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甲城的车市离繁华的地段很远,与仓库区只隔着一条街。赤甲城这样安排车市的位置与牲口棚发出浓烈的难闻排泄物的味道和车市生意不算红火有关。
“掌柜,我们快到了!”
“嗯,闻到了!”
踏入车市的牌坊,大约有六七个商馆,但是都关门闭户。只有一户门口,一个老人在雕凿一段木头。
“请问,这里是牛车馆吗?”
“是啊!”老者停下手中的活计,抬头看看询问的人。
“怎么都没看到牛车呢?”
“你要买?”老人面露惊喜。
“对啊。”
“牛车有的是,我先带你去看车。走,走,走。”老人丢下手中的凿子,拍了拍身上的木屑,然后就把三尺缎等人往馆内带。
穿过大厅,商馆背后是一个巨大的棚子,下面停放着约二十多架板车。有长板的,短板的,上漆的,原色的······。老人边带路边介绍每款板车的材质特点,以及适合走什么路,装什么货。
“这位掌柜,这里面有你需要的吗?”走完一圈后,老人问道。
“有,你看看这些怎么卖。”三尺缎用手指了几处。
“掌柜,您要五架啊?”
“对,还有牛,要健硕的。你合在一起算算。大概多少钱。”
“五百金!”
“我们去别家看看!”三尺缎转身就往外走。
“这位大掌柜,留步。你还没有还价的嘛,再说也没有别家了。”
“没有别家了?”
“对咧,没有别家了。这段时间是淡季,前些日子采面果时,该买车的都买了。马上就是雨季,外出拉货的就更少了。所以,大家都歇业啦,等雨季过了再来卖。除了我这,你只能找其他商人买二手牛车了!”
“所以你就坐地起价?”
“我那敢啊,我是老实巴交的手艺人。即便是旺季,我也是这样卖的!要不您还个价?”
“我先看看牛再说。”
“牛,现在还看不成,出城放去了要晚一点才回来。”
“放牛?”
“我跟那些大户比不得,料草也是钱啊。所以我们自己放,节约点钱。”
“几头?”
“二十。”
“二十头牛,你居然还敢哭穷?”浪连不由自主的发出声。
“说来话长,为了这些牛欠了一屁股债,结果面果采摘季耶没卖出去。”老人苦涩的扣扣脑袋。
“做生意亏本难免的吧?”烟升安慰老人。
亏本两字狠狠地刺激到了三尺缎,即便别动商人可以犯错,但自己决不允许。
“反正要等牛回来,不如跟我们讲讲,也好打发时间。”三尺缎准备认真聆听老人的故事,将他当作反面教材,并引以为戒。
老人讲,自己原本只是一个木匠,善于制作板车。靠着自己的手艺,帮商队修修板车或者打制新车,日子过的还算顺利。即便是带上一个孙女,也不愁吃穿问题。
四个月前,帮一家商馆修完板车后,与几个伙计喝酒聊天,得知了这家商馆的掌柜原本只是一个身无分文的穷小子,自从向钱庄借钱开商馆以后一路飞黄腾达。几盏酒下肚,加上伙计们的鼓动,他产生了开商馆的想法,想凭借自己的手艺创造更富裕的生活条件。
在一家不需要财产抵押钱庄借了一笔钱后,便向赤甲城租下了现在的商馆。自己除了手艺以外,对经商一窍不通。再加上对手强大,行业不景气,于是日子过的一日不如一日,欠债耶越滚越多,生活几步维艰。
“欠了多少钱?”三尺缎好奇的问。
“借了一千,现在加上利息应该欠了一千两百金了。”老人脸上露出对钱庄的痛恨。
“啥抵押也没有要,能借你一千金,这样算下来利息不算高了。”怒开公正的评判。
“这不是重点。”
“掌柜?”
“重点是一千金能买二十头牛,还能买木材,还能给租金。你一架牛车就要收我一百金。是不是赚太多了?”
老人瞬间明白自己说错话了,支支吾吾的想找借口,但半天也将不出一句完整的说辞。
“你以前帮人打一个板车要多少钱?”三尺缎不打算听老人别扭的找借口。
“看什么车,用多少工。两金到五金都有。”老人因为熟悉脱口而出。
“这样,我给你六十金一架牛车。在商言商,这是我最大的让步了。”
“这样算下来,就算卖完我也只够还借款的呀,我总不能白忙活这么久吧!你行行好,给我加一点。”
“雨季要到了,我也不着急买牛车。我想等其他商馆都开门了,兴许五十金都能买到。”
老人面带苦色。三尺缎说的虽然没有可能,别的商家一架马车至少八十金,但自己却不敢以此作为谈判的筹码。自己的经济情况不允许自己拖不到雨季结束再卖车,若是谈崩了自己就完全没有出路了。
“那好吧,就六十金一架。一共三百金,等牛回来了你就选牛吧!”将这收入的三百金还给钱庄,等雨季结束,自己要支付的利息会少一点,老人打算着。
“都要了,二十架牛车。”
三尺缎话音刚落,所有人都惊住了。
“作为条件,这家商馆以后就是我的了,你要过户给我。”
“好·好的。”
“等牛回来吧,若有瘦弱多病的,我可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