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德昌一下子来了兴趣:“愿闻其详。”
“咳咳咳……”
九熊清了清嗓子,将自己的奇谈怪论说了出来。
……吕布是从草根阶层崛起的,最初在丁原手下做主簿,并非莽夫,反而是文武双全。
建安三年(公元198年),是年刘备那年38岁,吕布曾经称刘备为弟,只是被大嗓门张飞吓怕了,才改称刘备为兄的。
以此观之,吕布当在四十岁以上了,中年大叔,他还长了三绺长须,绝不是什么小白脸!
后世都是从小说里面了解吕布的,并不知吕布生存是多么的艰难,有本事之人不善于交际,不善于审时度势,往往就是被打压的对象,生存空间与发展空间,一而再,再而三的被无情挤压。
那么多的军阀,投靠谁都不靠谱,也许今天他还能独霸一方,说不定明天就被群殴致死。
只有自己强大,才是真的强大。抱大腿固然美好,大腿一旦没有了,死无葬身之地……
九熊分析问题得头头是道,他对演义小说里面的并不完全采信。
罗德昌不禁有点佩服九熊了:“王爷,你在卡田,不会是研究历史的吧?”
在没有穿越之前,九熊只是县苗学会没有入籍的会员,也就是非会员,却丝毫不影响他业余研究的兴致,常常语出惊人,在县里的影响力不可小觑。
“罗公公,别扯远了。”九熊避而不答,继续分析问题——
历史上,方天画戟一种仪仗兵器,用来吓唬人的,很少用于实战的。
据我研究,《三国志•魏书》关于吕布兵器的记载,我断定吕布战场上常用兵器该是长矛,而不是方天画戟这种中看不中用的仪仗兵器。
方天画戟在实战中,吕布难以将自己的武艺与臂力发挥到极致,即便使用戟,至多也是手戟……
九熊越说越起劲,罗德昌洗耳恭听,没想自己被小说家罗贯中给欺骗了几十年,不由感叹:“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不如今人也!”
“可不!对了,貂蝉是不是真有此人?”萧九熊问题又来了。
“这个,我也没有具体去研究。”罗德昌如实回答。
“不过等我们到了下邳,生擒了吕布,将他审问一遍,他的妻妾中有没有貂蝉,不就水落石出了。”
九熊嘿嘿一笑,他一想到那个大美人“貂蝉”,就有点心猿意马了,得意搓搓手。
望着九熊那近乎猥琐的怂样,罗德昌无奈地摇摇头,王爷啊,你是一只茅厕里的苍蝇,不叮无缝的蛋!
九熊撇撇嘴,我就不信,见到漂亮女子,你能够坐怀不乱,一点也不心动?
罗德昌嗤之以鼻,王爷,别忘了我是谁。
“也是哦。”九熊挠挠头,笑了笑,我咋就忘记这茬了,罗公公乃太监,有色心无色胆,有胆也是白搭……
二人跑着说着,说着跑着,不知不觉就到了下邳城外了。
而曹操与杨修一行,虽然骑马,却落在后边了,与罗德昌他们拉开了约摸二百来米的距离了 。
曹操手执辔头,隔着大老远就叫道:“二位小兄弟,且住,且住!”
跑在前头的罗德昌闻声才停住了脚步,擦了擦汗,以衣袖遮住了阳光,想回头一看曹操,没想一支羽箭嗖的飞了过来。
“当心!罗公公。”九熊急得大喊。
罗德昌赶紧扑倒在地,冷箭擦着他的帽檐飞了过去,击中不远处的一块岩石里,“铛”的一身落在地上。
趴在地上的罗德昌抬眼一看,只见百步之外,从城外杀出来一拔人马,目测有百余人,冲在最前头的是一个穿白袍的将军,乘坐一匹赤兔马。
再细看那将军,四十岁上下,身高在2米以上,头戴青铜束冠,一张标配的国字脸,剑眉,豹眼,高鼻梁,薄嘴唇,三绺长须垂于胸前。最让人难忘的是这将军眼窝深陷,黑眼圈很重,许是睡眠不足或者酒色过度所致。
“人中吕布,马中赤兔。”萧九熊已经猜到了此人当是吕布无疑了。
罗德昌寻思着,果然和小说里面写的有很大出入,吕布还没有贺剑南有气质呢!
一支丈余的长矛挂在赤兔马背的一侧,吕布面无表情,手挽雕弓,搭箭准备发出第二支羽箭。
与那将军并行的是一个瘦小干练的尖脸中年男子,身穿黑袍,头戴黑纱帽,眼睛炯炯有神,面长山羊胡子。
他赶紧拉住了白袍将军:“主公,这里如此安靜,恐有伏兵,我们还是回撤吧?”
“公台兄,曹阿瞒就在那里,你眼瞎了吗?”吕布手举雕弓,指着远处的曹操吼道。
陈宫瞄了一眼曹操:“主公,凡曹贼出现的地方,必有诈!”
吕布与曹操多次交战,每次杀到精疲力尽之、胜利在望时,曹操带兵就出现了,杀得吕布节节败退。
为此吕布很是恼怒,发誓非亲手抓住曹操不可。今天曹操就带了这么一点人马,这么难得的机会怎么可以轻易放过?
陈宫的话,吕布是听不进去了,白眼一翻:“你让本帅出城建立新营寨,这会又让本帅回撤,如同儿戏!”
单论心智,陈宫计谋绝不在荀攸、郭嘉之下。只是吕布不会用人,变成犹斗困兽,都是他自找的。
早在九月初,曹军围城之时,曹操惜才,写信给吕布,为他陈述利害,希望吕布放弃抵抗,助曹操一统天下,并许诺给吕布一个上将军的职位。如果执迷不悟,拼死抵抗,一旦攻克下邳,就杀个鸡犬不留。
吕布读完曹操的来信,内心很是恐惧,献城投降的念头占据了他的脑子。他急急与陈宫商议投降事宜,陈宫派出斥候,到曹操扎营之地打探,了解到曹军所带军粮不多。
陈宫心里有了底,极力劝说吕布据城抵抗。吕布思考了很久,打消了投降的念头,采纳了陈宫的建议,积极备战,加固城池,下定决心与曹操对抗到底。
曹操闻讯之后,下令军队围攻下邳,以打促和。双方几经交战,吕布的军队损失惨重,于是采取坚守不出的策略,召集谋士商议退敌之策。
一时间,智囊团分为主和派与主战派,为此争吵了起来,半天过去了,也没有什么结果。
只有陈宫一言不发,吕布料到他定有妙计,乃问:“公台兄,可有拒敌之策。”
陈宫环顾四周,没有吭声。吕布马上将智囊团请出了屋外。
吕布亲自给陈宫沏一杯大红袍:“先生,现在可以说了吧?”
“嗯。”
陈宫拿着一根竹棍,走到了作战形势模拟沙盘前,戳了一下许都说,曹操远道而来,后勤保障供应不上,不会死磕下邳到底的。
吕布一筹莫展:“那本将军该如何是好?”
陈宫答曰:“将军可否信得过我?”
吕布毫不犹豫地回答:“奉先之所以有今天,全凭先生鼎力相助,先生尽管多言便是。”
“然。”
陈宫如同吃了定心丸,在沙盘上指点江山了,将军亲率领步兵、骑兵屯驻城外,我率领剩下的军队固守内城,如果曹军进攻将军,我就领兵攻击他们的后背。如果曹军攻城,将军即可在城外援救。
“妙哉!”吕布转忧为喜,脸上的阴云一扫而光,“那何时可击溃曹贼?”
陈宫想了想:“一个月后,曹军粮食必定吃紧,我们里应外合夹击曹操,杀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有先生在,下邳可存也。”吕布向陈宫行跪拜大礼。
“将军快快请起。”
陈宫赶紧扶起了吕布。于是吕布同意了陈宫的作战计划,打算留陈宫与高顺守城,自己率骑兵截断曹军的粮道。
哪知道,口风不紧的吕布回到家中,晚上小酌了两杯,居然将这个绝妙计策告诉了妻子严氏。
没想严氏头发长见识短,立即反对陈宫的计谋,不愿丈夫单独突围,还说陈宫此人不靠谱,举出了陈宫在曹操手下反水的前科。
吕布听了,不由惊出了一身冷汗,觉得严氏说的也有道理,陈宫既然可以背叛曹操,同样可以背叛自己。
严氏趁机进煽风点火:“陈宫与高顺一向不和,这是不争的事实。夫君一出城,陈宫与高顺就会窝里斗,哪会同心协力守城。”
吕布无言以对,毕竟妻子的话扎心啊。
“万一出现什么幺蛾子,夫君要在哪里立脚?我又如何做你的妻子?”严氏哭哭啼啼的。
严氏一把抱住了吕布:“我不想离开夫君……生则同居,死则同穴,至死不分离。”
为此吕布深受感动,放弃陈宫的妙计,每日只与严氏作乐,置前线的战事于不顾。
结果两个多月过去了,发现曹操并没有撤走,才晃了神,组织了一批死士,急匆匆找到陈宫,要求协助出城,开辟第二战场,打击曹操。
陈宫本来不打算帮助吕布了,怎奈是一根绳子上的蚱蜢,只好勉强答应了,于是出现吕布带着敢死队,出城“打猎”的一幕。
远处的曹操看到了面容憔悴的吕布,料到其过得并不痛快,乃一边策马扬鞭,一边大呼:“奉先贤弟,你我一别多年,今日你我痛饮一番去,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