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盖故作神秘,不愿意说。
部下见晁盖这个样子,只好放弃询问他原因这件事了,转身就出去准备送客。
部下一路上都很担心晁盖,因为这样做君主肯定会生气,也不知道君主生气之后会做出什么事情来,会不会故意来找晁盖的,岔子呢?很有可能。
想着想着,那个部下就在门口看见了君主,君主注意到部下的神情,觉得一些奇怪,就想推开躺在他身前的部下进去。
结果令他没想到的是部下居然拦住了他,不让他进去。
君主一脸茫然,眼看着就要发火了,部下连忙说道:“君主,晁盖今天不愿意见客,请回吧。”
君主跟那个部下料想的一样,寻问了他原因,但是部下不知道怎么回答,只好默不作声,君主看见不下来愣了许久,却又没有回答他的意思,差点就要发火。
部下也是很识相,看着君主马上就要发火了,转身就准备走。
幸亏的是君主没有拦着他的去路,反而是让他走了。
回去之后,部下赶忙就告诉晁盖君主已经走了,晁盖满意,问部下是怎么说的。
部下如实的告诉晁盖,晁盖觉得这件事情君主肯定不会罢休,毕竟他是肯定受不了这样的屈辱的。
另一边的君主就像晁盖想的那样,回去之后气的不行,他觉得晁盖现在简直是太放肆了,居然还敢不见他,最可恶的是连一个理由都没有。
这不是明摆着不把君主放在眼里,现在拒绝他都不需要理由来敷衍了,这样君主怎么可能忍受的了呢,所以也只能再想办法。
只是现在晁盖这么嚣张,君主也是很看不下去,想着他居然拒绝了自己,君主觉得自己脸都要被丢光了。
而这一切都是因为晁盖引起的,所以君主越想越生气,觉得自己要是不做点什么,那到时候他们就都不把自己放在眼里了。
但是现在晁盖见都不见自己,君主根本就找不到机会去杀鸡儆猴。但是他现在还是没有办法冷静下来,毕竟他这么久,一直以来都是高高在上的,从来没有人敢对他这样,现在晁盖做出这样的事情,简直就是让他磨平了头,那他以后还怎么有威严呢。
要是他们看见晁盖这样却没有什么事发生,就会觉得冒犯他根本没什么事,那他到时候就完全没有脸面了。
不过他们都很识脸色,看见君主这样,就都知道自己不能够去招惹君主,所以最近这段时间根本就没有任何人敢打扰君主。
除非君主特地让他们过去见他,他们才敢过去,但是有一些人就算是君主特意叫过去的,也还是不太敢见君主,生怕自己一举一动都惹得他生气了会发生些什么事情,虽然晁盖上次冒犯了君主,但是君主拿他没有办法,不过他们跟晁盖也不一样呀。
君主拿晁盖没有办法,拿他们却是有办法的,所以他们因为跟晁盖不一样,自然就是不一样的后果,所以他们最近都不敢去冒犯君主。
简单来说就是,如果他们现在去冒犯君主的话,明摆着就是引火烧身。
君主拿晁盖没有办法,但是拿他们有办法,所以他们如果现在去招了君主,那么还是自己吃亏,到头来晁盖什么事儿都没有,但是他们却会被君主不知道怎么样呢。
君主连着就冷静了好久好久,其他人都看得出来,她这次是真的非常非常的生气,好不容易他们都觉得君主冷静下来了,就尝试着回到以前的状态,毕竟一直掖着藏着不讲自己心里话还是很难受的。
刚过了没多久,君主马上就去找了大臣。
其他人都不知道君主找他去做什么,但是又都不敢去了解和打听。
另一边君主正在和大臣商量下一步的计划,大臣们还是没想出来什么新的点子,君主告诉他们晁盖现在嚣张到直接不见他了,而且还连一个理由都没有,所以这次必须杀鸡儆猴,上次要做的事情还是要照做,但是还要给晁盖一点教训,不然他就真的不得了了。
大臣们还是不知道应该怎么做,也没想出来什么好的点子,君主在心里默默地想着大臣们就是一群废物,要他们出个点子都出不来,养他们做什么,还不如自己想。
想到这里,君主差点就要发脾气了,马上有一个识眼色的大臣看见他快要发火了,马上就说自己想到了一个点子。
君主连忙问是什么,大臣赶紧回答,生怕君主又着急生气:“我们可以先忽悠他,然后再实施我们的计划。具体的君主您是知道的。”
君主觉得这个点子不错,刚想问这个大臣具体想怎么做的时候想起来大臣说的最后一句话,出于面子就没有问出口,想着要是真的问了他们肯定会觉得自己非常愚蠢,具体怎么做都要问他们,那到时候他的威严就要被自己毁了。
于是君主就决定要自己想具体的方法,大臣们很快就走了,走的时候在路上嘀嘀咕咕的说些什么,但是君主没有兴趣去听,他着急想具体的方案。
其实就是出点子的那个大臣在告诉其他大臣:“好险,刚刚那个点子就是我即兴发挥的,也不知道有没有用,要是没有用会不会又惹君主生气啊?”
其实那个大臣也是在担忧,只是要不是因为君主着急想点子他差点就要被君主误会自己在说君主的坏话。
不过幸运的是君主并没有理会他,那个大臣险的逃过了这一次。
君主在另一边还在疯狂的想着办法,这个时候君主终于想到了一个十全十美的办法,君主觉得这个办法一定可以引诱晁盖出来。
宋国军营
“现在那晁盖竟然不见朕,根本就是没把朕放在眼里求和之事自然也谈不成,面对现在这种局势,众爱卿有什么想法?”君主端坐在议事大厅的主位上,按捺着心里的怒气,强行令自己平静下来与大臣们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