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天刚蒙蒙亮,李林就已经起身洗漱,随后却没有像往常那般前往项梁那边听讲,而是将房门紧闭,小心翼翼的从床下抽出来昨夜密卫送来的秘纸,这种纸其实就是普通的纸,与平常明轩楼所卖的纸没有什么不同,但用来书写的却不是平常所用的墨汁,而是蒜汁,蒜汁写到纸上很快就会隐匿于无形。
李林将秘纸平摊在案上,随后拿起旁边的烛台,将秘纸在烛火上过滤了几圈,让秘纸在烛火上受到均匀的烘烤,过了一会儿,只见本来洁白无瑕的秘纸上开始显现出一行行字迹,李林大喜,赶忙将秘纸拿起细细查看纸中内容。
秘纸是由张良执笔书写的,纸上说二世皇帝最近准备东巡,而且还要来会稽郡巡视,丞相李斯、大臣冯去疾、御史大夫冯劫、中车府令赵高等重臣都会随行,巡视车队的安全由三川郡郡守李由来负责。
而萧何那边来信禀报,曹参已经在咸阳稳稳扎下根基,咸阳密卫也都在逐渐渗透到各个朝中大员身边,而全国各郡也都由萧何亲自挑选合适的密卫前去开拓明轩楼,目前各地发展不一,总体来说密卫发展不错,初步建立起整个帝国的情报网。
最后就是吴中密卫的发展情况,根据张良的所写,吴中密卫在影卫的训练下已经开始执行任务,基本上已经覆盖整个吴中城。
看完了秘纸,李林便赶紧将秘纸递到烛火上,将其烧成灰烬后,这才细细捋了捋脑中的思绪。这始皇帝刚驾崩几天啊,二世皇帝就已经为了显示自己的君威,迫不及待的领着一班文武大臣来东巡了,真是怪哉,李林暗暗想着。
想了好长时间,李林都不想不出个所以然,只好使劲摇了摇头,让自己不再思考这件事,这时才想起自己今天还没去项梁那边听讲,随即大喊:“不好,”然后赶忙向项梁的院子奔去。
刚进院门,只见项梁早就坐在上案开始讲授,而下案的项羽又是痛不欲生的表情,毕竟李林不在,项梁就是一对一辅导,这让项羽怎么能不苦恼。
李林刚进院门还未开口,早就看见李林的项羽便赶忙笑着开口说道:“林兄弟,你可算来了,快坐快坐。”李林拜项羽谢过后,对着上案的项梁拜道:“侄儿逾时,还请叔父责罚。”
上案的项梁见李林来了,摆了摆手示意坐下,随后讲道:“仅此一次,下不为例。”顿了顿又讲道:“叔父马上又要出谷了,不能长时间为你们讲授,你们还是好好跟着叔父学习几天吧。”
项羽听后很激动,连忙对项梁说道:“叔父放心,您不在时,侄儿肯定好好为林兄弟教学。”
“羽儿就你那样,林儿给你讲学还差不多,”项梁笑着说道,“好了好了,不说了,继续给你们讲。”
项梁恢复正色讲道:“今日讲授秦国孝公时期左庶长商鞅的著作《商君书》。”李林听后不解的问道:“叔父,《商君书》是法家的著作,为何……,”
不等李林说完,项梁就笑着说道:“叔父知道你要说什么,其实《商君书》不仅是法家的著作,其中更是讲解了军队的治理奖罚等等,《商君书》一共二十九篇,其中《开塞》一篇中讲道,万乘莫不战,千乘莫不守,这句意思就是讲战争的重要性,而《赏刑》一篇讲道,使之忘死,威使之苦生,何不陷之有哉!意思就是重刑厚赏,依法治军,这样才能保证强大的战斗力和严明的军纪,这就是为何秦国能在各国之中脱颖而出,以一己之力横扫六合,所以羽儿林儿你二人切记,日后若有机会统领千军,自当要以前人为楷模,万不可以一己偏见行事。”
“叔父教诲,孩儿自当铭记于心。”项羽李林拜项梁说道。随后项梁又分别略讲了《六韬》和《尉缭子》,讲完后天色也暗了下来,项梁便让两人回房休息,自己也开始收拾书籍,准备回房。
“拜见族长,拜见两位公子,”三人刚准备散去,只见门外跑进一名族人,形色很是匆忙,好像有大事要讲。
项梁示意项羽李林停下一同听来人讲,随后便说道:“起来吧,有什么消息?”
那族人起身后语无伦次讲道:“禀报族长,吴中城郡守处传来可靠消息,二世皇帝已经准备动身前来会稽郡东巡,按时间来算,二世皇帝就在这几日动身。”项氏叔侄听后皆是大惊,而李林早一步收到密卫传来的消息,自然平静如常。
打发了那族人下去后,项羽率先打破了沉默按耐不住喊道:“叔父,现在是最佳时机,我们应当暗中准备,待那胡亥一到,立即动手除掉,然后起兵推翻暴秦。”项梁听后良久无言,突然对李林问道:“林儿,你怎么看呢?”
“以不变应万变,”李林盯着项梁项羽笑着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