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解释以恐龙为首的地球生命为什么会在远古消亡,生物学界出现了两种主要的理论:
一种是生物进化过程中的渐变论,一种是生物进化的灾变论。
渐变论的主要思想观点是:恐龙及同进期其他生物的消亡,是一种自然的时化过程,在漫长的生命过程中,由于物种间的竞争,环境的变化,气候的改变,食物的短缺,物种的老化等原因,使恐龙及其他消亡的生物渐渐失去生存的能力,从而发生了大规模的灭绝。这一理论的代表人物有地质学家赫顿、莱伊儿和生物学家拉马克、达尔文。
灾变论的主要观点是:恐龙及同时消亡的其他生物,并不是由于自然进化而灭绝的,它们是栖息的环境发生了突然的变化,出现了如洪水、烈火、冰雪等等灾难而导致了它们的灭绝。这一派的代表人物有地质学家布克兰、生物学家居维叶。但是由于这些人都是诚实的基督教徒,他们的理论一开始受到圣经上洪水说及上帝造人说的极大影响,具有极浓厚的宗教色彩。
自从达尔文那本举世闻名的科学著作《物种起源》获得空前成功,一举成为生物学的经典之作,人们就已经几乎接受了生物进化是一个缓慢的过程。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达尔文的著作在当时就是科学的代名词,是绝对的权威,在整个科学界引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革命。
因此,人们认为恐龙的进化也不应该例外,渐变论在那一阶段时间占有完全的上风,而灾变论则因不符合人们的常识,被认为是伪科学。
达尔文在撰写《物种起源》一书时,由于深受朋友莱伊儿的影响,所以多少有些一叶遮目,不见泰山。他把生物的自然淘汰过程设计成一种单一的作用过程,这种缓慢演化的进程在地球上的全部历史中是一成不变的,速率也没有变化,地球上进行的都是细微的变化,没有剧变。
当局者迷,达尔文和他的朋友们把许多有悖于他们推论的现象都给忽略掉了。
然而,对地球生物化石的研究表明,在地球的每个地质时期,都有许多典型生物的急剧变化,恐龙就是最有说服力的一个例子。
在马斯特里奇的地质沉积中,发现了许多与众不同的化石,其中有翼龙、鱼龙、鸭嘴龙、角龙等奇奇怪怪的大量恐龙,这些化石的年代基本集中于白垩纪末期。但是再往后的时间里,在进入中生代以后的地质沉积中,这些化石全都不翼而飞了,与此同时的许多生命,像菊石、箭石、浮游生物,也统统从地质记录中消失了。
这些奇异消失的物种竟占到了中生代末期所有生物物种的75%。它们从未在中生代以后的记录中出现,这是所有科学家认定了的事实。这些说明了什么?
这似乎只有一种解释,那就是白垩纪末期,环境发生了剧烈而突然的变化,是环境的灾变毁灭了这些生命。
渐变论者莱伊儿对这一事实也非常清楚。他在研究马斯特里奇白垩纪的动物化石时,曾有这样一段记载:
德谢斯认真地比较及描绘了二百多种马斯特里奇的介壳化石,但竟然找不出一种属于第三纪的介壳生物化石。箭石是一种头足类的海洋生物,盛产于马斯特里奇期的地层中,有一种菊石也是如此,但在任何第三纪地层中却从未找到这些化石。
这段文字说明,莱伊儿也对恐龙的突然灭绝产生了疑惑。但是,他为了证明自己的渐进论是正确的,便置大量的事实不顾,而是固执地认为地质记录中一定存在着严重的缺断现象。
所谓地质记录就是各种生物化石在不同的地质沉积层中表达的信息。专家们就是根据每个地质沉积层中不同的生物化石来区分地质年代,研究每个地质年代的的地球的各种情况。
地质记录为什么会缺失呢?因为地球上每段时期的气候情况都是不同的,地球的沉积物会随着时间的具体情况而有厚有薄,甚至因为洪水、大风等自然因素的侵蚀,某段时期的沉积物会全部消失,这就造成了地质记录上的缺断。这种现象是比较普遍的。
根据莱伊儿的推断,恐龙化石之所以突然消失,就是因为在恐龙逐渐消失的那段时间里恐龙化石的沉积物遭到了破坏,所以今天才不会从白垩纪马斯特里奇到第三纪的始新世之间发现应该有的恐龙化石。如果这一段地质记录没有因侵蚀而缺失,那么一定有确凿的证据来证明恐龙及其他生物的缓慢正常的灭绝。
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完美的解释。
达尔文在他以后的著作中也采用了这种说法,把中生代与新生代之间生命形式的不连续性,看作地质记录的间断。这个间断到底有多长呢?专家从沉积物扒算,这段时间竟长达一至二亿年,甚至比整个中生代还要长。在这么长的时间内,恐龙和其他生命形式的确可以自然消亡,物种的老化、物种的年龄似乎都应该使恐龙及其他生物在如此漫长的时间内走上灭绝。
但是,莱伊尔的推论是不是科学?地质记录到底有没有存在如此漫长的缺断?
一直处于下风的灾变论者似乎寻到了一个机会。
只要能够证明地质记录是完整的、连续的,那么,莱伊儿的渐变论就会不攻自破,灾变论就会在这场漫长的争论中完全获胜。
如何才能证明地质记录没有缺断呢?这是摆在每个灾变论者面前的一个令人头痛的艰巨的难题。但要想彻底击败渐变论者,又没有别的路可走,只有背水一战。
争论地质界线的确切位置,向来是地质学家们的一大乐事,尤其是白垩纪与第三纪之间的界线问题,因为关系到渐变论和灾变论两派的生死,争论尤为激烈。
这是一条在地质史中极为重要的界线,这条界线标志着以恐龙为特征的中生代的终结,以及以哺乳动物主宰世界为特征的新生代的开始。换句话说,我们人类就是从这一条界线之后开始在地球上登场,并一步步地演化、发展,成为地球的主宰的。
围绕白垩纪与第三纪之间的界线,渐变论者认为它们之间存在着长达一至二亿年的巨大损失;而灾变论者则坚持认为这之间地质纪录并没有缺失,可是,他们又找不到有力的证据。
在白垩纪和第三纪之间究竟有没有地质记录缺失,这最终取决于对二者之间沉积物的研究。
莱伊尔正确地把荷兰马斯特里奇镇附近的白垩划归白垩纪最后一个地质时期,顶部标志着白垩纪的终结。
在马斯特里奇白垩层的上面是什么沉积物呢?
从丹麦哥本哈根南海岸的地质层剖面来看,白垩层的上面是一层暗灰色的薄层黏土,因为其中发现了不少的鱼骨化石,故称鱼黏土,鱼黏土层上面是两层石灰岩。
白垩和石灰岩都是由碳酸钙质的生物介壳和死后沉淀下来的海洋生物骨骼组成的。然而黏土的成因却与生物无关,是由陆地或来自外太空的极细物质组成。鱼黏土上层的沉积物中,全是第三纪动物群居的化石,而鱼黏土之下的白垩层中,却含有与上覆的石灰岩中完全不同的动物化石。
白色白垩层中的菊石、箭石、厚壳蛤及其他典型的中生代介壳动物石,在其他地方的马斯特里奇沉积物中屡见不鲜,但在鱼黏土之上的石灰岩中,却丝毫未见踪影,勿庸置疑,这层奇怪的鱼黏土正是第三纪与白垩纪之间的沉积物,对它的详细研究,将揭开白垩纪与第三纪之间有没有巨大的地质记录缺失这个迷。
灾变论者的机会终于等来了,这已是渐变论和灾变论的创始人逝世之后许多年的事情。
意大利古比奥镇沉积层中鱼黏土研究的最新成果,吹响了灾变论者向对手地质记录缺失论反攻的第一声号角……
罗天天正阅读到最关键的时刻,主驾驶界面上突然弹出了一条消息,这可把罗天天吓了一跳,他有些烦躁的想要将信息关闭稍后再看,但是就在视线扫过信息内容的一瞬间,罗天天愣住了。
这是一条三级警告消息,上面用淡红色字体显示的消息内容,描述如下:
同学们,白垩纪的末日灾难将于一天后降临,请及时整理好获取到的数据,提前准备撤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