是自作自受!

  只有到了甲午之后,小日本打断满清脊梁骨的动作,才让列强国家,彻底的认清了满清朝廷的软弱,才肆无忌惮的侵略起中国来,什么割地、赔款、领事馆、领事裁决权、东郊民巷、胶州湾等等。

  这些极其折辱中国的东西,和大多数屈辱的条约,都是在甲午中日战争之后,满清才和列强签订的。

  甚至就连比利时那个小国家,都敢在中国的身上剜肉!‘平汉铁路’,就是一条修建在中国土地上,贯通中国南北的,属于比利时的铁路!!!

  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因为甲午之后,北洋舰队、陆军被小日本打残废之后,满清再也找不到,强行伪装起来,让自己强大的东西了~

  在甲午战争之前,西方那些列强国家,也的确只是想到中国赚钱、做生意的,只是看到中国如此的软弱,未免不会心痒的,欺凌一下软弱的中国,以达到它们在中国,商业上的优势。

  至于后来的资本输入、资本侵略,西方列强国家,通过资本输入的方式,掠夺中国的矿产、铁路、电报、航运、水利等一切的,关乎国人命脉的重要资源。

  这些动作,都是在甲午战争之后,才开始疯狂的在,中国大地上进行的,疯狂的掠夺。

  在甲午之前,由于西方列强国家,慑于中国庞大的军力、国力,并不敢做得太过分了,都是一些小打小闹,还不至于灭亡中国!

  比如资本输入:在甲午中日战争之前,列强对中国进行的资本输入,都是很微小的,很少有列强国家的商人,在中国办厂、开矿、修建铁路、水利。

  最多的,都还是一些来中国销售商品的,西方列强国家的商人,是来赚钱的。往严重的地方讲,也就是商品入侵,掠夺中国百姓的财产。

  可商品入侵也有商品入侵的好处啊!

  人家的东西好卖,价格便宜、实惠、质量好,你中国本土的商家卖不赢,竞争不过,但也可以奋起直追,努力的发展自己、调整自己,再和列强的那些商品竞争啊!

  其实,商品入侵时代。那是对于中国的商业、工业来说,是一个充满机遇的时代,在竞争上,也还算公平,中国的工商业,还有崛起的机会。

  商品入侵可以刺激,商业本来就不发达的中国,使得中国的商业发展起来。而商业一发展起来,随之的需求也会增大,就会促进工业生产的发展,拖动中国的工业进展。

  可是,就连自己国内的人民,想要发展工商业,强大自己的祖国,都要受到满清鞑子的阻挠,真是找死!

  总之,真正让中国陷入,随意让列强宰割的时代,就是在甲午战争之后,小日本打断了满清的脊梁骨之后。

  想到这里,方木又咬牙切齿的,瞪了一眼,那面在空中飘摇的‘用过的卫生巾’,满脸愤恨,……

  ……

继续阅读:第165章 三次机会(上)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铸造中华帝国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