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林走出船舱,只见月光下一位白衣男子在影卫的看押下在船板上等待,虽说白衣男子被身后影卫看押,却没有显出一丝慌乱,反而在重拨乌云的月光下显得异常孤傲,冷月配着傲气,不愧是张良,李林心里想着。
这时张良见李林出了船舱后一直盯着自己,却没有丝毫为难自己,反而看着他陷入沉思,终于张良忍不住问道:“公子为何不处置在下?”
李林被张良的询问拉回来思绪,定了定神后面带微笑的反问张良道:“本公子为何要处置你呢?”
张良顿时哑言,想了想道:“敢问公子究竟何许人也,张良对公子身份很是好奇。”
“这个简单,”李林笑着说道,“不过你得答应我的条件。”张良问道:“公子请讲。”
李林目光如炬地盯着张良的眼睛一字一句的说道:“你要归顺到本公子麾下。”
什么,不仅张良听后大惊,连众影卫听后也暗暗吃惊,虽说众人已经和李林朝夕相处很长时间,却没有一人明白李林的心思,总是在不经意间出乎所有人意料。
张良顿了顿神,回答李林道:“可以,反正张良已被公子俘获,归顺公子也不算委屈。”
李林听后心中大喜,脸上却没有丝毫流露的对张良说道:“本公子是沛县李林,这些都是我的属下,名叫影卫。”
张良又是被李林的话震的六神无主,小心的问道:“公子真是那位沛县造纸的李林公子?”
李林微笑道:“如假包换。”张良听后正色跪拜李林道:“张良愿归顺公子,日后定以公子马首是瞻。”
“禀报公子,死伤人数已经统计出来了,共伤二十八人,重伤五人,无一人阵亡,其中第三小队队长负重伤,目前无法统领第三小队。”夏侯婴赶来打断了李林与张良的谈话。
李林听后想了想对众人喊道:“我宣布,现如今第三小队队长无法统领,特令张良为第三小队队长,众人需众志成城一同御敌,不可懈怠。”
又是平地一声雷,众影卫又被李林这一任命弄得不知所措,但也不敢多问,只好对张良拜道:“属下见过队长。”
张良也是久久不能平静,反应过来后赶紧对李林单膝跪地道:“多谢公子信任,属下一定会尽职尽责。”然后转身对众影卫作揖道:“多谢众位弟兄信任,张良定不辱使命。”
待众人客气后,李林不解的问道:“张良你不是在博浪沙后销声匿迹了吗?怎么又会出现在鄣郡?”张良听后苦笑着对李林讲述了自己的经历。
原来张良在博浪沙刺杀秦始皇失败后,自知不能再待在阳武县,北地是帝国重要的控制区,而南方相对来说更适合逃亡,所以张良一路向南,结果走到这附近后,被打劫李林的那伙水贼所擒获,那水贼首领见张良谈吐不凡,便优待于张良,张良为那水贼们出谋划策,正好也结束自己的漂泊之旅,直到遇见了李林。
“好了,既然你我能在这里相遇,肯定是上天为你我的安排,”李林笑着说道,“天也快亮了,张良你就和众位影卫们多多了解情况,尽快融入影卫。”说完便回到了船舱休息。
张良与夏侯婴周勃樊哙了解后,才知道影卫是多么锋利的一把剑,而得知还有密卫后更是惊呼连连,这时的他才发现,自己归顺李林是多么明智的选择,也为死去的水贼们暗暗感到可惜,只能怪水贼们命不好,偏偏遇惹到了李林这瘟神。
又过了十几日,众人经过了一个多月的路程,总算来到了会稽郡的郡城吴中。因为吴中的渡口并不在吴中城内,众人只能在渡口下船,将船上骏马都牵了下来后,只见原本冷清的渡口上闪出一队人马,影卫们立即做出防御阵势,李林也拔出来佩剑,冷冷的盯着这些不速之客。
“敢问阁下可是沛县李林公子?”对方中走出貌似是首领的人,对着李林一众喊道。
李林回答道:“正是本公子,敢问阁下何人,为何在此设伏?”
对面的首领听后大喜,赶忙走前一步跪拜李林道:“属下吴中明轩楼管事,吴中密卫队长公孙隆见过公子,属下得知公子前来,在几天前便带领众人迎候公子,刚才冒犯之处,还望公子恕罪。”公孙隆说完后,他身后的密卫也赶紧跪拜李林道:“属下恭迎公子。”
李林一众听后这才松了一口气,虽说李林早就知道萧何吩咐吴中的密卫来接应自己,却不知道具体时间地点,所以才会闹出渡口这一幕。“好了,不知者无罪,公孙隆你起来吧。”
李林上前用手扶起来公孙隆,然后对吴中密卫抱拳喊道:“众位兄弟也起来吧,有劳众位在此迎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