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为什么他要把灯罩带走呢?”顾一看了看李主簿,发现李主簿在人群里面色不定。
“原因其实很简单,大家想,刚才的竹叶变成鬼手的影子靠的是什么,靠的是灯罩,如果没有了灯罩大家不会联想到在蜡烛上会有什么东西。”顾一解释了一下,接着道,“当晚我猜是这样的,吴国使臣被掐死在屋里,凶手正好在屋里搜什么东西,大家看屋里这么乱就知道了。这个时候,突然有巡逻的捕快发现屋里人影晃动,就过来趴在门上一看,发现了鬼手在墙上,吓得惊叫跑开。这时候屋里的凶手听见动静,到外屋一看,墙上的影子可能会吓他一跳,不过很自然的他就会看到灯罩上的叶子。”
顾一转过身来,盯着墙上鬼手的图案,道:“于是他就想到了一个方法,可以让这个案子变得复杂的方法,那就是装神弄鬼。这就是这几天你们晚上听到的什么鬼叫,什么鬼影的,都是他自己在驿站里边捣鬼。所以他不能让人发现这个鬼手的秘密,他要掩盖这个烛台的问题,所以把不惹人注意的灯罩带走是一个稳妥的方法。”
众人算是理解了他的意思,彻底把这个鬼手杀人的事情相信是人杀人。
“但是这个屋里被锁上了是不争的事实啊,凶手如果不是鬼,他是怎么办到的?”一个官员突然想起来门锁的问题。
这也是他们当时相信是鬼手杀人的原因之一,如何制造密室,才是最困难的地方。
“这个问题的确是重要,这也是为什么凶手会带来竹叶的原因。我能解开这个密室的方法,也得多谢这个鬼手。”
众人一愣,多谢鬼手是什么意思?
顾一也不解释,来到屋子的门前,众人让开一个小道,围着顾一一圈,看他怎么解释这件事情。
“大家看这里,”顾一蹲下,在门上看了一圈,一指门上的的一个横梁,就是门扇里框架凸出的一块横向木头。
每个人眼睛恨不得瞪得像铜铃,仔细盯着顾一指的地方,前边的人看得清楚,发现了上边的蹊跷。
“这是……有个豁口?”
“没错,”顾一指着这个豁口道,“其实不是豁口,而是被顶破的,这里曾经有一个东西顶在这里,用手推是推不开的,只有找人撞门才能撞开,这就制造了密室。而且在撞门的时候,这个东西一下子被顶开,这里只留下了一个豁口。”
“顶住门的这个东西就是竹叶的来源,”顾一站起身道,“凶手可能选了很多东西,才发现竹子是真的好。”
“为什么选竹子呢?首先这竹子易得,驿站里种了不少竹子,随便在门前就能砍一棵。第二,竹子韧性强,拿这个顶住门,一个人推的时候推不动,只有撞门的时候竹子才会变形,而且不是断掉,是变形弹出去。所以需要的是韧性好的新竹子,凶手才回去竹林砍竹子,身上才会沾了竹叶而不自知,落在屋里的灯罩上。但是没想到,这竹叶竟然成了鬼手,还会暴露这个案子的手法。”
“凶手第二天必须提前来到这里,等待撞门,人还不能多,只有几个人的时候,就建议撞门。门撞开,竹子弹飞,他进门马上往内屋里领,但是只到这里掀开门帘,大家透过门帘往里一看吴国使臣趴在那里一动不动,立刻进里屋查看。这个时候,没有人会注意他在哪里,这样就可以收回竹子,再进去。”
顾一还原着当时的情景,当时撞门的几个官员却是越听越吃惊,不由得都看向了李主簿。
巡抚大人一皱眉头,厉声问道:“怎么了?”
一个官员回答道:“现在想来,当时情景与顾大师所说一字不差,而那个人,就是……李主簿。”
众人一片哗然,没想到真的是李主簿,所有人立刻离李主簿两步远。
“你们这是……他这是胡说八道,怎么可能是我?”李主簿慌了手脚赶紧自辩。
“李主簿,”顾一开了口,“吴国使臣被掐死在里屋,这里屋可不是会见客人的地方,这一个大男人被人偷袭掐住脖子,对于陌生人可是会戒备必然有打斗的痕迹,但是都没有,说明是对他一下子扼住喉咙,能这样办到的除非是不设防的熟人。他第一天来的晚上,在郑国能有几个熟人?你一直负责接待吴国使臣,与吴国使臣又是老相识,你动手的的可能性最大。”
“他那么相信你,你却杀了他,你觉得不羞愧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