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涛有些迷茫:“你说这个案子,咱们的目标是什么呀。”
“找出凶手,破解犯罪组织。”
这是一个让人有疑问的回答。小野新平尽管是个神秘的天才制造系统,却很难定性为犯罪组织。警方唯一的依据是曾经的毒贩在其中担任辅导员。至于猝死的两个人工天才(其中一个还只是推测),检验结果都没有充分证据显示是他杀,基本结论仍是身体疾病造成猝死。经调查,没有人有动机对其进行谋杀。当初的疑点是罗迅出于怀疑妻子,有谋害钱良毅的嫌疑,并收到了匿名寄来的所谓“证物”,然而进一步的证实表明,所谓罗迅的谋杀不是事实。苏卡容更是没有什么仇家。小野系统自己秘密制造的天才,更没有理由自我毁灭。
现在掌握了两个辅导员,孙艾辅导的潜天才罗迅还渐在,夸猜制造完成的人工天才苏卡容猝死了,但夸猜早将命运系于此人,不可能对其有谋害之意。
小野系统的封闭规则执行得很严密,即便这两个辅导员不是守口如瓶,他们本身对系统所知有限,可能还不如警方掌握得多。比如他们可能不知道岩本仓是人工天才,孙艾不知道苏卡容和夸猜,夸猜不知道罗迅和孙艾,孙艾的上线虽是莫晓晓,但她说钱良毅是人工天才只是猜测。
钱良毅和苏卡容都已经死了,死人是无法开口说话。活着的人工天才里,岩本仓已经疯了,罗迅虽然没有疯,但脑子里一塌糊涂,也离疯差不了多少了。
郝涛灵机一动:“疯了的人,总是活着的人。”
朱警官似有所觉,侧目道:“你的意思是……”
“岩本仓真的疯了吗?”
上次日本之行,跟日方建立了案情互通机制的联系,实际上通过国际刑警组织的合作,日方才将此事立了案。当时在精神病院见到了岩本仓,对方确实已经处于严重的精神分裂状态,无法完成基本沟通,这是通过日本警方的医疗检查系统反复确认的事实。
当时,岩本未能讲出任何有关小野的事情,事实上,他连一个有逻辑的句子都没有讲出来。
但既然这个人还活着,就仍然是一个不可轻易放弃的线索。
朱警官和郝涛计划再次去日本出差。郝涛刚刚预订了航班,就接到朱警官的电话:“日本不用去了。”
“为什么?”
“日本人跑过来了。”
田村警官跟朱警官原本就是熟人,跟郝涛也是一回生二回熟。这一次,田村行程低调,抵达中国境内后,才提出要见朱警官,却也没有通过私人联系方式直接跟朱警官接洽。
郝涛知道,这些方法表明了某种秘密,日本警察的严谨,体现在每个环节上。
三个人在机场会面,田村根本没有到市区找酒店下榻,在他的要求下,前往警方的密室。
“是不是岩本先生有变化,”朱警官问道,“他的精神状况有恢复,要不然,他根本就没有疯。”
田村摇头:“最先进的方法和最权威的专家已经检验,岩本是脑组织深度破坏,他确实完全精神分裂了,而且没有恢复的可能。”
在确认朱警官关上门窗后,田村才拿出了自己的笔记本电脑,插上了一只小到看不到的U盘。
U盘里只有一个文件,是一个音频,打开后,一个中年男人有些间断地说了一段日语。
尽管有日本口音,田村的中文很好。显然已经事先斟酌了一番使用什么样的汉语字眼,田村缓慢认真,字字清晰地将那段日语翻译重述一遍。
“我正被一个罪恶的计划控制,这个计划企图穿上美丽的外衣,再达到罪恶的目的。当你听到我的这段话时,如果我已经死亡或遭到其他不测,请相信,是我的反抗导致了这个罪恶计划的报复。”
田村问朱警官,要不要再听一遍录音。朱警官说:“不必了,反正日语我也听不懂。”
田村点点头,朱警官知道,他已经听了至少百遍。
在田村说明之前,朱警官和郝涛已经确知,这段音频是岩本仓所录,当然,是在岩本仓精神分裂之前。
U盘是围棋爱好者藤田交给警方的,藤田为此承受巨大的精神压力。好在他直接找到田村警官本人,这样,保证了即便在警方,知道这段录音的也不超过三个人。
田村向朱警官提出要求,中方知情的警员不能超过两个人,说着用眼睛向身前的郝涛示意,表明知情者不可以超出这个屋子里的人。
藤田是在一个木制围棋盘里发现这个比钮扣还小的U盘的,木制棋盘是他的围棋老师岩本送给他的礼物。由于舍不得使用而一直陈列保存,许久之后,藤田才发觉,原来棋盘侧面有个小夹层。
不必仔细听,藤田本人和第一次听到录音的田村都在一刹那判定,这是岩本仓的声音。经过技术检测和声音对比,确认无误。
朱警官问道:“送礼物给藤田,是岩本先生战胜人工智能之后,还是之前。”
“之后,是之后,”田村认真地确认,“岩本先生瞬间暴红,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围棋老师变成了一颗巨星。整个道场,尤其是他直接授课的学生当时喜悦万分,而岩本仍然保持着一贯的谦和平易,送给学员一些礼品,对多年来给予的经济支持表达谢意,并应学员的要求,在礼品上签了名。”
田村将棋盘翻至背面,是清晰工整的签名,题写着“赠予藤田君”的字样,朱警官和郝涛大致地认出了汉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