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七章联络感情
纸上谈八年2019-06-13 15:372,182

  想要在西军之中如鱼得水,那么就要将自己融入西军。赵太公自幼从军,在西军征战几十载,已经将自己当成了西军之人。

  赵太公是西军人,赵太炎也顺理成章的成为了西军人。西军是当世精锐,想要掌控自己的命运,西军是很大的一盘棋。

  西军将门很多,山头林立,最大的山头就是三代为将的种家!

  种家代代皆有才人出,已隐隐成了西军之中的领头羊。现在唯一可与种家一件长短的就是姚家,但是姚氏的代表人物,熙河路都部署姚古却是种师道的知交好友,而且对种师道向来推崇。

  赵太炎有预感,徽宗皇帝不会让自己一直在边地呆着,若想将自己的脚印留下来,那么就免不了与西军将门打交道。

  除却西军将门之外,陕西之地最多的就是蕃人,杨惟忠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说起来启用蕃人还是从种家开始的,北宋禁军多来自内地,在黄土高原沟壑地带作战心存畏惧,面对宋军不适应在山峡小径作战的事实。

  种世衡防御西夏,不依靠禁军,招募蕃兵。种世衡募蕃兵,湼右手虎口为“忠勇”,解决了戍边军队的兵源问题。

  所以有朝臣建议,推广以代禁军,自是,宋军在对西夏战争中,有一支不可忽视的国防力量—蕃兵、蕃将。

  陕西诸路的弓箭手也是种世衡提出来的,寓兵于农强兵安边,土著人户为弓箭手,屯田卓有成效,很有力度的开垦了不少田地。

  而且种家的大本营,青涧城的意义更是非同凡响。青涧城的修建可谓是打响了反攻西夏的第一枪,从此北宋慢慢的以青涧城到绥州米脂,从米脂到横山。

  种师道有二子,长子种浩为迪功郎,次子种溪在京为阁门诋候。

  种浩的文武之道的资质平平,迪功郎不过是个从九品的荫补官职。

  种溪但是有些能力,虽是有种师道的影响,但好歹现在也是个皇帝近侍。

  因为阁门祇候,须由胸怀韬略,善弓马,并在边境任过职者充任,掌纠察殿廷礼仪失制,并兼侍立,若皇帝驾幸,作为随从。

  出现在赵府的自然是种浩,种浩已经二十多岁,长的也是仪表堂堂。

  种家的家教很严,偏偏种浩文不成武不就。不得不说,种家的灵气已经面临枯竭。

  种师道知道种家的下一代充其量不过是守成之辈,是以也有意结交强援。

  赵太炎和种师道已经是平辈相交,是以种浩来到赵府后称呼赵太炎都是叔父。

  种浩坐定之后道:“叔父,听说您想要重定交子?”

  赵太炎点头道:“不错,交子之物甚是灵便,于国有益。只是朝廷的钱引已经伤透了百姓和军卒的心,吕家等皆以为交子之物已经不合时宜。”

  种浩颇有兴趣的道:“不瞒叔父,小侄认识几个赐乐业人。他们对交子之物十分赞赏,也曾说朝廷的钱引是饮鸠止渴,远不如交子!”

  赵太炎对种浩所说的赐乐业人有所兴趣,觉得这个赐乐业人很有眼光。

  不过当赵太炎接触到种浩所说的赐乐业人时,才知道这些赐乐业人应该是犹太人。

  赵太炎叫种浩来的目的是想要联合西军将门开一座钱庄,“贤侄,如今我朝币制混乱,朝廷发放的钱引不过是一张废纸。

  将士们出生入死所求者无非是西贼不入寇,家人全富贵,朝廷的做法已经伤了不少将士的心。

  种家作为西军之中的领头羊,绝不可坐视子弟兵受此等委屈,否则长此以往,谁还为我等出力!”

  种浩有些惭愧的道:“叔父所言甚是,可小侄不过一个迪功郎,并无官职在身,也无法为将士们做什么呀?”

  赵太炎笑道:“非也,种家自令祖起,在陕西之地已历四代。种家军声名已经在陕西之地根深蒂固,陕西子弟皆视种家为守护神。

  仅就信誉上,种家的名号可谓价值无限。我意再陕西之地开设钱庄,为陕西子弟谋福利!”

  种浩好奇的问道:“钱庄是什么?”

  赵太炎回道:“与现在地方的柜坊有些相似,不过我们只收取金银铜,不收其他的贵重物品。

  最重要的是我们要借助钱庄重新将交子发行起来,当然名字不能叫交子,叫银票合适一些!”

  种浩一听赵太炎还是对交子念念不忘,笑道:“不瞒叔父,小侄对文武之道不甚关心,对货值之术却颇有兴趣。

  小侄以为叔父所说的钱庄很有前途,交子……或是银票都很不错。

  可是这些东西都需要有相当巨量的金银铜支撑,否则就是空中楼阁,一推就倒。

  而我种家在青涧城虽有产出,但除了维系诺大的家族之外,还要供养种家军。

  上年又抽出很大的一部分钱财购买了水泥和毛衣,家中已无余财,恐怕很难帮到叔父……”

  赵太炎笑道:“放心吧,我需要的是种家四代积累的信誉。至于钱财,叔叔我可是点石成金的圣手小财神!”

  种浩担忧道:“叔父还是要谨慎而行,我种家积攒了几代的信誉,不会轻易浪费的!”

  送走了种浩之后,赵太炎又相继在赵府陆陆续续的接见了一百多人,并向这这些人传递了自己的意思。

  大大小小的一百多将门都觉得赵太炎在异想天开,什么钱庄什么银票,都是不靠谱的东西。

  这样的东西怎么看怎么不靠谱,唯有杨惟忠有不一样的看法。

  杨惟忠本就是个蕃人,因为当初对徽宗皇帝继位颇有微词,曾一度被贬为兵马监押。

  只是后来战事频繁,杨惟忠才重新得以起用。其实杨惟忠是章楶的爱将,而章楶是章惇的堂兄。

  章惇曾反对徽宗继位,言端王轻佻,不足以君天下。章惇反对徽宗继位,那么章楶自然也是反对的。

  章楶反对,作为心腹的杨惟忠当然也是反对的,是以杨惟忠知道自己绝不会受徽宗皇帝信任。

  遍观陕西,杨惟忠觉得没有可以依托之人,现在赵太炎来了,杨惟忠觉得赵太炎值得倾力结交!

继续阅读:第二百一十八章大爆炸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客宋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