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师父教导我们要顺心而为
厕所没纸了2018-09-04 18:003,548

  且说方安晏一骑绝尘来到老君山下,将马儿托付给山下一处农户家中,便施施然上了山,直寻那老君观之所在。老君观未语老君山山顶一处开阔地,树影遮掩下,别有一番意趣。只是如今尚有春寒料峭,老君观掩在树荫之下,越发显得颇有寒意。

  老君观观门简朴,开门的是个戴着玄色道巾的道童,本是睡眼惺忪之态,待看清来人是方安晏后,竟是面上一喜。“修然师叔!你怎得空来了?”

  道童客客气气的请了方安晏入观,“瞧你这样子,怕是又躲懒偷睡了吧?还不快快到老君跟前做功课,仔细告诉你师父,叫他打你手心。”方安晏从怀里摸出两块饴糖,嘴上说的严厉,面上却是一派和善。道童吐舌头,“师父现在才不打我。师祖和师叔祖即将成丹,师父日日在师叔祖跟前伺候,师兄们也都三不五时的在师叔祖周围伺候,自然没人管我。”

  方安晏点点道童的鼻尖,“拿着糖玩去吧,我去寻你师祖。”

  张天师同师弟钟灵尚在闭目坐定,边听的外头传来一阵欢喜的说话声,便知道是方安晏来了。钟灵兀自静修,显然是不欲掺和师徒二人的事情,张天师便径直出了炼丹房。方安晏正被一群师侄们围着,闹哄哄的嚷着要跟修然师叔切磋功夫。

  不知谁咳了一声,子侄辈的弟子纷纷手捏法诀,呼号“无量天尊”,方安晏转头瞧去,果然是自己师父来了。

  “师父。”方安晏行了一礼,“估摸着师父和师叔即将成丹,弟子特来恭候师父。”那些小师侄纷纷散去,只留师徒二人在此说话。

  张天师点点头道,“昨日起卦,算得你今日上山来,缘由我业已知晓,随我来吧。”方安晏掸了掸衣裳上的尘灰,恭恭敬敬的跟在张天师身后去了三清殿。

  二人在三清殿坐定,早有道童来备了清茶,并上一些糕点果子。“师父既已知晓弟子所为何来,还请师父为弟子答疑解惑。之前师父给弟子的锦囊只说要弟子按着方位去寻那女子,按理说这该是错过才是,为何后来还是碰上。难不成当真是天意使然,想躲都躲不掉?”

  张天师闻言,抚了抚胡须,“修然,你的本意真的是想躲开吗?你的真心许你躲开这人吗?你见到这人之后,当真还想躲开吗?”张天师一连问了三个问题,“师父,我……”方安晏不知该如何作答。

  方安晏刚拿到锦囊的时候,得知里面是自己的命定之人,内心是拒绝的。他在山上一心修道练武,下了山只想为自己挣一份军功,好衣锦还乡。对于情爱、姻缘,向来只觉寡淡无味,甚至还会成为功业途中的绊脚石。但那日在祁阳县甫一见到元姒的面容,像是心里某个终年阴暗的角落,突然照射进了一缕阳光,令人茅塞顿开。而后的日子,再见到元姒,目光会不自觉地追随于她。见她展颜,心内便觉欢喜,见她皱眉,心中也似空落。

  “你都不想。是吗?”张天师了然的总结道,“你见了那个女子,你被她吸引,只是你身上还担负着责任,你不确定能否接纳那个女子,也不知命定之人对你是否是个助力,所以你想要为师帮你再起一卦。”张天师抿了口茶,笑意吟吟。

  方安晏虽跟随张天师学道,却从来不信命理之说,如今却是主动来求张天师起卦,可见心内的确乱成了一遭。

  “你能想到来求为师虽好,但为师今日却不能为你占这一卦。不仅今日不占,而且往后都不会为你再占。”方安晏心內一紧,“师父,这是为何?”

  “傻徒儿,为师这是要你遵循本心,一切都有天意,何必逆天而行呢?”张天师指了指方安晏,“不管是缘分还是劫难,总该都由你受着。若是想躲劫难,即使躲开了,你又怎不知另一种劫难也会在你悄然不知时翩然而至?去吧,你如今已经位列公侯,老君观已不是你能来的地方。为师再有半月便会回龙虎山,你若遇到难以解决之事,就差人捎信去龙虎山便是。”

  方安晏得了指示,心内稍安,当下也不再纠结如何自处,只俯身行礼,“徒儿今日拜别师父。”

  张天师闭目,淡淡开口,“去吧。”

  拜别了张天师,方安晏并未立即离开老君观,而是去了炼丹房拜谒钟灵师叔。隔着房门,方安晏行了个大礼,“师侄修然,拜别师叔。”

  钟灵睁开眼,目力之所及,可见方安晏身上散发着淡淡的光华,便知方安晏的命盘已活,那个转生之相的女子已经同方安晏见过面了。“修然,成仙得道之途,你仍不愿学吗?”

  方安晏直起身,“修然不愿学。”

  钟灵轻叹,“就算是你知晓总有一日你会主动来学,现下也不愿学吗?”

  方安晏依旧摇头,“修然现下确不愿学。往后的事情,师父与师叔神通,自然算得出修然的选择。可修然愚钝,只打算顾眼下,顾不得其他。”

  当年在龙虎山,钟灵也问过方安晏同样的问题,只是方安晏醉心于武学,即使在修仙一途中颇具天分,却迟迟不愿拜入钟灵门下,过那苦修的生活。如今再问,方安晏的言语之中似有松动之意。

  钟灵的声音自炼丹房内悠悠传来,像是天外之音一般。“修然,纵使推演之术炉火纯青,可推演结果也会随着人的心境而改变。我算出你总会来拜我,可若是你非要与之抗衡,迟迟不来,推演又算得了什么呢?”

  方安晏再拜,“师父教我,顺应本心,不要逆天而行,修然已经铭记于心。”钟灵闻言,倒是十分满意。“甚好,师兄总算是得了一个合我心意的弟子。”言罢,便不再开口,只闭着眼,又入了定。

  那些师侄得知方安晏要走,而且今后很长时间将不再来,皆是依依不舍。方安晏将身上的所有稀奇玩意儿都留了下来,算是给众位师侄做个纪念。“都好生跟着你们师父学本事,若是能求着你们的师叔祖给个丹药,只怕这辈子成仙得道都不在话下了。”方安晏笑道,这话引来这些小家伙的师父,方安晏的一位师兄,看到方安晏又在拐着他家的土地不学好,当即出面喝止。

  “呔,你们这些顽劣不堪的,又听你师叔在这儿胡吣!”眼见着小师侄们一哄而散,方安晏这才心满意足的准备离开。那位师兄却是叫住了方安晏,“修然师弟,这回下了山,便不会再来了吧?”他家的小徒弟们都被方安晏带着野了性子,日日将方安晏挂在嘴边,着实叫人气闷。想他一个正经师父,竟还不如一个外门师叔,想想就觉得不甘心。

  方安晏粲然一笑,“师兄放心,师弟以后不来了,那些小师侄都还是你的,没人能抢走。”语毕,拱了拱手,离开了老君观。

  ——

  元姒一日都是心事重重的,一面是担忧元爷爷,一面还在为了酒席的席面烦心。成妈妈和渺渺一早就见元姒心不在焉的样子,也都上前关怀了两句。

  “无碍,就是昨日夜里睡得晚了些,今早起来精神不济罢了。”元姒笑笑,谁都看得出来,这笑勉强得很。成妈妈担忧道,“可是身子不适?哎哟,这可不成,今日还得给主子们准备酒席,身子可不能马虎。”

  渺渺点点头,“要不小娘子先在这儿歇歇,咱们过一会儿再备酒席也不迟。”元姒摆手道,“不成,酒席里有一道菜极费时辰,若是现下不开始准备,只怕来不及。”元姒说的这道菜是她琢磨了一夜的佛跳墙,她的菜单里还有一道咸鲜的黄酒焖鸡,酸甜口的松鼠桂鱼,香甜软糯的八宝什锦饭。除去这些,再添上些家常可口的时蔬,应付一桌酒席大概也算是勉强过关了罢。

  渺渺拿着元姒的菜单暗暗啧舌,这上面的菜名她一个都没听过。府中的公厨掌厨也是个远近闻名的大师傅,渺渺曾经也偷偷问过那个大师傅,上面这些菜名他不仅没做过,有些连听都没听过。渺渺越发对这个小娘子好奇起来,这些西北口味的菜怎么会比酆都的菜还要好吃呢?

  佛跳墙是元姒首先要准备的。制作这道美食,工序十分繁琐。佛跳墙的原料有十几种之多,鲍鱼、海参、鱼唇、牦牛皮胶、杏鲍菇、蹄筋、花菇、墨鱼、瑶柱、鹌鹑蛋等。要充分体现每一种食材的口味和特点需要先将这十几种食材分别独立制作成一道菜,再汇聚到一起,加入高汤和绍兴酒,文火煨制十几个小时以上,这种味道才能真正达到醇厚的特点。

  佛跳墙的原名为“福寿全”。清光绪年间,福州官钱局一官员宴请福建布政使,他为巴结布政使,令内眷亲自主厨,用绍兴酒坛装鸡、鸭、羊肉、鸽蛋及海产品等10多种原、辅料,煨制而成,取名福寿全。布政使尝后,赞不绝口。问及菜名,该官员说该菜取“吉祥如意、福寿双全”之意,名“福寿全”。

  后来,一名衙厨学成烹制此菜方法后加以改进,口味胜于先者。到那衙厨自己开菜馆时,即以此菜轰动全城。有一次,一批文人墨客来尝此菜,当福寿全上席启坛时,荤香四溢,其中一秀才心醉神迷,触发诗兴,当即漫声吟道:“坛启荤香飘四邻,佛闻弃禅跳墙来”。同时,在福州话中,“福寿全”与“佛跳墙”发音亦雷同。从此,人们引用诗句意,普遍称此菜为“佛跳墙”。

  成妈妈同渺渺在一旁看着元姒备料,皆是满面惊愕,“乖乖,一道菜就要这么多的工艺,那岂不是单单这一道菜就要上百两的银子?”

  元姒笑道,“岂止呢,我这是从书上看来的古食方子,单单里面的报与、海参、瑶柱这些就要百两银子,我自己又改进了一些,试着往里面添了云腿、猪肚之类的,只怕上百两都不止。”渺渺听罢咽了口口水,“我就想知道这不止上百两银子的菜做出来究竟是个何种滋味。”

继续阅读:第86章 寺正遇刺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元氏仵作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