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的座右铭是“永不放弃”?因为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失败就是放弃,放弃其实是最容易的。所以我想讲的是,活着就是胜利。这个世界上最痛苦的是坚持,而最快乐的也是坚持。
像坚持初恋一样坚持梦想
2001 年网络泡沫破灭时,那三十几家公司,我记得现在全部关门了,只有我们一家还活着。我们是坚持初恋的人, 我们是坚持梦想的人,所以能走到今天。
——马云
从创建到如今取得的辉煌成就,阿里巴巴必然不是顺风顺水走过来的,它也经历了非常困难的时期。最终,阿里巴巴熬住了,活了下来,并且成为了全球最大的企业电子商务网站。
创业过程中,创业者必须要有一个梦想。同样,一个企业的持续发展也须有一个远大的梦想。有了梦想之后,必须坚持下去。在最困难的时候,还要熬得住。只有坚持梦想不放弃,熬住了,当机会来临,成功才会随之而来。
马云第一次接触互联网是在西雅图,他登陆了一个搜索网站。他清楚地记得,他输入“Chinese”时搜索到的结果是“no data”(没有数据)。因为当时的中国还没有接入Internet,所以浩瀚无比的互联网世界里偌大的中国也只是空白。
马云对互联网感到神奇的同时也十分沮丧,于是他就叫朋友做了一个他创办的海博翻译社的网页,并挂到网上。虽然网页十分简陋,只有一些简单的介绍和一个临时注册的邮箱。但到了晚上,他居然收到了五个人的回信。当时马云特别激动,尽管他并不懂网络,但嗅觉灵敏的他有一种直觉,他觉得互联网这东西将来肯定有戏,互联网将改变世界!马云意识到这是一口很深的井,这里有一座富矿。
就是这样一个偶然的机会,马云与互联网擦出了火花。大多数人能够认识到马云都是通过阿里巴巴,但准确来讲,马云最初并没有这样清晰的目标。从互联网到阿里巴巴,这中间也经历了一些曲折。
马云第一次接触了网络后便萌生了一个想法:要做一个网站,把国内的企业资料收集起来放到网上向全世界发布。这个梦想促使马云开始下海创业,创办了“中国黄页”。
后来,马云离开“中国黄页”,受外经贸部邀请,加盟外经贸部新成立的公司——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EDI)。该中心由马云组建、管理,马云占30% 股份,参与开发了外经贸部的官方站点以及后来的网上中国商品交易市场。在这个过程中,马云的B2B 思路渐渐成熟,“用电子商务为中小企业服务”。
不久,马云受够了在政府企业做事条条框框的束缚、磕绊与畏首畏尾,不甘心受制于人的马云拒绝了新浪和雅虎的邀请决心南归杭州创业,团队成员全部放弃其他机会决心跟随。在杭州湖畔家园马云的家中召开的第一次全体会议上,18 位创业成员或坐或站,神情肃穆地围绕着慷慨激昂的马云,马云快速而疯狂地发表激情洋溢的演讲:黑暗中一起摸索,一起喊,我喊叫着往前冲的时候,你们都不会慌了。你们拿着大刀,一直往前冲,十几个人往前冲,有什么好慌的?
在这次“起事”的会议上,马云和伙伴共筹了50 万元本钱,制定了企业目标。他们的目标有三个:第一,建立一家生存80 年的公司;第二,建立一家为中国中小企业服务的电子商务公司;第三,建立世界上最大的电子商务公司,要进入全球网站排名前十位。从这天开始,马云下定了决心做电子商务。
尽管只有50 万创业资金,但马云首先花了3000 美元从一个加拿大人手里购买了阿里巴巴的域名。他们没有租写字楼,就在马云家里办公,最多的时候一个房间里坐了35 个人。他们每天16 ~ 18 个小时野兽一般在马云的家里疯狂工作,日夜不停地设计网页、讨论网页和构思,困了就席地而卧。在此期间,马云不断鼓励员工。比如,“发令枪一响,你可不能有时间去看对手是怎么跑的,你只有一路狂奔”;再比如,“最大的失败是放弃,最大的敌人是自己,最大的对手是时间”。
阿里巴巴正式推出后,逐渐为媒体和风险投资者所关注。马云在拒绝了38 家不符合自己要求的投资商之后,接受了以高盛基金为主的500 万美元投资,之后又接受了软银的2000 万美元的投资。从而由横空出世、锋芒初露,到气贯长虹、势不可当,直至成为全球最大网上贸易市场、全球电子商务第一品牌,并逐步发展壮大为阿里巴巴集团,成就了阿里巴巴帝国。
与那些有着光鲜背景的互联网神话制造者不一样,马云太普通了。他没有上过名牌大学,他不懂电脑,不懂网络,对软件、硬件一窍不通;他没有钱,没有家庭背景,没有社会关系,没有名牌大学的出身,没有海外留学的经历,没有MBA 学位。于是,很多人会问:他为什么会成功呢?答案很简单,因为他有梦想。他用自己的梦想吸引和团结了一帮有梦想的人,他们的梦想和实干又带来了资本的青睐,并在资本的支持下逐步把梦想变成了现实。
一个企业的持续发展需要一个远大的梦想。即使在阿里巴巴最困难的时候,马云依然坚持自己的梦想不动摇,勇往直前。网络泡沫破灭之后,是无情的现实,但马云仍然觉得契合中国国情的电子商务事业是主导未来的新网络经济体系。这种经营理念使马云具有精神动力面对严峻的商业环境,也正是这种简约模式使阿里巴巴度过了特殊时期。从2001 年起,互联网遭受了人们的质疑和排斥,一改往昔狂热追捧的局面,主要原因是很多互联网公司的不规范运作。随之而来的是互联网公司的股票大跌,加上美国“9·11 事件”的影响,整个市值蒸发了60%以上。
直到2002 年年底,互联网世界开始回暖。新浪、搜狐等相继实现盈利,一些颇有市场前景的互联网项目也初露端倪。此时,阿里巴巴的用户已经超过400 万家,而马云也正面临新的诱惑。马云回忆说,当时摆在自己面前的有三条路:第一是发展短信业务,以搜狐、网易为代表的门户网站都在这个聚宝盆里淘到了“黄金”,阿里巴巴完全有抢夺“蛋糕” 的实力;第二是进入网络游戏领域,当时中国还没有一家大型网络游戏公司,陈天桥的盛大才刚刚起步,如果阿里巴巴进入网络游戏,应当会大有作为;第三条是继续在尚未成熟的电子商务的“老路”上探索。
马云是一个“一条路走到黑”的人,他义无反顾地选择了自己原来的路线,拒绝了摆在自己面前的种种诱惑。他给阿里巴巴制定了一个“宏伟”目标:全年只赚一块钱!
2002 年12 月,阿里巴巴赚到了第一块钱;到下一年年底,阿里巴巴的赢利便冲破了600 万元。今天,阿里巴巴没有成为另一家网易,马云也失去了被称为“中国首富”的机遇。但在电子商务领域,阿里巴巴无人可比。马云曾这样说:大家知道我的合作伙伴孙正义,日本软银的孙正义,他跟我在1999 年认识。2001 年互联网冬天,也就是互联网的形势非常残酷的时候,我们在上海有一次会议,孙正义的日本软银公司投资的七八十家公司都来了,每家公司的负责人都要在上面做演讲。我是最后一个讲的,我上去讲了三句话:第一,孙正义你投资我的时候,我做电子商务;第二,今天我还是做电子商务;第三,今天和你投资的时候唯一区别就是往前挺进了一步,我没有改变。我那时候发现,七八十家被投资的公司,有80% 都把梦想换掉了,我没有换掉自己的梦想。直到今天为止,我还是没有换掉自己的梦想。我有一个梦想,要用互联网电子商务去帮助自己的客户成功,帮助更多的中小企业,帮助更多的创业者。这个梦想不改变的时候,你坚持地走下去,走十年,走二十年,你一定能走出去。那天孙正义听了以后说:“初恋是最美好的,但是绝大多数人把初恋忘掉了。”所以,创业者永远要回忆一下自己的“初恋”。你为什么要做?你想做多久?你要做多久?用这些问题不断地反思自己。在成功的时候你要想这些问题,在遇到挫折的时候你仍然要想这些问题,你才有可能会成功。
马云不是网络的幸存者,他是一位坚守者。我们可以用“骑士”来形容马云,因为在最困难的日子里,他是那位冲向风车的“堂吉诃德”。而当一切好转的时候,马云便成了新的英雄。傻坚持强于不坚持有的时候傻坚持要比不坚持好很多,如果空有理想,没有坚持,理想将变成一种痛苦。
——马云
现在人们在马云的身上看到的大都是他的睿智,但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曾经有很多人都给了他相同的评价,那就是“傻”。事实上,从马云选择创业开始,无数人都见证了马云是如何通过自身傻坚持的那股劲儿一步步走向成功的。
1992 年,马云已经是一位优秀的青年教师了,但他始终认为自己年纪太轻,也没有什么生活经验,还不适合做老师。可见,他对教师这个职业还是有很高的定位的。
而此时,浙江一些做外贸生意的民营企业经常邀请马云做他们的专职翻译。请马云的人很多,有时他一天能接到很多“订单”。渐渐地,马云感觉自己一个人根本做不过来。此时,他想到了学校里的一些退休老教师。他们整日赋闲在家,工资又很低,最重要的是退休后心理上的寂寞和失落。于是,马云开始考虑成立一个专业的翻译机构。如此一来,既能减轻自己的负担,也让那些老师赚点外快补贴家用。
这种想法闪现在马云的脑海之后,他开始感到兴奋,犹如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一般。马云最大的优点就是,他不是一个喜欢空想的人,他喜欢把自己每一个成熟的想法都付诸于实践。
之后不久,马云和朋友一起在杭州注册成立了一家专业的翻译机构——海博翻译社,是杭州第一家专业的翻译社。在马云的创业历程中,它不是最光辉、最灿烂的一页,却是马云试水商海迈出的第一步。
海博翻译社的主要员工,除了马云和他的创业伙伴之外,主要由一些退休的英语老师兼职来做。仍然是全职教师的马云平时要在学校给学生们上课,只有在课余时间他才有空打理这个翻译社。于是,在课余时间,马云四处活动,尽可能接更多的翻译业务。
然而,这个新成立的翻译机构并没有迅速为市场所接受。虽然很多场合都需要翻译,精通英语的人也确实有限,但这毕竟是杭州第一家翻译机构,精明的商人是不愿为不了解的公司埋单的。因此,成立之初的海博翻译社经营举步维艰。成立后的第一个月,海博的全部收入为700 元,而当时仅一个月的房租就是2400 元。
这时候,周围好心的同事、朋友又开始劝马云“回头是岸” 了。有人说:“马云,你真是犯傻了,安安稳稳地当大学老师多好,瞎折腾什么啊?”也有人讥讽和嘲笑他不知天高地厚。更要命的是,当初一起合伙创办翻译社的几个朋友这时也开始动摇了,他们甚至开始考虑让翻译社趁早“关门大吉”了。然而,马云却偏不信这个邪。在内心深处,有一种信念在召唤他,那是一种无比强烈的内心呐喊:一定要继续做下去,一定不能放弃,一定能熬过去,光明一定会来临的……
为了继续生存下去,马云开始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大热天里,他总是一个人背着个大麻袋出发,从杭州跑到义乌、广州,四处批发些小工艺品、小礼品,再一个人气喘吁吁地背回杭州。混在一群小商贩中间,没人能看得出,眼前这个头发凌乱、瘦弱的年轻“小老板”竟然是一名大学教师,一位优秀的青年教师。
就这样,在马云的一手操劳和打理下,原本以接翻译业务为主的海博翻译社,一夜之间竟变成了“海博杂货店”。从鲜花到礼品,从袜子到内衣,但凡稍微能有些利润的小商品,马云通通背回来卖。
此外,马云的“多元化”战线甚至一度拉到医疗领域,甚至还销售过一年有余的医药和医疗器材。而当时推销的对象,上至大医院,下至赤脚医生。为了能把货卖出去,他吃尽了闭门羹,遭尽了白眼。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马云的“倒爷”生涯持续了整整三年,就这样靠他卖小商品、推销医药赚来的钱,足足养了海博翻译社三年,才让这个原本早已是奄奄一息的翻译社奇迹般地起死回生。到1994 年时,海博翻译社基本实现收支平衡;1995 年,开始逐步实现赢利。如今的海博翻译社,正如马云当年所愿,已经成为杭州最大的专业翻译机构。
马云那种不轻言放弃的顽强毅力,更是被如今的海博翻译社当成一种伟大的企业精神。现在登录海博翻译社的网站时,首页上四个大字赫然在目:永不放弃。这四个字,是马云亲笔题写的。这种精神,马云在之后的事业中也一直坚持着,并对其日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一次,马云在香港出席“菁英论坛” 时表示,他自己对计算机一窍不通,平日只会收发邮件或浏览网页,成功之道全因坚持自己“很傻很天真”的想法。中国第一家互联网商业信息发布网站“中国黄页”的创业可以说就是源于马云“很傻很天真”的想法。
1995 年年初,马云受托,作为翻译来到洛杉矶沟通落实一起高速公路投资,未果。马云从洛杉矶飞到西雅图找他在杭州电子工业学院认识的外教比尔。信仰互联网的比尔领马云去西雅图第一个ISP(互联网服务提供商)公司VBN 参观。就是在这里,他第一次见识到了网络的神奇,他和VBN 公司约定:对方在美国负责技术,自己到中国找客户,一起来做中国企业上网。
1995 年5 月,“中国黄页” 上线,马云的生意经是,先向客户描述互联网怎么怎么好,然后,向他们要资料,再将资料寄到美国,VBN 将主页做好,打印出来,再快递寄回杭州。马云将网页的打印稿拿给客户看,并告诉客户在互联网上能看到。“中国黄页”当时的收费标准是,一个主页3000 字外加一张照片,收费两万元,其中一万两千元给美国公司。
1995 年的时候,互联网没多少人知道,马云就开始搬出比尔· 盖茨来忽悠,并且把Internet 直接翻译成了一个中文名字——因特乃特网。在一次外出游说时,有人问他:“你说的因特乃特跟《国际歌》里的英特纳雄耐尔有什么关系吗?”为了鼓动别人参与他的事业,马云拿大家熟知的比尔· 盖茨来说事儿,他说:比尔· 盖茨说了,因特乃特网将改变人类的方方面面。
很多年后,他承认这其实是他自己说的。因为他知道,当时的情况没有人会相信他的话。事实上,比尔· 盖茨那个时候甚至是反对Internet 的。在当时的情况下,向企业老板们推销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所谓“网站”,那些企业老板们都认为马云是个大骗子,一见马云上门来推销,就像碰见“非典”,唯恐躲之不及。
马云决定先从身边的朋友做起。他在杭州电子工业学院任教时,为了贴补家用,还在一些夜大做兼职,教国际贸易。夜大里有一些学生是中小民营企业的老板,因此马云借此机会认识了不少做企业的朋友。于是,他开始做起电话推销员来,每天都给那些做企业的朋友打电话,一遍一遍地打,不厌其烦地向他们讲解互联网的好处,结果弄到后来,那些朋友一听到是马云的电话,就叫苦不迭,胆战心惊。
有一次,马云为了拿下一家企业,一连去拜见了那个老板五次。这个老板根本不相信马云说的东西,把马云当骗子。但马云不放弃,一遍一遍地跟他讲解互联网的神奇作用,后来为了让老板相信,他叫美国的VBN 公司给这个公司做了一个网站,叫老板亲眼看看他的公司网站在互联网上出现的样子。老板最后在马云的诚心感召下,终于把这个单给签了。
随后,马云又敲开了钱江律师事务所、杭州第二电视机厂等单位的大门。每一笔单,都做得非常艰辛。但是,有付出就有回报,“中国黄页”在马云的努力下终于开始起飞了。
正是在那个做推销员的年月里锻炼出来的勇气、执着、能力、意志,才有了今天的马云;也正是秉持着“傻坚持要比不坚持好很多”的理念,把那些“很傻很天真”的想法坚持下来,才有了今天阿里巴巴的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
坚强的毅力是人最可贵的财富,在走向成功的路上,没有任何东西能代替它。在对手比你强的时候,坚持到底不一定能取得胜利,但是你不坚持就注定会失败。
持久的激情最赚钱
短暂的激情是不值钱的,只有持久的激情才是最赚钱的。而不能经受挫折的激情只能算是冲动。
——马云
比尔·盖茨曾说过:“我们公司的核心文化就是激情文化,员工必须要有激情,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而技巧是可以培养出来的……”微软公司的创办正是源于比尔·盖茨“不做就一辈子都不会甘心”的创业激情,为此他放弃了学业,全身心地投入到了软件创业的理想中,最终成就了大名鼎鼎的微软公司。
创业是一个艰苦的过程,没有人能够一步登天,异想天开的事更不可能发生。于是,马云向人们强调了一个关键问题——人们要倚靠什么走过这个艰难的过程,那就是激情。不过,马云给出的答案不仅仅是这两个字,而是五个字——“持久的激情”。
创业需要激情,而且只是有短暂的激情还远远不够,它需要持久地支持着创业者的灵魂。
《赢在中国》是中央电视台的一档全国性商战真人秀节目,获胜者可以获得由企业提供的一大笔风险投资。这档节目请了许多企业家做评委,马云便是其中之一。
在第一赛季晋级篇第五场中,来自美国的工商管理硕士、电子工程硕士陈跃武直接被马云pass 掉了。这样的结果是在人们意料之外的,因为陈跃武也是带着周详的计划、创业的激情来到这个赛场的。当然,马云也给出了自己的理由:第三位选手陈跃武,我很想坦率地跟你讲,你最好别创业。听起来挺难受,但是刚才吴鹰也讲了,创业很累,创业的失败率很大很大。从你的性格上看,我觉得你比较适合做一个工程师,或者是比较适合参与一个已经成为创业成功的团队里面承担一定的工作,因为你的条理、你的理性,以及你的温文尔雅,创业者都是疯疯癫癫的多一点。如果你真的要创业,我建议你MBA 毕业以后最好先找一份工作,到中国来干个五年,五年以后还想创业,你再创业。五年以后,一般会消灭掉很多创业的想法。你这个项目什么时候需要熊总、吴总跟我们投资的时候,你已经找的1000 个客户每人付你300 美金的时候,我们再好好谈一谈好不好?
创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更不是单凭一时的激情就能干成的事。很多年轻人在从学校毕业之后,就想在社会这个大舞台上迅速实现自己、成就自我的价值,好像不当老板就埋没了自己。其实刚刚走出校园的年轻人不妨认真找一份工作,踏踏实实地干几年,如果几年之后,还抱有强烈的创业的心态,再去创业也不迟。
马云一直认为,短暂的激情是不值钱的,只有持久的激情才是值钱的,而激情不能受到伤害。马云在从杭州师范学院外语系毕业后,就到杭州电子工业学院任教了。当老师和做生意完全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件事,但教职工作的经历却教会了马云很多事情,对其日后的发展起着关键作用。马云后来回忆说:在学校教书的五年,给我带来的好处就是知道了什么是浮躁,什么是不浮躁,知道了怎么做好点点滴滴,创业一定不能浮躁。人们在创业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激情常常被人看作浮躁,而这样的事实也的确存在,因而创业者也需要在它们之间做出很好的区分。
阿里巴巴的创立是从十几个有激情、有理想的年轻人开始的,他们怀抱着一个创建一家伟大的公司的梦想聚集到了一起。年轻的团队容易产生激情,但是更容易因为挫折而失去激情,尤其是一件从未有人做过的事,面临的难度将会更大,将会有很多从未想到过的、出乎意料的困难。而显然,如果没有持久的激情,在这些困难面前,退却是很容易的事。
激情是缘于人们对事物的强烈兴趣与热衷的表现。成功不仅要有激情,还需要将这种激情坚持下来。
软银的孙正义曾表示,他投资的互联网企业中有100 家破产了,但绝大多数生存了下来,其中相当一部分如阿里巴巴、雅虎等更取得了超级成功。在
他看来,失败的企业与成功的企业相比,除了一部分运气以外,主要的区别在于管理层是否有创业激情。那些成功的企业凭借创业激情,总是能够吸引人才,找到解决困难的方案,渡过难关。
马云在跟阿里巴巴的员工交流时曾给他们讲过这样一个故事:当年软银在日本刚刚成立的时候,孙正义就希望给员工的工资低一点,于是就把公司的股票一部分分给员工。有一些年轻的女员工得到了一点股票,但是她很不高兴。因为股票不多,在当时也不能变现。她就不想要股票,想多要一点工资。
之后不到两年,软银就上市了,这些女员工的一点股票居然一下子价值达到一百多万美元,最后涨到将近两百万美元。拿的股票更多的全部成了几百万美元的股东,还有人甚至成了几千万美元的富翁。这些女孩们十分高兴,心想:有这么多钱了还工作干什么?于是,她们嫁人的嫁人,不干活的不干活,开始买房子、买车,没有一个人真正感谢公司,没有一个人感谢团队。由此也给软银内部带来很大的冲击,有很多员工辞职成立了自己的公司,还过来挖原来公司的墙脚。但是,这些出去的人,据统计没有一个人是成功的,来得快,去得也就快。
在阿里巴巴有“五年陈”这样一个词,意指在阿里巴巴工作满五年的员工。这个故事就是马云在与这些“五年陈”沟通时分享的,他在告诫这些老员工,不要有“暴发户”的心态。因为中国那些最先富起来的一群人,没有一个活好的。比如那些最先买摩托车的,有几个活下来的?
接着,在给“五年陈”销售的讲话中,马云再次提到了这个话题。而在此之前,阿里巴巴在香港上市,成为中国互联网首个市值超过200 亿美元的公司。而在阿里巴巴内部,近70% 的员工都成了“富豪”,共同分享了其中将近184 亿港元。
对于这样的结果,马云显得很平静。在他看来,公司能取得这样的成果是每个人的功劳,但是功劳都是过去的。如果按照一个民营企业,按照一个土老板的想法,他和员工中绝大多数人都不用干了,别干了,累死了,换个工作,搞得轻松一点,这一辈子就行了。但是,这样很有可能像八十年代、七十年代的万元户——特有钱。然而,那些万元户后来没有一个起来的。
马云不希望阿里巴巴老员工、老干部就像当年的万元户,熬了五年八年,一会儿就没了。他认为这些钱现在来看不少,未来看不算什么,因为公司还在布局之中,做企业需要保持持久的激情。
在阿里巴巴创业初期,马云就提出三点:第一是将来要做持续发展80年的公司;第二是要成为全球十大网站之一;第三就是说只要是商人,一定要用阿里巴巴。
在阿里巴巴五周年庆的时候,马云又提出了一个新的目标:阿里巴巴要做102 年的公司,诞生于20 世纪最后一年的阿里巴巴,如果做满102 年,那么它将横跨三个世纪,阿里巴巴必将是中国最伟大的公司之一。
而在阿里巴巴十周年庆典上,包括马云在内的阿里巴巴集团18 位创始人辞去“创始人”的身份,以后将变成集团合伙人。马云希望通过这样的举
措让阿里巴巴一切从零开始。此外,马云还畅谈了阿里巴巴下一个十年的具体目标:第一,阿里巴巴要成为全球一千万家中小企业生存发展的平台;第二,为全球一亿人提供就业机会;第三,为全球十亿人提供物美价廉的消费平台。
为什么马云总是提出新的目标?因为目标是保持激情的良方。与其说马云是一个企业家,不如说他是一个“造梦人”。他是一个激情四射的创业者,是一个伟大理想的布道者,是一个辉煌梦想的鼓吹者。马云用事实证明了一个道理:只要我们拥有梦想、持久激情和不断努力,就有可能到达成功的彼岸。
失败是可贵的财富永远记住每次成功都可能导致你的失败,每次失败好好接受教训,也许就会走向成功。
——马云
恩格斯曾说:“无论从哪方面学习,都不如从自己所犯的错误中学习来得快。”关于这句话,最直白的翻译其实就是“失败是成功之母”。“重视
失败”这个老掉牙的话题,人们大概早已听腻,但是大部分人最终还是没能取得成功。人们懂得重视失败,但重视的程度还不够,因为人们更关注的始终是如何成功。
马云从小就和别的孩子不同。用他的话说,他的学习成绩在班级里从来不是最好的,一般在十几名,而且数学极差,往往不及格。在七八十年代,这样的学生往往会让老师很头疼。从这里可以看出,至少在小时候,马云并不聪明。
初中升高中的时候,由于成绩不佳,他甚至考了两次,其中一次数学只得了31 分,这是马云人生的第一次挫败。
马云在数学方面缺乏天赋,成绩极差,可英语却出奇的好,而这个特长对马云的人生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很多人都感到好奇:为什么数学奇差无比的马云英语却学得很优秀呢?除了自身的爱好和努力之外,中学时代的一位地理老师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有一次上课时,这位老师讲了一件事,使马云受益终生,甚至可以说改变了马云的一生。据老师讲,有一次她在西湖边上,几个外国人问她关于中国地理的问题,她英文很好,自然对答如流。老师总结说:“你们要学好地理,不然他们问你的时候,你会给中国人丢脸。”这句话成了马云学习英语的最大动力。那节地理课上完后,马云一回家就买了个收音机,每天听英文广播,坚持不懈。那一年的马云刚满12 岁。当时,改革开放如火如荼,杭州作为旅游胜地和投资宝地,自然吸引了大量的外国人。借着这个有利条件,马云一有机会就在街上逮住外国人练习英语。马云的英语口语就这样一天天流利起来。到13 岁时,马云就能给老外当导游,用自行车带着老外满大街跑了。
马云第一次参加高考,数学只得了1 分。他垂头丧气,准备去做临时工。他和又高又帅的表弟去一家宾馆应聘,结果宾馆录用了表弟,而他却遭到拒绝。之后马云当过秘书,也做过搬运工,后来通过父亲的关系,马云到一家杂志社蹬三轮车送书。他踩着三轮车帮人家把书刊扎在一起,25 本成一包,踩10 公里路通过火车渠道转发到其他地方。
一天,马云偶然得到一本路遥的《人生》,书中的故事给了他巨大的触动。于是,他决定第二次参加高考。暗下决心的马云开始了艰苦的复读生活。那年夏天,马云报了高考复读班,天天骑着自行车,两点一线,在家里和补习班间游走。
然而,幸运之神并没有在第二次高考中眷顾马云。这一次,马云的数学考了19 分,总分离录取线差140 分。这个结果使得原本对马云上大学还抱有一丝希望的父母都觉得他不用再考了。
20 岁的马云第三次参加高考,他清楚地记得,高考前,一位姓余的数学老师对他说:“马云,你的数学真是一塌糊涂,如果你能考及格,我的‘余’字倒着写。”
然而,马云的表现让这位余老师大跌眼镜。考数学的时候,靠10 个死记硬背的公式,他一个题一个题地去套,结果这一套居然套出了79 分(当时数学满分是120 分,72 分及格)。最终,马云非常幸运地考上了杭州师范学院专科,与本科线差5 分。更幸运的是,这时学院的本科没招满人。所以,他最终“意外”成为了外语系的一名本科生。
马云三次高考的经历告诉我们: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失去了面对失败的勇气。不走出失败的阴影,就会被失败销蚀前进的斗志,最终与成功无缘。
从决定创业到阿里巴巴成立,马云经历了无数艰辛、苦难、挫折和失败。回首往事,他也总是感慨万千:五年苦难是我们最大的财富,也是成功的重要原因。别人可以拷贝我们的网站,但无法拷贝我们五年的苦难。
不追溯这五年苦难,就难以探求阿里巴巴成功的原因。后来,马云不得不离开重组后的“中国黄页”,这是马云一生中的第一次失败。关于马云的离去,外界有很多传闻,但究竟为什么,直到今天也很难说得清楚。有人假设:如果当初不与杭州电信合作也许就不会出现这样的结局。但与杭州电信合作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的选择。
马云最初搞互联网的时候,中国还没有几个人反应过来,竞争的确有但并不激烈。但仅过了两年,互联网便开始成为各大媒体的热点,成为新经济最有力的代表,马云的“中国黄页”一夜之间冒出来了许多对手。
当时与马云竞争最激烈的是杭州电信,而且还是一场实力悬殊的竞争——杭州电信注册资本三亿多,马云注册资本仅两万。同时,这也是一场你死我活的战争。杭州就这么大一个庙,容不下两个和尚。杭州电信有着非常好的社会资源和政府资源,马云一样都没有。
除此之外,杭州电信为了利用“中国黄页”已有的名声,做了一个名字很近的网站——“chinesepage.com”,也叫“中国黄页”,分割马云的“中国黄页”的市场。
为了活下去,马云选择与杭州电信合作,将“中国黄页”的资产折合成60 元万人民币,占30% 的股份,杭州电信投入资金140 万人民币,占70% 的股份。
后面的结局可想而知,“中国黄页”被收编了,马云套现走人,去了北京,帮外经贸部做网站,直到后来回杭州创建阿里巴巴。
这次教训使马云对资本有了新的认识,为后来阿里巴巴接受风投积累了有益的经验。阿里巴巴创建初期,十分需要钱的时候,也是互联网最疯狂的时候,阿里巴巴的员工经常接到投资者打来的电话。但马云拒绝了38 家VC 投资,原因是他们要求控制阿里巴巴。最终,他选择了高盛的“天使基金”500 万美元以及后来日本软银孙正义2000 万美元的投资。
1999 年,马云遭逢人生的第二次失败,就在丁磊带着网易北上的那天,马云却带着自己的队伍南下回了杭州。
当马云离开“中国黄页”时,外经贸部对马云说:“到北京来吧,来这儿你能干得更好!”就这样,马云带了五个年轻人到了北京。马云在北京租了一个不到20 平方米的小房间,没日没夜地干活,给外经贸部做站点,让外经贸部成为了中国第一个上网的部级单位。
马云当时做得不错,外经贸部另立一家公司——EDI(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由马云组建、管理,马云占30% 的股份,外经贸部占70% 的股份。但实际上,马云一个月就几千元的工资,其他什么也没有。
时间一长马云发现很多事在政府的编制里很难做,存在着许多说不清的问题。当时人们都说马云与外经贸部的合作是中国的“梦之队”,但事实上是怎么一回事谁也不清楚。
怎么办?马云天天思量。留在北京吗?机会倒是有,比如新浪和雅虎都希望马云去加盟。但马云发现北京的网络太浮躁,在这里面很难做成一件事。还在企业里面吗?可马云已经受够了。马云还觉得中国的网络形式已经在开始发生变化,全世界互联网高潮马上就要到来,留在政府里对不起这千载难逢的良机。想来想去,马云最终决定南下。
当时马云只是认为电子商务的主要聚集地不应靠近信息中心,而应靠近企业中心,没想到这一决定使阿里巴巴得以躲过后来的血雨腥风。
当年互联网经济处于最低潮时,《IT 时代周刊》这样描述了阿里巴巴的脱颖而出:过去两年,北京的互联网企业就像电梯从天堂一层层地下落到地狱,几乎没有一个互联网英雄能够脱离集体疯狂,也没有一个能够逃离疯狂后的灾难。而依托杭州的阿里巴巴,如今已无可争议地成为中国最好的B2B电子商务企业。
有时候,苦难并不可怕。英国小说家、剧作家柯鲁德· 史密斯曾经这样说:“对于我们来说,最大的荣幸就是每个人都失败过,而且每当我们跌倒时都能爬起来。”正是因为不断地经受磨难,人才能变得更加坚强。
的确,人们从失败的教训中学到的东西,比从成功的经验中学到的还要多。无论什么样的失败,只要你跌倒后又爬起来,跌倒的教训就会成为有益的经验,帮助你取得未来的成功。
困难时,左手温暖右手
商业不外乎智慧、希望及勇气。这些都是经商的必要技巧。遇到问题时,我习惯用左手温暖右手。要不断告诉自己——没关系,我还是我,我还在学习成长,一切都会好的,至少我还活着。
——马云
创业必然要经历一个艰辛的过程,因为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对此,联想集团董事长曾形象地描绘道:“创业之路就像一列前进的火车,不断有人上车下车,都很正常,但总有人想要去到更远的地方。也许你创业能做到一定程度,那退出肯定也比没做强。你要做得很大,就要做好更艰苦的准备,用我们自己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困难无其数,从来不动摇’。”
说白了,成功都是人们不断地突破一个个困难而取得的,因而能够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走多远,除了个人能力外,也要看这个人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决心,哪怕失败了也没有关系。
准备好要失败只是面对困境时的第一步,还要明确的是,这些困境有时候注定要一个人承担,谁都帮不了你。
创业的时候,我的同事可能流过泪,我的朋友可能流过泪,但我没有,因为流泪没有用。
流泪没有用,抱怨也没有用。马云就是这样一个人,他在遇到困难几乎从来都不会抱怨。他说:困难的时候,你要学会用左手温暖你的右手。你在开心的时候,把开心带给别人;在你不开心的时候,别人才会把开心带给你。开心快乐是一种投资,你开心就要和别人分享,然后有一天别人会回报于你。
马云正是抱着这种乐观的心态克服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在他看来,创业者要学会自己保护自己,困难时“要学会用左手温暖右手”。
在海博翻译社创办之初,马云只是一个刚刚涉入商海的新手,公司因为各方面的原因运营并不理想,最后入不敷出。那时,很多人是迷茫的。但是马云毅然地背起麻袋到义乌贩卖小商品,用最简单也最无奈的方式解决公司的困难。最后,他成功挽救了海博社。马云一向不是一个喜欢喋喋不休向谁诉说苦难的人,无助肯定会有,但唯有自助才可能有出路。
当谈笑着离开公司,走向去义乌的路上时,一个人承受;在竭力推广互联网,被一次次拒之门外时,一个人面对;在被称为“骗子”、“疯子”,全世界都否定、批判时,一个人承担。
即便是现在,马云都很少向员工和身边的高管诉说自己的压力。在闪光灯下的马云,在员工面前的马云,总是像一个顽童一样,他的言行举止表现出一种常人很难有的洒脱。马云是一个乐观主义者,像诗人一样地幻想着未来商业界的新文明,幻想着阿里巴巴会带给全球一个美丽新世界。马云,就这样在创业的路上一边擦拭伤口一边微笑前行。
当然,马云看重团队,但是在自己能够解决的时候他会选择更多地担当。更何况,有时候团队也未必能够全然理解他的思考。
之后,阿里巴巴公司的发展也深受马云的影响,在面临困难时阿里巴巴首先想到的是自己解决,而不是依赖外界。马云表示,很多企业埋怨政府不支持,但阿里巴巴自从创业以来没有向政府借过一分钱,更没给社会添过一次乱。更多的时候,阿里巴巴团队会在寒冷的季节里温暖别人,帮助众多中小企业赚钱。
当年,广东省发现了首例“非典”病例后,广西、山西、北京等地也陆续发生“非典”疫情。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灾害严重威胁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也影响了我国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际往来。
在“非典”阴影的笼罩下,各行各业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展会推迟、客商却步、订单取消。传统的商业模式明显处于十分不利的境地。如义乌国际商贸城一个叫楼国良的经营户,做了11 年工艺品出口生意。当年5 月,他就诉苦说:“平常这时,订单都在四五十万元左右,可上个月还不到20 万元。”
情势危机,一些企业盼望能够找到救命良方,而以阿里巴巴为代表的电子商务公司则因势利导,“借势造市”,既造福于他人,又发展了自己。
据介绍,在阿里巴巴刚刚成立的两三年内,公司网站上每天发布的商业机会数量一直只有3000 条左右。但从2003 年3 月份开始,阿里巴巴每天新增会员3500 人,比上一季增长50%,而大量的老会员也强化了在网上贸易的使用频率和程度;每日发布的新增商业机会数达到9000 至12000 条,比上一年增长了3 倍;国际采购商对商业机会的反馈数比上一季增长1 倍;国际采购商对30 种热门中国商品的检索数增长4 倍;中国供应商客户数比上一年同期增长2 倍;每月有1.85 亿人次浏览;240 多万个买卖询盘(反馈);来自全球的38 万专业买家和190 万会员在通过阿里巴巴寻找商机和进行各种交易。
以2003 年4 月17 日为例,当日阿里巴巴中国站发布的会员企业买、卖、代理、合作等商业机会信息6890 条,国际站达2354 条,两个网站加起来超过9000 条。虽然正常的商务交往均被不同程度的取消,但一大批企业通过阿里巴巴与客户进行了“零接触”洽谈,在非常时期做了非常好的线上生意,如浙江慈溪市海兴轴承有限公司在“非典”时期就签订了300 万人民币的销售大单。
马云还说,要学会多去看别人的失败,这样一来会让自己发现,其实自己的经历并没有那么惨。马云的说法有些自我安慰之意,但是这也可以让一个企业有勇气去面对。除此之外,在更高的角度上,看到别人的失败和困境还会有一种社会责任感。在“非典”期间,阿里巴巴不仅在自己取暖,而且,当阿里巴巴发现很多企业因为“非典”而不能有效运营时,他开始温暖别人,让这些企业在阿里巴巴的平台上寻找到商机,把囤积的商品卖出去。
面对困难并亲自把问题解决掉的时候,虽然是流着血汗,但是也是一种成长和喜悦。对此,马云有着深刻的认识:创业的快乐在于一个一个的挫折,去把一个一个的挫折灭掉,这是创业者最大的快乐。这个世界上最痛苦的是坚持,而最快乐的也是坚持。阿里巴巴要不坚持到现在早没了。
马云自己承认,从开始创办阿里巴巴起,大家就在给自己加油打气,“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让天下没有难管的生意”、“让天下没有淘不到的宝贝”……阿里巴巴的乐观主义也是它存活下来的重要因素。不止如此,阿里巴巴在困境中更多的是追求卓越,因为它在支撑下来的同时温暖着身边的人。为这个社会有所付出,这是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所以它会走很远。
延伸阅读
为理想而生存
最近我发现很多阿里人非常郁闷和难过,大批网络报道指责淘宝网调整搜索结果,甚至还惹起了某些卖家来淘宝网门口抗议示威……看到那么多同事很委屈,甚至流下了眼泪,也发现不少年轻的淘宝人在不断自问:“我们到底做错了什么?为了鼓励大家在淘宝上创业,坚持七年不向会员强制收取开店费和交易费,坚持扶持发展创业者和中小卖家。七年多的日日夜夜奋斗,结果换回来的是各种各样的指责。我们值得这样吗?我们选择的路对吗?我们是否应该放弃自己促进新商业文明的使命而回到仅仅是一家普普通通的赚钱公司……”
几天前,有朋友问我今生最相信什么,我说:“我相信‘相信’!”
本来应该早点和大家做一个交流,谈谈我的看法,但最近一系列的问题……呵呵,我觉得阿里人必须有这么一个经历,阿里人需要有时间接受各种各样的挑战,“男人的胸怀是由冤枉撑大的”。我觉得阿里人需要有在纷乱的外部环境中学会用自己的脑袋思考问题和判断问题的能力。选择今天和大家交流是因为快到阿里十一周年庆了,到了我们重温去年这时候提出的“阿里巴巴要促进开放、透明、分享、责任的新商业文明,为全世界一千万家中小企业提供一个生存和发展的平台,为全世界解决一个亿的就业机会,为全球十亿人提供一个消费的平台……”的时候。
从提出这么一个伟大的使命和目标起,我就觉得我们从此以后会走上一条艰难的发展之路,我们会碰见各种不同类型的阻力和困难。今天的麻烦还仅仅是个开头,我们会碰上越来越多的挫折。坚持做正确的事,坚持自己的理想和使命是一定要付出巨大代价的,在任何时代都一样。尤其在今天的中国的商业环境里,促进开放、透明、分享、责任的商业文明一定会破坏大批既得利益群体,我们要抗争的不仅仅是这些既得利益群体还有上世纪的商业习惯。
前段时间,淘宝人作出基于捍卫消费者用户的利益,同时支持提供优质服务和诚信卖家的搜索调整决策,我认为是正确的!我深以为豪的是,我们的同事能放弃自己今天的利益而去追求创建更加有利于用户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公平方法!但遗憾的是,大家的好意被曲解——支持诚信卖家被说成是放弃中小卖家;保护消费者利益的措施被指责成获取自己的商业利益。因为我们毕竟不是生活在真空的世界里,互联网是一个大世界,淘宝网也是个大社会……我们也同样在电子商务的世界里面对欺诈,假货横行等一切社会现象。今天的社会上出现了很大的消极、浮躁的情绪,很多人怀疑一切,打击一切,否定一切,总把自己对世界的片面认识强加给别人……还有不少媒体过度地使用“惩恶”的手段,而不是“扶正祛邪”,使得人们不相信还有人会做好事,还会有人会为理想和原则而工作……
坚持还是放弃?放弃,从此以后我们就会成为一家平庸的公司,因为利益而活着,我们可能会在一段时间里会很轻松,会很赚钱……而坚持理想,我们也许会每天碰上今天的状况,我们要和各种势力做斗争,包括巨大的黑色产业链中的恶势力。但坚持也会让我们生存和工作得有意义,坚持也会让我们能在21 世纪里成为一家真正对人类社会有贡献的公司,让我们今天付出的一切努力有独特的回报……
我想阿里人应该、必须也只有选择坚持原则、坚持理想、坚持使命的发展之路!对那些相信新商业文明和支持阿里巴巴成为理想主义公司的社会各界朋友们说:我们的上帝只有一个,就是用户。我们会更加在平时的工作中完善自己的服务和功能,我们会加强倾听客户,我们会坚持以保护消费者权益、维护卖家利益为原则。我们坚信在未来的商业社会里,将没有大企业和小企业的区别,没有外资和内资的区别,没有国企和民企的区别;我们觉得只有诚信和不诚信的区别,只有开放和不开放的区别,只有承担责任和不承担责任的区别……我们将全力支持那些诚信、开放和承担责任的企业。我们为我们自己工作中的不当、不成熟、不完善而道歉。我们保证将不断地努力,不断地创新……我们不追求最具影响力,我们追求对人类、对社会、对家庭和对自己最有贡献力!
对那些辛苦创业者们,我想说:今天是创业最好的时候。一切梦想的成功一定和眼泪和汗水有关,和坚持诚信努力有关!商业就不该害怕竞争,害怕竞争就不该做商业。我们害怕的是不透明的竞争、不诚信的竞争、不公平的竞争!怨天尤人的人永远会输给拥抱变化、改变自己的人!
对于我们的阿里人,我想说的是:我们坚持了十一年的理想很不容易,但我们还将坚持91 年的理想!我们从第一天起就坚持赚钱不是我们的目的,而仅仅是我们的结果。我们这家由80、90 后组成的公司,我们必须有别于昨天的企业。我们感恩自己的公司诞生于这个社会,我们会因为今天的社会环境而成长,我们更应该为这个商业社会的完善而存在!这也是我们每天认真工作的意义所在。阿里人,我们自己的未来一定是由我们今天乐观积极的态度和努力决定的!
对那些躲在背后的网络黑色产业链和希望我们放弃原则的人们,我想说:我们从来不会因为利益而改变自己,我们更不会因为压力而放弃自己的原则!我们将会面对任何挑战……我们宁可关掉自己的公司也不会放弃自己的原则!今后,我们希望全社会来监督我们的商务政策调整。假如我们的调整政策违背了开放、透明、分享、责任的原则,我们一定会认真倾听而修改。否则,我们将会犹如捍卫生命那样捍卫我们的使命!
请那些想通过闹事和传播谎言获益的人注意,你们的举动不仅仅在伤害两万多名优秀努力的年轻人的理想,你们也在破坏和打击数千万以网络为生存的小企业以及几亿消费者的利益。阿里人感谢真诚的建议和批评,但是别有用心的意见,无理取闹和片面的东西,我们不会接受。即使你们付诸于游行示威,甚至更加过激的手段,试图通过这些手段让我们让步屈服,数亿消费者不会答应的。我们坚信并会积极地参与到社会积极进步的力量中去……
阿里人,为理想而战吧!
此时此刻,非我莫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