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君率领三十万唐军,几乎是如同世界级拳王殴打幼儿园小朋友一样,把高句丽三万大军吊起来打。在高句丽碉到不行的渊盖苏文,人头也被侯君集斩落,做了京观的顶部。
残存的白岩城市民连忙过来叩谢天恩,大唐军威之盛,军力之强,实在令他们瞠目结舌。
他们此生以来,第一次见到如此强悍的军队,很多人激动的落泪,他们虽是高句丽人,此刻也已经以唐人自诩,对王师是顶礼膜拜。
李君将被高句丽军队杀死的八百唐军将士好生安葬,树立丰碑一座,写上碑文,昭示国之威。
而渊盖苏文虽然是高句丽的权臣,但也是高句丽国的中流砥柱,国家栋梁,现在渊盖苏文和他三万大军尽数伏诛,高句丽国的至少垮塌了半壁江山。
新罗的真德女王见李君军队战斗力如此彪悍,更是惊的失魂落魄。她本以为,唐军纵然强悍,但想要灭亡高句丽也绝非轻而易举之事,必须要新罗的协助。
但她万万没有想到,唐军的战斗力竟然如此凶猛,吊打高句丽,看来灭亡高句丽不过是一个时间问题了。但是唐军能轻易灭亡高句丽,岂不代表唐军也能弹指间令新罗国灰飞烟灭吗?
想到这里,真德女王不由庆幸自己有先见之明,对李君使用了《千娇百媚图》上的魅惑之术,虽然没有彻底魅惑李君的心智,但也让李君对自己动了起了真情。想必有了这情分在,抱住大唐的大腿,新罗定然可以获得无穷好处。只是不知道为什么,真德女王总是觉得心绪不宁,有一种如芒在背的感觉,隐隐之间有极大的不安。
所谓普天之下,皆为王土,率土之滨,皆为王臣。
而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为汉土。
以唐军现在如妖似魔的战斗力,打击高句丽,真如摧枯拉朽一般。李君与侯君集以及苏定方兵分三路,仍是捷报频频,高句丽的几百年江山社稷,在大唐帝国的铁蹄峥峥之下,已经是岌岌可危,随时会冰消玉解。
最终,在半个月后,大唐三路大军已经完全攻陷高句丽大部分土地,安置了大唐的官吏进行管理。三路大军兵合一路,兵临棒都城下,高句丽君臣大为惊恐,已是坐立难安。
李君向高句丽王高藏下达了最后通牒,限高句丽三日之内投降,否则三日之后,大唐王师便要挥剑棒都,到时候高藏想当一个安乐侯都不可得了。
此时,都城中,高句丽皇宫之内,高藏高坐于王位之上,愁眉苦脸,手足无措。本来权臣渊盖苏文自己作死,然后就真的死了,这是好事,然而大唐帝国如狼似虎,已经兵临棒都,高句丽的社稷已经危如累卵,一向没什么主见的高藏久久拿不出主意。
想到唐军的可怕,高藏迟疑了一下,对群臣说道:“这次大唐来势汹汹,我高句丽大部分国土俱已经沦丧,连莫离支渊盖苏文的头颅,也被唐人累成京观。如今大唐,实为天下至强之国,寰宇之中,没有敌手。寡人的江山,只剩棒都一隅之地,又如何能是大唐的对手。事已至此,就算愧对了列祖列宗,我们不若投降吧!”
说罢,高藏深深叹了一口气。他亲自上城楼观看过大唐的军容,大唐帝国的三十万大军犹如泰山压顶,气势散发出来,压迫的高藏站立不稳。面对如此强国,如此强军,高藏除了暗自怨恨渊盖苏文不知死活,自己作死连累了高句丽,也实在是无法可想。
“父王,不可!”此时,高句丽国太子泉男站出来说道,“我高句丽八百年江山社稷,岂能如此轻易断送?父王,请听我一言!”
高藏道:“你有何谋略,说来听听。”
太子泉男道:“父王,我高句丽建国,已经有数百年之久,在棒都可谓是根深蒂固。唐军一路劫掠,残害士族,不得人心,棒都的世家大族,没有想归附唐朝的。世家大族们,都心向朝廷,高句丽已经得到人和。而棒都城池坚固,易守难攻,我们都是本土之人,熟悉地形环境,此谓之地利。而唐军发兵号称百万,实有三十万,自长安而来,劳师远征,消耗必巨。只要拖延时间,唐军必然困乏,而棒都积有三年的粮草,我等不疾不徐。此谓之天时。”
“天时地利人和,皆在高句丽,而不在大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