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战争以外几乎没其他的事情,这让辽国君主很放心,不过还有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他也不想交给别人,就一个人一直查到晚上。
周围人都觉得很心疼,毕竟是君主呀,每天睡不好吃不好,而且担心这个担心这个,他们看着就觉得心里非常难受,想要分担一点。
“君主啊,您别去了,我们去盯着就行了,你好好休息一下呀。”一个大臣说道。
不知道为什么,他们总非常觉得他们的君主十分辛苦,每天晚上要批奏国家的奏折就要到半夜,然后一大早又要去军中审查军情。
他们多想让君主把这件事情交差给他们,他们就算是去也不会像上次一样草草了事,而是认真的观察,毕竟他们君主都做到这份上了,换做他们臣子又有什么资格说不做了。
君主回答说:“不不行,我这几天因为懒没有去,所以咱们的军情一下子就下来了,我不想再说,我必须得闭眼着,累就累吧,总比国家没了强。”
“可是您这几天实在是太劳苦了,身体消瘦了不少,我们真的很担心您的身体啊,您要是吃不消了可怎么办,您垮了,我们辽国也就彻底垮了。”
“我没关系,只要聊国可以打胜仗我就开心了,聊过永远是聊过,绝对不会被别人所收刮走。”
几个大臣们不管怎么说,君主都没有同意,君主觉得自己这次是真的得狠下心,要不然国家就彻底没了。
辽国君主明白朝代的势头实在是太猛了,他必须得去更加谨慎小心的去打仗,这样才有赢的机会。
要不然就像现在一样,每天都是书,连翻身的机会都没有,他不想把国家赠送给别人,那可是他这么多年的心血。
前段时间打了那么多个国家都是胜利而归,要是就这么败在一个朝代的身上,他还真觉得有点亏呢。
他们也没有办法去阻止,毕竟君主都这么说了,他们也只能跟着一起去,这几个大臣也纷纷开始每天早起陪着君主一起去审查军情。
晁盖就坐在军营里面,他已经很久没有和辽国那边的人接触过,也不知道辽国现在是什么样子,就派人去调查一下。
而这个人又比较聪明,换做别人可能会调查很久,可是他装模像样的走了进去,很快就查明了晁盖想知道的跑了回来。
“辽国君主现在每天都要管国家大事,还每天早上起来就去军队里面盯着训练,而且晚上也不错过,还要值班之类的。”
听着这个人的交代朝代,有点不相信自己的耳朵,这个辽国君主是怎么回事,怎么跟他之前碰到的有点不太一样呢?
按照道理来讲,君主几乎都是把事情安排给下面的人,能亲自过问的本来就少之又少,再加上聊过君主还是每天早上都去视察,这也太不容易了。
若是放在他自己身上,他都不一定会这么勤劳,而是去相信别人,让别人做,看来这个辽国君主还真不是一般的人和他之前碰到的君主,简直是天壤之别。
这人笑着说:“起初我听到这消息也不是很相信,但是去问了几个人都是这样的回答,看来这次辽国的君主是彻底下了血本呀,您还有什么吩咐我立马就去办。”
“好了,这里没你的事情了,你就先下去吧。”晁盖让这个人先下去,他想自己一个人在思考一会儿。
晁盖叹了一口气,他就算是敬佩又能怎么样,那可是辽国的君主和他永远只能是敌人,只能有一个人赢,永远也不可能成为朋友。
更何况他的大军已经达到辽国的界限之下,很快就能把辽国收为己有,如果换作现在就收兵的话,那绝对是不可能的。
那些将士们在外面为他抛头颅洒热血,争回来的江山,自己却因为同情佩服人家的君主而放弃攻打,那着实有点说不过去。
下面的人一定不理解他,这是一种什么行为,他也觉得不能这样做,既然要打仗就得尊重这个战场。
若是自己开了这个先例的话,那以后岂不是每次弓打一个国家那个人,只要是这样做他就放弃攻打,那还怎么完成自己想要大一统的心愿了。
晁盖明白自己绝对不能有这种想法,得很快改掉现在的状况都已经明显都这样了,就如此放弃,他也真的做不到,也没有办法跟别人交代。
辽国君主就持续的每天这样晚上去管国家的事,白天就去军队里视察,争取不会放过每一件小事。
他就一直这样撑了下来,哪怕每天他真的不想起床,想多睡一会儿的时候还是会挣扎着起来。
他知道这件事情非常的重要,他很希望自己在这里能有一个好的结果,可惜事与愿违,一个人越是想得到什么,就反而会失去。
君主觉得自己做的已经够多了,可是接连几天每次和晁盖打仗的时候,他们辽国都是会输,也不知道问题出现在哪里。
他实在是觉得有点不太行,几个大臣就站在旁边,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他们心里也非常的难受。
君主难受极了,他明明做了那么多努力,为什么还是输呢?晁盖那边究竟是怎么打的仗呀?为什么每次都可以取得胜利?
“您不要难过了,咱们做的已经够多了,也许是真的比不上人家了。”一个大臣安慰到他也不想看到这样的结果,可是已经这样了,也没有什么办法。
这个时候就更不能气馁了,应该想想到底叉子出现在哪里及时改正,还是可以有补救的机会的,只不过这几天一直输他们真的心里非常的难受。
辽国君主不知道说些什么才好,怎么会变成这样,前段时间一切还好好的国家也,没有出现大的小事,而晁盖也是对他们非常的恭敬,总是给他们大的小的礼物,他也都全部笑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