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天承紧接着又补充了一句:“现在皇上已经不再像原来一样了,牛老伯,难道你就没有想过争取你的利益吗?”
牛春秋却笑着说:“呵呵,现在已经不是当年了,我现在对官场已经看得非常的淡,我知道现在皇上已经改好了,我感到十分的欣慰,可是对于做官,我已经没有了兴趣,现在生活在这农间,虽然条件非常的艰苦,可是能够欣赏田间的风光倒也是不错呀。”
这时候,柱子和他的娘出现在了外面,柱子开始喊道:“爹,你们谈话谈完了吗?”
牛春秋就站了起来,打开了门,看到老太婆买了许多的饭菜,他点了点头:“我们已经谈完了,你们快进来吧。”
接下来,老太婆就开始去摘菜,而柱子也就给他帮忙,他知道父亲跟杨天承还有些话要说。
牛春秋虽然听杨天承说过可以让自己官复原职,可是他已经不抱任何的希望。
即使杨天承能够做到这一点,或许自己也不再在意了,所以接下来他并没有询问杨天承听了这个事情以后有什么感受。
而杨天承却独自在思考,他觉得牛春秋这种人是一个清官,绝对不能让他寒了心。而像他这种行为必须公布于众,让很多的人都来学习他的这种精神才行。
当老太太做好了饭菜以后,一家三口就和杨天承一起吃。
牛春秋就和杨天承不断的喝酒,再一次对他救了自己的儿子表示感谢。
喝完了酒以后,杨天承就对柱子说:“咱们现在就到县衙当中去吧,把那个女子的画像给送到县令那里,希望他能够解决这件事情。”
柱子就非常的高兴,他就将那画卷给卷了起来,然后跟着杨天承外出。
当他们两个走了以后,老太婆就开始问牛春秋:“这个人到底跟你说了什么,他有希望让你官复原职吗?我怎么听柱子说他打听过去的事呢?”
牛春秋喝了一口茶,然后说道:“这个人我估计身份应该不一般,但具体他是做什么的,我也不感兴趣,他也没有告诉我,至于能不能让我官复原职,说句实在话,现在我宁愿在这乡间做一个闲云野鹤,每天能够看到日出日落,能够在这里怡然自得,何乐而不为呢?”
老太婆听不懂他这种文绉绉的词,没有理会他,但她也知道丈夫是一个非常固执和执拗的人,否则的话,当年也就不会闹那一个风波了。
杨天承和柱子一边走着,一边不断的询问他一些问题,通过柱子的谈话当中,杨天承知道牛春秋是一个非常可爱的人,特别的有个性。
两个人赶到长安城中的时候已经特别的晚了。
杨天承就说:“咱们先找个地方吃一下饭吧。”
因为当时已经黄昏时分,本来在路上的时候,柱子想着赶快到县城,然后赶快回去,可是眼看着天黑了。
杨天承看出了他的面色忧愁,他说道:“你放心吧,夜晚来临了,你就在客栈里休息就行了,如果你身上没有带银子,这银子由我来出。”
柱子赶紧摆手:“这怎么使得?陈兄,你救了我的命,现在还要给我银子,这可使不得。”
“这有什么不行的,你就安心在这里住,说句实在话,我以前也听说过,我有一个亲戚可能受过你这种待遇,我现在迫切的希望把那个妖女给逮住,你明白了没有?行了,咱们废话不说了,咱们相互认识也是一种荣幸,现在咱们就开始找一个地方去吃东西吧。”
两个人很快就来到了一家客栈,杨天承却对柱子说道:“你先等一下,我到后院里上个茅厕。”
柱子就点了点头。
杨天承离去了以后,并不是真的要上茅厕,而是找来了纸和笔。
他准备给长安的县令写一封信,当写好了以后就来到了客栈的门口,找来了一个小孩子,出了一两银子,让小孩子去县太爷那里送信。
如果送去了以后回到这里还会再支付一两银子,那小孩子就欢天喜地的去了。
柱子看到了一幕以后感觉到颇为诧异,他再次自己对杨天承的身份表示了猜测。
杨天承坐下来以后,柱子就吃惊地看着他,杨天承笑着说:“你为何要这样看着我?”
“我在猜想陈兄到底是什么身份?看得出来,陈兄好像对长安特别的熟悉。”
“长安来过多次,以前的时候我曾经跟着师父学习武功来过这里。”杨天承瞬间就打了一个哈哈。
柱子知道他说的不是实话,但没有再继续询问。
小孩子很快就拿到了信,来到了县衙门口,将这个信交给了一个衙役,并且特意按照杨天承所吩咐的那样,要亲自交给县令。
直到那县令走出来以后,从小孩的手中接过了信,偷偷的打开,看到了上面的内容。
他认得这是杨天承的笔记,顿时就开始重视了起来。
他就对小孩子说:“那人在哪里?”
小孩子就说:“他说过不可以让你去找他,只是让你按照上面所说的去做事就可以了。”
那县令就点了点头,于是小孩子就折回了客栈,杨天承果然又给了他一两银子。
小孩子就把遇到县令之后所说的每一句话,都一五一十的交代了出来,杨天承非常的满意,他现在接下来的任务就是吃了东西以后亲自带着柱子到县衙当中去。
而长安的县令收到消息的时候,马上就要进宫而去。
他进宫的时候就拿着这封信,他说要找沈光,因为这封信上明确的说明了杨天承命令他来到皇宫里找沈光和李向民,让他们两个协助调查那妖女的事情,现在妖女已经有了蛛丝马迹。
守门的士兵并不认识杨天承的笔迹,但最终还是把这个消息向沈光和李向民作了汇报。
很快,两个人就一前一后很快了宫门口,他们看到那信的时候顿时喜悦了起来,因为他们认识那的确是杨天承所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