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把皇帝拍晕
流光渐2020-09-12 10:172,058

  公主精力充沛,而李文杰每天只能去京报。李文杰已经通过了每个人写的手稿,但大多数都让凌正初。相对于她自己的半诱饵,过去天天陪李文杰的凌正初是只会玩文字的才子。

  凌正初翻看着那些挖苦人的文章,觉得很开心。报纸上的内容也不全是讽刺文章,而是其他内容,比如新政的发布,最近谈论最多的科举。

  “京报的人很了不起。”凌正初对京报的报告非常肯定。京报的人真的无处不在。这些天他每天都看报纸。报纸上的内容并不是每天都在重复。有时他甚至把法庭上讨论的事情搬到报纸上。让人民群众更直接地了解法院的内部变化。

  关于科举作弊,不仅朝廷讨论激烈,老百姓也因为京报的存在而参与讨论。朝中一些大臣觉得,考试中带东西的人,没什么大不了的。查明与监督大臣无关,而另一边的大臣则认为,如果没有关系,当时为什么要下跪求饶,每年从大臣家中收来的银行票子肯定是鞭长莫及的。

  那些认为没什么大不了的人立即站出来反驳。他们一开始并没有求饶,而是看到了三王爷的尊重。至于银票,谁没有一些私有财产,这就只允许三王爷做一门生意呢?躺枪的三王爷看着带他去谈事情的大臣们。

  他满嘴冷笑,轻轻地张开了嘴。“我不知道那些官员比那些在王专做生意的人还要有钱。我有机会向他们请教如何经营他们的生意。“王子的话一落,让几个张口相扶的人的冷汗都流出来了。

  向上的争论成了老百姓的谈资,且不说老百姓有时比办案官员更懂人。比如,其中一个被囚禁的大臣,就是刘氏监督的。老百姓的八卦见诸报端。当然,名字等等都被替换掉了。这位顾大人被视为一个典型,在李文杰看来,比他前世的两位亲戚做得更多。

  顾大人是家族中的老大。有两个弟弟,一个弟,还有两个父母。为了爬上大师,更好地追求仕途,顾大人硬是把迪与老家离婚了。家里的两个孩子也不认她。他们咬得死去活来,说迪给他戴绿帽子。

  迪生气了。这不算什么。顾大人自称是孤儿,进入主人家做上门老公。在这个朝代,做一个门当户对的丈夫并不容易。谁没钱就把孩子爬到自己家里,都是不够的。在这个朝代做上门老公的前提必须是孤儿。

  其实如果仅此而已,也不会让百姓对顾大人有太多的意见,虽然见利忘义的人很少,但不是没有,但这个人是缺德的。他很恶毒,把家里的地契和其他东西都拿走了。而且卖了,家里连住的地方都没有,在北京找人,不知道顾大人背后是不是在动什么,反正爸爸被杀了,

  爹亲病倒了,至于两个孩子是死是活,两个弟弟也没落下,一个弟弟说自己是状元,至今下落不明。听说迪被卖到岩花院了。

  之前没有人去探究它是真是假。京报记者确实跑了一趟去确认是真是假,还真的找到了人。现在已经是最受欢迎的教主,但是心中的仇恨却保存了很久,急着要撕顾大人。

  京报发表了一篇关于匿名的报道。皇帝读完后,就像故事中伤害至亲的动物一样看着每个人。顾大人的老丈人真的没想过家人。顾大人可以在他面前装得很贤惠。在朝廷会议上,他还要求皇帝严查这些败类,千万不要让这些卑微的人在朝廷做官。

  凌正初放下他的文章,握住李文杰的手。“明天去白云观?”

  “不,我不去。等成绩下来,我一起去。“科举成绩一拖再拖,不知何时才能公布。“只为这样的事,我就能打上几天,而皇上也不可能好到哪里去。我连这个权利都没有。“

  “总不能因为‘一边倒’就处理人的生活。况且,官员身陷囹圄的背后,也有复杂的错网。皇帝要权衡利弊再做决定。“凌正初并不担心结果。

  他现在想的是皇帝如何对付凌博容。与众大臣相比,凌博容的罪过可不小。他担心皇帝会把所有的怒气都发到凌博容身上。如果有人煽风点火,两家的恩怨就更大了。

  不管大家心里怎么猜,皇帝也是掌握生杀大权的人。科举考试一连进行了好几天。皇帝的脸色一天比一天黑。首先要做的是连亲戚爬上去都没有顾大人。顾大人的老丈人听到圣旨后才反应过来。

  那天他不觉得羞耻的人是他的女婿。他气得老大直接晕过去了。醒来后,他写信辞职回乡。虽然有大臣对皇帝此举不满,但却让人感到高兴。在顾大人上场的那天,京城的很多人围在路两边,向顾大人扔烂菜叶。李文杰没有去看。他现在并不孤单。虽然没有想过胎教,但他至少会关注。

  李文杰好奇地问到现场的人。听说扔烂菜叶,他们大声问:“没人扔石头和鸡蛋?”

  被问的人奇怪地看着李文杰,“凌总,石头会伤人,即使犯了重罪也不允许。至于鸡蛋,则是老百姓用来换钱的。怎么可能把钱押在犯重罪的人身上?“

  李文杰嘴角一拉,他觉得很丢脸,泥脚子生下来其实不知道鸡蛋现在的价格是多少。想想自从他进了凌家门,就没去过菜市场买东西了。如果他不买东西,他就不知道市场价格。即使被下人算计,他也不知道。

  这是不可能的。没有人的钱是从大风中来的。“这样,明天报纸上就会增加一版,里面会有市场上的农副产品价格表,让老百姓更直观地了解每天市场价格的变化。”

  第二天,报纸上果然多了一版,老百姓一看,觉得新奇。而朝廷罕见的多出一版京报则给予了统一好评。阿谀奉承的大臣称赞了皇帝的功绩,却忘了京城的市场价格比其他地方都要高,更不可能只有一个城市就能代表全国。听了从宫里出来路过这里的三王爷几句话,李文杰直接把眼睛转了过来。“皇帝信了吗?”如果把皇帝拍晕了,无疑是昏君。

继续阅读:第154章 一本明白账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穿越之最强宅斗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