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秋的山林层林尽染,叠翠流金,甚至比春花还要美艳,但是晚秋则不同,那些草木,经不住霜降的酷寒,百叶凋零,草木枯萎,风儿吹过,枯草叶儿打着卷,被吹向好远。
赵雨唯果然没有猜错,连续几场霜,草木枯萎的更快了,李暮这期间一直在和李起周璇,李起以为拿住了李暮的命门,以为胜券在握,出言更是讥讽难听,李暮也不在意,只是不断地书信求和,让李起看出他的着急和慌乱。
赵雨唯觉得差不多了,艳阳高照几日,现在的枯草是碰火就着,再来点小风,想要烧山还是办得到的,这个年代也没有消防车,没有直升机灭火,这火要是烧起来,只怕是要几日能灭了,只是可惜了山中的生灵了。
李暮最后一次求和的书信,写到,若是不肯意和,不日他将举大军直接进攻,定拿他命来为亡母祭天。
既然求和书是烟雾弹,那进攻也自然不是真的硬碰硬,而是要让李起伏兵,让他不敢大意,以前是担心李起埋伏,而现在是怕他不埋伏。
李起是没有疑心的,因为换做是他,哪怕对方擒住了他最爱的秦云观,他既不会求和,也不会做伤害自己的事情,而李暮已经做到了求和,很不容易了,他一直以,为自己不会做的事情,他人也不会去做的。
而他等的就是李暮来攻,丞相程昱劝李起回榆州等消息,实在不知道这李暮是不是还会有其他的阴谋诡计,而军师林临也觉得没那么简单。
从上次李暮冒险去榆州救他的王妃,到那日阵前看见那个假王妃的反应,都不像是一个能放弃王妃的人,可是这榆连山地处险要,也只有自己埋伏他们的份儿,他们是没办法埋伏的,想到这又觉得是不是自己想多了。
李起自然也知道这只能是自己埋伏,李暮只能硬闯掉进自己的包围圈,这个时候他要看李暮的狼狈相,怎么可能撤回呢?
李暮大帐内,众人商议着进攻的事情,既然想到火攻,那自然是不能硬拼,而大火作为屏障,他们也没办法同敌军交战的,只能是火烧一点,他们前进一点。
赵雨唯的想法也是这样,只要过了榆连山,对方在想埋伏也不是那么容易,这榆连山就是明知道对方有埋伏,都躲不过去的。
既然是用火,那就是夜里了,找了晴朗的夜晚,她要放火烧山,可是也不能大意,静待时机,只等了两日,李暮和赵雨唯都觉得今夜就是动手的最佳时机,天气晴好,微风。
李起不知道李暮会什么时候进攻,自然是白日黑夜都有伏兵,如果这些伏兵远远的看见起了一道火墙,赶紧逃跑的话,这样也算退敌,将他们赶出了榆连山。
如果他们心存侥幸,想着试试能不能将火扑灭,那是肯定会交代到那里的,火是燃烧空气的,而这么大的山火还会有剧烈的热浪,人离着几米的时候就会倒地,再也不能起来,到时候就是想跑也跑不了的。
不论是怎么样的结果,赵雨唯都觉得对自己这边是有巨大利益的,只是可怜了这一山的树木和生灵了,他日得胜,定会亲植榆树,对这座大山,表示感谢。
夜,微风,秋日的萧瑟寒冷,夜晚已经没有了鸟叫虫鸣,一支黑衣队伍由听风带领着,悄悄靠近了榆连山。
黑夜里,这些身着夜行衣的暗卫,动作轻快不留痕迹,若是不仔细,很难察觉出有人的靠近。
听风对这个军师本来也是崇拜的, 只是没想多对方竟是他费尽心力寻找的王妃,自然是欣喜极了,更是对赵雨唯唯命是从,王妃,还真一个奇女子呢。
按着王妃的吩咐,众人横着排成一条直线,轻轻的铲除一个防火带,就是一个很长很长的大深坑,没有特别大风的情况下,这火会往里边燃烧,也会向外边燃烧,赶走了榆连山上的人,也同样挡住了李暮的大军,但是这样就不会了,有了防火带,后边的烧不起来,前边烧过的地方也不会在烧起来,他们的大军能安全度过。
各自挖好以后,众暗卫掏出火折子,齐齐的点着了面前的枯草树枝,火苗顿起,众人赶忙撤退,一开始火苗还很小,慢慢的越少越大,而后熊熊大火,成了一道火墙,火墙像着榆连山里移动。
黑夜里的火格外的显眼,更何况是这么大的山火,赵雨唯早就猜到了,这里没有什么放牛羊的,也没有那么多伐木的,自然生态长成,定然是好燃烧的。
人为的护林还会修剪植物的茂密度,这里是不会的,成年累计的枯叶枯草烂成了泥土混着新落的枯枝枯草,必然是一点就着,只要火势烧起来,那些没有枯萎的树木,也同样会燃烧起来,就像火上浇油一般。
赵雨唯既然做回了王妃,就不再戴着面具了,身穿铠甲,手持长剑,与李暮骑马于万全之前,看起来更是英姿飒爽,李暮看着自己的王妃,她就在自己的旁边,陪着自己打天下,此生能够得她,想必是前世修来的福分。
赵雨唯侧脸看向李暮,发现他正在看着她,就浅笑道:“阿暮,这火景怎么样。”
“好。”李暮点点头道,勒住了缰绳。
这火势太大,不能靠的的太近,李暮赵雨唯率领十几万大军,于夜幕之中,远观榆连山的火景。
火苗红红的映在半空,远远的都能看清楚火苗的高度,犹如一道绚丽的火墙,在移动着,这样的美景也是不可多见的,须得天时地利人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