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从藏书阁出来,想想远眺青山,九月将至,山林失了绿意,隐约能见一片枯黄。世人大多不喜秋景,但想想喜欢,比起春时的多雨,夏冬的霸道,秋风舒爽,又意味着枯木逢春,生机勃勃,去旧迎新,跟过年一样,能让人充满希望。
当然,过年的鞭炮声除外。
走在书院众的想想迎着秋风,低眉思量着,以至于有人叫她都不知道。
游任之追了半路,只觉这小家伙就跟个会移动的石墩一样,还移得特别快。
“小机灵,小机灵。”
声音近在耳边了,想想才听见,她闻声回头,见了来人,问道:“先生找我有事吗?”
“有啊。”游任之找了她半天,手里拎的一盒糕点差点没被过路的先生学生抢走。他把辛辛苦苦护卫半日的糕点递给她,说,“你明日就要离开书院了,先生送你一盒糕点饯别。”
“谢谢先生。”想想将盒子接过,抱在怀中,问道,“先生,这是剩下来给我的吗?”
游任之差点没气得叉腰,问:“怎么就是剩下给你的了?”
想想皱眉:“因为先生手上就只有一盒了呀,难道先生背后还藏了?”
她探头去瞧,没发现有。她这才明白过来,问道:“先生特地给我准备的?可为什么先生只给我准备了?”
“是啊。”游任之说,“你入书院那年即是先生入书院之时,先生又没教过大班,如今在先生教过的学生里,你是第一个离院的,糕点也只能买一份了,我倒是想多买几份。”
想想苦思片刻,说道:“这可不好,先生还是不要教大班了。”
“……为什么?”
想想拧眉说道:“先生工钱不多,会买穷的。”
游任之哑然失笑,真是喜欢极了这个神童。虽不谙世事,不懂人情世故,但童真未泯,实在可爱。只是想想聪慧,没在小班待多久就一直往上走,转眼就要离开九凤书院,去更广阔的天地看看了。
“想想啊,日后你去了外面,可不要轻易相信人,留点心思,耳听八方。与人交谈呢,不要太直白。”
“如果我立志要做御使大夫呢?”
游任之微微一顿,看着这眼底志气满满的小姑娘,许久才说:“这条路会很难。”
想想说道:“不难我才不走呢,我可是云想想,大晋八百年来最聪明的神童,不能白费了我的名头。”
刚才那一瞬的感动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游任之只剩对她的嫌弃,哪里童真了,分明还是那个自负到谁也别想比她聪明一分的云想想。他摇头笑笑,说道:“那你去吧,做个好御史,直言敢谏。”
他轻轻叹息,想起了前丞相在世时,御史敢言的清明日子。
自从谢丞相去世后,朝堂明显混乱了许多。御史也不像个御史了,畏畏缩缩。
直到去年先皇去世,新帝登基,整治朝政,朝野才似拨开那层笼罩已久的浓雾。
新皇年幼时,谢丞相幼子谢舒意曾入宫伴读过一段日子,据闻感情深厚。新皇登基后,虽然没有彻查当年谢丞相通敌卖国一事,但下旨撤去了贴在谢府大门的封条,其中用意,无需多做解释。
但当年下旨抄家的是先皇,新皇总不能明查,否则冒犯了自己父亲的威仪。然而要一代明相含冤,也不易建立自己的威仪,权衡之下,就除去了封条。
游任之敬佩谢丞相,为当年的事唏嘘。
而今想想说要去做御史,他的心中竟甚是期待。
如果是想想做御史,那定会恢复当年谢丞相在时的清廉局势吧。
御史敢谏,百官敢言。
*****
想想拎着糕点回到大班,同窗见了她放桌上的盒子,说道:“想想这是什么?”
“游先生送我的饯别礼,说是糕点。”
“游先生真好,让我尝一个吧。”
想想立即肃色,伸手将盒子护住,说道:“这是先生送给我的,不给吃。”
众人本来就是逗她,见她无比严肃,顿觉好玩可爱,哄堂大笑,笑得想想莫名。她哼了一声,说道:“你们还不去做功课,明日答卷,你们可不要哭。”
被扎了一刀的众人立刻笑不出来了,一哄而散,看自己的书去了。
仍在护着糕点的想想正琢磨着把它藏好,余光就见门口站了一个人。那人身形高大,跟少年人的影子是不同的,十分惹人注意。她往那看去,竟是林洞主。
林洞主正往她的方向看,笑笑示意她出来。
想想将糕点放到凳子上,对同窗说道:“你们不许吃我糕点。”
“知道了知道了。”
想想走到门口还有点不放心,回头去瞧,发现没人盯看她的糕点,这才安心出去。
林洞主好奇问道:“什么糕点这样稀奇?”
“游先生送我的。”
林洞主笑笑,说道:“那先生也送你一份礼吧,你随我来。”
想想随他的步伐前行,以为要去先生们的院子坐坐,但林洞主到了院子门前没有留步,继续带着她走。走了半晌,几乎江南书院都逛遍了,还是不见他停。
九凤书院占地百顷,非一日可走完,途中又多岔路、林木,非得走上个三日不可。
想想走得心乏,等走到一片竹林中,终于驻足,问道:“先生要去哪?”
林洞主转身看她,说道:“先生也不知道,想想清楚自己想要怎么走了吗?”
想想低眉稍想,忽然明白了他的用意,问道:“先生是在问我,离开九凤书院后,要往哪里去吗?”
林洞主倒是没想到她立刻意会,暗暗感慨她天赋极高,确实名不虚传。他说道:“是。”
“当然是准备入仕。”
“如何入仕?”
“中举,做状元,入翰林,为官,做御使大夫。”
“可仕途未必能如你想得那样顺利圆满,可能会摔个鼻青脸肿,你怕不怕?”
想想禁不住哼了一声:“不怕,我会爬起来,再走。”
林洞主一笑,说道:“但如果是有人故意使你摔倒呢?”
想想的小小眉头已经蹙起,一会抬脸看他,说道:“先生,都说小人谋身,君子谋国,大丈夫谋天下。我若害怕,只为自己安危就不再往前,那就是个小人了。”
林洞主笑都爽朗,小小年纪英姿飒爽,若为武将,也定是个女将军。
想想到底是个孩童,心中不忘他说的那份礼,尤其是刚才游先生送了她一份礼物,竟是使人十分欢喜,她心里颇痒,问道:“先生要送我什么礼?”
林洞主不直接回答,只是问道:“想想,若先生挽留你,留在书院,你可愿意?”
想想一顿:“我如今已经在甲字班了,明日答完卷子就要离去,再留,就不聪明了。”
“先生是想留你做个小先生,这就是先生送你的礼。”
想想唇角微微一抿,确认林洞主不是在开玩笑,才道:“教那些小屁孩?我可能会被气死的。”
林洞主笑道:“你在书院这几年,也与先生无异了,每次倒都是耐着性子教的。”
“我不要,我的志向不在这方寸书院中。”小姑娘满面自负,丝毫不为他这个提议所打动,连离去的背影,都十分利落。
在林中站了许久的男子慢步走了出来,走到林洞主一旁,叹气说:“我还想她多留书院几年,不要过早步入官场,看来是不行了。”
男子满目担忧,是来自身为人父的担忧。
林洞主说道:“你也不必太过担忧,想想虽然年纪尚小,但实则聪慧。而且就算是七十老儿入仕,也会磕碰,官场这地方,可并不简单,都是磕个头破血流,浮沉之中,方能懂点这官海中的道理。”
“……什么头破血流,你这么一说,我更慌了啊。” 云侍郎不无担忧地说,“想想虽聪慧,但尚是孩童,仍有童真,她说的话,也偶尔充满童趣,这样的天真是可爱,但在官场上,却没有威信可言,容易被当成儿戏。”
林洞主朗声笑了起来,说道:“莫要慌张,想想这孩子,还舍不得这书院的。你我已两月未聚,一同去喝酒吧。”
云侍郎轻轻叹气。
林洞主又道:“自有能劝得动她的人去,好友也别担心。”
云侍郎问道:“谁能劝得动想想?”
林洞主隐隐一笑,说道:“齐大人。”
云侍郎略一想,讶然:“御史大人?”
那刚刚辞官的齐鸿鸣齐大人?他可是想想一直都很敬重钦佩的人。
云侍郎原本已成死灰的心,又燃起了希望,若他去,定能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