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府,正厅
齐氏万万想不到不过就是出去短短一日,怎么就发生了这么多事情,现在居然还有圣旨来到府上。她甚至第一个反应就是宣读圣旨的太监是不是搞错了,应该是旁边的侯府。
但是一想宫里人的机灵,应该不会出现这样的事情,那就是有事情专门来东府宣旨了。齐氏心头不安,但是现在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只能换了衣裳去正门口接旨听宣。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齐家女齐世姝,淑慎性成,勤勉柔顺,雍和粹纯,性行温良,克娴内则,淑德含章。着即册封为昭仪,择日进宫侍奉,钦此!”随着太监尖细的声音响起,齐氏大吃一惊。
她第一个反应就是不能接这个圣旨,齐家和当今有什么恩怨她虽然不是清清楚楚,但是她在京都多少年了,她遭受的一切难道当今不知道吗?齐家已经赔了一个进去,难道还要再来一个?
还不等齐氏有什么反应出来,宣旨的太监笑眯眯对着齐氏开口:“齐夫人,接旨吧!”这样的姿态,这样的语气,十足十的没有问题,本来也是,一般人家高兴都是来不及的。
汪嬷嬷深知主子的心思,一看主子的神情不对,立马上前扶住了主子的手。这样子看上去像是担心主子一下子太过高兴,会有什么不合适的表情,所以太监也没有多想。
可齐氏和汪嬷嬷相伴多年,哪里不明白身边老仆的心思,她明白过来,自然也不会是一开始的态度。齐氏调整了神色,有些不安:“公公,本来是天恩浩荡,我们也没有什么疑问。”
“只是公公应该也是知道的,姝儿毕竟不是我的孩子,是我兄长的女儿。要不要派人去并州和我兄长嫂嫂说一声?这女儿的婚嫁,到底也要父母知道才好,要不然兄长岂非失落?”
齐氏这话说的倒是很有道理,就算你是皇帝不错,是这天下万民之主,可你只要还要这个名声,你就不能不和对方的父母说一声就纳人家姑娘为妃妾。要不然天下就乱套了。
要知道,齐氏算是负责任的长辈,也是个有良心的长辈,这要是换了别人家,换了个不着调的人上门提亲,难道就真的认这门亲事吗?当然不,这里面是有旧例可循的。
十多年前,先帝还在时,京都就发生过一件有意思的事情。那时候,京都一个尚书府上多年寄居着一位表小姐,这位表小姐实在是世上罕见的美貌。反正就是见过的人没有不惊叹的。
可这女人吧,美貌有时候是利器,但是有时候也是杀器,而且这杀器有很大的可能是伤害到自己。这不,传出美貌没有几年,就有京都当时有名的豪门来提亲了,而且是连续几家。
最后,在当时的尚书夫人的安排下,把自己的侄女安排给了其中一户人家。这人家也不是别人,正好是当时尚书大人的顶头上司,那家人是给家里一个体弱的儿子提亲的。
这亲事一开始听来,大家可能都有些不舒服,毕竟男方体弱,女方又有这样令人惊艳的美貌。但是仔细想想,能够寄居在尚书府上的一个表小姐,想来家中也没有什么权势的。
这世上的事情大多都是这样,你有权有势,自然有无数的机会可以让人挑选。可你不过就是一个无权无势的孤女,那当然是任由别人拿捏了。就是想要埋怨也只会有人说你矫情。
这表姑娘虽然美貌格外出色,可大概是常年寄居在别人家里的原因,这人除了美貌还真的没有什么拿的出手的本事了。这也是正常的,要是有手段,也不会任由亲戚这么稀里糊涂就定亲。
谁知道,变故就出现在这个表姑娘出嫁后的第二天,这个向来懦弱无争的表姑娘在新婚的第二天就冒着天下之大不韪状告了自己的夫家。状告的理由简单粗暴:骗婚!
这接手案子的官员真是奇怪了,堂下美貌的小妇人他最近也是听人提起过的,怎么才第二天就说人家骗婚?难道是男方身体不是体弱,身体很好?那不是大喜事吗?
表姑娘是真的委屈啊,什么体弱,什么乱七八糟的,什么只要进门就是院子里的老大,都是假的,全部都是假的!她寄居在自己的姑姑家里,如果姑姑真的在乎自己又怎么会这么轻易定亲?
表姑娘只要一想到这其中的关键,就恨不得自己昏死过去,但她若是就这样死去了,又怎么能咽下心中的那股闷气呢!这样一想,在身边死忠丫鬟的保护下,表姑娘就直接上公堂了。
哎呦,为了上这个公堂,这个还没有半分诰命的小妇人是足足挨了十几个板子,才见到青天大老爷。到了堂上,随着惊堂木的结束,表姑娘是梨花带泪说出了自己的心酸。
故事真是让外人听了都觉得伤心:原来那户人家的男子确实是有些体弱,他不光光是有些体弱,他是绝对的体弱,甚至已经到了病入膏肓的地步。表姑娘一进门就知道了。
本来嘛,事情到了这一步,虽然有些埋怨自己的姑姑不厚道,可惜,表姑娘是个懦弱人,也没有别的办法。你都成亲拜堂了,就是有天大的理由也总不能说合离就合离吧。
再说了,表姑娘虽然有些懦弱,可到底也是多年在府中,或多或少知道一些自己姑姑的性子。本来也就是最坏的打算,既然现在木已成舟,她也打算好好照顾,希望丈夫可以好起来。
事情到这里,还是一桩有念头的婚事,虽然开局不是很好,但是到底也没有到绝境的地步。反正再怎么样,也总比直接嫁给一个死人好,这样一想,表姑娘也就忍受了下来。
但是人有些时候吧,还真的是不能把生活想得过于美好。正当表姑娘自己做好一些心理建设,打算开始自己的小白花生涯的时候,当天晚上,新房中突然进来一个大肚子的女人。
那个女人可不是走进来的,完全是不要命的冲进来的,那个架势,好像是要和人拼命一样的。表姑娘那个气啊,这不是神经病嘛,半夜三更,无缘无故跑到人家新房里来。
结果还不等表姑娘发火,这个神经病一进门就大喊:“我的相公,我苦命的孩子的父亲啊!”什么,这下子,表姑娘不发火了,她直接被气晕了,连带着脸色都发白了。
新婚之夜,婚房中发生了这么大的事情,丈夫的家长当然要出面,首先表姑娘的婆婆就出面澄清。她婆婆是原话是这样的:我们家呢,不是骗婚,就是想要找个清白人家的姑娘。
我这个儿子,之前是很有前途的,只是不小心从马上摔落下来,这才有了这个病症。那寺庙中的高僧说了,只要和八字好的女孩冲喜,他一定会醒过来的,这才选了你!
你也不用多想,我们是本份人家,断不会做出什么欺凌弱女的事情的。只是你既然已经进门了,也应该先接见下我儿的贵妾,毕竟她肚子里的是我们家的长孙,不是一般人!
表姑娘才刚刚醒过来,本来还有些搞不明白这个事情,现在一听,哪里不明白,简直是再明白不过了。到了这一步,还有什么可以忍耐的,不用忍耐了,什么都不用忍耐了。
当然她虽然懦弱,但是也没有蠢到家,只是说自己需要一些时间消化下这两个消息,今天实在是太累了,没有时间照顾相公了。做婆婆的一听,心里也明白儿媳妇的心情。
当然,这个时候她是表达出一种适当的体贴的,到底说真的,自家做的这个事情也的确有些不地道。现在看儿媳妇并不是那种泼辣的性子,她自然也会愿意退一步。
谁知道,她高兴也放心得太早了,一大早,等到角门一开,有几个丫鬟护着新儿媳妇就冲了出门。角门守夜的婆子当即被撞了个满怀,整个人都摔了个四仰八叉,倒在了地上。
那几个人一出来就护着人往四面八方各个胡同跑去,都跑散了,就是想要追也不可能都追得上啊。等到她婆婆去新房一看的时候,还得了,根本就没有了新儿媳妇的身影了。
这时候,表姑娘已经快要到公堂了,哪里还能追得上,只盼着对方真是个懦弱无能的性子才好。可惜,表姑娘确实是个懦弱无能的,但是她再无能也不能被人这么玩弄啊!
不是她看得起自己,按照她的美貌,不要说当一个普通人家的正室,就是做一个稍微有些权势的大官的妾室也能够得宠。这样的人,你非要这么折辱,一个半死人的正室,还有一个贵妾和庶长子。
她是深刻表明了一句话,忍无可忍,无需再忍!一旦明白这个道理,表姑娘就再也不忍受,直接上告了公堂。当然,人家的骗婚也是有理有据的,毕竟婚前她的确不知道的。
尚书夫人正在家里数卖了自己侄女的聘礼呢,结果还没有高兴两天,居然得到上公堂的消息。更加重要的是,告她的人不是别人,是被自己刚刚卖掉的侄女,她还以为自己听错了。
等尚书夫人知道这个事情之后,她也不是什么好鸟,直接说:在出嫁前是把所有的情况都和这个侄女说清楚了的,就是不知道为什么侄女突然直接要这么反口对她。她一边哭一边说,很是让人同情。
表姑娘恨不得生生咬下她一块肉啊,哪里还会放过这个恶妇,直言:按照我朝对于女子的婚嫁人员安排,有父母者,由父母做主;若是没有父母,有祖父母在,便由祖父母做主,若两者皆无,可由同族男长辈者定段。
我姑姑是我父亲的亲人,从父母过世之后,我为了得到长辈的指点就一直寄居在姑姑家里。但是在我的家长,我的宗族中,还有一个族叔在,若是真的要成婚,难道不应该让族叔为我做主吗?
这些话的意思就是,我父母虽然没有了,但是我还有关系不错的叔叔在,就是按照父系社会这样的关系比照,也应该是我的叔叔给我做主。这话其实都是官话,因为一般情况下不会有人去计较。
你寄居在哪里,当然你依靠的人可以为你找亲事,但这理就是这么一个道理。现在这个表姑娘直接拿这个道理放出来,那真是,只能不承认这个婚事,而且是可以说骗婚!因为她以为是叔叔知道的啊!
尚书夫人那是气得不行啊,白高兴了,还要得罪老公的顶头上司,哎呦,头疼啊,这次真的是完蛋了。你当然完蛋了,所有京都的人都知道了那家人的情况,还有哪个姑娘敢嫁给这样的人家啊!
男人半死不活,娶老婆只是为了冲喜,家里还有一个庶长子和贵妾,婆婆又明显是个拎不清的货色。啧啧啧,这样的人家,哪家要是敢嫁女儿,那估计就是后妈或者是姨娘之流了,反正不是好货色。
这样一来,尚书府就更加倒霉了,那顶头上司就这么一个儿子,结果呢,你巴结我的时候倒是说得好听,转眼就把我们家搞臭了。你还想高升,升个啥,你去边疆待个几年冷静一下再说别的话吧。
最后,表姑娘被当堂要求正常合离,她带着那户人家的赔偿和自己几个贴身的丫鬟回到了自己的老家。在自己家族中族叔的安排下,嫁给了一个乡下的秀才,虽然不能说荣华富贵,但是也平安度日。
就是因为有这个旧事,很多人家在涉及女儿亲事的时候就显得很慎重,特别是那些父母不在身边的,或者已经没有了的。京都都是豪门,你要是做错了什么,损失一些金钱是小事情,面子才是大事情。
太监明显也是知道这个事情的,所以现在就有些不知道怎么办了。按照齐氏的说法,这个是有道理的,毕竟齐家父母不是不在了,就是父母不在了,齐家的祖父母还在啊,这样一来圣旨就不应该在这里宣读。
不管怎么样,圣旨应该去并州,或者直接快马加鞭派人去并州传信。反正在太监看来,这是个天大的好事情啊,这样的事情父母一定会喜欢的,这可是一辈子的福气呢!太监反正是不明白皇帝的心思的。
不过也有可能,皇帝是有些喜欢这个齐小姐的,最近宫中的事情太多了,皇帝心里也烦躁得厉害。猛然见到一个美人,心里自然是高兴的,虽然并州也不是很远,但是到底也没有京都快啊!
这样胡思乱想了一通,想到皇帝的心思,太监还是劝了一句:“齐夫人,咱家也知道你这边有不容易的地方。但是现在齐小姐毕竟在你的府上,要是有时间还是要多劝劝她的,到底是好事情。”
“寻常人家的姑娘,能够进皇宫那样的富贵吉祥之地,实在是了不得的福气,你也是见过世面的人了。当然,齐家父母尚在,的确没有不告知的道理,想来皇上已经有了安排了,你也不用担心。”
齐氏根本就不想听这样的废话,她现在只想见到女儿和侄女,在灵云寺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为什么皇帝突然会有圣旨过来!先恭敬送走了宣旨的太监,等了一会儿才等到两个女孩儿回家。
齐氏看了看两个孩子,看她们心情不错,不像是遇到了不好的事情,又想到这个事情不好当着女儿的面说。齐氏对着女儿开口:“今儿你也出去一天了,昨天不是和我说,说还有一些书籍没有整理吗?”
柳婳祎微微楞了一下,但是看母亲的脸色也知道母亲有事情和表姐说,就先下去自己的院子里了。到了自己的院子,柳婳祎吩咐青花:“你去稍微打听下,我们回来之前,是不是家里发生了什么事情?”
青花点点头,吩咐下面的人好好伺候就借口去了厨房。不过一刻钟左右,青花就回来禀告了事情:“说是有传旨的太监过来,让表姑娘进宫做昭仪!”青花也觉得莫名其妙,今天出门没遇到什么人啊!
可是柳婳祎心里却是清楚的,看来果然是这一次遇到了皇帝,皇帝一眼就看中了表姐,想要让表姐进宫。只是前世的时候,表姐进宫好像不是昭仪,似乎没有这么高的品阶,难道有什么变故吗?
柳婳祎不知道,前世的时候,皇帝知道齐家这个姑娘是在调查了齐世修之后才知道的。他当时的想法,更多的是想要羞辱齐家,对于一个帝王来说,他永远都不能忘记当年齐家老太傅给他的羞辱。
后来,齐世姝可以在残酷的后宫中生存下来,真是全都是靠着自己的聪明和一份稳定的心态。李隐后期遇到的问题越来越多,不管是世家的争斗,还是后宫中毫无健康的皇子这些都让皇帝心急。
齐世姝凭着她独特的手段,慢慢吸引了李隐,自然是越来越受到宠爱,可惜,最后还是悄无声息死在了后宫。前世的齐世姝,没有这一世这么高的起点,也不知道这次的改变对她是好还是不好。
东府,正厅
“好孩子,你不要担心,这事情不会这么简单的。虽然对方是皇帝,也有扩充后宫的职责,但是只要齐家不愿意,你就不用去理会。当今不是个好伺候的人,当年祖父在的时候就有这样的担心。”
齐氏没有再说下去,但是齐世姝却是知道她姑姑在担心什么的。因为当年齐家老太傅最担心的就是这个孙女,他害怕这个孙女最后会成为皇权之下的牺牲品。所以直接为孙女定了一个优秀的男子。
可惜啊,皇权之下,又有几个人可以逃得过呢?那个男子也成了整个事情的牺牲者,到最后,姑姑成了现在这个样子。齐世姝不知道,如果太祖父在的话,会不会后悔当日的安排,但是不管怎么后悔,都没有用了。
齐世姝回到了院子,等到兄长回来之后,两兄妹安静得坐在一起喝了茶,最后什么都没有开口。其实在上京之前,两人早就已经在家里把所有的事情都想好了,本来就有这样的安排,现在不过是提早了而已。
“姝儿,你记住,不管怎么样,你还有兄长在!等到我们的事情办成了,他答应了我,会给你一个自由的。到时候,哥哥带你去江南,我们一家人去江南生活,以后再也不管这朝堂的纷争了。”
齐世姝没有什么表情,说出来的话反而带着安慰:“哥,你不用担心,我都明白的。姑姑为齐家付出了一辈子,家中为了后辈苦了她一生,难道我们还要继续这样的日子吗?现在我可以为家族做什么是最好的。”
“哥哥,只要我们努力,我们齐家的下一代就不用过那样的日子了。到时候我们可以找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开始我们下一代的培养。祖父也经常说,只要家族还有人在,齐家就永远不会倒下。”
“我会进宫,也会好好在宫中活下去!哥,你不用为我担心,好好照顾姑姑和表妹,她们才是齐家亏欠最多的人。家中养我多年,也到了我应该回报一二的时候了,你写信告诉母亲,我不后悔!”
柳婳祎走到院子口,就听到了这个声音:“我不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