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取虑县。
尽管夏侯渊刻意地放慢行速,诸葛亮仍被颠簸得浑身难受,各种疼痛——尤其是他的大腿内侧,许是一直摩擦马鞍的缘故罢,那里疼得厉害,诸葛亮估计那儿应被磨破了皮去。
“先生,再过取虑,咱们就能快速地抵达下邳了。”夏侯渊指了指前方,“再过半天,咱们应该就能和主公他们汇合了……主公如今在琅琊。”说至最后,夏侯渊心虚,想起下邳距琅琊颇远,声音渐渐地小了下去。
诸葛亮都快懒得翻白眼了——他算是看出来了:夏侯渊大概认为,只要他们冲进下邳城,就算安全了!而在徐州边境之类的偏远之地,都相当危险!……也对,就在一个时辰之前,他们遇到了几名游手好闲的吕兵们,那几名吕兵们仗着四周无义士,居然肆意地欺压一户老小,被夏侯渊他们所救!
那时,他们还在夏丘县。
本来夏侯渊是不打算浪费时机而出手的,是诸葛亮——是诸葛亮他意外地瞧见那户老小竟是眼熟的,便请求了夏侯渊帮忙:夏侯渊轻哼一声,纵马几个来回,手起刀落,径直地将那几名吕兵们就此诛杀,吓得众人呆若木鸡。
血花四溅,都能溅出美丽的弧度。诸葛亮却欣赏不来,万般滋味涌上心头——看着那户人家,诸葛亮再次地想起上次还是他认为徐州太平无事,便又劝着他们返回故乡,哪知……哪知,徐州又惹上麻烦了!唉~看来天大地大,却没多少世外桃源适合安身立命呀!
“是你……?”那位老人瞪大了双眼。
第三次了!
第三次了!!
那位老人第三次瞧见那位年幼却很会到处跑的小家伙,激动地说不出话来。
诸葛亮也只能堪堪地朝那位老人挥了挥手,亦来不及说上几句话,便被夏侯渊策马飞快地带走了。
诸葛亮很想抱怨夏侯渊太不近人情,却也深知当下之急,应是早些地赶回琅琊;而夏侯渊则暗地觉得诸葛亮太多事了——想救人,也不看一看场合……若无他在场,任凭先生如何着急,又怎地救出人去?
双方心事重重,却罕见地没争执起来,反而受这快马加鞭的影响,不敢多想其他。
由是,夏侯渊带着诸葛亮以及九名亲兵们,经过夏丘,越过取虑,一口气冲进下邳,再辗转反侧,过彭城,踏郯城,一路北上,当真花了半天功夫,抵达到了琅琊城——
若是换作一般人士,最少得花两天时间才行!
再次地打量久违的故乡,诸葛亮不由地近乡情怯。
……就在诸葛亮和夏侯渊他们赶路的时候,扬州庐江那边也有了新的变动。
扬州庐江,周府。
清晨,周瑜收到了来自豫章诸葛谨的信件,不由地皱了皱眉头。
因豫章和庐江是邻地,故而诸葛谨的信件昨晚就送去了周府——许是周府仆役们还不认得诸葛谨,都还以为这不是重要急事,故而隔天才让周瑜知晓……
也因此,当周瑜看完了诸葛谨的信后,非常生气地喝斥了递信的那一仆役,并再三地申明道:“诸葛谨乃是本公子的至交好友,以后谁敢忽略此事,还觉得它不重要,那就别怪本公子对谁不客气!”
那一仆役吓得哆哆嗦嗦,连连地认错,保证今后不会再犯。
于是,周瑜原谅了那一仆役的失误,并扣了那一仆役的半个月工钱,以作惩戒。那一仆役唯唯诺诺,压根不敢抗议,默默地接受惩罚,恭敬地退下。
这事引起了太史慈的关注。
当太史慈特意地上门,欲向周瑜表达谢礼的时候,他瞧见了周瑜面带忧愁,便关心地询问道:“公谨脸色不大好,近日可是受凉了?”
——太史慈决定带着老母跟随周瑜定居庐江一事,这要多亏了周瑜:若非周瑜热情地邀请,还帮太史慈安置了其母,太史慈恐怕都没那么快能够安定下来,此举太史慈必须当面地感谢!
周瑜淡淡地笑了一笑,摇头道:“不是,只是收到了子瑜的信件。”
说罢,周瑜手指案几的书信,隐晦地表明太史慈也能看信。
“哦?”——诸葛谨?
好歹太史慈在豫章太守府居住一段时日,亦对诸葛谨并不陌生。
闻言,太史慈迟疑地拿起那封件,快速地浏览了一遍,尔后才道:“子瑜要去徐州找回他家弟弟?——他家弟弟莫不是亮弟?……怎地又回徐州了?发生了何事?”
周瑜皱了皱眉头,似是十分为难,沉默半晌,才道:“这事公谨本不该与你说去,只是……”拍了拍脑袋,周瑜突然又从案几一角取出一封件来,说道:
“这个,亦是昨天收到的……还请子义看一看罢。”
太史慈眨了眨眼,接来一看,只见信封写着「同乡太史慈字子义亲启」——信件还是密封来着,没人打开!心下一动,太史慈拆信再看,方知此信是他的同乡刘繇所书!
信中大意是朝廷任命他为扬州刺史,然而扬州刺史的驻地是寿春,此地混乱,已是袁术的势力范围,刘繇他必须前往曲阿,才能立足——但这就意味着:他得招揽几名武将才行!
因此,这封信实则是招揽他太史慈……同乡刘繇他欣赏太史慈的武艺,只要他来,就任命他为都尉!
轻微地倒吸一口凉气,太史慈怔怔地望向周瑜。
周瑜苦笑道:“倒是公瑾多此一举了……公瑾原本担心子义留在老家,会受战乱的波及,谁知子义还有一名汉室宗室同乡,他如此重视子义——”
“公瑾之意,子义明了;公瑾之心,子义亦明了,请勿多说。”太史慈很快地平静下来,打断了周瑜的话语,认认真真地说,“既然来到庐江,公瑾还不明子义的选择么?——横竖拒绝他就是了!”
言罢,太史慈一鼓作气,直接将那封信给撕了。
周瑜看罢,目光闪动,惭愧道:“子义,子义……唉!是公瑾想多了!……”
太史慈微微一笑,笑道:“勿要多想。”余光却瞄向另一封信件。
周瑜一怔,轻轻地拍了拍脑袋,这才把扯远了的话题又给扯回来——“公谨最近收到了徐州的消息,说是徐州易主了……”