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叔,你的心情我完全理解,换成我,肯定也很生气。不过赵副镇长提出的养殖生态化的确是应该的,我们村以后毕竟要走生态种植,养殖这条路。不过这事也怪我,最近一直忙别的事,就疏忽了鱼塘这边。”
“培明,叔对不起你,没听你的话,才造成鱼塘水污染了河水。”苏雪根悔恨的一拍大腿,“我听老一辈的人说黑鱼是个吃荤食的家伙,只有吃生鲜鱼虾才长得快,就一直不让苏真喂你从青州拿回来的新型饲料……”
“叔,那饲料是我同学经过多次试验才研制出的新饲料,你就放心投喂,以后还是少喂些冰鲜小鱼虾,一是冰鲜鱼虾容易变质,投喂不好容易引起鱼体生病;二是黑鱼若一次性吃不完,那些冰鲜鱼虾就极易腐烂,沉淀到水底容易污染水质……饲料的事情先不说了,目前我们最要紧的,就是赶紧请相关技术人员帮我们合理治污。”李培明转头对苏真说,“你也别着急,我马上去镇上请郑技术员来一趟,他是这方面的专业人才,肯定能帮到你。”
“培明你不用特意跑去镇上一趟,我现在就给秦梦电话,叫她请郑技术员来一趟。”
“这样也好。”李培明继续劝慰脸色气得发黑的苏雪根:“叔,至于谢主任那里,你放宽心,我现在就去村委会找他,跟他把事情讲清楚明白,相信他不会再继续从中作梗,故意刁难的。”
“哼,他要敢继续再刁难,我就跟他拼了这条老命。”
苏真给秦梦去了电话,把鱼塘水污染河水的事情大致说了一遍,叫她帮忙请郑技术员有空时候过来帮着看看鱼塘该如何紧急治污。
秦梦爽快答应了,她说郑少林好像出差去了,应该明天才能回来,叫苏真别着急,等郑少林明天一回来,她就去找他去。
第二天上午,秦梦领着郑少林来到苏真家。
郑少林询问苏真鱼塘里鱼的数量,投喂饲料跟方式,投喂时间,次数等等,然后又仔细查看了鱼塘环境,心里便有了数,“这鱼塘污染暂时解决也不太难,但是以后要想长期养黑鱼的话,最好还是在下次清塘时在鱼塘底部安装一套排污系统,也就是底排污,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定时清洁池塘里的鱼粪,鱼塘水质就能得到保证。然后再在鱼池旁边建一个滤水池,经过过滤后的水可以继续养鱼,也节约了水资源……”
“那现在怎么能及时治污呢。”一想到谢主任要收回自家鱼塘,苏雪根就一个头两个大,暂时也就顾及不了以后鱼塘如何治污排污,他只想着鱼塘水现在能瞬间变清澈就好。
“对了,根叔,你们村别的养殖户,有养花鲢,白鲢鱼的吗?”郑少林站起身,“如果有,能否带我去鱼塘看看。”
“有有有,于善全家养的全是花鲢跟白鲢鱼。”苏雪根看了一眼脸色平静的郑少林,心底不禁感到疑惑,“郑技术员,老于家的鱼养得挺好的,也没污染河水,你不用替他家担心,你先帮帮我家鱼塘……”
“根叔,我去他家看鱼,就是准备帮助咱家鱼塘呢。”苏真也觉得有些莫名其妙,“于叔家的鱼,怎么帮助我家?”
“能帮到,你就放心吧。”郑少林信心十足的笑了笑,“这样吧,根叔,你领我去于叔家看鱼。苏真你找几个人帮你搭建一个喂食台,食台靠近岸边一米左右,向阳避风位置最好,食台入水深度二、三十厘米即可,食台上再绑一个宽一米,长三米左右的网片……”
“哎呦,郑技术员,你老人家慢点说,我拿个小本本记下。”秦梦开玩笑道:“我跟苏真都是数字盲,这几米几米的数字最容易记错。”
“好,听你的,我慢点说。”郑少林的口吻仿似透着一丝宠溺,“对了,我还忘记说了,那个网片要用聚乙烯网片……”
“记住啦,你快跟根叔忙去吧。”秦梦冲郑少林调皮一笑,然后跟着苏真去村里找人帮忙搭建食台。
郑少林之所以要去于善全鱼塘看鱼,他是想看看于善全家的鱼是否健康无病,然后再考虑借鱼治污。
花鲢跟白鲢是黑鱼最忠实的清道夫,它们特别喜欢吃黑鱼的排泄物,所以郑少林准备把于善全家鱼塘里的白鲢、花鲢鱼借到苏雪根家的鱼塘里,这样算起来其实对两家都有好处。对于苏雪根来说:花鲢、白鲢吃了黑鱼的排泄物,鱼塘水质得到保证。于善全把自家鱼借给苏雪根后,节约了饲料钱,空出来的鱼塘还可以继续养殖别的鱼,这样双方皆大欢喜的事情,苏雪根跟于善全自然都是举双手赞成。
一切安排妥当后,郑少林还教给苏真一个节约饲料成本的喂养方式,用八个字来说就是:定点,定量,定时,定质。具体来说就是:投喂地方要一直固定在食台,固定地点后,再配合一些方法,容易使黑鱼形成条件反射;根据不同季节,水温,还有黑鱼的摄食状况定量或者适当调理投喂量;每天投喂的时间一定要固定,比如上午几点,下午几点,每天投喂的次数等等;投喂的饲料,不管是生鲜还是颗粒饲料,质量必须要保证,腐烂变质的千万不能投喂……
苏真把郑少林讲的这些知识,一字不落的仔细记在本子上。
郑少林特别强调:给黑鱼喂食时,最好采用边吃边投的方式,投喂前可以利用器皿或者别的东西击拍出声响,将黑鱼引到食台周围,黑鱼集中后,容易形成抢食局面,能提高摄食率,投喂时要采取先少投,再多投,最后再逐渐少投的方式……
郑少林把李培明青州带回来的黑鱼饲料拿回镇上,仔细研究了配料表,十分赞许,并给饲料里加配了一剂增强黑鱼体质的配料。
这边郑少林耐心的教给苏真以后养殖黑鱼的注意事项,同时李培明也来到村委会找到谢主任。
谢主任办公室正好没有旁人,李培明敲门进去后,便开门见山,“主任,我听小民广播里说要把根叔家的鱼塘给别人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