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都城关上到处是断箭残枪,尸体横七竖八,纵横交错……
义军的兵勇们正把死难的弟兄一一抬下箭道,抬尸的兵勇则是一个个满面硝烟,身上到处挂满了伤痕和流出来的鲜红血液。
蓝玉挎着一把大砍刀,身上穿着朱元璋赐予的战甲,腰间佩戴着朱元璋的御敌宝剑,一副杀气腾腾的模样漫步在城关上。
蓝玉的身后则跟随着两名副将,也是一脸的杀气腾腾,他们小心翼翼地迈过一具具尸体,巡视着正在修补被炮火轰碎了的城墙断瓦的兵勇们,口中不时地斥令一声,道:“不行不行,要再加固一些!速度要快,抓紧时间!……”
突然之间,洪都城外在次传来了战鼓咚咚震地响,杀声阵阵冲天鸣!
蓝玉站在洪都城头朝城关下望去,只见陈友谅身上穿着黄袍帝服,帝服的外面又披着一身的黄金甲胄,一副气定神闲的模样高坐在皇车之上,巍然不动,遥望着无数汉军在次围攻洪都城。
洪都城上,蓝玉则带领着密密麻麻的城中军民拼死御敌。他们用弓弩远射,用石头、滚木近砸,用滚烫的热油开水浇灌,反正能派上御敌的用品尽皆用上。
蓝玉只身站在洪都城关的最危险处,挥舞着手中的大砍刀,东劈西砍,一点也没有松懈。
几名汉军刚刚从城墙外冒出头来,便被蓝玉的大砍刀枭了首,落下了城关,砸在了从城下刚要爬上城头的汉军兵勇。
“上将军,南门被汉军攻破了!”一名年迈的将军急匆匆地跑到蓝玉的身旁禀报道。
蓝玉闻言,一边挥舞着大砍刀,一边责骂道:“那你跑过来做什么?还不去杀退他们,将南门给老子抢回来!”
那名老将军支撑着枪杆,无奈地说道:“上将军,在过两个时辰,恐怕城关必破无疑!”
蓝玉咬牙切齿道:“既然如此,那还守个鸟城!妈的,守不住就别守了,传令下去,所有的将士全部下城,到东门集中。”
随着蓝玉的一声令下,不多时,洪都城的东门内聚集了大批的义军甲士,他们个个手持兵器,目光坚毅,流露出必死的决心!
随着两扇巨大的东城门被汉军撞得“轰轰”作响,蓝玉命人打开了城门,率先冲出东门,朝着汉军的方向主动杀将过去。
义军将士见到自己的主帅如此勇猛无匹,一个个热血沸腾,疯狂似地一拥而上,不顾生死地扑向了汉军的军阵,手中的兵器左右开弓,与汉军混杀在了一起。
汉军兵勇见义军将士突然开城迎战,心中都是一惊,立时慌了阵脚,被蓝玉突如其来的一阵冲杀杀得溃不成军,节节败退了回去。
坐在皇车上的陈友谅看到此等景象,不禁一阵惊骇,连忙命令汉军兵勇摆开“万魔绝军阵”抵御蓝玉的突围。
蓝玉曾受刘伯温点拨,知道“万魔绝军阵”的厉害,于是不敢硬闯入阵,连忙鸣金收兵,返回洪都城中,重新布置战局。
……
雄伟高大的汉军龙船之上立着一杆用金线刺绣而成的伞盖,伞盖之下摆放着一张用黄金打造而成的九龙戏珠榻,一个身穿锦绸龙袍,头戴帝王冠冕,身材中等,长得尖嘴猴腮,耳戴金环的光头皇帝坐在龙榻之上,静静地思索着这数月来的洪都之战。
此人正是汉军首领陈友谅。洪都城已被汉军围困了整整三个多月,可为何久攻不下?陈友谅一直都想不明白,自己拥有大军六十余万人马,却怎么也拿不下这座只有四万将士的城池?
自从陈友谅下令昼夜攻打洪都城以来,不论是火攻还是水攻,用的是云梯还是巨木撞门,甚至还派遣兵勇挖掘地道、诱降封官,只要他想得到的攻城招数也都用尽了,可洪都城就像一只密不透风的是铁桶一般无坚不摧。
此次洪都战役一开始就不如陈友谅想象的那么顺利,本以为攻打洪都城轻而易举,只要和以往在攻打太平那样,采用战船靠城墙,连云梯都不用,几十万将士轻松地跨越城墙便可一举拿下洪都城。
可他万万没有想到,当汉军战船抵达洪都城下的那一刹那,陈友谅心中的盘算便飞灰湮灭了。原来,这洪都城远离江面有将近一百步远的距离,用战船直接靠向城墙跨越进攻的方法已经不可行了。当他环视洪都城一番,洪都城早已经加筑了城墙的高度和厚度,这样一来对攻打洪都便形成了难度。
因此,陈友谅便开始了对修造新型的攻城器具。
幸好汉军中的能工巧匠数不胜数,不到十来日的时间便顺利地制造出了许多攻城略地的器具,也曾顺利地攻破抚州门的一段城墙,炸开了十余丈大的一个口子。可就在此时,却遭到了守城将领蓝玉的阻击,好不容易炸开的口子也被对方抢时间似的用沙包给迅速地堵上了。
陈友谅环视一番身前的一众文臣武将,心中越想越气,难道就没有一名将领能攻破洪都?
就在这时,张定边的偏将郭云鹏从船外走了进来,单膝跪地禀报道:“皇上,太尉率领将士连续攻打了洪都城已有三个来月,兵将折损甚众,太尉命末将前来请求皇上能够休整添兵,再战洪都……”
“给朕拿下。”不等郭云鹏把话说完,陈友谅便下令将他按倒在地,低沉道:“推出去砍了!”
帐前侍卫得令立即将郭云鹏拖出了龙帐。
“呵呵”陈友谅冷笑两声怒视着众将领道:“原本朕计划在三天之内便要拿下洪都,可如今都过去三个月了,洪都城却依然巍然不倒,你们倒给朕说说,是你们无能还是洪都城坚不可摧?”
一众文臣武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均不知所措地低下了头。
这时,一员瘦弱的小将出列道:“父皇,儿臣认为如今的洪都城已经是强弩之末了,只要我们再加大攻势必能一举拿下。”
说话之人乃是陈友谅之子,如今的大汉太子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