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终场戏
厕所没纸了2018-11-30 20:308,000

  自辰时起,淳于昭的府上便是热闹非凡。各房各院的下人个个都是喜气洋洋,为着什么?他们府上的主子要娶亲了呗!这历来都是男人的府上,终于要迎来第一位女主子了,所以个个都是挺胸抬头,唯恐旁人不知道似的。

  随侍与礼部都候在青墨院外,恒王殿下喜静不喜闹,每日晨起都是随侍将洗漱的东西放在屋里,然后便命人退出去,在门外候着。因着今天有礼部的人在,恒王就直接打发人往院子外去了。“敢问这位小官,这晨起都不必伺候在殿下身侧?”

  “殿下不喜有人在身旁伺候,凡事都喜欢亲力亲为。”说话的是礼部侍郎,随侍回了话,静静站在一旁,看的倒是礼部侍郎有些讪讪。“来人。”淳于昭的声音自院内传出,随侍松了口气,赶忙带着人往屋内行去。天色尚暗,屋内也没有点灯,随侍早早遣人先去点了灯才与淳于昭回话。“殿下,礼部的人已经到了,这会子正在院子外候着。”

  见淳于昭身上的中衣已然换上大红的喜衣,便将喜袍小心翼翼捧了出来。“刚得了消息,陛下今儿会带着娘娘晚膳后过来,迎驾的事儿怕是要先去忙活一番。”喜袍一展开,云纹影锦经由烛光的照射,映在墙上竟真的显出影影绰绰的云纹来。正因如此,华国才将此锦视为宝贝,轻易不得与人,只留华国皇室自用。

  随侍一喜,“都说华国的云纹影锦最是独特,想来莫过于此了。”喜袍之上是用金线绣出的四趾金蛟,五趾金龙样式只能供陛下穿着,皇子身上的纹饰皆是四趾金蛟,以彰显身份不同。方余笙嫁衣上是鸾鸟,而凤凰样式是中宫皇后才配穿戴的样式,其余唯有四妃位份才配得鸾鸟。方余笙一旦嫁进王府,王妃的品阶比同后宫四妃,自然按照位份高低着衣佩饰,此乃后话,且按下不表。

  喜袍着身,淳于昭抚着上面的金蛟,颇有些百味杂陈。“现在什么时辰了?”随侍望了望更漏,“不过辰时三刻,殿下可要传晨食?”正说着,就有通传的下人来报,礼部侍郎在外求见。淳于昭换了衣裳,随侍正为他束发加冠,“叫他在门外回话。”

  礼部侍郎是淳于昭才从光华殿提上来的小吏,乍然升了官位,一时还有些惴惴,因此对于淳于昭的话尽是字字句句听到心里去。他来也是为着陛下出宫迎驾的事,只不过却比随侍来报多了一些章程。淳于昭淡然听罢,“倒是不必大张旗鼓的办了,只管叫御林军多派些人手护卫。”

  “但,陛下出宫乃是大事,何况还有贵妃娘娘的仪驾,是不是下官再去问一问向巡防营多调派一些人来?”仅是一次亲事就得动用御林军与巡防营两大兵力,淳于昭皱眉,似是不赞同。礼部侍郎听得屋内没了动静,心中正忐忑。“嘎吱”屋门被打开,走出来的正是恒王殿下。

  淳于昭的喜袍红的格外端严肃穆,令礼部侍郎不由低了眼不敢再看。“巡防营的兵力轻易不得动用,乃是护卫京师的最后防线,若是用在此处岂不是无人护佑王城。依本王看,巡防营不必动,只管去叫御林军增派人手。”礼部侍郎暗暗捏了一把冷汗,“是,下官这就去安排。”

  天色将明,月亮仍旧留在天上,一副依依不舍的样子。东方泛白,眼见着日阳升起,又是新的一天。

  申时过太庙,下马拜祭祖先,告祭众先人儿孙淳于昭娶妇,立业成家无愧天地祖宗。神武大街上接受万民朝贺,淳于昭高坐马上,喉中似如鲠在喉。进了顺天门,便见祭天神坛被人打扫一新,连香火都比往日旺盛一些。礼部侍郎高声唱礼,淳于昭下马,拜祭天地。

  过了顺天门,上了官道,此时却见耿蒙也骑了马幽幽跟在后面。“恭喜昭哥新婚!”今日耿蒙也是一身促新的宝蓝锦袍,“陛下舅舅允我与你一同,我可是宗仪官,下回我结亲事,昭哥不如给我做赞者?”淳于昭轻笑,“别说赞者,给你做主祭都使得。”耿蒙一夹马腹,“那咱们可说好了,到时候不许反悔!”

  罗音宫早早开了宫门,往日守在外面的御林军悉数撤去,倒是颇现往日的模样。冯贵妃今日也是一水儿的簇新宫裙,只是面上略显悲苦,倒是与宫裙颇不相称了。贴身女官细细为冯贵妃上了妆,就听的通传女官来报,“殿下已经上了官道,这会子礼部正在催咱们娘娘往乾元殿去呢!”

  冯贵妃挑了一支金钗,面颊上扫了一层胭脂,倒是瞧着有了气色,与金钗也算是相应。“摆驾,去乾元殿。”

  于皇后尚在禁足,虽为嫡母,却不得见这副盛景,冯贵妃入了乾元殿,却也是无精打采的模样,瞧在陛下的眼中却又是另一副样子。

  “今日阿昭大婚,冯氏你身为生母也该高兴些才是。”冯贵妃嘴角微微勾了勾,“是,妾身只是太高兴了。”陛下倒是瞧着真高兴,笑模样都比往日里多了一些。刘伴儿在一旁尽心伺候着着,时不时有小内侍上前耳语一番,却都是轻描淡写嘱咐几句,面色平静得很。

  远远的就听通传声接连往乾元殿递来,最后一声停在乾元殿的殿门外,正是淳于昭跪在乾元殿门外,“儿臣今日成家,特来禀告父皇母妃。”殿门缓缓推开,先是露出殿下绣着金龙的明黄龙袍,接着便是冯贵妃惨白的脸色。淳于昭跪伏在地,口中高呼万岁。

  “我儿,快起。”陛下看重淳于昭,这是宫内人人心照不宣的事情,刘伴儿的主子是陛下,却是也得上赶着巴结好淳于昭,“陛下有旨,皇二子恒王殿下淳于昭性情恭谦,品行高洁,时任光华殿协理,心系万民,朕心甚慰。特晋封亲王位,赐封荣恒。”

  淳于昭已然是王爵之位,官位尚在太子之下。如今再封官位亲王,眼见着就要越过太子位,这在世上是从未有过之事。淳于昭本身王爵官位已有封号,如今更是在“恒”号之前另加“荣”,寻遍历朝历代祖宗法典更是亘古未有。

  冯贵妃惨白的脸色更是失了血色,原本抹了胭脂却也盖不住失了措的神色。陛下此举无疑是将她架在了火上炙烤。儿子进官加爵,日渐与陛下亲厚,自己却要贬至掖庭,做那念慈庵堂里日日诵经的姑子,岂不是存了心的告诫,儿子根基不稳,若不依附陛下,只有死路一条。

  淳于昭不似冯贵妃,平声静气接了旨意,高呼万岁。陛下甚是满意,“好了,快起,今日是你大喜的日子,快快回去好生接新媳妇过门,多多为皇室开枝散叶才是正理。”淳于昭拱手应是。

  ——

  方余笙拜别了老太君,老太君转身抹着眼泪,却是没叫方余笙瞧见。只听门外又来了通传,说大老爷回来了,这会子正问小娘子可否出去回话。大夫人夏杨氏拭干了眼泪,“老爷回来了!慧姐儿还是赶紧收拾了拜见父亲去。”

  夏杨氏道自己在外头等着,孔其琛啐了一口,“晦气,大喜的日子就陪着在这儿演戏。”方余笙无奈,“反正都要走了,何苦再跟这样的人置气。”嫁衣上身,原本还是闺房中尚未长大的女娃,如今摇身一变就成妇人,实在令孔其琛感慨万分。

  “虽说这不是你的身子,过得也是旁人的生活。但好歹感情还是你自己的,若是在王府不顺心,万万别委屈了自己。”方余笙轻笑,“不要仗着自己在这儿比我资历老就教训我,我倒是省心,就是你,整日里吊儿郎当的,没个正形。”

  孔其琛倒是不以为然,“左右都是活这半辈子,是好是坏也不过是旁人的人生,又何苦委屈了自己,大不了咱们若是能再回现代,也不妄咱们活了两世。”孔其琛理了理方余笙身上的流苏,“你这一去不知何时才能再见,这次将你送走,过些日子我再回了中梁,更是像是天各一方。”

  二人相拥着又说了些话,就有丫头进来传话。“老爷说了,小娘子如今是要出嫁的,再见面已是不合适,便请小娘子到外屋隔着帘子说话也可。”方余笙方站起身来,“也好,便请人放了帘子说话。”

  夏清远不比方余笙如今有了品阶,众人再见方余笙就已是要跪着回话。方余笙佯装低着头轻声啜泣,孔其琛在一旁低声劝慰。“女儿此去,不知何日才能相见。万望父亲顾着自己的身子,不要挂念。”夏清远正要回话,那厢就听礼部的人进来,“快快,殿下已经出了宫往夏府来了,叫男宾悉数到外头候着,女眷先陪着娘娘稍坐。”

  夏府又是一阵忙乱,大夫人带着两个女儿往前院去,后面就剩下老太君与方余笙。“贤娘千万顾着府里的风吹草动,今日府中人多,吩咐那些婆子丫头都警醒一些,别叫人手脚毛燥,再踩坏了那些花草,又得出银子修缮。”大夫人得了令,急急忙忙走了。

  老太君带着方余笙回了屋子,方余笙今日妆容精致,细细瞧去竟依稀能辨认出当年方氏的模样。“今日再瞧着你,跟你的生母可真是相像。但你生母性子说好听了是与世无争,说不好听了,就是个软面团儿,谁都能拿捏。那可莫学你生母。你到了王府那便是当家的主母,王府内不比咱们府里,规矩大看的人也多,你得处处谨言慎行,万事须要问过殿下的意思行事才是。”

  方余笙与老太君坐在一处,柔顺的点点头,“老太君说的,孙女都记下了。”

  才说这,就听门外闹哄哄的,不知何故。“老太君,宫里娘娘的赏赐下来了,正请人到前头领旨谢恩呢!”这下子,后院又是一阵喧闹。众人都手忙脚乱的换衣裳,着诰命服,方余笙现在也算是戴了品级,随着老太君一同往前头领旨。

  来的是太后身边的贴身女官,因着是给女眷请赏,故只开了二仪门,在后院前摆了香案迎接。以老太君打头,方余笙领着众女眷跪在后头,瞧着乌泱泱的一群,着实壮观。

  读完了太后懿旨,女官笑着命人快将老太君搀扶起来,“给老太君贺喜,咱们太后惦记着老太君上了年岁,这些子东西尽数是赏给王妃娘娘与老太君的。太后还说了,久不见老太君往宫里去陪伴太后说说话,着实孤单的紧。”老太君请着女官往主屋去,“阿弥陀佛,太后娘娘福泽深厚,倒是妾身比不得的。”女官手中捧着一方漆盒,“此物是太后特意命奴婢交给王妃娘娘的,不在礼单之列,说算是太后自己给孙媳妇的传家物件儿。”

  方余笙俯首领了,拿在手里倒是沉手。

  众人都低着头不敢抬头去瞧,方余笙悄悄掂了掂,估摸着是个大件儿。孔其琛与方余笙相视一笑,都露出一副心照不宣的模样。

  淳于昭回了恒王府,礼部的人便安排着人去抬花轿。迎亲是找钦天监算了吉时的,过了吉时或是早于吉时都是不吉利的。礼部侍郎急忙着人去请恒王,就听有人来报,陛下与贵妃娘娘的仪驾出了宫,正要往恒王府来了。

  眼下恒王要去夏府迎亲,府内不能没有一个主持大局的人,礼部侍郎想了想,同随侍道,“敢问府内还有没有管家之类的,能主持大局自辰时起,淳于昭的府上便是热闹非凡。各房各院的下人个个都是喜气洋洋,为着什么?他们府上的主子要娶亲了呗!这历来都是男人的府上,终于要迎来第一位女主子了,所以个个都是挺胸抬头,唯恐旁人不知道似的。

  随侍与礼部都候在青墨院外,恒王殿下喜静不喜闹,每日晨起都是随侍将洗漱的东西放在屋里,然后便命人退出去,在门外候着。因着今天有礼部的人在,恒王就直接打发人往院子外去了。“敢问这位小官,这晨起都不必伺候在殿下身侧?”

  “殿下不喜有人在身旁伺候,凡事都喜欢亲力亲为。”说话的是礼部侍郎,随侍回了话,静静站在一旁,看的倒是礼部侍郎有些讪讪。“来人。”淳于昭的声音自院内传出,随侍松了口气,赶忙带着人往屋内行去。天色尚暗,屋内也没有点灯,随侍早早遣人先去点了灯才与淳于昭回话。“殿下,礼部的人已经到了,这会子正在院子外候着。”

  见淳于昭身上的中衣已然换上大红的喜衣,便将喜袍小心翼翼捧了出来。“刚得了消息,陛下今儿会带着娘娘晚膳后过来,迎驾的事儿怕是要先去忙活一番。”喜袍一展开,云纹影锦经由烛光的照射,映在墙上竟真的显出影影绰绰的云纹来。正因如此,华国才将此锦视为宝贝,轻易不得与人,只留华国皇室自用。

  随侍一喜,“都说华国的云纹影锦最是独特,想来莫过于此了。”喜袍之上是用金线绣出的四趾金蛟,五趾金龙样式只能供陛下穿着,皇子身上的纹饰皆是四趾金蛟,以彰显身份不同。方余笙嫁衣上是鸾鸟,而凤凰样式是中宫皇后才配穿戴的样式,其余唯有四妃位份才配得鸾鸟。方余笙一旦嫁进王府,王妃的品阶比同后宫四妃,自然按照位份高低着衣佩饰,此乃后话,且按下不表。

  喜袍着身,淳于昭抚着上面的金蛟,颇有些百味杂陈。“现在什么时辰了?”随侍望了望更漏,“不过辰时三刻,殿下可要传晨食?”正说着,就有通传的下人来报,礼部侍郎在外求见。淳于昭换了衣裳,随侍正为他束发加冠,“叫他在门外回话。”

  礼部侍郎是淳于昭才从光华殿提上来的小吏,乍然升了官位,一时还有些惴惴,因此对于淳于昭的话尽是字字句句听到心里去。他来也是为着陛下出宫迎驾的事,只不过却比随侍来报多了一些章程。淳于昭淡然听罢,“倒是不必大张旗鼓的办了,只管叫御林军多派些人手护卫。”

  “但,陛下出宫乃是大事,何况还有贵妃娘娘的仪驾,是不是下官再去问一问向巡防营多调派一些人来?”仅是一次亲事就得动用御林军与巡防营两大兵力,淳于昭皱眉,似是不赞同。礼部侍郎听得屋内没了动静,心中正忐忑。“嘎吱”屋门被打开,走出来的正是恒王殿下。

  淳于昭的喜袍红的格外端严肃穆,令礼部侍郎不由低了眼不敢再看。“巡防营的兵力轻易不得动用,乃是护卫京师的最后防线,若是用在此处岂不是无人护佑王城。依本王看,巡防营不必动,只管去叫御林军增派人手。”礼部侍郎暗暗捏了一把冷汗,“是,下官这就去安排。”

  天色将明,月亮仍旧留在天上,一副依依不舍的样子。东方泛白,眼见着日阳升起,又是新的一天。

  申时过太庙,下马拜祭祖先,告祭众先人儿孙淳于昭娶妇,立业成家无愧天地祖宗。神武大街上接受万民朝贺,淳于昭高坐马上,喉中似如鲠在喉。进了顺天门,便见祭天神坛被人打扫一新,连香火都比往日旺盛一些。礼部侍郎高声唱礼,淳于昭下马,拜祭天地。

  过了顺天门,上了官道,此时却见耿蒙也骑了马幽幽跟在后面。“恭喜昭哥新婚!”今日耿蒙也是一身促新的宝蓝锦袍,“陛下舅舅允我与你一同,我可是宗仪官,下回我结亲事,昭哥不如给我做赞者?”淳于昭轻笑,“别说赞者,给你做主祭都使得。”耿蒙一夹马腹,“那咱们可说好了,到时候不许反悔!”

  罗音宫早早开了宫门,往日守在外面的御林军悉数撤去,倒是颇现往日的模样。冯贵妃今日也是一水儿的簇新宫裙,只是面上略显悲苦,倒是与宫裙颇不相称了。贴身女官细细为冯贵妃上了妆,就听的通传女官来报,“殿下已经上了官道,这会子礼部正在催咱们娘娘往乾元殿去呢!”

  冯贵妃挑了一支金钗,面颊上扫了一层胭脂,倒是瞧着有了气色,与金钗也算是相应。“摆驾,去乾元殿。”

  于皇后尚在禁足,虽为嫡母,却不得见这副盛景,冯贵妃入了乾元殿,却也是无精打采的模样,瞧在陛下的眼中却又是另一副样子。

  “今日阿昭大婚,冯氏你身为生母也该高兴些才是。”冯贵妃嘴角微微勾了勾,“是,妾身只是太高兴了。”陛下倒是瞧着真高兴,笑模样都比往日里多了一些。刘伴儿在一旁尽心伺候着着,时不时有小内侍上前耳语一番,却都是轻描淡写嘱咐几句,面色平静得很。

  远远的就听通传声接连往乾元殿递来,最后一声停在乾元殿的殿门外,正是淳于昭跪在乾元殿门外,“儿臣今日成家,特来禀告父皇母妃。”殿门缓缓推开,先是露出殿下绣着金龙的明黄龙袍,接着便是冯贵妃惨白的脸色。淳于昭跪伏在地,口中高呼万岁。

  “我儿,快起。”陛下看重淳于昭,这是宫内人人心照不宣的事情,刘伴儿的主子是陛下,却是也得上赶着巴结好淳于昭,“陛下有旨,皇二子恒王殿下淳于昭性情恭谦,品行高洁,时任光华殿协理,心系万民,朕心甚慰。特晋封亲王位,赐封荣恒。”

  淳于昭已然是王爵之位,官位尚在太子之下。如今再封官位亲王,眼见着就要越过太子位,这在世上是从未有过之事。淳于昭本身王爵官位已有封号,如今更是在“恒”号之前另加“荣”,寻遍历朝历代祖宗法典更是亘古未有。

  冯贵妃惨白的脸色更是失了血色,原本抹了胭脂却也盖不住失了措的神色。陛下此举无疑是将她架在了火上炙烤。儿子进官加爵,日渐与陛下亲厚,自己却要贬至掖庭,做那念慈庵堂里日日诵经的姑子,岂不是存了心的告诫,儿子根基不稳,若不依附陛下,只有死路一条。

  淳于昭不似冯贵妃,平声静气接了旨意,高呼万岁。陛下甚是满意,“好了,快起,今日是你大喜的日子,快快回去好生接新媳妇过门,多多为皇室开枝散叶才是正理。”淳于昭拱手应是。

  ——

  方余笙拜别了老太君,老太君转身抹着眼泪,却是没叫方余笙瞧见。只听门外又来了通传,说大老爷回来了,这会子正问小娘子可否出去回话。大夫人夏杨氏拭干了眼泪,“老爷回来了!慧姐儿还是赶紧收拾了拜见父亲去。”

  夏杨氏道自己在外头等着,孔其琛啐了一口,“晦气,大喜的日子就陪着在这儿演戏。”方余笙无奈,“反正都要走了,何苦再跟这样的人置气。”嫁衣上身,原本还是闺房中尚未长大的女娃,如今摇身一变就成妇人,实在令孔其琛感慨万分。

  “虽说这不是你的身子,过得也是旁人的生活。但好歹感情还是你自己的,若是在王府不顺心,万万别委屈了自己。”方余笙轻笑,“不要仗着自己在这儿比我资历老就教训我,我倒是省心,就是你,整日里吊儿郎当的,没个正形。”

  孔其琛倒是不以为然,“左右都是活这半辈子,是好是坏也不过是旁人的人生,又何苦委屈了自己,大不了咱们若是能再回现代,也不妄咱们活了两世。”孔其琛理了理方余笙身上的流苏,“你这一去不知何时才能再见,这次将你送走,过些日子我再回了中梁,更是像是天各一方。”

  二人相拥着又说了些话,就有丫头进来传话。“老爷说了,小娘子如今是要出嫁的,再见面已是不合适,便请小娘子到外屋隔着帘子说话也可。”方余笙方站起身来,“也好,便请人放了帘子说话。”

  夏清远不比方余笙如今有了品阶,众人再见方余笙就已是要跪着回话。方余笙佯装低着头轻声啜泣,孔其琛在一旁低声劝慰。“女儿此去,不知何日才能相见。万望父亲顾着自己的身子,不要挂念。”夏清远正要回话,那厢就听礼部的人进来,“快快,殿下已经出了宫往夏府来了,叫男宾悉数到外头候着,女眷先陪着娘娘稍坐。”

  夏府又是一阵忙乱,大夫人带着两个女儿往前院去,后面就剩下老太君与方余笙。“贤娘千万顾着府里的风吹草动,今日府中人多,吩咐那些婆子丫头都警醒一些,别叫人手脚毛燥,再踩坏了那些花草,又得出银子修缮。”大夫人得了令,急急忙忙走了。

  老太君带着方余笙回了屋子,方余笙今日妆容精致,细细瞧去竟依稀能辨认出当年方氏的模样。“今日再瞧着你,跟你的生母可真是相像。但你生母性子说好听了是与世无争,说不好听了,就是个软面团儿,谁都能拿捏。那可莫学你生母。你到了王府那便是当家的主母,王府内不比咱们府里,规矩大看的人也多,你得处处谨言慎行,万事须要问过殿下的意思行事才是。”

  方余笙与老太君坐在一处,柔顺的点点头,“老太君说的,孙女都记下了。”

  才说这,就听门外闹哄哄的,不知何故。“老太君,宫里娘娘的赏赐下来了,正请人到前头领旨谢恩呢!”这下子,后院又是一阵喧闹。众人都手忙脚乱的换衣裳,着诰命服,方余笙现在也算是戴了品级,随着老太君一同往前头领旨。

  来的是太后身边的贴身女官,因着是给女眷请赏,故只开了二仪门,在后院前摆了香案迎接。以老太君打头,方余笙领着众女眷跪在后头,瞧着乌泱泱的一群,着实壮观。

  读完了太后懿旨,女官笑着命人快将老太君搀扶起来,“给老太君贺喜,咱们太后惦记着老太君上了年岁,这些子东西尽数是赏给王妃娘娘与老太君的。太后还说了,久不见老太君往宫里去陪伴太后说说话,着实孤单的紧。”老太君请着女官往主屋去,“阿弥陀佛,太后娘娘福泽深厚,倒是妾身比不得的。”女官手中捧着一方漆盒,“此物是太后特意命奴婢交给王妃娘娘的,不在礼单之列,说算是太后自己给孙媳妇的传家物件儿。”

  方余笙俯首领了,拿在手里倒是沉手。

  众人都低着头不敢抬头去瞧,方余笙悄悄掂了掂,估摸着是个大件儿。孔其琛与方余笙相视一笑,都露出一副心照不宣的模样。

  淳于昭回了恒王府,礼部的人便安排着人去抬花轿。迎亲是找钦天监算了吉时的,过了吉时或是早于吉时都是不吉利的。礼部侍郎急忙着人去请恒王,就听有人来报,陛下与贵妃娘娘的仪驾出了宫,正要往恒王府来了。

  眼下恒王要去夏府迎亲,府内不能没有一个主持大局的人,礼部侍郎想了想,同随侍道,“敢问府内还有没有管家之类的,能主持大局?”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元氏仵作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