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君子国风情
李汝珍2017-09-06 11:382,211

  不多几天,船抵君子国,便把船靠岸停下来。林之洋上岸

  去做买卖。唐敖因为早就听说君子国崇尚谦让,心想一定是个

  讲礼貌讲道德的地方,所以特定约了多九公上岸,要去游览一

  番。他们走了几里路,就到了城门口,只见城门上挂的匾上写

  着“惟善为宝”(惟善为宝:只有亲善友好才是最可宝贵的。)

  四个大字。他们进城一看,只见人山人海,做各种买卖的,热

  闹非凡。他们的服饰、讲话,也跟唐朝人一样。

  唐敖见说话都能听懂,就向一个老头儿打听”好让不争”

  的道理。没想到老头儿听完他的话,一点也没弄懂他的意思。

  唐敖又问君子国的来历,老头儿也说不知道。一连问了几个人,

  都是这样。

  多九公说:“ 要我说,他们这国名以及‘好让不争’四个

  字,可能都是附近的国家赠给他们的,所以他们都说不知道。

  适才我们走了这一路,看见那些‘耕者让畔,行者让路’(耕者

  让畔,行者让路:耕地的人互相让田界,不多占地种;行路的

  人互相让路,不抢道走。)的情况,不就表明了‘不争’的意思。

  而且这些老百姓,不论贫富,还是官民,言行举止,没有不讲

  礼貌的,也配得起‘君子’(君子:过去指一切品行好的人。)

  这两个字。”

  唐敖说:“ 话虽然是这样说,但我们还得慢慢地观察,才

  能了解得更详细。”

  说着,来到最繁华的地方。恰巧碰见一个差人在那里买东

  西,手里拿着要买的东西说:“ 您老兄这么好的货,只要这么

  低的价格,这叫小弟我买回去,怎么能心安理得!您一定要抬

  高价格,我才能听您的。如果再这样的谦让,那就是不想做成

  买卖、帮我的忙了。”

  唐敖听了,背地里小声对多九公说:“ 九公,谁都清楚,

  凡是做生意的,只有货主要价,顾客还价。现在呢,货主虽然

  要了价,那顾客不但不往少里还价,却要往多里提价。这样做

  买卖,倒也很少听说过。照这样看来,那‘好让不争’四个了

  买卖公平的规矩。”

  卖货人说:“ 老兄要是真心关照我,照刚才的价钱减去一

  半,是最公平的了。要是说我的价低,小弟我也不想争辨,只

  有请您先到别处再去问问价钱,那才知道我这家并不是骗人哩。”

  小兵一再辨解,见他坚决不卖,只得照刚才给的一半的价

  付钱,然后随随便便地选了点货,拿了就走。卖货人忙拉住他

  说:“ 老兄为什么只选这等烂货呢?莫非留下好的给小弟我自

  己用吗?像老兄这样爱占便宜,我看您走遍天下,也难以做成

  生意。”

  小兵着急了:“ 因为老兄您一定要减价,小弟我没办法,

  只好依你了。这就只能拿点次等货回去,心里也许可以安稳一

  些。想不到老兄还要责怪。再说,小弟要买的东西,必须是次

  等的,才符合使用要求;那上等货,虽然感谢您一片好心对我,

  其实倒不适合需要了。”

  卖货人说:“ 老兄既然要下等货才合乎要求,这也没关系。

  但是,下等货自有他的价钱,哪能付了高价钱却买次等货呢?”

  小兵听了,也不答言,拿了货物,只管要走。过路的人们

  看见,都说小兵太欺负人了。小兵一看,不敢不听大家的话,

  只好把上等货、下等货,参半拿走了。

  两个人看完了,又往前走。只见那边又有一个农民买东西。

  原来东西已经买好了,把银子交给卖货的,正拿了东西要走。

  那卖货的接过银子仔细数了数,又用戥(děn!)子(戥子:一

  种用来称金银、药品等的小秤。)称了一称。连忙追上一步说:

  “老兄慢走,刚才银子的平水(平水:用银子做货币,在兑换和

  买卖货物时,先要检查银子的重量和质量,然后根据这个计算

  价值。用天平、戥子去称,决定重量,叫“平” ;质量成份,

  叫作“水”或“色” 。“平水”或“平色” ,指经过重量和质

  量的检查。)都搞错了。我们这个地方,在大集市上做买卖都是

  按中等的银色讨价,现在老兄既然拿上等银子给我,理所当然

  应该将两种银子的差价找给您。刚才小弟我算了算,不但余额

  没找给你,而且给我的也太多。当然,差价这点小事,像老兄

  您这样的富家子弟,是不算什么;可是,小弟我收下这银子没

  有理由。所以请您还是照规定拿回去。”

  农民说:“ 差价这样不经小事,不必太认真计较。既然给

  您的银子多了一点,等我以后买您的货物,再来扣除,也是一

  样的呀。” 说完,又要走。

  卖货人拦住他说:“ 这怎么能行!去年就有一位老兄这般

  戏弄小弟,将多余的银子存在我这里,说好了再来买货时算清,

  可没想到时至今日也没来。我到处找不到他,银子也没办法处

  理。今天老兄您又要这样,要是一去不回来,我又没有办法还

  了!所以,照我这种傻人的看法,与其等以后买货再算,何不

  现在就算清呢?再说,多余货款,时间长了,恐怕就难记得清

  楚了。”

  两个人推来让去好长时间,农民只好又拿了两样货,就算

  抵消了差价,这才走了。卖货人仍然一个劲地咕哝“银子多,

  货物少,太不公平了。” 只是农民早已走远,他也没有什么办

  法了。

  唐敖说:“ 看起来,这几个做买卖的情景,就是一幅‘好

  让不争’的活生生的画面了。我们还问什么!走,再到前边去

  好好逛一逛。这样好的地方,看风景、开眼界、长见识,也是

  好的呀。”

  他们逛了很久,直到太阳下山了,才回到船上。

继续阅读: 4 大人国云雾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镜 花 缘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