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车停在了一座高门小楼前,小楼的正门上方挂着一付牌匾,上面有“聚德楼”三个红色描着金边的大字。黄长老跳下了马车,问站在门口的店小二:“里面可有空着的包房?”
“这位客官,您是吃饭还是住店?咱家的前店是酒楼,后面是客栈,有上好的客房,院子里还能停车!”
店小二连忙的说着,刚才他还以为马车停下来是问路的,得知人家并不是问路而是要吃饭的,也是连忙的介绍起来。
黄长老说:“先吃饭,后住店!”
黄长老在无为门里的职位是长老,还是一个专门负责门派对外事务的,他经常的会离开门派去外面采买物品,对于一些世俗的酒楼和客栈一体的店家,他都会说是“先吃饭,后住店”,这样一来,店家无论是菜品的质量、服侍,还是上菜的速度都很快,为的就是能够留住客人住下来,以免得照顾不周了客人吃完了饭不住店了。
所以,现在黄长老也用上了老法子,先吃饭,后住店。
店小二一听,也是赶紧的扯开嗓子就往店里喊:“有贵客呢,包房两间!客官,里面请!”
诸葛安安下了马车,虽然现在她穿着一身的女装,但是为了不引起麻烦,还是戴了一顶有面纱的帽子,她可不想因为被人看到了相貌过于惊艳了。
众人都下了马车,店里就出来了几个小二们,拉着马车停到了后院。
聚德楼的一层摆着不少的桌椅,应该是散客们吃饭的地方,现在正是饭点,只是来吃饭的客人并不多。
在店门外接待的店小二走在前面引领着上了楼梯。
到了二楼,就是一个长长的走廊,走廊的一侧有窗子,可以看到后面的院子,另一面就是一个个关着的房门。
店小二推开了一个房门闪身站在了一边,说:“客官,您看这间包房可以么?”
这是一间面积约有五十多平方的大房间,房间里摆着两张圆桌,桌上铺着金丝缎面的台布,围摆在桌子一圈的椅子上也都套着坐垫,一侧靠墙摆着椅子和茶几,两面窗户很大还临街,屋子里显得很亮堂很豪华。
诸葛安安走进了屋来到了窗前向外看,因为这栋楼一层建的比较高,站在二楼上可以看的很远,那几座高大的大殿,应该就是世家的中心了。
“还不错嘛,就这里了。”诸葛安安说。
这里,是诸葛世家的起源,只是不知道那些世家的高层是如何管理这座镇子的。
黄长老一见诸葛安安对这里挺满意的,也是和太子、于海、杨东几人商量起来,最后大家定下还是要店里看着上菜,捡厨子们最好最拿手的菜全部都来两桌。
跟着黄长老的七八个无为门的弟子也是很开心呢,长老让他们也在这间屋子里吃饭。
因为订的饭菜是套菜,店里的伙计告诉了后厨之后,大厨小厨们就忙活开了,什么菜贵什么菜好做,什么菜是聚德楼的招牌菜,稀里哗啦的就往房间里送,很快,两张大桌子上就摆满了各式各样的饭菜,大家伙吃的那叫一个不亦乐乎。
肚子里垫上了底儿,黄长老就问了起来:如果想着在诸葛镇上住几天的话,就不要再去找别的店了,这家还不错。
诸葛安安也同意黄长老的话,黄长老就让店小二去安排住房了,首先他向店小二强调的是,要有五间上房,其中的一间要店里最好的客房,铺盖要全部换新的。然后呢,黄长老对自己门下的弟子们和太子的随行太监们也没吝啬,全部的都要了两人间,还特意交待了喂好马匹。
接待进店的店小二欢天喜地的走了,店里来了大客户呢,光是老板回扣的银子就能有不少的银子,如果这些客人们再赏点,就更完美了。所以,这个店小二就一直跟在黄长老的屁股后头楼上楼下的不辞辛苦的跑着腿,他还要去跟客房那边的人说呢,让他们烧上洗澡水。
还甭说,这聚德楼里的饭菜的确比较可口,店小二介绍的酒也很不错,据说是聚德楼独家酿造的,于海打算临走的时候买上它百十坛子带在路上喝。
吃饱喝足,把剩下的菜打了包,众人就在店小二的引领下来到了后院的客房。
聚德楼的客房不是一栋楼,而是围着一个巨大的院子建了一圈的三层连楼,有一座楼的楼顶还建有一个木亭子,店小二说:小亭子下的那套客房,是聚德楼最好最豪华的一个套房,站在楼顶的小亭子里,诸葛镇的全貌基本上都可以收入眼中了。而且,那个套房是带着独立的洗澡间的,客人不用出门,屋子里的设施应有尽有,只要拉一下房间里的铃绳,一天十二个时辰都会有人听应声。
只是,店小二没说的是,自打他来到了聚德楼,就没听说过这套大客房有人住进去过,每天二十两的黄金,光是这价格就能吓走所有来聚德楼住宿的客人了。二十两黄金啊,换成银子那就是几百两,一大家人十几口子吃一年也花不完。
店小二心里打着自己的小算盘,如果客人选了那间大套房的话,那么老板提给自己的银子每天也得有五两,虽然说只是五两银子,要是客人多住几天呢?一两银子,他一家五口人也够吃上一两个月了。
所以,店小二没打算告诉黄长老,那个店里最豪华的套房每天要多少银子,反正看上去这些客人也应该是有钱的主儿,不会在乎这一天二十两黄金的。
果然,黄长老见诸葛安安点了点头,意思是对店小二说的那个楼顶上带小亭子的套房挺合意,他就跟店小二定下了那个大套房。至于最后是谁来结帐,黄长老当然不用担心,因为他知道有太子随行嘛。
各自乘来的马车上,除了无为门的那两辆马车上有一些日用品之外,其他的人东西都有地方存放,只要进了屋子,把东西取出来用就行。
店小二带路,于海和杨东陪着诸葛安安去了那个豪华的套房。
众人来到了三楼,迎面就看见了两个店里的伙计身着上白下蓝的衣服恭敬的站在一个巨大的房门前,感情这个三楼就只有这一套客房,而无论春夏秋冬,这个大门外,都会站着两个店里的伙计,就连上楼的楼梯,都是只能通向三楼的独立楼梯。
看到有客人来了,站在门口的两个店伙计同时伸出手去,拉开了一扇房门,顿时,诸葛安安差点被屋内的金光闪到了眼睛:呃!怎么说咱也是住过皇宫见过世面的人,象这个房间里如此豪华的装饰,还真是第一次见到,看来,当初这里的老板建了这个大套房是有目的的,只是不知道这里原先住过人没有?
店小二见客人走进了屋子,也是连忙的跟在了后面问道:“不知贵客可否满意?要是满意的话,小的这就去给您登记上!”
诸葛安安点了点头,说:“去登吧,就这里了,怎么上楼顶?”
店小二一听心中大喜,连忙的说道:“请您跟小的来,这里有一个楼梯可以上去的。”
银子啊,只要这个客人在这里住一天,自己就能有五两银子的回扣,真真是老天开了眼,她要是在这里多住上几天,等回扣到了手,是不是自己也开个小店不再做小二了?
沿着一个转弯的楼梯来到了楼顶的一间低矮的小屋,小屋的门推开,几步之外,就是那座在楼下院子里也能够看到的小亭子。
小亭子的四周建有台阶和尺宽的木制护栏台子,居中有一个用不知名的木料做的方形桌子,桌子正中摆着一盆叫不上名字的花草,有几朵鲜艳的小花正开在枝干上。桌下有一圆柱和底板,围绕着桌子摆着四把凳子,还有一张可以躺着的大摇椅。
亭子的顶上有五个挑檐雕花刻鸟,五个挑檐下挂着风铃,微风一吹,小铃轻轻的响着,到也有那么点风雅可赏。
诸葛安安走进了小亭,放眼向四周看去,她发现了一件事:从小亭子的这个高度看诸葛镇,基本上是可以看个大概的,周围的建筑物的高度,除了远处的那几座大殿之外,就数自己站着的这座小亭子高了。
也就是说,能够建一座可以和世家大殿同般高度的客栈,这个老板一定是世家中核心人物,不然的话,世家也不会让一个外人建上这么一座可以遥看世家大殿的客栈了,何况,住进客栈里的人,极有可能不会是世家的高层,一般的有钱的商贾,也是可以住进这间大客房的。
诸葛安安回过头,向店小二问道:“你们老板是诸葛本家的人?”
“是的客官,老板是世家的大长老,小的也姓诸葛。”店小二回答,他没有称诸葛安安为小姐,而是称客官,是因为他看不出诸葛安安身上穿的衣服和梳的头发,到底是一个未出阁的小姐呢,还是哪家的夫人姨太,所以,还是称客官比较保险些,免得惹恼了客人自己不就什么都捞不到了嘛。
诸葛安安没再问下去:就说嘛,能够在诸葛镇上开一家这么大的酒店,又把客房盖的这么高,不是世家的长老也是嫡系一脉,或者直接就是世家的产业。
照店小二说的,老板是诸葛世家的大长老,而没有说这里是世家的产业,应该就是这个大长老的私产了。
于海让店小二把房间登记上,再让人送桌子酒菜过来,量不要多,只要精致就可以。
怎么说,于海与诸葛安安是主仆的关系,现在他已经摸到了一些这个主子的生活习惯了,有吃有喝的照应好了,不会吃亏的。
杨东跟着店小二下了楼,于海留在了小亭子里坐在护栏上看风景,诸葛安安摘了帽子躺进了那个摇摇椅,闭上眼睛悠闲的前后晃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